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00萬件舊衣物捐災區 清洗需花近千萬元(圖)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昨日(30日)下午,成都市「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活動首批捐贈物資啟運,物資包括4400床棉被和1440床毛毯等。目前仍有大量舊衣服尚在清洗消毒整理中,要下月中旬才能運往災區。「一件舊衣服僅清洗費就要3元,下月將送往災區的10萬件衣服至少耗用30萬元。」成都市接收捐贈工作站負責人說,目前成都市儲存了300多萬件捐贈衣服,如果要全部清洗完畢,至少要花1000萬元。他呼籲市民儘量捐新衣物或現金。

接收捐贈工作站倉庫堆積了大量的救災物資

20多萬租倉庫 存儲百萬舊衣物

昨日下午3時,8臺軍車載著4400床棉被從成都市接收捐贈工作站出發,分別開往都江堰、彭州、崇州和大邑。「棉被及時送到受災群眾手裡,晚上就不會挨凍了。」工作站副站長馮曉偉介紹,「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開展後,截至昨日,工作站已經收到衣物19萬餘件、棉被4萬餘床、鞋子511雙和現金29萬餘元。目前,省市民政部門已陸續運送了近8萬床棉被、2000多頂帳篷等到災區。

另一方面,災區急需的禦寒衣物還在緊張的清洗消毒中,要11月15日才能將首批10萬件衣物運走。地震發生後,全國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送來,民間自發捐贈的衣物佔了很大一部分。據統計,地震發生後3個月,這裡收到的捐贈衣物超過了過去三年的總和,總共有300多萬件。捐贈站有4000多平方米的倉庫,但因民政部、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救災物資都儲存在這裡,為此,捐贈站花20多萬元租了一個工廠倉庫,目前站內1、2、3號倉庫基本飽和。

「市民哪怕只送一件衣服過來,也是愛心,我們都不會拒絕。」專門負責接收捐贈的工作人員楊小林介紹,接收捐贈物資,工作站都會嚴格地登記、開收據,並進行即時分類,棉被和衣物分類,新舊衣物分類,再是統一庫存,清理等,絕不會因為價值的大小而省略程序。

300萬件舊衣物 清洗需花近千萬元

「對舊衣服將進行分類、清洗、消毒之後才能送往災區。」馮曉偉介紹,經過投標,工作站最終選定了一家洗滌公司來負責首批10萬件舊衣物的清洗工作,清洗單價初步控制在3元內。10月20日,首批捐贈舊衣清洗工作啟動,目前已經有3萬件清洗完畢送回工作站。

記者了解到,這家洗滌公司除晚班員工,其餘近70名員工全安排到捐贈衣物的清洗上。目前公司有洗衣機23臺,烘乾機21臺,連夜運轉。清洗、消毒同步進行,然後手工完成打包裝袋。最耗時的工序是清理和包裝,每天的加工能力只有數千件。為便於長期保存,每件衣服都要用玻璃膠袋包裝,並放入防潮紙箱,同時標明該箱衣服類別,便於民政部門調撥發放。

如果按每件3元計算,300多萬件舊衣物全部清洗完畢,至少要1000萬元。「這還不包括請人搬運、整理等等費用。」楊小林說,起初自己也打算把舊衣物捐贈出來,後來發現處理舊衣服花銷如此之高,他打消了念頭,直接捐了現金。

呼籲:請儘量捐新衣和現金

「近來成都天氣潮溼,不排除少數衣物有發黴的可能。」馮曉偉說,為了讓舊衣物不受潮,工作站每隔一兩天都要打開大門進行自然通風。為了防止物資長久儲存孳生病菌,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對倉庫進行消毒,同時利用吸塵器對儲物進行除塵。

昨日下午,市民張家榮攜帶妻子來到工作站捐贈。他花了近2000元在家樂福購買了20床新棉被。「我曾經也讓妻子清理了10多20件衣服打算送過來,後來打消了這個念頭。」張家榮說,他去了災區,了解到一些實際問題,如舊衣物的款式大小是否適合他人,最終決定捐新的。

