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對西方文化發警告 聖誕節被"趕出"中國校園

2021-01-15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一些大學生25日身著漢服在長沙街頭打出抵制聖誕節的標語牌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媒體25日報導稱,中國西北地區的一所大學禁止過「聖誕節」,稱其是「媚俗」的外國慶祝方式,不符合中國傳統,並讓其學生觀看宣傳片。

據路透社12月25日報導,北京一家媒體說,坐落於西安的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在校園內掛出了宣傳標語,寫著「爭做華夏優秀兒女,反對媚俗西方洋節」以及「抵禦西方文化擴張」。

一名學生對該報記者說,如果他們不觀看強制性觀看的長達3小時的宣傳片,將會受到處分。其他學生說,這些宣傳片中有一部是關於孔子的,老師在一旁把守,防止學生離開。

該大學黨委的一個官方微博貼出評論,要求學生不要「崇洋媚外」,更多關注中國的節日,比如春節。

帖子寫道:「近年來,很多中國人都開始越來越重視西方節日。」

「在他們看來,西方比中國要發達,認為他們的節日比自己國家高雅,甚至認為,西洋節很時尚,而中國的傳統節日顯得『老土』。」

報導稱,西方文化,特別是以美國流行文化為形式的西方文化,在受過教育的中國年輕人中間廣泛流行。

法新社12月25日報導稱,中國城市禁止學校裡過聖誕節,就「西方」文化提出警告。

據國家媒體25日報導,一個中國城市已禁止學校舉行聖誕活動,凸顯了官方因為這個越來越受歡迎的節日源於外國而對它持有的懷疑。

據官方報紙報導,溫州的教育局禁止學校舉行與聖誕有關的活動。

報導稱,地方官員希望學校能更加重視中國傳統節日,而非西方傳統。

聖誕節作為一個購物時機在中國越來越受關注,商家利用從薩克斯和藍精靈到蒸汽火車的各種手段讓消費者打開錢包。

報導稱,在這條禁令發布之際,中國西部一所大學要求學生觀看一部有關孔子的紀錄片,不準其慶祝聖誕節。

位於古城西安的西北大學的一名發言人在接受一家報紙採訪時說,該校呼籲學生更加關注中國傳統文化,不要過度崇拜洋節日。

報導稱,聖誕節每年都會引發爭論,一方稱這個節日能帶來很多新的有趣的東西,另一方則稱人們不應該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中國的傳統節日。

報導稱,在人們越來越多地消費外國電影、音樂和其他商品之際,中國共產黨定期會對「西方文化滲透」展開猛烈抨擊。

《人民日報》的微博上展示了湖南多名大學生舉行抵制聖誕節的街頭抗議的照片。

身穿傳統中國服飾的學生們舉著的牌子上寫道:「抵制聖誕。中國人不過外國節。」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5日報導,2014年的聖誕節,不少中國人仍像近年一樣藉此西方節日進行慶祝和消費,但一些地方出現來自官方或民間的「反對過聖誕」的聲音和舉措。

據多家中國媒體報導,平安夜的北京遭遇大規模道路擁堵。

有報導指出,各類商家藉此展開聖誕式銷售,特別提到了街頭賣水果的小商販也以聖誕節為賣點推出「平安果」,將經過包裝和賦予祝福涵義的蘋果以高於平時三分之二的價格出售。

據當地報紙報導,溫州各類各級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領導均在聖誕節前收到市教育局的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誕有關的活動」。全浙江省近一半的基督教教堂都在溫州。

