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特效技術越來越成熟先進,再高難度的戲份、場面都可以經過後期製作來完成,但是卻很難再找到曾經的觀感。
拿武俠片來說,曾經的武俠片演員大都有真功夫,打鬥時硬橋硬馬,雖然沒有高來高去的炫目,卻自有一種真實的魅力。
35年前的6月,由牟敦蒂執導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映。
這部電影的出品公司是青鳥電影,出品人即是金庸暗戀多年的對象夏夢,一個容華無雙的傳奇美女。
但這部電影之所以會成為無數人記憶中的經典,卻跟它的出品人是誰毫無關係。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劇情非常簡單,就是幾個天地會少年逃躲清廷高手的追殺,沿途就是「打、打、打」,沒有飛天遁地,沒有一掌打出去遍地開花的驚天動地,有的只是性格鮮明的人物塑造,以及外行也能覺得很好看的武打。
電影講述天地會總舵被滅之後,留下多名遺孤,總舵主的獨子也在其中。清廷獲得消息後,派出五大高手對幾個孩子展開追殺。
這部電影,就是一部以武打為主題的「少年成長記」,二毛幾個孩子在被追殺、反擊、被擒、獲救的過程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長,單薄瘦弱的肩膀,承擔起了與年齡不相符的理想和責任。
雖然是無數觀眾童年印象中的經典,但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在豆瓣的評分只有7.3分。有網友「大怒」:誰給的7.3分?這是侮辱我們70後的智商嗎?
其實,按影片的本身質量來說,7.3的評分其實很公平。
不提童年的「英雄夢」和情懷分,今天回頭再看,《自古英雄出少年》中有不少情節「設置感」太強,有一種「為打而打」的強行推進感。
也就是說,劇情是它最薄弱的環節。
但小時候的我們,是將自己的「英雄夢」寄托在其中的,「我們好人」的認同感,讓我們將自己代入到天地會少年的這一邊,雖然不能親身參與,卻可以精神支持。
幾個孩子中,大多數觀眾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不會武功的「大丈夫」。
「大丈夫」是個頑劣富家少年,他與自己的「大媳婦」一鬧一靜,幾乎承攬了片中所有笑點。
直到今天,「大丈夫」的許多臺詞依舊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經典。
「現在的女人真是了不得。」
「我也值五千兩啊!」
每每看著他人小鬼大,搖頭晃腦作出一副大人的模樣這樣說的時候,就總會忍俊不禁。
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在網上詢問「大丈夫」的扮演者是誰。
在詞條和豆瓣《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條目中,大丈夫的扮演者都是「郝勇」。有人回答說郝勇3歲進體校,拍戲時6歲,現在在一家公司上班。
不過,從電影中看,「大丈夫」當時並不像只有6歲。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說「大丈夫」的扮演者其實是姓趙,因為是臨時找來救場的,所以演員表上頂著的還是「郝勇」的名字。拍戲時他剛上一年級,現在生活在承德,是一家國家企業單位的負責人。
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更準確,因為當事人的低調,也只能是說法了。
除了這位讓太多人記得的小演員,導演牟敦蒂也不得不提。
牟敦蒂在香港有「變態導演」的名號,他偏好「重口味」,以至於拍出的電影上映時不是經過大剪,就是被禁,有人說他的作品血腥暴力程度,在香港影史中無人能出其右。
比如1988年在香港公映的《黑太陽731》,因為拍攝手法的寫實,成為很多人的夢魘。而且,因為尺度太大,《黑太陽731》其實有兩個版本,最開始公映的是「三級」版,後來我們看到的大多是重新剪輯過的「二級」版。
此外,牟敦蒂還執導過《碟仙》、《紅樓春夢》、《打蛇》等,無一不是噱頭亮點和爭議同在,導致他「惡名」難洗。
與他的其它作品相比,《自古英雄出少年》有著最純淨、唯美的畫面和最積極向上的主題,就像牟敦蒂將自己心底的少年英雄夢搬上了熒幕,與我們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