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對世界經濟重要性被低估

2020-12-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26日發表題為《中國打噴嚏,全世界跟著感冒》的文章稱,中國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被低估。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nbsp&nbsp&nbsp&nbsp19世紀傑出的外交官梅特涅在歐洲主宰世界的時代曾說過:「法國打噴嚏,歐洲都會跟著感冒。」

&nbsp&nbsp&nbsp&nbsp隨著美國崛起,這句話可以改成「美國打噴嚏,全世界都會跟著感冒」。

&nbsp&nbsp&nbsp&nbsp然而,關於打噴嚏的風險,我們應該擔心的還有另一個國家,最新的經合組織經濟展望報告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的崛起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它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仍然很容易被低估。

&nbsp&nbsp&nbsp&nbsp按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二,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經濟規模比美國高20%。

&nbsp&nbsp&nbsp&nbsp經合組織將今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2%,並且認為中國進口增長放緩是導致世界貿易下滑的關鍵因素。

&nbsp&nbsp&nbsp&nbsp川普對中國的貿易戰影響了美中貿易往來,進出口貿易量下降,這造成了很多間接影響。

&nbsp&nbsp&nbsp&nbsp除了日本和其他亞洲經濟體,中國的進口需求減少還影響了歐洲,尤其是出口大國德國。

&nbsp&nbsp&nbsp&nbsp英國也受到了影響。雖然英國對華出口遠不及德國,但出口一直在增長。中國是英國進口商品的主要來源,中國經濟對出口商很重要。

相關焦點

  • 英媒:中國是世界貿易的關鍵 她打噴嚏全世界跟著感冒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26日發表題為《中國打噴嚏,全世界跟著感冒》的文章稱,中國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被低估。現將文章摘編如下:19世紀傑出的外交官梅特涅在歐洲主宰世界的時代曾說過:「法國打噴嚏,歐洲都會跟著感冒。」
  • 終於,英媒發現中國一個驚人消息,多國相形見絀,世界離不開中國
    後疫情時代,中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制定利用國內外市場雙重循環的發展戰略,成功帶動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率先實現經濟復甦,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種情況下,英媒發現一個事實,中國已成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已離不開中國。
  • 英媒稱中國買家對快速消費品需求減弱 廠商面臨挑戰
    英媒稱中國買家對快速消費品需求減弱 廠商面臨挑戰 2017-10-28 03:41:33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英媒批印籌辦大英國協運動會不力 稱與中國比是失敗者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在距離大英國協運動會開幕式僅兩個禮拜之時,印度的籌辦工作曝出問題重重。英媒在批評印度使大英國協蒙羞時,認為與籌辦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比起來,印度是個「失敗者」。據英國《衛報》9月23日文章報導,大英國協運動會是第5大國際運動會,2010屆主辦國為印度,預計將吸引71個大英國協國家和地區大約7000名運動員參加。
  • 英媒稱美國貨在華不再「高人一等」:中國品牌突圍搶佔市場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英媒稱,包括蘋果、星巴克和寶潔旗下幫寶適在內的一些美國家喻戶曉的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正面臨挑戰,對美企在中國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收益造成潛在威脅。據路透社6月27日報導,根據對貝恩和凱度數據的分析,2017年在中國6390億元人民幣(約合970億美元)快消品市場中,本土品牌佔據近四分之三,比例高過2013年時的三分之二。快消品包括軟飲料和洗髮水等一系列物品。報導稱,這項與路透社共享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像幫寶適、高露潔牙膏和美贊臣嬰兒配方奶粉這樣的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降約10個百分點。
  • 英媒稱中國推動獻血制度改革 鼓勵利他主義獻血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多地宣布停止互助獻血,政府正通過推動利他主義的獻血活動等措施改革獻血制度。據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3月22日報導,血液短缺在中國是常事,尤其是在春節前後許多潛在獻血者離開城市回家鄉過年的時候。
  • 英媒公布亞洲百強最佳大學 稱中國大陸不久超日本
    英媒公布亞洲百強最佳大學 稱中國大陸不久超日本 2014-06-19 12:11:20責任編輯:張艾京   據臺灣中央社6月19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18日公布2014年亞洲前100名最佳大學排行,日本以20所領先各國,東京大學穩居亞洲第1,大陸拜強健經濟推助
  • 英媒:中國日漸強大 英語的作用將越來越小
    英媒2月28日消息,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的增強,英語的作用將逐漸減小。報導指出:「英語的榮耀只持續了2個世紀,與拉丁語和波斯語都還無法相比。英語的衰落很可能會與中國當前的復興同時發生。中文也是門偉大的語言。」英語的全球性地位在大英帝國衰落之際開始崛起的,然而從語言的角度看,英國霸權被其北美的表親接過來是件幸事:20世紀中,英語在全球的作用隨著美國的擴張而不斷增加。
