編者的話:近日,國家總督學顧問陶西平抨擊了中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弊端,他呼籲別讓孩子從作文開始「第一次撒謊」——「教育活動中一定要重視價值觀教育,否則社會將承擔沒有進行這種教育的後果。」此言論引發眾博主們的熱烈議論。
事件回放
陶西平在為教育界500餘名代表作主題報告時說,某高校一名外教讓學生完成一篇關於母親的英語作文,所有學生都非常輕鬆地完成了作業。因為他們從小學起就開始寫這個內容,毫不費勁。但外籍教師的閱卷結果出乎意料,他質疑學生:「你們的母親難道都是一樣的嗎?難道她們從來沒有不負責過?從來沒有自私過嗎?」
「我記得韓寒說過一句話:『人生的第一次撒謊常常是從寫作文開始的。』所以每個孩子都寫了一個虛擬的母親。」陶西平說。
錯位的教育逼著作文去撒謊
王攀 blog
作文成為人生撒謊的處女地,這是教育的錯位,作文的異化。
作文只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工具,但現在的作文更多的異化為德育目的為主——不是說德育沒有必要,但當德育成為作文的唯一目的後,其語言訓練的意義,就會喪失。
語言表達以實踐為基礎。沒有實踐,再美的語言都會空洞。
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書本就成了唯一正確。當孩子們看到語文教材裡、作文範例裡的母親,個個高大無比的時候,自然也會跟著深挖母親美好和善良的一面,因為只有這樣,才算立意正確、符合標準。任何對母親的質疑或者不滿,都被視為不合格。當作文成了謳歌的工具,而不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手段時,描寫母親的作文裡,「母親都是善良的」,就不難理解。
作文最忌空洞無物。要想作文言之有物,只能憑空想像,而一想像,就離撒謊不遠。這是「人生的第一次撒謊常常是從作文裡開始的」的根本原因。
網絡小丑星 blog
作文為何成了孩子撒謊的根據地?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小學生課本中有許多胡編亂造的故事成了學生們作文的樣本。據騰訊網統計,在現行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虛構的故事,如《陳毅探母》(純屬虛構,查無任何實證)、《愛迪生救媽媽》(純屬虛構,當時還沒有闌尾炎手術)、《朱德與蘭花》(故事時間均經不起推敲)等,借名人的行為宣傳美德;《烏鴉反哺》教育人要回報父母(烏鴉無家庭,無從反哺);還有像《老人與海鷗》,海鷗圍著老人遺像等虛構情感故事很感人但不合情理。
其二,中小學生作文要求主題思想必須是積極的,健康向上的。寫母親,自然要寫母親的偉大感人之處。寫母親打麻將不顧家庭,或者母親喜歡佔小便宜,很顯然不合教學規範。於是學生們只好編造一些感人的故事,來達到老師的要求。
所以,要想孩子們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必須拓寬命題思路,不要動不動給大家出一個《母親》、《最難忘的一件事》等老掉牙的題目,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孩子們能不處心積慮地說一些謊話來贏得老師的歡心嗎?
網友點評
最經典的10句小學生撒謊作文語句
1、扶老奶奶過馬路後問:「小朋友,謝謝你,你叫什麼名字?」我拍著胸脯回答:「我叫紅領巾。」(汗顏呀,心裡暗暗埋怨自己小時候上學都還是奶奶接送……)
2、寫我最愛的人的時候,我最愛的人不是我的爸爸,也不是我的媽媽,而是那個討飯的伯伯,他用一顆善良的心給我的狗狗丟下一塊骨頭,他的善良讓我久久的感動……(作文裡寫最愛的人是父母似乎很庸俗……)
3、今天我看到農民伯伯家的那頭老黃牛在默默的耕地,它默默地為農民伯伯貢獻自己的力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自從老師告知要廣泛向別人學習優點後,學習牛、羊、豬、狗的精神變得特別時髦。)
4、今天是教師節,老師們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天,小王老師使盡了全身的力量給我們上了最後一節課,就患癌症死去了,我們是多麼懷念他啊……(小學作文裡,很多老師就這樣得「絕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