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唐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原理:
1.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物體放在焦點之內,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虛像越大。在焦點上時不會成像。 在2倍焦距上時會成等大倒立的實像。
在光學中,由實際光線匯聚成的像,稱為實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則稱為虛像,只能由眼睛感覺。
唐老師在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時,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而且這個原理對於唐老師講過的平面鏡成像原理同樣適用,不知道大家還能不能記起來呢?
學習物理時就要能把所學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記憶才能深刻,而且還要避免死記硬背,缺乏靈活性。
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透鏡所成的三種虛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鏡和凸透鏡所成的實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實像,無一例外都是倒立的。當然,凹面鏡和凸透鏡也可以成虛像,而它們所成的兩種虛像,同樣是正立的狀態。
凸透鏡主要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主要對光起發散作用。
1.u=2f, 倒立等大的實像 v=2f 可用來測量凸透鏡焦距
簡記為:兩兩倒等實(或物等像等像不變)
2.2f>u>f 倒立放大的實像 v>2f 放映機,幻燈機,投影機
簡記為:中外倒大實(或物近像遠像變大)
3.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 探照燈
簡記為:點上不成像(或物等焦距不成像)
4.u<f正立放大的虛像 無 虛像在物體同側 放大鏡
簡記為:點內正大虛(或物小焦距像大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