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家長們不知道的三個原因

2020-10-06 安蘇

幼兒園門口,一位萌娃抱著電線桿不肯撒手,雙手雙腳都緊緊貼在電線桿上,不管家長如何勸說孩子依舊不肯下來。

神奇的是,家長放手孩子也沒有掉下來,可見孩子為了不上幼兒園使了多大的勁。

孩子不肯上幼兒園

網友們都在笑孩子的行為,但孩子不肯上幼兒園背後的原因卻鮮有人去了解。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厭學」的行為,從不肯上幼兒園到初高中時叛逆不去學校,孩子們討厭學習的理由各種各樣。

但很少有家長真正去了解過孩子背後厭學的原因。


01 恐懼讓孩子厭學

一位男孩走進警察局,看到警察叔叔便大哭了起來,問其原因得知媽媽輔導作業時太兇,自己害怕所以才求助警察叔叔。

男孩向警察叔叔求助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常見的現象,家長平時有多溫柔輔導作業時就會有多暴躁。

之前見過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做作業都很認真,但是做十道題會錯八道。

一次兩次做錯媽媽會拿起橡皮擦掉,第三次依舊做錯時,媽媽就會拿起旁邊的戒尺,讓孩子伸出手掌重重地打下去。

就這樣,每次孩子做作業,房間裡時不時會響起戒尺觸碰手掌的聲音,以及孩子隱約的抽泣聲。

我見過孩子幾次,玩耍的時候很開心,但只要周圍人一提到學校,眼裡的光就瞬間暗淡,長久下去孩子對學習、對學校就會產生抗拒。

等到他再大一些,有能力「對抗」家長時,他還會乖乖把手伸出來嗎?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第一個原因是恐懼,恐懼的主要來源是家長的情緒失控。

尤其是小學生,Ta們情緒還沒有完全發展好,一旦產生恐懼心理,很難自己疏解。

所以,若是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為了不損害親子關係,還是不要親自輔導孩子作業了。


孩子不會寫作業怎麼辦?

建議家長不要親自輔導,還是請個家庭教師或者讓專業的人教孩子。


02 習得性無助讓孩子厭學


當孩子遭遇第一次考試失敗時,孩子會覺得這次沒有發揮好,下次再努力。

可是第二次、第三次考試成績依舊不好,且父母並沒有接納孩子,反而指責孩子,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恐懼的心理,覺得自己不會學習。

以後每次遇到考試,孩子第一反應便是【我會考砸的】,形成了習得性無助。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什麼事都做不好,對自己抱有負面指向,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是不好的。

若是沒有及時疏解,孩子就會陷入長期的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很差的情況會持續終生。

但人都會有自我防禦機制,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害怕,孩子自然就會遠離恐懼源,即遠離學習。

這時候父母要怎麼做呢?——全身心接納孩子。

之前有則視頻很火。

媽媽接女兒放學,女兒一看到媽媽便興奮地跑過去說「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沒想到好消息是這次考試自己是倒數第二,壞消息是依舊沒有及格。

考了倒數第二名的孩子

換做一般家長,面對這兩個消息都要氣冒煙了,但是這位媽媽卻沒有生氣,依舊笑著接過孩子的行李箱。

這位媽媽很好的接住了孩子的缺點,孩子自己也沒有因為差成績而自卑。

如此可愛、如此自信的女孩相信未來遇到再大的麻煩,一想起媽媽的接納就會湧出無限的勇氣。


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

家長先接納孩子,再幫助孩子找到Ta的另一個強項,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

就像視頻中的小女孩,雖然她學習成績並不好,但是她在學校人緣特別好,舞蹈也特別優秀。

有學習之外的自信支撐著她,自然不會對學校產生恐懼,對自己產生懷疑。


03 人際衝突讓孩子厭學

國外一個小男孩,一天突發奇想要帶耳釘去學校,媽媽並沒有反對,並且和兒子一起挑選適合他的耳環。

小男孩開心地去學校,回來時卻一臉失落。

原來是學校不允許男孩子帶耳釘,老師為此批評了小男孩。

媽媽聽聞後跟校長據理力爭,校規裡並沒有男孩子不能帶耳釘,那位批評兒子的老師應該向兒子道歉。

有人會說,國外的情況並不適合國內。

的確,國外家長的做法國內家長並不能一味模仿,但是家長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來接納孩子。

可大部分家長面對老師的「告狀」都會選擇息事寧人,即使知道孩子沒錯還是會讓孩子受委屈。

高中時,班裡的一位男生與班主任起了衝突,兩人差點在教室裡打了起來。

班主任叫了男生的父母來學校,從外地趕來的父母一看到孩子便打了他一耳光,叫他向班主任道歉。

男生不肯,父母便一直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責罵他,甚至威脅他以後都沒有生活費。

男生最後還是低了頭,但之後男生對學習就此不管不顧,最後退了學。

其實衝突產生兩人都有錯,但是男生的父母害怕兒子在學校裡被老師欺負,也為了早點解決這事,便直接把錯歸結在兒子身上。

本就委屈的兒子見到父母不站在自己這邊,自然對父母、對學校失望至極。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會時不時用反叛、搞怪的方式去探索世界,這是Ta們在建立內在自我。

若此時,父母正確了解孩子產生行為的原因,並且願意包容、幫助他們,那麼孩子內在自我便會逐漸強大。

若父母一味指責孩子不懂事,孩子內在自我便會單薄甚至破碎。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初高中階段的厭學表面上是對學習的畏懼,其本質是孩子自我發展受挫,而導致自我信心的全面喪失。


孩子叛逆怎麼辦?

