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月31日訊(通訊員 彭瑛 錢淑琴)近日,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例報導有所增多,目前已確診的患兒中最小年齡為8個月。這些案例確實應該給家長朋友們敲響警鐘!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鍾禮立提醒:兒童和大人一樣需要做足防護!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指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由於新毒株發生了抗原性變異,人群對其缺少的免疫力,易出現疫情爆發。2019年12月導致武漢病毒性肺炎暴發疫情的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病毒命名為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是怎麼傳播的?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分析,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老年人、兒童等體弱人群有哪些防護措施?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兒童的接觸機會少,感染的機率可能相對低;同樣的接觸機會,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機率更大。在疫情流行期間,應該做到避免出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出行應佩戴口罩、勤洗手,加強居家環境的清潔和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兒童病例雖然不多,但仍是非常需要保護的重點人群,在勤洗手、少出行、戴口罩、多通風的同時,還應該叮囑親戚朋友避免對兒童,尤其是幼兒的近距離接觸,比如親吻、逗樂等。
如何為孩子挑選口罩?
因N95口罩密閉性較強,兒童缺乏行為能力,佩戴N95口罩有窒息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不適宜給兒童使用,棉布、紗布口罩阻隔性欠佳,不推薦給兒童使用。選擇市面上在售的防飛沫口罩即可。戴口罩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染,但必須大小合適,佩戴正確,否則為無效保護。
大小要適宜,一定要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和臉型選擇適合的口罩。
佩戴方法要正確,佩戴時有鼻夾的在上方,口罩必須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佩戴好後用雙手食指壓緊鼻梁兩側鼻夾,確保貼合皮膚,不漏氣。
隨時觀察兒童狀態,兒童佩戴口罩會影響呼吸,所以要一定要注意觀察隨時調整。
注意更換口罩。口罩內外不能交替使用,戴過的口罩,外層會積聚很多灰塵、細菌,而裡層阻攔著呼出的細菌、唾液,因此口罩兩面不宜交替使用。取口罩時應注意摺疊保護好內面,再丟棄,摘口罩後應立即洗手。
如何給寶寶洗手?
不管什麼時候,流動清水+香皂或洗手液洗手方式都是首選。3歲以上兒童可以自己洗手的。
如何保護自己和孩子遠離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儘量少去人多且密閉的場所,避免接觸感染患者。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疲勞,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現在仍在春節過年期間,儘量減少拜年,紙幣壓歲錢可由微信紅包替代,減少病原接觸機會。
如果感覺孩子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應怎麼辦?
有疫區或可疑病人接觸史但無症狀,居家隔離至少14天,並密切觀察,必要時去醫院;兒有症狀的應及時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就醫時,家長應如實詳細講述患兒及家長自己的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特別應注意的是,診療過程中應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孩子出現什麼情況需要來醫院?
一般普通感冒,孩子精神很好,可以居家觀察,但如果發現孩子有反覆發燒、咳嗽劇烈、乏力、嘔吐抽搐,食慾降低,精神不佳時說明孩子生病較重,建議去醫院檢查。一般來說,呼吸道病毒或腸道病毒感染較為多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EV71病毒等,當然還可能是細菌、支原體等感染;近兩周去過武漢旅遊或者在武漢居留,或者和來自武漢的發熱、咳嗽症狀病人有過接觸,或者呈現群聚性發病的特點,還應重點排查新型冠狀病毒。
什麼是正確的咳嗽和打噴嚏方式?
建議大家在打噴嚏或者咳嗽時最好用紙巾捂住口鼻,然後將紙巾扔進垃圾箱。如果沒帶紙巾可以對著胳膊打,同時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特別是出入人群密集的場合後,尤其是醫院、車站等容易攜帶病菌的區域,一定要注意及時洗手
綜上所述,對於孩子家長來說,要意識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是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關鍵。日常要進一步提高防護意識,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特別強調減少家庭聚會;勤洗手、洗臉,對於手機、電腦鍵盤要注意定時定期消毒;學會正確的咳嗽和打噴嚏方式,嚴禁隨地吐痰;對於使用過的口罩不要隨意亂扔,放入指定垃圾袋或焚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