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追蹤!大連人捐贈的舊衣物都去哪裡了?

2020-12-20 大觀新聞

把自己不穿的衣物捐了

已經成為不少大連人的習慣

可是

你捐出來的衣服

有穿到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嗎?

你知道衣服去哪了嗎?

今天

咱就來聊聊

你捐的衣服都去了哪……

追蹤:捐贈的舊衣物去向何方?

近兩年來,在我市的許多大街和小區內,市民們都會看到印有大連市慈善總會標識的綠白相間的募捐箱,專門用於舊衣物回收。據記者了解,舊衣物回收綜合利用項目是大連市慈善總會與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9月共同設立實施的,兩年多來,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募捐箱製作、廠房租賃、購置物流車輛及清洗和消毒設備等方面已累計投入400多萬元,先後在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局部地區)、旅順口區、高新園區、普蘭店區、金普新區及瓦房店市鋪設舊衣物募捐箱1564個。

(愛心市民捐贈舊衣物)

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位於甘井子區海茂村,記者來到這裡時,三臺回收舊衣物的貨車已經駛離,它們將到各個社區巡迴收取募捐箱內的舊衣物。近一萬平方米的大庫房內分了幾個功能區,大門右邊放置三臺大洗衣機的是清洗區,大門左邊是消毒區和儲藏室,倉庫內堆放著取自募捐箱內的舊衣物,每隔一段時間,工人們就會在市慈善總會的監督下對這些舊衣物進行分揀,九成新以上的舊衣物經過清洗和消毒後,將用作慈善救助,由市慈善總會統一進行發放。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向我市部分鄉鎮敬老院、貧困家庭、外來務工人員和貴州省六盤水市(我市的對口幫扶城市)發放消毒整理後的衣物27858件。

(舊衣物的每筆發放,市慈善總會都會執行一套完整、嚴謹的手續)

那麼剩下的舊衣物去往哪裡?又是怎麼處理的?日前,記者跟隨大連市慈善總會的相關人員來到了江蘇省常熟市採訪,詳細了解了來自大連、上海、南京、天津等6個城市舊衣物的最終處理方式。

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跟常熟市合作的公司有兩家,一家是江蘇永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從大連等城市運來的舊衣物首先在這裡進行拉鏈和紐扣等非纖維材料的拆除。分揀人員幾乎被五顏六色的衣服山包圍,這些舊服裝將被分類粉碎,棉織物將變成棉紗,有色織物經纖維化處理變成無紡布,滌綸織物經過化學處理變成滌綸原料。經過粉碎處理過的一部分棉紡織品被加工成薄薄的棉氈,這是北方蔬菜大棚最好的保溫材料。其他各種原料被運到不遠處的另外一家企業——蘇州佳寶惠裝飾新材料有限公司,經過開棉、梳理、鋪網、烘燥等工序,最終製造出吸音板、吸音棉和隔音氈。記者在庫房外看到一臺貨櫃卡車,正在裝運綠、藍、黃三種顏色的隔音氈和隔音棉。據介紹,這臺貨櫃貨車將直接開往洋山港發往德國。舊衣物回收綜合利用項目不僅響應了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支持再生資源產業的政策,許多愛心市民還通過箱體上的募捐電話,向市慈善總會捐贈了大批新衣物、現金以及家中閒置的鋼琴、輪椅、護理床等物資,既為慈善救助增添了新的內容,又對擴大慈善宣傳起到了積極作用。

(工作人員在廠區內分揀舊衣物)

(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永超為市慈善總會執行會長王勝利、副會長周建新介紹舊衣物加工處理過程)

追尋:舊衣物回收現狀如何?

