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跟進!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全放開,免社保納稅證明

2020-12-22 騰訊網

繼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放開後,澳門居民購房也可享受內地居民同等待遇了。

根據《澳門日報》消息, 11月7日下午,中央政府推出15條惠及澳門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業內專家指出,此新政執行後,大灣區有豐富土地資源的城市將有機會加速導入香港外溢的產業需求和居住需求,香港緊張的住房供應局面將得到一定的緩解。不過港澳居民也不是獨立於內地「房住不炒」的調控紅線之外的,不會影響內地樓市大局。

圖片源自澳門日報

澳門日報消息,11月7日下午,崔世安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致詞時表示,澳門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崔世安表示,政府加大力度宣傳推介「規劃綱要」和灣區各兄弟城市的發展特色,鼓勵和支持澳門同胞融入大灣區建設。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灣區各兄弟城市共同努力,各項便利澳門居民在內地工作、學習、就業、創業和發展的優惠政策陸續推出並落實,為澳門參與大灣區發展建設注入了新的動能。

據了解,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此次公布了15項相關政策,其中第一條就是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

即豁免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港澳居民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南都記者了解到,此前港澳居民需要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超過一年,方可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購買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同時對於實施住房限購政策的城市,其購房還應當符合當地政策規定。

而此次推出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直接免去了在當地工作年限,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

而該政策執行之後,808萬(世界銀行2018年數據)港澳居民,除了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地城市「房票」外,也將更便利地在內地學習、就業,以及退休後在內地生活。

對於此次的新政,戴德梁行華中區研究部助理董事及主管袁雪玲認為,這些措施將極大促進大灣區各城市軟環境的融合,尤其是港澳與灣區其它9城。這些惠及民生的措施將加快灣區各城市人才和資金的流動,產生極大的規模效應。

「大灣區有豐富土地資源的城市,將有機會加速導入港澳外溢的產業需求和居住需求,港澳緊張的住房供應局面將得到一定的緩解。」他表示,不過目前這些措施尚未有明確的實施時間,具體實施細則還需等官方公布相關的執行文件。

克而瑞廣州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認為,這個政策出臺是為了使到港澳居民可以更好地參與和融入內地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相對目前內地新房和二手房加起來二十幾萬億的大市場,港澳居民能貢獻的購買力始終是有限的,並且他們也不是獨立於內地『房住不炒』的調控紅線之外,在限購城市和市民一樣不能無限度地買買買。所以,這股樓市的冬日暖流,最終體現的是在局部,也就是那些本身就與港澳有較為緊密的人員和經濟聯繫的區域,無關內地樓市大局。

相關政策措施15項全文:

(一)惠及全體市民的政策

1. 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豁免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港澳居民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2. 支持港澳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鼓勵及支持商業銀行、支付機構、中國銀聯和網聯等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支付環境建設,在已經推動實施的銀聯港澳版「雲閃付」APP和微信(香港)電子錢包、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的基礎上,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電子錢包運營商和境外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合作開展行動支付應用。同時,將按照「成熟一家」,「上線一家」,「推廣一批」的工作思路,推動跨境行動支付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的廣泛應用。

3. 保障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完善港澳兒童入園政策,保障港澳居民或居民隨遷子女按規定享受居住地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優先滿足包括港澳居民在內的本小區居民適齡兒童就近入園;支持各地設立港澳子弟幼兒園(或港澳兒童班),積極創設條件提供寄宿服務;完善以居住證明為主要依據的港澳居民或其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落實港澳居民子女按當地隨遷子女有關政策參加中考,入讀高中階段學校。

4. 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研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5. 為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提供停留、居留便利。對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創新創業,以及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洽談商務創新創業,以及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洽談商務、任職工作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可籤發2至5年以內的相應種類的籤證或居留許可。

6. 進一步放寬藥品和醫療器械準入限制。允許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開業的指定醫療機構(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以獨資、合資或者合作等方式設置)使用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使用臨床急需、港澳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醫療器械,由廣東省實施審批。

(二)扶持專業界別的政策措施

7. 進一步放寬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的限制。取消兩地合夥聯營律所港澳方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的限制,降低合夥聯營門檻。取消港澳律師只能受聘於內地一個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的限制,允許同時受聘於最多三個內地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進一步便利港澳律師在內地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將法律顧問聘用由核准改為備案管理,不再進行年度註冊。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內地與港澳律所合夥聯營機制,允許聯營律所以本所名義聘請港澳律師和內地律師,允許聯營所的內地律師受理、承辦涉及內地法律適用的民商事法律事務和行政訴訟法律事務。允許港澳律師通過特定考試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資質,從事一定範圍內的內地法律事務。

