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是悅讀 | 為什麼孩子總是反覆聽同一本書?

2020-09-17 聞是教育


雖然大人重複讀相同的故事會感到乏味,但對孩子而言,他們能藉此機會獲益良多。一開始,孩子通過一遍遍聽相同的故事而學到語言技巧,這是一種讓孩子沉浸其中的學習方式,而重複聽故事就是這種方式的過程。


就像你不會在一夜之間就記住所有鄰居或教友的名字一樣,孩子也需要反覆聽才能學習。因此,雖然大人每天讀不同的書才不會感到無聊,但這使孩子失去了複習的機會,而複習能增強學習的效果。在孩子兩歲之前,給孩子重複讀少量的幾本書,比一次提供大量的書好得多。


和父母一樣,孩子也會對熟悉的事物感到安心,當孩子感覺輕鬆時,他們吸收知識的能力也較好。看某一部電影一次以上時,我們才了解第一次觀看時漏掉的許多細節,孩子看書的情形也是如此。因為孩子要以大人說話的速度去學習一種複雜的語言,他們只能憑藉反覆地聽,才能自己分辨出之前不太了解的部分。



記得一位在紐約教歷史的老師艾洛頓•凱爾本曾經告訴我,他小時候,常要求他的奶奶讀「那本有關一個生病的人的故事書」然後將克萊門特•摩爾的《聖誕前夜》遞給奶奶。當時全家人都不了解這本書和生病的人有什麼關係,直到有一天,他的奶奶讀了以下這一段詩,他才漸漸明白:


外面草地上發出哇啦哇啦的聲響

我從床上跳起,去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我像一道閃光般奔到窗邊,

撥開百葉窗,向上推開窗戶。

(註:「向上推開」的英文「throw up」有「嘔吐」的意思。)


心理學家布魯諾•貝託漢提出的觀點解除了父母對孩子總是看同一本書的擔憂。他認為,當孩子從書上學到所有能學會的東西之後,或書本內容對孩子而言太簡單的時候,孩子會自動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書上。


家長常常會對孩子持續不斷的發問感到厭煩,家長們常說:「我的孩子不斷地問問題,以致我讀故事時總是被打斷,整個故事都被破壞了,沒法繼續下去。」


首先,你應該對孩子的問題作判斷,孩子問的是很愚蠢的問題嗎?他們的提問是出於對故事產生的好奇心,還是毫不相關的問題呢?孩子是真誠地想知道某些事,還是只是單純地想要拖延上床睡覺的時間呢?


如果是最後一種情況,家長可以在讀完故事後,花一些時間和孩子討論一下故事內容,這會使情況有所改善。家長應避免讀完書後馬上合上書本,向孩子說聲「晚安」後立即關燈離去。


當孩子問了有關故事背景的問題時,家長應儘快解答,以便讓孩子對故事內容更了解;而當孩子提出與故事內容毫無關係的問題時,你可以說:「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等我們看完故事再來好好討論吧。」而且家長必須記得這個承諾。我們應當了解發問是孩子學習的原始工具,家長千萬不能因為忽略了孩子的問題,而扼殺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研究顯示,孩子從聽完故事後的討論中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雖然大人重複讀相同的故事會感到乏味,但對孩子而言,他們能藉此機會獲益良多。一開始,孩子通過一遍遍聽相同的故事而學到語言技巧,這是一種讓孩子沉浸其中的學習方式,而重複聽故事就是這種方式的過程。


此外,重複聽故事也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讀故事的人答應孩子再讀相同的故事,孩子得到承諾會感覺很好;接著,隨著孩子反覆地聽故事,他將可以預測故事接下來的情節,這使孩子感到生活中有一小部分是他們可以預料到的。


因為平時他們對於某一天要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和去哪裡都無法預測,而重複的故事讓他們可以像個專家一樣預先知道接下來的內容,最後他們甚至可以一字一字、一頁一頁告訴你接下來的故事情節,這讓孩子建立自信,並對閱讀產生好感。



父母朗讀故事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孩子的戶外生活體驗。除非是臥病在床的孩子,否則光是讀故事給孩子聽是不夠的。我之前提到的故事背景知識,也和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書上的文字只是個開端罷了,家長或老師在讀故事之餘所能教給孩子的知識,並不亞於書本所能提供的。


