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英語試卷分析中,高一學生英語寫作的平均分僅為7.6分(滿分15分)。不少學生的作文詞不達意、表達形式過於簡單、語言表達地道、Chinglish用法不斷,造成得分偏低。
再看每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書面表達在試題當中佔有相當比重(25分)。然而大多數考生在這個題型上只能拿到15分,這個分數真實地反映了學生對所學語言的吸收及再創造的低能力。是什麼導致學生寫作得分不高呢?
眾所周知,在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寫作最困難的也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外語功底,因此學生在寫作中出現錯誤是正常現象,也是難以避免的,問題是要究其原因找到癥結所在。
1、 交際能力的培養尚未得到普遍重視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海姆斯在1972年在«論交際能力»提出:語言作為社會交際的一個重要手段,必須有其使用規則,否則語法就會沒有意義。也就是說,學習者不但獲得關於語言規則的知識,而且還具有社交中合適使用語言的能力。這說明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語言交際能力。
現實的英語課堂中,大部分學校的教師只是根據高考應試的要求,因為寫作而進行寫作的教學。整個課程教學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圍繞著老師一個人在轉,沒有新穎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聽,認真的記,大量時間用在深挖單詞用法,語法研究看似學到不少,但由於沒有提供足夠的機會環境去進行交際能力的訓練,一到寫作需要使用語言時就顯得力不從心,不少學生動筆就錯句,語不成句,錯誤百出。
2、 不少學生缺乏寫作動力
學習動機是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並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權威心理學家大裡蘭(David C McClelland)提出成就驅動理論與實驗:具有強烈的成就驅動力的人渴望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大的成功,反之,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習者在學習的時候就不能完全投入進去。
學生寫作差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寫作動力這一心理因素。教師教學不能刺激並引發學生寫作動力,一味拿高考高分作文給學生進行分析、講解、指導學生模仿寫作,甚至要求學生不停機械性背誦,整個過程枯燥無味,學生們只能為考而學,應付平時學期考試和高考升學好像是他們學習的唯一動力,對英語寫作沒有明確的目的,談不上喜歡有興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願意在寫作上花費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沒有學習動機,自然無法激勵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
3、教材使用問題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新教材,編寫意圖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材採用了&34;的教材編排體系。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以話題為主線,知識與技能交叉組合,必修教材單元內容分為:聽、說、讀、寫、看五個部分。其中對寫作知識和技巧給出示範,講解詳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但美中不足,忽略了對寫作內容的挖掘。而判斷一篇好的作文第一是內容佔50%。其次才是寫作技巧語言等方面。這就要求教師
在運用教材這一載體時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教學行為,在遵循課標的要求下,重新並拓展教材,活用教材以提高教學效率,使教學內容達到最優化。
The textbook is an aid and not a bible, the teacher will have to work out the best way to work out the best way to use the textbook, he should never let the textbook use him.-----Harmer這句話也詮釋了教師整合課本的重要性。
書面表達題在高考中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為該題涉及從拼寫語法,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到邏輯思維謀篇布局等綜合能力。該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要寫好英語作文就必須經常練習英語寫作重寫句子,然後到連句成段表達思想。
在教師平時的教學當中,有目的的採取各種教學手段來加強寫作能力訓練,激勵學生多寫多練,使他們的英語寫作在數量質量和速度三方面都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1、讀寫結合
閱讀與寫作兩者關係十分密切,英語教學專家亞歷山大說過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s read。閱讀和寫作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係。教材裡的精讀課文結構篇章嚴謹,是學生模仿學習作為的好範本。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效閱讀,消化和吸收課文的精華,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寫作練習。
a、連詞成文
在教材的課文中選定和主題相關的單詞和詞組,要求學生利用想像把它們連成一個意義連貫的小故事。
b、連句成文
在教材的課文中選定若干個重點句子,要求學生按語篇銜接的要求將他們連成一個語意連貫的語段。
c、閱讀默寫
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對所給材料閱讀數遍,然後進行默寫。背和寫是兩回事,考試最終是要白紙黑字落實在試卷上。
d、複述課文
在閱讀課後,老師給出關鍵詞,帶著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剛開始可以採用one-by-one的方式,一個學生說一句進行故事接龍,熟練後再進行個人複述訓練, 遇到故事性文章還可要求學生推測故事後續發展,speaking 後把自己的複述稿落筆成文。
2、說寫結合
說和寫也是互相貫通的,學生口語中句型結構和表達方式就是學習寫作的基礎。學生說的能力高低對寫作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儘量用教過的英語教學生,學生用學過的英語學英語,儘可能的把英語課上成,聽英語、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的實踐課,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氣氛中,是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為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
a、看圖說話說寫結合
教師在幻燈片上呈現若干問題,然後要求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問答練習,最後要求學生作文。
b、問答式作文
根據學生聽力情況,教師將材料念三遍左右或者放錄音,並在PPT上提出若干問題,然後要求學生進行問答練習,最後成文。
c、討論式短文
教師將作文題寫在黑板上,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寫,每組內由一名同學做leader, 分配大家的任務,讓學生在組內討論共同修改,以統一本組內的作文。最後各組推選一名優秀代表在班上宣讀本組的作文,並由老師評出優劣。
3、聽寫結合
這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拼寫能力,而且還能提高聽力和寫作能力。
a、邊聽邊寫
教師念一個語段,學生筆錄,或者學生一邊聽錄音,一邊筆錄。這種練習所選用的語段,可以使課文改寫,也可以是一些淺議的生活小故事小幽默。
b、聽後筆述
教師以稍慢的語速將聽寫材料念三遍左右,也可以聽錄音。教師念材料或者放錄音時,學生只聽不寫。聽完材料後要求學生憑記憶進行筆數。筆數使學生可大膽的運用自己的詞語,不必默寫全部內容,只要寫出大意就行。
c、聽寫拼接
教師把一個完整語段裡的句子打亂順序,然後進行句子聽寫,學生聽寫出各個單據後,按語篇銜接的要求編排出句子的正確順序。
4、譯寫結合
在中學階段通過書面表達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書面表達與英語思維寫作不完全相同。書面表達類似漢譯英,並將翻譯和自由作文融為一體,確定具體的情境和要求,由學生在不影響題意的情況下揚長避短任意發揮。
a、 單句翻譯
教師可從課文中選取一些新穎、實用價值高的詞語或句型編製成漢語句子,供學生在課內外做漢譯英練習。這樣既有助於理解記憶,又為今後用英語寫作積累了詞語和句型。
b、 翻譯是作文
這種練習要求學生參考漢語提示進行翻譯是作文。作文時力求避免逐字逐句的死譯。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鼓勵學生根據漢語提示的大體意思進行自由的作文。
高中寫作教學歷來是個難點,也是新課標的重點,卻也一直是寫作教學中最薄弱的部分,因此搞好書面表達教學,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水平,改善教學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擴展文化視野,豐富思維方式,從漢語的思維方式中走出來,去接觸、體會和發現英語思維的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利用聽、說、讀、寫四個部分互相促進。
培養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方式很多,除了以上幾種以外,還可動員學生寫英語周記開辦習作園地,出版英語牆報,舉行寫作比賽等等。判斷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語詞彙語法等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們能否用英語正確的表達思想。
需要經過大量的基本功訓練,比如訓練學生在聽說讀中掌握英語的基本表達技能,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和寫作速度。按照這個目標,如果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並能採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收效一定會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