  • 英媒稱中國聖誕節與西方大不同:年輕人購物時光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各地的城市閃爍著彩燈,酒店裝點著聖誕樹和金箔飾品,漂亮的雜誌封面上展示著各種節日美食。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三棵彩燈聖誕樹上掛著「歡慶」的英文條幅。這些都是中國人搞的。
  • 英媒:中國經濟帶動亞洲後疫情復甦
    路透社12月1日文章,原題為「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亞洲企業從新冠肺炎災難中繼續復甦」。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得益於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亞洲企業在11月份繼續穩步復甦,這為亞洲擺脫新冠危機的拖累帶來希望。不過,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新冠疫情再度抬頭,令前景高度不確定,令各國政府和央行承受維持或加大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壓力。
  • 英媒稱英語霸主地位恐不保:中國崛起帶動漢語熱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英媒稱,英國作為全球性語言的日子,可能已開始倒數;誇張點說,電腦正步步進擊,並且佔了上風。電腦翻譯技術、「混合語」的出現,與中國(及中文)的崛起,都是英語面對的真實威脅。答案是中國。根據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一項研究,中國有3.5億人對英語有一定認識,印度則有1億。在中國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很可能比美國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還要多(有五分一美國人在家中說的並不是英語)。但英語作為「全球最受歡迎語言」的地位,究竟還能維持多久?
  • 英媒報導中國奶奶史玉英的感人故事 感動外國網友
    英國《每日郵報》1月22日發表文章,關注中國廣西76歲老太史玉英的感人故事。老人每天都會步行24公裡的路,用一把破舊的輪椅推著患腦癱的孫子上學。報導稱,她「4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意志堅強。」  報導說,史玉英的孫子蔣昊文今年9歲,卻相當不幸:他患有腦癱,無法獨自行走,全天需要人看護。
  • 英媒:十九大諸多報導聚焦一個關鍵詞——「自信」
    中國日報網10月19日電 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九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歐洲時報網報導稱,英媒對十九大的諸多報導不約而同地聚焦到一個關鍵詞:自信。英國廣播公司:十九大報告表現出自信英媒關注的「自信」來源於中國未來發展的明確定位,即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這也正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時,在標題裡援引的話。BBC提到,在十九大之前的五年裡,中國經濟依然持續穩定、快速地增長。
  • 揚言要圍堵中國海軍後,英航母「遭遇不測」,英媒:至少趴窩半年
    據英媒12月7日報導,英國海軍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在船塢內「遭遇不測」,導致該艦至少在2021年5月之前都無法出海,至少需要趴窩半年之久。報導稱,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由於管道破裂引發艦體內部一系列故障,包括長達數公裡的電氣網設備受損,不少零件需要更換。英國海軍發言人表示,事故未導致人員傷亡,該艦的維修工作已經開展,預計明年5月將結束。維修費用方面達到數百萬英鎊。
  • 中國駐英大使館駁斥英媒對中方抗擊疫情的不實報導
    新華社倫敦3月31日電(記者桂濤 梁希之)針對最近一些英國媒體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舉措的不實報導和無端指責,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3月31日說:「中國的努力不容歪曲,中國的貢獻不容詆毀。」
  • 英媒:中國股市新年第一個交易日迎來「開門紅」
    英媒稱,中國股市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表現強勁。此前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 據路透社上海1月4日報導,滬深300指數收升1.08%,至5267.72點。上證綜指收升0.86%,報3502.96點。創業板指數收升3.77%。上證科創板50成分指數收升2.09%。
  • 英媒稱中國買家支撐全球奢侈品銷售:還得靠中國市場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 英媒稱,15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奢侈品品牌將更加不得不在中國市場努力吸引當地消費者,因為預計到2025年時,中國市場將佔近半數的奢侈品銷售。據路透社11月15日報導,根據諮詢公司貝恩與義大利高檔商品生產商聯合會的聯合報告,今年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有望成長6%,與2017的成長幅度齊平,奢侈品市場達260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5元人民幣),中國消費者將繼續為奢侈品行業提供成長動力。報告稱,中國2018年奢侈品銷售預計較上年增長20%,但歐洲和美國的增長勢頭則放緩,預計分別增長3%和5%。
  • 英媒:背棄中國,我們承受不起代價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背棄中國,我們承受不起代價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8日文章,原題:英國承受不起背棄中國的代價 副題:我們與中國的共生互惠關係之深,遠超聒噪的批評者所願意承認的 當前,英國在對華關係問題上正進行某種認真反思
  • 英媒:中國用手機網絡「監控」美國人,中方作出強烈反駁
    撰文:小王 近期,英國《衛報》得出一個驚人聳聽的結論,稱有所謂的「安全專家」在做數據分析時發現中國藉助加勒比哈地區的手機網絡等設備監控美國的手機用戶,並以此作為判斷表示中國對美國實行全面間諜的行動的一部分。
  • 英媒:中國需求旺盛 馬來西亞棕櫚油巨頭改種榴槤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 英媒稱,氣味特別、滿身帶刺的榴槤將成為馬來西亞的下一個主要出口產品,馬來西亞政府正在鼓勵大規模種植榴槤,以滿足中國對這種水果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