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名叫韓永超,是安徽人,他曾在家鄉捐資修路架橋,還常年承包三個貧困戶,在當地有「韓善人」的綽號。2016年,他經營的公司與大連市慈善總會合作,他告訴記者,大連市民捐贈的舊衣物往往洗得乾乾淨淨,用塑膠袋或其他包裝袋裝好才放入箱中,這與其他城市截然不同,韓永超被大連市民的愛心所感動,這讓他對這個公益項目充滿了信心,他不斷在大連增加投入,希望通過努力為大連慈善事業多做一份貢獻。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讓這位安徽漢子欲哭無淚。

從2018年開始,藍色的、綠色的,市面上各種箱子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隨著五花八門的舊衣物募捐箱的出現,市民來電話反映的問題也逐漸增多,市慈善總會還接到了許多市民的抱怨電話,有的問題甚至被市民投訴到了民意網,說募捐箱的鑰匙管理混亂,有的箱子環衛工人都可以打開取衣物,特別是市民誤投到回收箱裡的現金、鑰匙、銀行卡、身份證、手機等貴重物品拿不回來,打電話也沒有人接,或者誤投物品後才發現,箱體上根本就沒有聯繫電話,與市慈善總會取得聯繫後才知道這些箱子根本就不是市慈善總會設置的。而大連市慈善總會的舊衣物募捐箱上是印有接收和監督電話的,針對誤投到市慈善總會募捐箱內的物品,市民只要及時撥打箱體上的電話,誤投的物品幾乎都能取回。截至目前,市慈善總會已成功幫助市民取回誤投物品200多件。

據了解,市慈善總會對參與這項工作的相關人員還會開展崗前培訓,要求工人在工作時統一穿著印有「大連市慈善總會」字樣的紅色馬甲;對行動不便的市民有捐贈意願時,還提供上門取物服務,並做好數量登記;對熱心市民進行答疑解惑……這些暖心的服務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和感謝。

(工作人員開箱收取舊衣物)

韓永超告訴記者,他們投放的近1600個舊衣物募捐箱,每個箱子的製作成本需800多元,安裝到位要超過1000元,然而被人為損壞的有30多個,還有的箱子被他人換了鎖具,公司的回收人員根本打不開……受其影響,近大半年時間市慈善總會每月接收衣物不足萬件。在這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仍然積極配合,嚴格執行協議規定,通過該項目在市慈善總會捐建了規模為20萬元的「民善環保慈善基金」,目前已捐贈8萬元,全部用於救助我市甲型血友病患者。

舊衣物回收再利用,本是一項利國、便民,環保,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公益項目,可慈善募捐箱卻被一些投機取巧的公司和個人違規模仿利用,從中謀私利,這讓市慈善總會和民善公司始料不及,也讓許多愛心市民寒心。

追問:誰才有設置舊衣物募捐箱的資格?

據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周建新介紹,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屬於向全社會開展公開募捐,《慈善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

2018年底,民政部又出臺了《公開募捐違法案件管轄規定》,詳細闡述了公開募捐違法案件問題,包括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在公開募捐活動中發生的違法案件,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社會組織違法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案件,由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社會組織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違法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案件,由募捐箱設置地的民政部門管轄。近日,民政部又在中國社會組織動態網上發布權威提示: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據地方民政部門和群眾反映,一些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在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情況下,以公益慈善用途為名在各地開展舊衣物等廢舊物品捐贈回收活動,有的還將公眾捐贈的舊衣物銷售牟利。這種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規定,損害了捐贈人的合法權益,影響了慈善事業的形象。同時還指出,發現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卻開展公開活動的,可以向當地民政部門舉報,也可以通過「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或者「中國社會組織動態」微信公眾號投訴舉報。發現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的,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大連市慈善總會是具有公募資質、有資格在公共場所設置包括舊衣物回收募捐箱的慈善組織。2017年10月20日,市城建局專門向市政府報告了市慈善總會設置舊衣物募捐箱相關事宜,市政府有關領導同意城建局的意見:「建議市慈善總會作為鋪設和管理舊衣物回收箱的唯一主體,按照統一規格、統一樣式進行製作安放」。