例如有一本叫《燈芯絨》的書深受許多孩子的喜愛,這是一個小女孩和百貨公司裡的泰迪熊的故事,作者是唐•弗裡曼。這個故事本身相當感人,不過家長也可以把「燈芯絨」這個名字作為一個跳板,與孩子討論並比較其他不同的布料,例如厚棉布、羊毛、棉、帆布或毛氈等。另外當孩子在戶外發現毛毛蟲的時候,你不妨選擇艾瑞克•卡爾的《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來和孩子或學生們分享。


——摘自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反覆聽同一本書?
    「孩子反覆要求閱讀同一本書」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的困惑,也曾見過一些分析文章,但要說論述得最深入全面,當屬《朗讀手冊》中的這段文字:就像你不會在一夜之間就記住所有鄰居或教友的名字一樣,孩子也需要反覆聽才能學習。因此,雖然大人每天讀不同的書才不會感到無聊,但這使孩子失去了複習的機會,而複習能增強學習的效果。在孩子兩歲之前,給孩子重複讀少量的幾本書,比一次提供大量的書好得多。
  • 閱讀攻略 | 孩子總是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家長需要幹預嗎?
    往往這樣的留言下面,都會有不斷的「我家也是」…… 為什麼娃總是重複閱讀同一本書為什麼娃總是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孩子才能充分理解繪本裡的內容。同一本書,通過反覆的閱讀,從陌生到熟悉,孩子會有一種掌控的心理,以獲得安全感,建立自信心。
  • 孩子反覆看一本書,這樣讀出10本書的效果
    為什麼孩子總是愛看同一本書,我都快讀的吐了,一本書給孩子讀了不知道多少遍。筆者只能跟你說那就心疼的抱抱自己吧,因為這個是千千萬萬個給孩子讀書的家長都會經歷的。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孩子總愛看同一本書?這個與孩子的發展階段有關,孩子喜歡重複聽和看同一本書是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重複來學習。孩子們對重複的事物更有安全感,更安心。當他們聽熟悉內容的時候孩子更容易放鬆下來,更容易學習有價值的內容。同時心理學家也指出,父母不用對孩子總是看同一本書擔憂,因為當孩子從書上學習到所有他能學到東西之後,他們就會自動轉移注意力到別的書上。
  • 豹廠24H悅讀館 用一本書叫醒你
    必然要先知道哪裡有最美的風景~無論是猶太人將蜜滴在書裡教孩子舔舐還是北歐人均閱讀量遠超中國Global都不是一句空話豹廠24H悅讀館悅讀豹廠悅讀館不是好書,不入法眼前期隨機找到多位來自各部門各崗位的小豹把他們想看的書一一納入悅讀館在參考了各大圖書熱銷榜之後選取時下最精彩的好書絕不落伍
  • 反覆看一本書是白費力?心理學家:提高孩子記憶力,這3點是關鍵
    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明明上課有認真地記下筆記,書本上被寫得厚厚滿滿,每天晚上也有對知識進行反覆的閱讀和學習,甚至是反反覆覆的背誦,但是一到考試好像頭腦中的知識都被掏空了,什麼也寫不出來。而有的孩子並沒有去努力的背誦和閱讀,這些人的書本上也保持著嶄新和乾淨,甚至見不到幾處筆記,但是在考試的時候這些孩子往往也能夠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為什麼兩者中的收入和付出都不成正比呢?
  • 聞是悅讀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愛讀書?
    《朗讀手冊》 讀書給孩子聽就像和孩子說話,同樣基於以下的理由:樹立孩子的信心,帶來歡笑,拉近彼此的距離;告訴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釋問題,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勵孩子。對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人們會自願地反覆去做。我們去自己喜歡的餐廳,點自己喜歡的食物,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電臺,探望自己喜歡的親戚。反之,對於自己討厭的食物、音樂及親戚,我們則避之唯恐不及。這不僅是一條定律,更是一個心裡上的事實。當我們的感官將電子與化學信息發送到大腦中的「有趣區」或「無趣區」時,人就會作出正面或負面的反應。
  • 悅讀|鄭梁梅小學親子共讀一本書活動開始了!
    親子共讀一本書書籍啟迪智慧,悅讀點亮人生!一本好書便是孩子的一個良師益友,並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鄭梁梅小學一至六年級擬於11月16日到11月29日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活動,全校師生將在這14天時間裡,每天晚上和家人們一起閱讀20到30分鐘。
  • 親悅讀丨這本金獎童書不僅教孩子做人,還教孩子作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暑假齊魯壹點與濟南歷下區教體局合作開展了「悅讀經典,收穫未來」讀書徵文活動,今天介紹的這本童書,就是活動推薦書目裡的一本,被譽為一本「勝過作文輔導」的金獎童書。這本書就是新蕾出版社出版的《親愛的漢修先生》。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重複閱讀一本書?