請家長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盡力維護孩子的權益,讓孩子知道家長對自己的理解接納。



寫在最後:

孩子厭學的原因肯定不止這三種,但是從調研來看,目前這三個原因是孩子厭學最主要的因素。

若是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與厭學的前兆,不防問問自己:

1、孩子是否有恐懼心理,Ta在恐懼什麼?

2、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是成功的體驗多還是失敗的體驗多?

3、孩子的自我是壓抑的生長還是自由生長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厭學?家長只需三個步驟,幫孩子走好人生路
    還有的孩子嚴重厭學,看見跟書本有關的東西,就情緒低落或哭鬧,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活動。 有關研究發現,我國有輕中度厭學表現的學生,幾乎佔學生群體的半數之多。其中,近三成學生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厭學情緒。可見,厭學這件事情,已經深深困擾了很多家庭。那麼,身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扭轉心態,走好人生路呢?這裡給各位家長提供三個步驟,供您參考學習。
  • 孩子厭學家長做好這三步,幫孩子成功擺脫厭學情緒,家長無需頭疼
    學習是孩子成長階段較為重要,也耗時最長的一件事情。在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中,孩子難免會出現,倦怠、厭學的情緒。這是孩子,一種自我調節的正常現象。但有時,孩子的厭學,卻是被逼無奈下所出現的一種反應狀態,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 孩子厭學不上課,原因不一定就是成績差,三招讓孩子告別厭學情緒
    1.喜歡找藉口不去上學最近一段時間小剛總是告訴媽媽肚子疼,然後就不想去上學了。最初的時候小剛的媽媽感到非常擔心,於是馬上帶著小剛去醫院檢查。但是每次醫生都告訴媽媽小剛是健康的,這種情況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媽媽才知道,原來這是小剛在找藉口不想去上學。其實,這就是孩子產生厭學的表現。
  • 孩子學琴「厭學」背後的真相,家長你知道嗎?
    到後來,威逼利誘各種方法都用過了,發現效果都不太理想。有一段時間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況。一、孩子不願意練琴,也許他「厭學」了。「孩子不願意練琴」這件事,相信是很多琴童家長都曾經歷過的最令人抓狂和崩潰的階段,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不進行好好地引導,到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十個孩子裡面只有兩個能堅持下來,其他的通通都中途放棄了。其實,大多數孩子學習一門樂器的時候,無論是鋼琴、古箏、小提琴或者其他的樂器,都會在某一個階段出現一個「厭學期」或者「瓶頸期」。
  • 孩子厭學的原因,家長?網遊?孩子?
    發布後,引來評論區幾百條留言,其中「家長」陣營和「孩子」陣營的網友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撕扯得差點就要打起來了。所以,今天我想就孩子不願讀書這個主題再深入地跟大家探討一下。我當過「學霸」,也做過「學渣」,冰火兩重天的感受我都真實體驗過,所以我想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談一談孩子為什麼會厭學。
  • 青少年厭學很頭疼?孩子厭學背後的自尊,家長要記得保護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養孩子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想法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厭學問題令許多家長憂愁,但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這種懷疑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導致他們本來想要去努力但是因為家長的態度就改變了心意,所以信任會給孩子帶來力量而懷疑就會使得孩子喪失鬥志。一句懷疑就像一攤墨水,把原本澄澈的水源弄得汙濁,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信任自己的孩子。
  • 孩子厭學不愛學習?多半是這3個原因引起的
    學習如此重要,可偏偏孩子產生厭學心理,令家長憂心忡忡。其實,孩子產生厭學心理大多可分為3個原因。而這些孩子在遇到困難後,更容易放棄,於是就出現了厭學的情況。此外,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覺得學習是個負擔。學習能力部分孩子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智力低下
  • 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不能不看
    父母只關注成績給孩子造成了無形的壓力,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可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真的都出在父母身上嗎?可能也並不見得就是如此,父母家庭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孩子「厭學」應該還要考慮到學校環境、自身學習能力等因素的影響。
  • 孩子厭學的原因 初中孩子厭學怎麼辦
    原標題:孩子厭學的原因_初中孩子厭學怎麼辦隨著中考的分流,在初中階段會有一種現象從初一就開始顯現,這便是有一部分孩子逐漸出現厭學現象,到了初二時這種現象達到了峰值。很多家長特別不理解,孩子在小學階段還不錯,為什麼到了初中就如此難管教?
  • 孩子有厭學情緒,多半是這4個原因,家長不要忽略
    孩子在上學後產生厭學情緒,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會出現的一種普遍現象。當家長面臨這樣的問題,打罵是沒有用的,不僅不能讓孩子有所好轉,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要想解決問題,家長首先喲啊了解清楚原因。孩子有厭學情緒,這多半是由這4個原因引起的,家長不要忽略。
