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世峰
童年時光太短,帶你直奔經典。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周末就是父親節了,本期親悅讀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父親題材的兒童讀物。
關於父親的童書可以說不計其數,今天重點給大家介紹一本我自己感受頗深的圖畫書,書名就叫《和爸爸一起讀書》。
人過中年,有了很多東西可以回憶,許多圖畫書也更容易引起共鳴,尤其是那些關於成長和親情的。這本書好像就是在講我和女兒之間的故事。
書是以一個女兒的口吻,從牆上的一張舊照片開始,回顧爸爸跟自己一起讀書的日子。相對於圖畫書豐富多彩的題材和創意,這本書的內容甚至顯得有點「平淡」,但對於那些曾經和正在一起讀書的父母孩子來講,絕對會「心有戚戚焉」。
我看這本《和爸爸一起讀書》的時候,當年跟女兒一起讀書的往事歷歷在目,跟書中的景象疊加,似乎難以分清哪是故事哪是往事。
書的封面是一把舊沙發,沙發上放了一本書,地上有兩雙鞋,顯然一雙是爸爸的,一雙是女兒的。整本書的色彩相對素雅,很好地襯託了懷舊的敘事風格,然而淡雅之中也會有亮色,比如沙發上那本紅色的書。書中畫面那些高光的地方,如眼睛、面龐、書本,無不恰到好處地把讀者的目光吸引過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開篇作者用了三張圖,逐一放大爸爸和女兒坐在沙發上讀書的那張照片。從全景、到中景、再到父女倆的臉部特寫,爸爸閉著眼睛開心大笑,女兒側臉看著爸爸微笑,我們似乎聽到了父女倆讀到好玩之處,哈哈的笑聲……這曾是我跟女兒多麼熟悉的場景。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是極其「平淡」的,就像對著一位好朋友娓娓道來,又像自言自語,沒有出奇的故事,也沒有華麗的詞藻,就像父親跟女兒一起讀書這件事兒一樣,做起來是那麼自然而然,那麼順理成章,像吃飯喝水呼吸一樣那麼平常,卻又不可或缺。
然而,翻開頁面,每一幅畫面似乎都敲擊在我們的心上。睡不著的夜晚,爸爸和女兒披上衣服,就著月光和手電筒的光亮讀書;上了大學,女兒還不時跟爸爸在電話裡討論讀書;女兒成家後,也坐在那張舊沙發上,跟自己的女兒一起讀書;再後來爸爸老了,滿頭白髮,女兒在爸爸睡前給爸爸讀一段書……尤其是那一張,年老的爸爸坐在搖椅上,聽女兒跟外孫女讀書,爸爸嘴角、眼角流露出溫柔的笑意,那是一份滿足、一份心安、一份幸福、一份傳承。
我給女兒讀書一直到她小學畢業。女兒上中學之前,幾乎每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去山東省圖書館少兒館看書,之後再借上三本書,轉到與圖書館一牆之隔的大明湖「遐園」,夏天坐在樹蔭下,冬天沐浴在陽光中,開始我們的「親子閱讀」。
女兒的童年我搜羅了當時所能搜羅到的幾乎所有的優秀童書,我與女兒也度過了難忘的親子共讀的幸福時光。大二的寒假,女兒隻身一人赴義大利短期交流,在威尼斯的一家書店裡發現了義大利版圖畫書《奧莉薇》,喜滋滋地拍了照片發給我,頗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因為這是一本女兒小時候特別喜歡,我們反覆讀過、現在還珍藏著的圖畫書。
如今女兒東渡扶桑求學,相見不多,但那些年親子閱讀的時光,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正如兒童文學教授方衛平說的:共讀時光會在年幼的心靈中留下一段充滿光華的記憶,並滋養小讀者未來的生命和歲月。對於父母們而言,珍惜和創造這樣的時光並不僅僅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許多年後,當你們開始思念遠方那個長大的孩子的時候,會因這一段溫馨的回憶而感到生命的充實和幸福。
本期親悅讀就到這裡,希望家長們尤其是爸爸們,都來陪孩子閱讀吧。不僅是在父親節,而是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