成都市接收捐贈工作站站長趙林江表示,非常感謝市民的愛心。為了災區群眾安全過冬,他呼籲市民儘量捐新衣物、新鞋和現金。 (記者舒張惠 實習生胡沛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成都災區獲贈300萬件舊衣 清洗消毒需百萬(圖)
    成都商報8月25日報導 5·12汶川地震發生以後,成都市捐贈物資接收工作站共接到帳篷、方便麵、衣物等各類物資總價值約1.1億元。在這些救災物資中又以舊衣服數量居多,總共已達到300萬件。因為數量巨大,儲存這些衣物成了個問題,而要對這些衣物進行清洗、消毒,又將耗資不菲。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都去哪兒了?
    這件事反映在衣物捐贈上,就是你捐出去的衣物,可能受捐人根本穿不了。比如,流行女裝是捐贈舊衣物的一大部份,但是受捐人很難接受它們[14]。捐贈活動 | 網易有一次某公益組織運送8大包衣服到受捐村子,每包大概有20件。每個村民分到一個包裹,能挑出來穿的衣服也只有兩三件,捐贈成功率只有約10%。按全部舊衣物算,捐贈率只有0.03%。
  • 你以為捐衣服就是獻愛心?舊衣到底該怎麼回收? | 閒置衣物攻略
    我國服裝產量從1978年的6.73億件增長至到 2005 年的465億件。照此速度,每年至少產生2900萬噸舊衣,且還在不斷增加。許多人想當然地以為「我很多閒置的衣服並不是很舊,完全可以捐給需要的人啊!」許多小區都放有捐衣箱,這種捐贈看似很方便,然而,事實上「捐衣」並非毫無門檻。
  • 你捐到小區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到底去哪裡了?
    現在,基本每個小區都能見到幾個舊衣物回收箱。很多居民家裡都有著不穿了的衣物和鞋子,擺著佔地方,扔了又可惜,舊衣物回收箱就成了市民心中的最佳選擇。但是,今天網絡上一條熱搜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捐衣服本是做好事,舊衣服舊鞋子也不值幾個錢,難不成還有人靠這點舊衣服賺黑心錢嗎?一個關於青島街頭衣物回收箱的視頻刷新了小編的三觀……視頻的開頭,青島電視者暗訪記者從「衣衣不舍」工作人員口中了解到,「七八新以上的衣服會經過消毒後捐到貧困山區」。
  • 煙臺每月回收舊衣物三四噸 部分未經清洗消毒就捐贈
    芝罘區大成門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小區的「舊衣物回收箱」是由煙臺萬橋昌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設立,大成門小區內共設置了6個。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公司只是對舊衣物進行回收加工。定期開啟衣物回收箱領取衣物的紀先生說,自己是被僱傭來的,當被問及回收衣物的去向時,他表示一無所知。    記者了解到,舊衣物回收起來其實很麻煩,既要有專人分揀,還要有地方存放,而且清洗消毒也需要很大一筆資金。
  • 福州多社區放捐衣箱 舊衣物流向不明
    東興新苑小區門口舊衣箱上沒有標註任何機構名稱   海峽網12月24日訊 (海峽都市報(微博)記者 江方方/文 林丹/圖) 如何處理家庭閒置衣物,是目前許多家庭面臨的生活問題  在鼓樓區屏東社區、軍門社區放置的舊衣服回收箱上,則寫著:福州市慈善總會,聯繫電話:0591-28986066。海都記者撥打了電話,對方自稱是「為民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受福州市慈善總會委託回收舊衣物。相關負責人丁峰說,八成新及以上的衣物會進行清洗、消毒,之後再捐贈;八成新以下的衣物80%被當廢品賣,資金則存入福州市慈善總會的募捐基金帳戶名下,公司提取20%作為運營經費。
  • 【網絡公益】傳遞真情,「衣」舊暖心 !昌黎縣開展「獻愛心,捐衣物...
    【網絡公益】傳遞真情,「衣」舊暖心 !為大力弘揚博愛精神,傳承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11月11日,昌黎縣人民檢察院機關黨委依託昌黎縣小雨點愛心幫扶救助中心,組織網絡志願者開展「獻愛心,捐衣物」主題公益活動。
  • 你捐的舊衣服,都成了垃圾
    但大多數情況下,舊衣物都會被慈善機構拒收。《北京晚報》曾報導,2008年汶川地震,一北京市民前往民政部門捐贈舊衣物舊被褥,被要求捐贈之前進行集中消毒,她自覺受到了羞辱,捐贈之事也不了了之。無獨有偶,2013年,曾有宜賓大學生向災區小學生捐贈衣物,但當15名大學生把280件舊衣物送到當地紅十字會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卻拒絕接受,引起巨大爭議,坊間對紅會一片指責之聲。
  • 舊衣物回收你的愛心送到哪了 舊衣物多數捐往西藏
    居民們的愛心有沒有隨著箱子裡的衣物,到達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近日,針對這一問題,導報記者展開走訪,並跟隨舊衣物回收車,看看這些舊衣物的流轉過程。  體驗 有人把垃圾放入箱內  近日,導報記者跟隨恩典救援的志願者,全程跟蹤了舊衣物從回收到分揀的過程。  據了解,恩典救援在島內投放了300多個舊衣物回收箱。
  • 貧困地區需舊衣 怎樣才能捐出去?