8. 進一步擴大資格互認範圍。延續已到期的專業資格互認;對具有香港協會(學會)會員資格的香港建築師、結構工程師與內地相應協會(學會)會員資格互認。

9. 擴大港澳專業資格人士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將通過互認或考試取得內地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專業資格的港澳專業人士在廣東、廣西、福建享受的相關優惠措施,擴展至內地全境。

10. 中央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地區)建設。在便利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要素流動方面配套制定出檯支持政策,推動監管模式和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助推香港以此為支點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實現深圳區域和香港區域協同發展。

11. 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壓縮滿足條件的進境無特定病原體(SPF)鼠隔離期,免於隨附國外提供者出具的成份說明和安全聲明的進口檢測用動物DNA/RNA出口國家/地區官方檢疫證書;對微生物、人體組織、生物製品、血液及其製品等特殊物品實施分類分級管理,將檢疫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將低風險特殊物品審批許可權期下放至部份具備條件的隸屬海關。

12. 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將部分港澳高校、科研機構和醫院等在內地設立的分校、醫院或分支機構視為內地機構,具體試點單位清單由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相關部門提出並報科技部備案。對於從其他內地機構獲取人類遺傳資源樣本的出境申請,賦予港澳高校或科研機構網上操作申報的權限方便其填報。

13. 給予保險監管優待政策。在監管等效基礎上,內地保險公司分保至符合條件的港澳保險公司時,適用較寬鬆的信用風險要求,並繼續研究推出其他等效優惠政策。

14. 支持港澳保險公估機構在內地發展。取消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保險公估機構的有關年限限制。允許港澳保險公估機構在內地投資設立的保險公估人提供保險公估服務,按照內地保險公估人備案相關制度進行業務備案,適用與內地保險公估機構相同的監管標準。

15. 支持港澳債券市場發展。放寬對內地保險公司或大型企業為發行巨災債券而委託中介機構在港澳設立的SPI(特殊目的的保險公司)在評級、資本金、償付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支持有意願的內地保險公司在港澳市場發行巨災債券。

