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河北博物院開門迎客。
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該主題聚焦博物館與社會的緊密聯繫,倡導博物館為不同群體提供有意義的體驗,尤其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博物館應通過展覽、會議、演出、教育項目等豐富的形式與公眾對話,展示多樣化的觀點,動員更多公眾參與博物館文化體驗,為公眾提供更高品質的文化供給,融入社會高速發展進程,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樞紐作用。圍繞這一主題,河北博物院策劃了線上、線下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播及教育活動。
上午八點半已經有公眾開始排隊,一對堂姐妹是第一批進館的參觀者,她們想去南區看商代展品。而她們居然是抽出趕火車之前的時間特意來參觀的。
今日上午10:00—11:00,河北博物院在南區一樓大廳,開展漢服表演、文物賞析、《博物館頌》朗誦、國寶欣賞、《夢回中山》表演等社會教育活動,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服飾與傳統禮儀之美,以「互動問答」等形式為觀眾解讀國寶及精品文物背後的故事,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目前河北博物院陳列展覽開放情況:《石器時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趙故事》(燕國故事)、《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大漢絕唱——滿城漢墓》《曲陽石雕》《北朝壁畫》《抗日烽火——英雄河北》等常設展覽和《日本因州和紙藝術展》《百年嘉卉——北疆博物院藏植物科學畫展》《瑞鼠吐寶——庚子新春鼠年生肖文物圖片聯展》《金聲天韻——河北梆子藝術展》等臨時展覽對觀眾開放。
河北博物院恢復開放後,實行實名制網上預約參觀。具體預約參觀辦法,請關注河北博物院官方網站、微信、微博。
來源:石家莊日報客戶端
記者:黃鎣 秘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