    但是,經常有爸爸媽媽吐槽:孩子總喜歡重複讓大人講同一本書,同一個故事。一遍又一遍,感覺沒完沒了!孩子聽的美滋滋,爸爸媽媽卻同一故事講了N遍,OMG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WX:yuemengshi123)?一個問題反覆問,是不夠理解嗎?到底,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閱讀?
  • 春風悅讀榜︱李零:尋訪古波斯 在讀「大地」這本書
    2020年,春風悅讀系列活動開啟了它的第8年,第八屆春風悅讀榜獲獎名單也一併出爐。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那麼,我們能從閱讀中獲得什麼?第八屆春風悅讀榜獲獎名單第八屆年度白金圖書獎《雲中記》 阿來 著 年度致敬獎《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當下》 李歐梵 著年度白銀圖書獎(虛構類)
  • 如何讓孩子從「閱讀」到「悅讀」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意識到每天安靜下來讀一本書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了,於是他們開始閱讀,那麼,怎麼樣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呢?什麼樣的閱讀才是孩子可以接受並且喜歡的呢?「悅讀「,而不是一種負擔。
  • 為什麼神經性皮炎恢復總是不理想,總是反覆?
    神經性皮炎是其中之一,瘙癢嚴重,容易反覆。最重要的是,作為重視顏值的時代,可能導致皮膚損傷的皮膚炎症是最頭疼的飢餓。為什麼神經性皮炎恢復總是不理想,總是反覆?
  • 能給予你的,總是最好的……
    : 我昨天和大學同學吃飯聊天,他是數學教授,他說最近三四年上中大數學系的本科生,學習能力和意願都很低,不思考不發問,稍難點的問題就不想做,他認為跟近年來輔導機構的飛速發展有關,很多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其實智力並不高,而且學習興趣完全給輔導機構搞沒了。
  • 【朝聞悅讀】12.9
    李白乘機正飛行,忽聞岸上咳速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消費正進行。為什麼教練總是要跟我們強調啟動之前要仔細看可他讀到一半卻發現這本書不見了,此後遍尋各大圖書館和書店都沒有找到這本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沉默讀書會」,並見到了一位名叫白石珠子的女性,她手上就拿著一本《熱帶》。
  • 親悅讀丨父親節,我為什麼要推薦這本童書
    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周末就是父親節了,本期親悅讀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父親題材的兒童讀物。關於父親的童書可以說不計其數,今天重點給大家介紹一本我自己感受頗深的圖畫書,書名就叫《和爸爸一起讀書》。人過中年,有了很多東西可以回憶,許多圖畫書也更容易引起共鳴,尤其是那些關於成長和親情的。
  • 親悅讀|一件特殊的禮物!聖誕節一起陪孩子回味這本書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今年疫情之下的聖誕節異常艱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聖誕節的故事。當聖誕老人在平安夜趕著送完最後一件聖誕禮物後,他跟他的馴鹿都累壞了,有頭馴鹿甚至病了。
  • 【樂推薦】爆米花英語悅讀匯,讓孩子輕鬆學會英語
  • 親悅讀|德國著名學者的一段軼事,帶孩子觸摸一段難忘的歷史
    很多人有一種誤解,認為圖畫書是給學齡前孩子看的,屬於「小兒科」。其實,很多圖畫書反映的題材很「大」,表現的內涵很「深」,適合大孩子甚至成年人解讀。所以才有這麼一種說法:圖畫書適合0-99歲閱讀。今天索菲爸爸就給大家介紹一本「老幼通吃」的圖畫書——《本雅明先生的神秘行李箱》。
  • 一本書,一顆種子,一個希望——我們是做書的人
    想孩子們想要什麼,想我們能給他們什麼。《力豆力豆》正是力豆學院為孩子們種下的一顆希望的種子。這是一套兼具雜誌、玩具與百科特質的學習教具: 好玩多元的創意,吸引孩子的目光、多領域的學習內容,讓孩子永遠感到新奇,貫穿且相互連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反覆、輕鬆的吸收各種相關知識。
  • 「悅讀」博物館:教育新天地
    「悅讀」博物館:教育新天地博物館記錄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傳統文化以及先民偉大的智慧。博物館是文化、藝術的殿堂,是「悅讀」靈魂的場所。走進博物館,去看看這些穿越時空、背負深厚歷史的物品,看到時光隧道先祖的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