當地市教育局基教處工作人員說:「今年是第一次發出明確的通知。」

該通知被傳播到網上之後,有一些評論表示歡迎:「贊同!很多人自己傳統節日都過不好,還過什麼洋節?」同時,也有人提出疑問:「這是真的嗎?聖誕節要被趕出學校了。」

相關焦點

  • 聖誕節在中國火爆 外媒:傳統價值觀削弱導致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外媒稱,聖誕節——中國一度取締的節日——近年來在這個無神論國家中異常火爆,為了讓顧客打開錢包,商人們無所不用其極——薩克斯管、藍精靈和蒸汽機車。聖誕節在亞洲得到廣泛慶祝,特別是日本和香港這樣的商業中心,在這些地方,聖誕節變成一個重要的購物節,宗教色彩卻幾乎去除殆盡。從2010年開始,聖誕節在中國勢頭大增。聞名於北京富人圈的某女子精修學校的創始人何佩嶸說:「在購物中心,聖誕老人成為推動聖誕銷售的促銷工具——中國人喜歡購物。」
  • 中國人應多過自己的「聖誕節」,少追捧西方的「聖誕節」
    聖誕節,顧名思義,就是聖人的節日。西方的聖人主要是耶穌,為了紀念耶穌誕生,故有聖誕節。其實,「聖誕節」不應該叫「聖誕節」,叫「耶誕節」才合適。由於基督教在西方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西方人崇拜耶穌,把耶穌稱為「聖」,也很自然。
  • 法媒:中國城市禁止學校慶聖誕 提醒注意西方文化
    法新社12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城市禁止學校慶祝聖誕節,提醒注意「西方文化」國家媒體25日報導稱,中國一座城市禁止學校舉辦聖誕節活動。此事凸顯官方對日益流行的外國節日的懷疑。據報導,溫州市教育局禁止學校舉辦「與聖誕主題有關的」活動,「希望學校能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更加重視,而非一味地推崇西方節日」。
  • 西方平安夜聖誕節的由來,我們能否提倡過西方節日?
    今天我在群裡及朋友圈上面看到有些人發聖誕節是西方節日提倡不要過。有的甚至發圖造謠說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在24夜晚慶祝,所以叫「平安夜」等等。這謊言不是體驗你能多愛國,只能讓國際文化交流變得更惡化。正視歷史才能融合不同文化。據百度百科記,19世紀聖誕節才由國外傳教士傳入中國。其中記錄有平安夜的由來:總的來說是牧羊人聽到夜裡傳來上帝的聲音,耶穌即將降生。牧羊人聽到後把這個好消息家家戶戶轉達報佳音。後面為了紀念耶穌,報佳音也就慢慢變成了家庭朋友夜晚聚會,分享喜悅的集體活動。
  • 英語文化--西方的聖誕節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教學的目標只放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上,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正好本周迎來聖誕節,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方的聖誕節。後人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將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每年舉行慶祝。
  • 借船出海,重新塑造聖誕節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拋開以上爭論,相信幾千年中國文化的先進性普世性,相信中國文化可以融合世界不同文化,其實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對待聖誕節,通過塑造中國式聖誕節,既防止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侵蝕,解除中國人對外來文化的擔憂,又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讓中國真正體現博大胸襟去吸收融合世界文化,最終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第一、塑造中國式聖誕節有廣泛基礎。
  • 聖誕節變「英語節」,鄭州12中學子別樣方式感受西方文化
    英語節——單詞聽寫比賽  晶瑩的雪花,為聖誕節增添了童話色彩。然而,鄭州12中的學子們則在12月25日這天過起了自己的專屬節日「英語節」,他們自導自演,或是比拼英語書法、或是考驗單詞記憶、或是繪製英語手抄報解讀西方文化,當然還有更熱鬧的英語歌曲比賽,精彩紛呈的英語學科活動不僅滿足了學生們「愛湊熱鬧」的心理,更全方位的體現出英語的魅力,讓學生們學的願意、學的開心。
  • 外媒:中國有個神奇地方,天天過聖誕節!
    聖誕節這玩意兒嘛,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並不算個專門的節日。充其量,咱們也就是跟風熱鬧熱鬧罷了。但是,中國卻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因為「聖誕」而全球聞名……在中國浙江,每到12月的聖誕季,就會有大批的外媒聞風而來,把目光聚焦到一個神奇的地方。
  • 聖誕節在中國的歷史
    時逢聖誕,又到了負責任大國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時點。聖誕節是全世界大多數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是腐朽沒落的西方文化符號,必須從國家層面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義予以抵制。聖誕節的發展歷程其實是一個不同文化不斷交流融合的過程。由於耶穌誕生的日期不確切,教會開始是沒有聖誕節的。
