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養孩子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想法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厭學問題令許多家長憂愁,但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之前就聽朋友家的孩子抱怨說:「媽媽每天坐在我身邊看著我做作業,一走神就批評我,因為這我都討厭做作業了。」聽了這事,我就對朋友說讓她以後不要一直盯著孩子,但朋友又怕自己不盯著孩子不認真。這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而類似於這種的矛盾就會使得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
1、當眾批評對孩子自尊的傷害
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較強,比較要面子。但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忽略了對孩子自尊心的維護,就像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當著許多人的面去批評孩子的學習,這種看似沒什麼的舉動其實會傷害孩子的心。
很多時候孩子學習成績不優秀並不是因為不努力,但是這當眾的批評就瞬間抹殺了孩子所有的付出,否定了過往的全部,這就使得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2、家長的不信任
很多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不夠信任,總是懷疑孩子的能力。這種懷疑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導致他們本來想要去努力但是因為家長的態度就改變了心意,所以信任會給孩子帶來力量而懷疑就會使得孩子喪失鬥志。
一句懷疑就像一攤墨水,把原本澄澈的水源弄得汙濁,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信任自己的孩子。
3、家長過多的嘮叨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暴躁,想要穩住孩子的心神就需要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少一些約束。但很多家長又總是放心不下孩子,總是忍不住在孩子耳邊嘮叨,這種無休止的嘮叨會讓孩子變得衝動,變得不願意和父母對話。
又因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學業最重要的階段,所以父母又忍不住的想要督促和管理孩子的學習。這種情形就使得孩子也對學習產生厭惡,排斥與學習相關的事情。
1、影響成績
因為討厭學習,所以自然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如果孩子存在厭學的情緒,那麼自然孩子上課聽不下去老師的講解,課後也不會去認真完成作業。功課落下一點後再補上來就會很困難,而且不懂的知識也只會越積越多。所以說厭學這種情緒嚴重的影響學習,影響最後的成績。
2、影響未來發展
學習並不是學校裡書本的學習,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孩子學習。而厭學情緒的產生會使得孩子對一切新知識產生抗拒,這就會讓孩子比他人少收穫很多東西。這種差距是很難趕上的,這就會使得孩子的未來發展不如別人好。
3、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都會因為孩子的厭學而生氣,而去批評指責孩子。指責的過程中肯定會和孩子產生矛盾。越來越多的矛盾會把孩子推的和家長越來越遠。因為家長十分擔心孩子的學習所以難免會去吵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又會有些叛逆,這就會使得孩子偏要和家長對著幹。
1、私下教育
不要當著旁人的面去批評孩子,孩子長大了有自尊心了,這種批評會讓他們覺得丟臉。孩子犯錯了可以私下去教育去批評,私下的解決會更有效果。
2、好好溝通
孩子大了已經懂得道理了,所以只要好好溝通的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當雙方都處於怒火的時候往往會口不擇言,而且這種情形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不如冷靜下來後好好的溝通,通過溝通來解決問題。
3、多了解孩子想法
家長畢竟和孩子相差那麼大的年齡,難免會有代溝。很多時候家長是了解不了孩子的想法的,孩子也是理解不了家長的用心的。所以這時候家長不用以平等的態度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真正的知道孩子想要做的是什麼,不想學習的原因又是什麼。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後,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4、多關心孩子
孩子處於青春期的時候很容易走上彎路,很容易被外界誘惑。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去關心孩子,但這種關心並不是嘴上的嘮叨,而是多去了解孩子在做什麼、多去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5、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隱私
孩子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小秘密,就需要家長尊重他們的隱私。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所以家長要留給他們空間。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隱私,只有尊重才能讓孩子對家長敞開心扉。
四、總結
孩子厭學是家長最大的難題,但其實厭學並不可怕,只要找到孩子的癥結所在就能引導孩子走出厭學情緒。另外,孩子厭學背後的自尊家長一定要保護。
我是超人芭比,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