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各級黨組織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引領和發動公益性社會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功能定位,積極亮明身份,發揮關鍵作用,危險來臨時集結在黨旗下,人民需要時出現在群眾中,努力以豐富優質的服務贏得群眾滿意。
根植為民情懷
奏響民生福祉「推進曲」
東至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和東至縣義工協會是團縣委指導下的兩家公益性社會組織。
重引導、穩民心,當好宣傳員。全縣統一思想共識,緊扣志願服務主旨,強化黨組織陣地建設,培育和宣傳公益意識,增強社會認知程度,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強措施、重民生,當好幫扶員。全縣堅持效果導向,細化幫扶舉措,東至縣義工協會精準開展助老、助殘、助學、環保等大型公益活動51起,發起網絡捐書、開展「圖書漂流」收漂儀式助學助考溫暖兒童,發放助考物資助力中高考。
東至義工協會舉辦「六一」圖書漂流交流會。
注真情、幫民困,當好服務員。東至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積極向上爭取希望小學項目,組織實施一批「愛心驛站」「蘭花草一對一助學」「圓夢微心願」等愛心項目,近年來籌集資金及物資總價值超過 456.99 萬元,建設希望廚房21所,實現「一對一」助學116人,完成困難學生微心願1059個,組織公益活動50餘次,發動全社會參與公益活動達萬餘人次。
彰顯硬核擔當
奏響擊楫中流「主題曲」
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搶險救災期間,應急救援性社會組織黨員始終衝鋒在一線,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成為「最美逆行者」。
東至縣藍天救援隊和曙光應急救援中心歸口縣應急管理局行業管理,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先後單獨組建了黨支部。在黨組織的引領下,藍天救援隊和曙光救援中心主動領辦急難險重任務,將責任擔當扛在肩上,竭力為黨委、政府排憂解難,彰顯了黨組織的凝聚力、組織力和號召力。
曙光應急救援中心志願者開展防汛搶險工作。
藍天救援隊自成立以來,組織100餘隊次、2000餘人次參與各類救援,疫情防控期間,自籌資金3.5萬元購買了防疫物資,積極參與全域性環境消殺工作,築牢疫情防控「安全堤壩」;曙光應急救援中心秉承「人道、博愛、團結、奉獻」理念,全力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門參與救援救助,廣泛開展「防溺水」等安全知識普及和宣講。疫情防控期間,中心志願者連續奮戰46天,共有252人次參與,志願服務時長達2700小時。
延伸服務觸角
奏響解難紓困「進行曲」
全縣瞄準社會熱點,圍繞群眾關切,聚焦痛點堵點,將社會治理服務延伸到基層末梢。
東至公益志願者協會是一家自發成立的非盈利性社會團體,該協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配合併參與縣婦聯基層黨建「書記項目」,致力於開展關愛留守婦女兒童、關注特殊群體等各類公益性社會活動,組織啟動「幸福家」主題公益沙龍,通過體驗式教學等方式引導留守兒童正確管控情緒,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協會會員走進學校,開設「益起成長」公益小課堂,扮靚留守兒童多彩暑期。
東至義工協會志願者在愛心服務點。
池州市三獻志願者協會東至工作站是一家公益性社會組織,目前註冊會員達150餘人。協會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宗旨,建立健全志願服務機制,推動會員志願服務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2019年以來,三獻東至工作站共開展公益活動62次,組織1588人次無償獻血499900毫升,造血幹細胞入庫3人,15人籤訂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協議,近千人參與志願服務,團隊服務時長累計達6000餘小時。
稿件素材由池州市東至縣委組織部提供
■記者:郭文治 鄭新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