  • 西方人的聖誕節,卻有70%的美國小孩認為,聖誕老人來自中國?
    聖誕節大家都不陌生,雖然這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隨著如今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各國之間的傳統節日也在不斷交流,比如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在中國也十分受歡迎,而中國的春節也在不同的國家受到歡迎,甚至很多國家將其定位了法定節假日。
  • 英媒稱中國聖誕節與西方大不同:年輕人購物時光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各地的城市閃爍著彩燈,酒店裝點著聖誕樹和金箔飾品,漂亮的雜誌封面上展示著各種節日美食。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三棵彩燈聖誕樹上掛著「歡慶」的英文條幅。這些都是中國人搞的。
  • 2020年聖誕節優秀作文:漫話聖誕節
    對此種現象,筆者曾經作如下的思考,想和大家探討——   一、聖誕節來勢洶洶,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   近些年來,西方的聖誕節在中國非常流行,中國人顯然沒有普遍信仰耶穌和上帝,那麼,我們為什麼過聖誕節?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我們本來是信仰佛教、道教和儒家天道思想的國家,為什麼不過老子,孔子的生日?
  • 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的聖誕節嗎?
    天主教和新教的聖誕節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而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儒略曆12月25日)。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中,聖誕節被列為了法定節假日。有些國家還會將聖誕節與元旦節連在一起,組成一個為期一周的大長假。那麼,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嗎?
  • 「網信局要求不準發慶祝聖誕節信息」?警方闢謠
    12月24、25日是西方國家宗教節日平安夜、聖誕節。近年來,有一些傳聞稱「國家對洋節出手,中央抵制聖誕節,從此中國只過傳統節日」。 近日,有網民反映微信群裡盛傳這樣一條消息:「轉發通知:各群一律不許發慶祝過平安夜和聖誕節的各種微信和簡訊。經網信局查出將嚴肅追責,請大家切記!」
  • 西方文化史:聖誕節是什麼來歷?聖誕老人有幾匹馴鹿
    馬上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提前祝各位讀者聖誕快樂。大家有沒有想過:聖誕節到底是什麼來歷?聖誕老人又是幹什麼的呢?在西方人眼裡,聖誕節的地位和我們的春節可是一樣的!今天咱們就聊一聊西方聖誕節的歷史。
  • 西方國家聖誕節吃大餐,美國人居然要喝玉米粥!
    聖誕大餐聖誕節就要到了,大家會不會好奇,西方國家聖誕節會吃什麼美食呢?其實,世界各國的聖誕大餐並不一樣,這也體現了各國不同的節日文化與飲食文化。而在這其中。滿桌的美酒佳餚,色澤金黃的火雞,用紅酒醃製的蘋果,各種巧克力蛋糕和甜點一應俱全,人們舉杯相互祝福,這就是西方國家最典型的聖誕節了。各國的聖誕節大餐會有什麼特色呢?
  • 英法德擬放鬆聖誕節防疫封鎖,專家警告!
    距離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政府正準備在12月放鬆封鎖。允許人們在聖誕節期間與家人團聚,舉行慶祝活動,在這些舉措出臺之際。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警告稱,如果各國政府仍然不能建立必要的系統來遏制新的感染。歐洲將在2021年初遭遇第三波疫情。
  • 80後作家張一 一呼籲抵制「聖誕節」引發網絡熱議
    在《強烈呼籲把「聖誕節」趕出中國》一文中,張一一表示,從西方傳過來的「聖誕節」鋪張浪費、華而不實,不利於發展中的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更為重要的是,大多數中國年輕人過聖誕完全是「形式大於內容,為了過節而過節」。
  •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昨封校:誰過聖誕節處分誰(圖)
    昨晚,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有學生發微博稱,學校在平安夜組織全體學生觀看中華傳統文化宣傳片,並且在校園內掛出了「抵禦西方文化擴張」、「堅決維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等宣傳標語。該校認證微博稱「應發揚祖國傳統節日」。但有的學生認為,是否過西方節日,學生應有自主選擇權。
  • 王法明:抵制聖誕節的背後不是愛國!
    近年來,每到12月下旬,總會出現各種形式抵制國人慶祝聖誕節的鬧劇:商場拆毀聖誕樹、學校沒收孩子的聖誕禮、身穿漢服舉著牌子、大媽們手舉國旗、喊著標語,甚至還有年輕人也加入其中擺POS,林林種種吧,都是誓言要將聖誕節趕出中國!但是,如果您要是問,聖誕節是什麼?傷害您什麼?為什麼對一個世界性的節日有如此大的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