另外,據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強調:對於設立在大街或小區內的舊衣物募捐箱,城管、物業公司應該承擔審核准入的責任。如果確實為真實的公益慈善組織所放置,出現違法行為,城管、物業不需承擔責任。但如果是假冒的公益組織或個人在大街、小區內放置虛假的舊衣物募捐箱,以此牟利,城管、小區物業未經審核允許其設置或進入,發生違法行為,城管、小區物業需承擔法律責任,被欺騙市民、業主可向城管、物業追責。

然而,據記者了解,不合法不合規設置在我市街面和居民區的舊衣物募捐箱達十多種

(部分其他組織和個人設置的舊衣物募捐箱)

在公共場所隨意設置舊衣物募捐箱的亂象引起了市民極大反響,也引起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及市民政局的高度重視,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已介入並展開調查,將依法對這一亂象進行清理和整治,打擊偽慈善,淨化募捐環境,讓市民放心捐贈,實現捐贈者的初衷,讓來自社會的愛心真正回歸社會。

下一步,大連市慈善總會將繼續深耕社區,發揮募捐箱長期安置在居民區、方便居民的特點,學習借鑑中華慈善總會的做法,把該項目公開募捐備案編號(51210200508259830BA19001)標註在箱體上,方便市民識別,增強公信力。大連市慈善總會也希望通過媒體的廣泛宣傳,讓更多的市民了解慈善,參與慈善。