    一個月前,我組織同事和朋友給甘肅的孩子捐了一些衣服,裝好箱後六十多公斤。現在有麻煩了,寄不出去,快遞一公斤10塊錢,郵局是3塊多一公斤,運費最少要300塊。以前我知道有些貨運是七八十塊錢,可是現在杭州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找到,我想找一塊到一塊五左右一公斤的貨運,環北門口也去看過了,也找不到,你們能幫忙問問嗎?
  • 舊衣物募捐箱亂象幾何?
    ,裡面共有108件舊衣物,這也是大連市慈善總會首次接收到外地捐贈的舊衣物。 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位於甘井子區海茂村,近一萬平方米的大庫房內分了幾個功能區,大門右邊放置三臺大洗衣機的是清洗區,大門左邊是消毒區和儲藏室,倉庫內堆放著取自募捐箱內的舊衣物,三臺回收舊衣物的貨車將到各個社區巡迴收取募捐箱內的舊衣物。
  • 我們捐的衣物成了某些人發財的商品,我們的愛心該如何安放
    今日,有媒體記者跟隨舊衣服回收貨車跟到了一個物流大院,記者想了解這些衣物的去處,蹲點了一個晚上之後有了發現,記者看到一輛藍色的貨車從大院開出直接上了高速,貨車最終停在了沂水縣高橋東河南村的一個院子裡,記者假裝對舊衣物感興趣上前談起買賣,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是最不好的料了。記者問他:好的料幹嘛用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好的料出口上非洲了。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去哪兒了? 記者走訪發現有非工作人員拿走衣物
    剛投放完衣物的王女士說:「家裡收拾出來的舊衣物都放進箱子裡,能捐給需要的人最好。一些不能捐的,幫忙處理了也很好。但我經常看到不是小區舊衣回收工作人員的人來拿走衣服。」她表示,設立舊衣回收箱來收集市民們的閒置衣服確實是件好事,既解決了市民衣櫃不足的難題,又能讓閒置衣服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群,但還需加強管理力度,不要辜負市民朋友的愛心。
  • 全國各地開展寒冬衣物捐贈公益活動:讓愛循環 衣舊情深
    ——大學生李同學   11月11日,貴州省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團扶行動」組在金沙縣沙土鎮開展「團扶行動」捐贈活動,向沙土鎮民協小學的貧困學生、留守兒童捐贈了價值5萬餘元的圖書、衣物和現金。現場為民協小學貧困學生、留守兒童捐贈了衣服、鞋子、圖書等共計上千件愛心物資,並向7名貧困學生每人捐贈了150元的「11月微愛助學」善款,共計人民幣50188元。
  • 貴州公益調查:你捐的衣物去哪了?
    最開始的時候,回收箱幾乎處於「超負荷」狀態,回收車每天都需過來回收一次。發生在貴陽中醫學院的捐衣「熱潮」並非偶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時尚的追求,過去「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情況早已不復存在。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去哪兒了?
    當把舊衣物放進回收箱後,你知道你捐的衣服去了哪裡嗎?它的使用率怎麼樣?近日,記者走訪了巡津街、慶豐街、新聞路、官渡區日新路的部分小區了解到,多個小區存在非工作人員拿走舊衣服的情況。同時,舊衣回收箱破爛、不衛生的情況也有發生。
  • 合肥勝利路街道一舊衣物捐助點兩年收衣物16000件 一半以上無處可送
    免費理髮、義務量血壓、公益食堂,還有愛心慈善超市和設備齊全的舊衣物處理間……5月25日,記者來到瑤海區的13個黨員志願服務點進行探訪。在勝利路街道服務點,愛心慈善超市和舊衣物處理間裡到處可見忙碌的身影。「愛心衣舊」慈善超市成立兩年,一共收到捐贈衣物近16000件。
  • 濰坊市民倡議給山區捐衣物 1.8噸包裹運送成難題
    截至22日,陳永勝已收到了近兩噸舊衣物,然而這些衣物的郵寄卻讓他頗為頭疼,最主要的就是高額的運送費用。捐獻的衣物難送走,需要的人收不到,公眾的愛心遇到了尷尬。  面對著與日俱增的成噸衣物,想要把它們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除了分揀、清洗、消毒、打包各個環節的費用外,如何運送是很大的難題。
  • 文明「綠蛙」走進文理元培學院 學生們捐衣物送心願
    讓同學們有機會把不穿的乾淨衣服,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上一周,得知位於紹興迪蕩街道的雲東社區成了文明「綠蛙」的首個安放點,不少高校大學生們紛紛發微信期盼。據悉,這隻文明「綠蛙」是用來安放舊衣物的,其中,八成新的舊衣服將被整理打包給紹興一米陽光愛心社,由他們統一捐送到貴州、青海、西藏等貧困山區,剩餘衣服將被綠蛙機構統一回收處理,做循環再生利用。
  • 大連人捐贈的舊衣物都去哪裡了?
    近兩年來,在我市的許多大街和小區內,市民們都會看到印有大連市慈善總會標識的綠白相間的募捐箱,專門用於舊衣物回收。近一萬平方米的大庫房內分了幾個功能區,大門右邊放置三臺大洗衣機的是清洗區,大門左邊是消毒區和儲藏室,倉庫內堆放著取自募捐箱內的舊衣物,每隔一段時間,工人們就會在市慈善總會的監督下對這些舊衣物進行分揀,九成新以上的舊衣物經過清洗和消毒後,將用作慈善救助,由市慈善總會統一進行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