南都記者林廣 伊曉霞

相關焦點

  • 大灣區對港澳居民開放購房!不用納稅、社保證明!
    今年大灣區規劃出臺後,直接成為房地產行業的焦點,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為首的城市發展被報以極大期待。最近,中央政府又推出新政,開放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的門檻,加深粵港澳大灣區的聯繫。有專家表示,新政執行後大灣區有機會接收香港溢出的產業需求和居住需求,但對整體樓市影響不大。
  • 香港人灣區買房全面放開,社保、納稅、居住、工作證明都不用了!
    重磅消息,香港人在大灣區9個城市買房全面放開了!!!無需社保納稅等證明,香港居民將享有與灣區當地居民同等購房待遇!    根據政策顯示,香港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獲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使香港居民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這項措施可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以及退休後在內地生活。
  • 符合條件澳門居民進入珠海後可在大灣區內地9城市活動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澳門7月5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5日宣布,經澳門、珠海兩地政府協商,從6日早上8時起,經珠澳口岸進入珠海暫不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澳門公務、商務和有其他特殊情況人員,進入珠海後的活動範圍擴大至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城市
  • 港澳同享「市民待遇」 大灣區宜居建設再「升級」
    謝惠強攝(新華社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提升「灣區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是重中之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來,各項便利舉措不斷頒布,逐步推動在廣東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民生方面逐步實現與港澳的銜接。最新的進展,是粵港籤署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57項措施,當中多項措施將為港人在內地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 中央惠港澳政策密集落地 跨境企業嗅到 「信號」
    12月2日,人社部、國家醫保局聯合公布《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暫行辦法》,將在內地(大陸)就業和未就業的港澳臺人員都納入了適用範圍。其中,在內地(大陸)就業的港澳臺居民應當參加五項基本社會保險。
  • 澳門車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內地將全面放開!購房政策將優化
    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力爭在年內建成並具備通關條件,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推動全面放開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澳門居民來粵購房政策措施將進一步優化,推動落實與廣東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 ...購房資格放寬!提供半年以上在職參保或個稅憑證 或中山開公司即可
    樂居編輯致電中山市住建局房產科,得到肯定答覆,工作人員表示,港澳客戶購房資格新增兩個購房通道:  1、提供半年社保或個稅憑證加在職證明;  2、在中山註冊公司!其他人員購房限購政策不變。  據樂居編輯統計,政策風聲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其一是傳放寬港澳人士在中山買房的條件;其二是傳中山取消限購。  到晚間,就有兩個融合版本的消息在網絡傳播。如:  中山最新樓市政策:  1:從5月1日起取消港澳人士購房需要祖籍證明政策限制。  2:外地人取消半年社保購房限制。
  • 港澳居民內地銀行開戶小痛點:不同銀行網點要求不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港澳居民內地銀行開戶小「痛點」編者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有序推進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強灣區金融往來。但目前三地金融往來中的小「痛點」不少。這一「代理見證」業務在2019年推出,凡是年滿18周歲及以上、已開立中銀香港或工銀澳門帳戶的港澳永久居民,可憑本人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前往當地中行或工行營業網點辦理代理見證手續,即可便捷開立內地Ⅱ類、Ⅲ類個人銀行帳戶。
  • 澳門特區20歲,生日快樂!未來,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篇章
    回顧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年  眾所周知,一個世界級灣區都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加速形成!  回顧2019這一年以來,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補貼、港澳青年創業支持、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購房等一系列政策或舉措,為粵港澳大灣區共生共建共融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 港澳臺居民上海購房、委託律師、糾紛處理參考
    一、購房政策根據上海市 2018 年 7 月 2 日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境外個人、港澳臺居民購房審核的操作細則》,限購政策如下:境外個人、港澳臺居民在本市有合法穩定就業、納稅記錄、名下無住房的,可在本市購買 1 套用於自住的住房;需要提供一下備件:1、在滬至購房之日已連續滿 1 年的本市勞動合同(核對原件,收取複印件)及對應的個稅單或社保單
  • 入境珠海豁免隔離的澳門居民活動範圍擴至大灣區廣東9市,澳門每日...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珠海6日上午8時起對入境豁免隔離的澳門公務、商務和特殊情況人員活動範圍擴展至大灣區廣東9市,每天3000個澳門居民可享受待遇。據《澳門日報》6日報導,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布,根據珠海市政府通知,經粵澳、珠澳兩地政府協商溝通,從6日8時起,每天開放3000個澳門公務、商務和有其他特殊情況人員的申請暫免隔離名額,豁免有效期為7天,並擴大活動範圍至大灣區9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不再僅限於珠海。
  • 港澳居民在內地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申請須知
    一、申請條件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以下簡稱香港、澳門居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一)所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有效期不足六個月或者已經過期的;(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持證人身份信息變更的
  • 港澳臺簡訊:澳門居民可跨境「掌上」辦理內地社保
    廣東江門「少年中國說」品牌活動舉行澳門專場活動廣東江門日前舉行「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江門、澳門兩地的文化學者、青少年通過書信朗誦、話劇等形式開展交流。由江門打造的「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自2018年4月啟動以來,已先後舉辦40多場線上、線下活動。
  • 港澳律師大灣區執業意味著什麼?
    林威:司法部於2003年11月30日,曾發布《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04年1月1日生效實施,後續又進行了幾次修正,至今仍現行有效。這份管理辦法是當時為了落實國務院批准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這兩個CEPA項下文件而頒布的。
  • 廣州南沙新增城際直通澳門!惠港惠澳「大禮包」來了!
    其中,港澳籍人才可選擇按照內地與港、澳地區稅負差額給予獎勵;外籍人才可選擇按照超過 15%部分稅負差額給予獎勵。 注:港澳及外籍人才具體包括香港、澳門地區永久性居民或具有外國國籍人士(含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海外華僑,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歸國留學人才)。
  • 注意,港澳居民可在內地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港澳居民可向全國任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申辦手續與在港澳地區一致。警方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以下簡稱香港、澳門居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所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有效期不足六個月或者已經過期的
  • 深圳前海取消港澳人員就業證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優化
    3月19日,深圳前海管理局官方網站掛出一則公告,宣布即日起對在深圳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至此,從2005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臺港澳人員內地就業實行就業許可制度」在前海率先取消。這對港澳居民北上發展是一大便利,是粵港澳大灣區希望實現的效果之一,也是其深入協同發展的必要條件。
  • 港澳居民10月10日起可在內地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記者從9月28日上午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20年10月10日起,港澳居民可在內地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即港澳居民可向全國任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申辦手續與在港澳地區一致。
  • ...管理局新聞發布會:介紹港澳居民可在內地申請換發補發「回鄉證...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是港澳居民來往內地的法定出入境證件,是港澳居民在內地的身份證明。截止2019年底,持有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港澳居民達761萬人。港澳回歸以後,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加快推進,港澳居民來往內地人數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港澳居民在內地創業工作、學習生活。2019年,港澳居民來往內地2.15億人次,是1996年的2.5倍。
  • 「重要通知」港澳居民可在內地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即港澳居民可向全國任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換發補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是港澳居民來往內地的法定出入境證件是港澳居民在內地的身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