文圖:苗慧、大觀新聞大連日報記者柳城

編輯:蘇昕

美編:秋菊

校對:張軍

責編:孟楠

相關焦點

  • 棗莊:回收箱裡的舊衣物都去哪了 發起人:能捐贈的衣物不足15%
    ▲一小區內擺放的舊衣物回收箱。 ◥正在晾曬的冬衣。近日,在滕州出現的舊衣物回收箱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大部分市民表示支持,但也有市民提出了疑問:舊衣物回收箱是誰組織的?哪個部門監管的?衣物最終都流向了哪裡?為此,齊魯晚報記者做了一番調查。文 本報記者 孫璇質疑:舊衣物回收流向哪裡?
  • 公益:捐贈的舊衣服去哪裡了
    在對方收下並表示感謝之後,他不禁好奇:「這些衣服最後會去哪裡?怎麼處理?」默然提出的問題也是大多數捐贈舊衣的普通人的困惑。 12月7日,壹基金、阿里巴巴公益、菜鳥裹裹聯合國內20多家公益組織和企業共同發起了「一JIAN公益聯盟」,希望以引進「網際網路+」和跨界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回收舊衣中信息不透明、管理不規範的問題。
  • 舊衣物募捐箱亂象幾何?
    該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副主席、大二學生馮琪琪表示,五四青年節之前,她們反覆討論要搞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琪琪的大連同學介紹過大連高校的舊衣物捐贈活動非常規範正規,所以她們發動同學捐贈舊衣物,並決定把這些舊衣物捐給大連市慈善總會,想把丹東大學生的愛心通過大連市慈善總會傳遞下去。 那麼,同學們捐的舊衣物能夠穿到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嗎?
  • 舊衣服網絡捐贈 去向可全程追蹤
    原標題:舊衣服網絡捐贈 去向可全程追蹤合肥晚報訊 家中的舊衣服扔了可惜,想送人又不知道送誰?日前,由壹基金聯手阿里巴巴公益、菜鳥裹裹共同發起的「一JIAN公益聯盟」宣布在合肥等全國30個城市同時啟動二手衣物回收活動,有望解決市民這一難題,更值得注意的是,市民捐贈後還可像寄快遞一樣全程查詢衣物的去向。
  • 借捐贈回收舊衣物牟利屬違法 舊衣物回收捐贈公益成色有幾分?
    處理舊衣服有哪些渠道?捐贈或者回收的衣服都去了哪裡?日前記者在無錫進行了一番調查。   舊衣回收渠道多元化,舊衣回收箱不再吃香   除了各小區常見的舊衣回收箱外,近兩年,線上捐贈、回收及菜鳥驛站回收等渠道也逐漸興起。「一般能穿的舊衣物放到閒魚等閒置平臺去銷售,這樣既不浪費,也賺一點零花錢。」
  • 捐贈衣物可全程追蹤去向 重慶這個在線捐贈系統不得了
    華龍網12月8日17時32分訊(記者 黃宇)近日,菜鳥裹裹宣布在重慶開通「一JIAN公益」項目,該項目系中國首個實現捐贈物全流程追蹤的在線捐贈系統,在市民捐出二手衣物後,將可在菜鳥裹裹App上全程追蹤衣物的去向。  今年5月,該項目率先在北京等6大城市開通試運行,半年來已累計捐出20餘萬件衣物。
  • 你捐到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到底去哪裡了?
    舊衣物回收箱,一種已經在如皋城區存在了五年之久的公益便民設施。記者走訪了解到,自從我市設立了舊衣物回收箱後,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這對衣櫃爆棚的市民來說,舊衣環保處理與愛心捐贈可以同時實現了。但也有人疑問:捐到回收箱的衣物到底去了哪裡?
  • 全程可追蹤讓愛心舊衣物捐贈更暖心
    想把舊衣服捐出去,卻不知道捐的衣服到了哪裡?是不是對別人有幫助?昨日,菜鳥裹裹宣布,全國首個「一JIAN公益」項目在廈門開通,實現了捐贈物全流程追蹤的在線捐贈系統,市民捐出二手衣物後,可在菜鳥裹裹App上全程追蹤衣物的去向。
  • 你捐到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 到底去哪裡了?
    舊衣物回收箱,一種已經在如皋城區存在了五年之久的公益便民設施。記者走訪了解到,自從我市設立了舊衣物回收箱後,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這對衣櫃爆棚的市民來說,舊衣環保處理與愛心捐贈可以同時實現了。但也有人疑問:捐到回收箱的衣物到底去了哪裡?
  • 舊衣服想捐?一鍵呼叫快遞員攬收 捐贈全程可追蹤
    舊衣服想捐?一鍵呼叫快遞員攬收 捐贈全程可追蹤 2016-12-15 9:5 來源:星辰在線 據悉,現在長沙很多小區都有了不同企業設置的愛心衣物捐贈箱。  家中的舊衣服扔了可惜,想捐贈又不知道怎麼捐。近日,記者獲悉,經省民政廳登記成立的湖南省傳遞愛心物資回收中心可解決「衣櫃爆倉」 的困惑。同時,由壹基金聯手阿里巴巴公益、菜鳥裹裹共同發起的 「一JIAN公益聯盟」也已在全國30個城市同時啟動二手衣物回收活動,長沙市就在活動城市之列,二手衣服回收服務由菜鳥和德邦快遞承擔。
  • 愛心牆的舊衣物翻新消毒後再捐贈 或製成環保產品