  • 讓家長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厭學呢?
    孩子為什麼會厭學?這是家長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大人們總是認為學生時代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許是自身抱著對學生時代的懷念之情才會把這種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你知道孩子厭學背後的原因嗎?就拿孩子厭學這件事來說,每個厭學孩子背後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痛苦,但他會告訴你嗎?絕大多數孩子不會!因為他認為你不理解他,說了也是白說,還有可能招來一通臭罵。
  • 孩子寫作業磨蹭?出現厭學逃學,找準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孩子放假期間在家總是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好不容易開學了,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學習去覺得這下可以清淨了,但是孩子在家有煩惱,到學校了也有在學校的煩惱,開學不久就有家長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總是上課注意不集中,出現厭學現象,不想去學校,這時候家長們又該著急了,那麼就需要先找出厭學的原因是什麼,然後針對原因,具體找到解決的辦法,就是所謂的對症下藥。
  • 孩子厭學的原因_高中孩子厭學怎麼辦?
    許多父母認為學習是孩子的天職,孩子可能會在學習中遇到各種挫折,或者受到父母的壓力,這會使他們厭倦學習。如果高中孩子厭學怎麼辦?現在孩子大了,跟他一說道理他都懂,之前試過強行沒收手機,但是爸爸剛把手機沒收了,亮亮就威脅爸爸明天不去上學了。果然第二天沒有上學,真的沒有辦法了,最後爸爸又把手機還給了亮亮。亮亮目前這種糟糕的情況,很明顯是父母沒有掌握正確的疏導方法,只會嘮叨和強制管理導致的情況,父母長期嘮叨會導致孩子麻木、厭煩。
  • 家庭環境是孩子厭學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心理調整不當的話,就會表現出情緒低沉,抑鬱寡歡,自卑感強,不合群等,這些都會使孩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睦關係容易導致孩子厭學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父母之間經常吵架的家庭中比離異家庭的孩子更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低。
  • 青春期孩子不學習、難管教?父母需要先了解這3個厭學類型
    厭學也是一樣的,首先我們要初步的判斷孩子的厭學處於一個怎樣的階段。默薇老師在一次直播中,把厭學的程度分為了三個等級:第一程度(輕度厭學):孩子有時候不好好聽課,成績有些波動,愛美、喜歡談論小說,家長不能接受,這只是孩子學習動力不足,為較輕的狀況。
  • 孩子逃學厭學家長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05」
    孩子逃學厭學家長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05】面對孩子逃學厭學的行為,作為家長,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 1、是不是對孩子缺少關注關愛? 逃學的孩子都有一個僥倖心理,都有一個共同點,家長多數不在家,不在孩子身邊,孩子多由爺爺奶奶看管,偶爾逃學一次家長也不知道,逐漸養成了習慣,因此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
  • 家長學會這三點後,孩子不再厭學了
    最近看到不少消息,都是詢問孩子厭學該怎麼辦的?一位朋友特別焦慮,因為她的孩子馬上要中考了,但現在就是不肯去上學,問他原因也不肯說。就差沒有拿起棍子。她問我該怎麼辦?其實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喜歡學習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比如孩子懶、不肯用心等。
  • 孩子厭學,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在孩子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突然到了某一階段學習學不進去了,家長很著急,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辦。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現在的社會環境和學習的緊張氛圍讓很多學生都產生了一種逃避的心理,甚至對學習越來越反感,從而導致厭學。
  • 孩子有厭學情緒,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激發他們的內驅力
    有位35歲的媽媽和我談過她兒子的事情,孩子在三年級以前的成績非常好,次次都是班級前三,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孩子不堪壓力,對待學習越來越抗拒,直到四年級的時候,直接放棄。我們很難說到底是誰對誰錯,但是如果想要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家長們首先應該做的不是批評他們的成績不好,而是要先明確孩子厭學的程度,找出使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 如今連學霸都開始厭學了,家長和老師該如何疏導孩子的厭學情緒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曾經有個段子《我和張二狗的故事》不知道您聽過沒有?講述的就是一個學霸和當時不務正業的輟學者人生的對比。但是國內的問題就在於,許多孩子的理想真的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嗎?不是父母給灌輸的理想嗎?我上小學時候那會兒還是九十年代初,老師上課問孩子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學生們一個個上臺十個裡有八個說自己將來要當科學家,但是你再問他們科學是什麼?孩子們恐怕沒有幾個能答上來最多告訴你就是坐上宇宙飛船去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