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聖誕節與西方大不同:年輕人購物時光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各地的城市閃爍著彩燈,酒店裝點著聖誕樹和金箔飾品,漂亮的雜誌封面上展示著各種節日美食。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三棵彩燈聖誕樹上掛著「歡慶」的英文條幅。這些都是中國人搞的。

據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網站12月12日報導,如今,中國的大批基督徒和各種宗教信仰比從前活躍不少。不過,中國人對聖誕節的迷戀與此毫無關係。在西方,這個節日是基督教文化的商業化遺產;在中國,它幾乎完全是財富的產物。大多數人對聖誕老人比對耶穌更熟悉。

早在聖誕節紮根於中國各大城市之前,該國工廠就在為西方消費者生產聖誕節的必需品。從工業角度講,中國如今是聖誕節之王。據媒體報導,去年世界各地有60%以上的聖誕裝飾品產自浙江義烏的「聖誕村」。

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此類商品留在了中國,以滿足國內需求。有些是專為迎合中國人的品味而定製的:比如,吹奏薩克斯管的聖誕老人是一種常見裝飾品——誰都不知道是為什麼。今年,有些商店擺出了戴著聖誕老人帽子的羊:明年2月份的農曆新年將是羊年。

中國的聖誕節沒有真正結束的時候。裝飾品有時會保留一整年。2016年,成都將建成亞洲第一座「聖誕樂園」。那將是個規模龐大的以聖誕節為主題的遊樂園,是模仿芬蘭的一個景點建造的。

中國的聖誕傳統不包括闔家團聚;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欣賞燈飾的好機會,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同事和朋友交換禮物。跟其他地方一樣,中國的聖誕節是購物的快樂時光。