    那麼,這些承載著愛心的舊衣物,最終都去了哪裡?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舊衣物直接在小區裡或小區之間流轉,流動不出去的則進行二次捐贈,送到福利院等機構,還有的會進入再生利用環節,製作成環保袋、手套、拖把等環保產品。
  • 我們捐贈在「愛心衣物箱」的舊衣服,是運往哪裡的,給誰穿的?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了,基本都不愁吃穿,偶爾還有些閒錢去逛街買新衣服。雖然我們有新衣服可以穿,可舊衣服卻不知道如何處置,在之前的農村地區,還有收破爛的人,可如今這個特殊群體也已經銷聲匿跡了,就這樣人們的舊衣服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
  • 舊衣物捐贈遭遇「閉門羹」 專家建議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
    近日,民政部發起「舊衣零拋棄」活動,引導消費者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實現「零拋棄」,「捐給最需要的人」是常見的渠道。然而,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南昌,「舊衣捐贈」卻遭遇了「捐贈無門」的尷尬。雖然市內分布著100多個捐助接收點,但多數已經暫停了接收舊衣,不少舊衣服因此被當成垃圾扔掉。
  • 淄博多個小區設衣物捐贈箱 舊衣物回收都去哪兒了?
    「這個衣心衣物捐助服務中心,它如何去判定什麼樣的衣物符合捐贈條件,不符合條件的加工成原料後又怎樣處理?」記者發現,此處設有倉庫、清洗消毒間以及捐贈衣物存放處等,從各個區縣收集來的舊衣物統一運往該場地,並進行篩選、清洗、消毒、打包和不符合捐贈條件衣物的再處理工作。記者看到,倉庫內一側已堆滿收集來的外套、褲子、棉服、秋褲、襪子以及內衣等舊衣物。
  • 淄博人小區裡設置的衣物捐贈箱,回收舊衣物去向揭秘!原來都去了這裡……
    記者觀察發現,箱體正面印有「淄博市衣心衣物捐助服務中心」(以下稱「衣心衣物」)字樣及該機構的服務熱線,側面則印有「舊衣物收集處理流程」和兩份「協議書」。「這個衣心衣物捐助服務中心,它如何去判定什麼樣的衣物符合捐贈條件,不符合條件的加工成原料後又怎樣處理?」陳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對該機構舊衣物加工為原料後所得收益的用途產生了質疑。記者在調查採訪時了解到,不僅是陳先生居住的小區,中心城區和其他區縣多個小區也設置有「衣心衣物」的衣物捐贈箱。
  • 滁州市發布舊衣物捐贈回收管理規範
    【摘要】 舊衣物捐贈回收與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開展舊衣物回收利用的性質不同,以公益慈善名義開展的舊衣物捐贈回收,屬於公開募捐行為 全媒體記者王晗笑
  • 有的捐贈有的工業處理 你放在"愛心屋"的舊衣物去哪了?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 記者 姚婧 董超)現如今,好多家庭都為家中堆積的舊衣服發愁,留之無用,棄之可惜。那麼,這些舊衣物究竟怎樣處理?能否再次派上用場?我們先帶您去一個地方看看。  這是一家特殊的服裝店,它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的鴻翔街社區服務中心。
  • 我市發布舊衣物捐贈回收管理規範
    為保護捐贈人合法權益,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近日,我市發布《關於規範舊衣物捐贈回收管理工作的通告》,就規範全市舊衣物捐贈回收管理工作作出明確規定。《通告》指出,舊衣物捐贈回收與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開展舊衣物回收利用的性質不同,以公益慈善名義開展的舊衣物捐贈回收,屬於公開募捐行為。
  • 生活中我們捐贈的舊衣服都去哪裡兒,真的會送到那些貧困山區嗎?
    捐衣服原本是一件有意義的善舉,不管是為了山區貧困的孩子,還是敬老院的老人,都是我們獻出的一份愛心,可是,總有一些道德敗壞的人,從中謀取不法利益,讓這些善舉得不到真正的發揮近日南京一小區,每隔4天,就會有一輛白色的大通汽車在小區各個舊衣回收箱前停留,把居民放在裡面的舊衣服打包帶走。
  • 累計回收舊衣服30噸!貴陽衣物回收箱的衣服都去哪了?
    舊衣服留之無用,但棄之可惜。為了發揮舊物的剩餘價值,很多人選擇把衣服捐贈出去,希望能幫助真正需要的人。但是投放到「捐贈箱」的衣服究竟去了哪?你知道嗎?為了給貴陽市民答疑解惑「我們的衣服究竟去了哪裡」,12月13日,貴陽市慈善總會邀請了市民代表和媒體共同參加了「您捐的衣服去哪兒了」公益體驗活動。第一站,十多名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來到了貴陽市花溪區的御院小區,小區裡分布著多個深棕色的捐贈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