相關焦點

  • 英媒:不信基督也瘋狂 中國人就愛過聖誕節
    英國金融時報網12月24日文章,原題:聖誕節在中國大約是在我不再相信世上真的存在紅鼻子馴鹿魯道夫的時候,聖誕節在西方失去了它的靈魂。自那以來的幾十年裡,它已成為在意這些事的人的焦慮來源。但在中國,聖誕節從一開始就不涉及多少靈魂方面的內容。正因如此,它才變得如此有趣。
  • 外媒:對西方文化發警告 聖誕節被"趕出"中國校園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一些大學生25日身著漢服在長沙街頭打出抵制聖誕節的標語牌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媒體25日報導稱,中國西北地區的一所大學禁止過「聖誕節」,稱其是報導稱,西方文化,特別是以美國流行文化為形式的西方文化,在受過教育的中國年輕人中間廣泛流行。法新社12月25日報導稱,中國城市禁止學校裡過聖誕節,就「西方」文化提出警告。據國家媒體25日報導,一個中國城市已禁止學校舉行聖誕活動,凸顯了官方因為這個越來越受歡迎的節日源於外國而對它持有的懷疑。
  • 英媒關注義烏聖誕村:製造全球6成聖誕飾品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英媒稱,如果發現西方家庭的聖誕樹上花哨的小裝飾品的製造商是「義烏聖誕村」,人們會覺得不開心嗎?恐怕不會。這個聽起來無傷大雅的名字會令人聯想起這樣一幅景象:快樂的精靈工人在一條裝飾著金銀箔的生產流水線旁跳來跳去,而一名大腹便便的大鬍子監工則正在充滿慈愛的看著他們。
  • 大討論!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的聖誕節嗎?
    天主教和新教的聖誕節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而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儒略曆12月25日)。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中,聖誕節被列為了法定節假日。有些國家還會將聖誕節與元旦節連在一起,組成一個為期一周的大長假。那麼,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嗎?
  • 英媒:中國消費者捂緊荷包 平價本土品牌受歡迎
    (路透社)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隨著消費者捂緊荷包,中國的零售商正裁員並放緩擴張計劃,卻依然面對庫存猛增問題,這對期望通過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中國來說是一大難題。據路透社3月16日報導,中國的消費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富裕的中產家庭從高檔產品轉向更平價的品牌,普通收入家庭甚至減少基本必需品的支出。據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排名前50的零售商今年初銷售下滑6%,麵條和清潔劑等日常商品的銷售額去年底僅增長1.8%,而三年前增速超過9%。
  • 聖誕節在中國火爆 外媒:傳統價值觀削弱導致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外媒稱,聖誕節——中國一度取締的節日——近年來在這個無神論國家中異常火爆,為了讓顧客打開錢包,商人們無所不用其極——薩克斯管、藍精靈和蒸汽機車。聖誕節在亞洲得到廣泛慶祝,特別是日本和香港這樣的商業中心,在這些地方,聖誕節變成一個重要的購物節,宗教色彩卻幾乎去除殆盡。從2010年開始,聖誕節在中國勢頭大增。聞名於北京富人圈的某女子精修學校的創始人何佩嶸說:「在購物中心,聖誕老人成為推動聖誕銷售的促銷工具——中國人喜歡購物。」
  • 英媒稱中國買家支撐全球奢侈品銷售:還得靠中國市場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 英媒稱,15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奢侈品品牌將更加不得不在中國市場努力吸引當地消費者,因為預計到2025年時,中國市場將佔近半數的奢侈品銷售。據路透社11月15日報導,根據諮詢公司貝恩與義大利高檔商品生產商聯合會的聯合報告,今年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有望成長6%,與2017的成長幅度齊平,奢侈品市場達260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5元人民幣),中國消費者將繼續為奢侈品行業提供成長動力。報告稱,中國2018年奢侈品銷售預計較上年增長20%,但歐洲和美國的增長勢頭則放緩,預計分別增長3%和5%。
  • 英媒稱澳大利亞代購年賺10萬美元:每周花幾小時購物就行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 英媒稱,一名年輕女子每年從澳大利亞超市購買嬰兒配方奶粉,然後在中國銷售,一年可賺9萬美元。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8日報導,莫爾德(音)2014年來到雪梨的麥考裡大學學習,她的家人要求她買東西寄回去時,她開始了自己賺錢的生意。
  • 英媒稱上海成中國脫口秀之都:有本地俱樂部 段子大多用中文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英媒稱,毫無疑問,上海是中國的脫口秀之都。記者在上海功夫喜劇俱樂部採訪的所有表演者都這麼認為。功夫喜劇俱樂部每周都會舉辦開放麥之夜,還會定期舉辦英語和漢語脫口秀表演。報導稱,擁有固定的演出場所幫助功夫喜劇俱樂部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現在,功夫喜劇俱樂部每周有五六天晚上都舉辦脫口秀表演,還吸引到國際知名的脫口秀表演者,例如美國的喜劇演員阿里·沙菲爾和D·C·本尼。但是讓安迪最驕傲的是功夫喜劇俱樂部幫助培養了年輕的中國喜劇演員,例如諾拉·楊(音)和羅基·陳(音)。如今上海有很多中國脫口秀表演者嶄露頭角。
  • 英媒批印籌辦大英國協運動會不力 稱與中國比是失敗者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在距離大英國協運動會開幕式僅兩個禮拜之時,印度的籌辦工作曝出問題重重。英媒在批評印度使大英國協蒙羞時,認為與籌辦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比起來,印度是個「失敗者」。據英國《衛報》9月23日文章報導,大英國協運動會是第5大國際運動會,2010屆主辦國為印度,預計將吸引71個大英國協國家和地區大約7000名運動員參加。
  • 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時間:2020-12-24 15: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聖誕節最初起源於宗教,是西方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其重要程度類似於我國的春節。
  • 今年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聖誕節最初起源於宗教,是西方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其重要程度類似於我國的春節。每年聖誕節之際,西方的大街小巷燈火通明,街角頌歌,用白、綠、紅聖誕三色來裝飾,紅色的聖誕帽、綠色的聖誕樹、及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遍布每個角落,人們也會準備一頓豐盛的聖誕大餐和盛大的聖誕聚會,在享受美食、美酒的狂歡中過聖誕。
  • 英媒:中國赴英留學人數大增 帶來巨額學費生活費
    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導 英媒稱,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來到英國大學讀書,他們也帶來了巨額的學費。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31日報導,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大學一年級的中國學生數量一年之內增加了1萬人,達到7.6萬人。
  • 英媒稱法國出現嚴重黃油短缺 全球需求量大增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英媒稱,由於黃油再次回歸人們的日常飲食、產量低,以及中國人對羊角麵包的喜好等原因,法國正在經歷自德國佔領期以來最為嚴重的黃油短缺。報導稱,需求增長推高了全球的黃油價格,但法國這個繼德國之後的歐盟第二大奶製品生產國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因為超市與大品牌之間就價格問題發生了衝突。由於超市拒絕支付高於協議的價格,生產商便將產品提供給利潤更高的出口商,或是直接賣給糕點廚師。報導稱,中國和中東對以黃油為基礎的法式糕點的需求大幅增長也侵蝕了供應。
  • 英媒稱中國買家對快速消費品需求減弱 廠商面臨挑戰
    英媒稱中國買家對快速消費品需求減弱 廠商面臨挑戰 2017-10-28 03:41:33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聖誕節,美國吃的大餐,歐洲吃的大餐,中國吃的大餐,差別大了
    聖誕節,作為西方傳統節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其重要程度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這一天人們會走出家門,舉行宴會,互贈禮物,並以聖誕樹、聖誕老人及各式各樣美酒佳餚、聖誕晚宴等為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聖誕大餐」,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各國主要通過哪些美食慶祝聖誕節的到來,吃的東西差別還挺大的。
  • 中國壓制聖誕節?
    新加坡亞洲新聞頻道12月25日文章,原題:不該讓中國背負有關(壓制)聖誕節的壞名聲聖誕節來到時,西方媒體又出現有關中國排斥聖誕節的報導。可現實與一些西方媒體的報導恰恰相反。許多國家都沒把聖誕節設為公共節日,中國卻被懷著政治動機(但毫無事實依據)的一些西方媒體單拎出來說事。近來有關所謂中國壓制聖誕節的報導甚囂塵上。
  • 西方人的聖誕節,卻有70%的美國小孩認為,聖誕老人來自中國?
    聖誕節大家都不陌生,雖然這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隨著如今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各國之間的傳統節日也在不斷交流,比如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在中國也十分受歡迎,而中國的春節也在不同的國家受到歡迎,甚至很多國家將其定位了法定節假日。
  • ...英媒稱英國是「聖誕地獄」,民眾堵在路上不知所措,中國留學生...
    美國媒體更是毫不留情,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在標題中稱英國已淪為「國際棄民」。 詹森說,港口出現的延遲僅影響很小比例的進口食品,他希望在「若干小時內」解決英法邊境貨運不暢的問題。 目前,為確保不斷供,英國各大超市集團正在尋求通往歐洲大陸的其他貨運方式,包括從西班牙用渡輪運輸、增加來自荷蘭的運量。
  • 中國人應該過聖誕節嗎?聖誕節習俗是什麼中國人怎麼過聖誕節?
    中國人究竟該不該過聖誕節?讓我們一起分析。一、為什麼聖誕節在中國熱度如此高?中國的傳統節日繁多,聖誕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熱鬧節日。有孩子的家庭、戀愛中的情侶對聖誕節都無比的期待和喜愛。年輕人對聖誕節格外重視,他們喜愛熱鬧與自由,他們在聖誕節這天結伴出遊享受購物和用餐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