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厭學很頭疼?孩子厭學背後的自尊,家長要記得保護

2020-08-27 超人芭比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養孩子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想法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厭學問題令許多家長憂愁,但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之前就聽朋友家的孩子抱怨說:「媽媽每天坐在我身邊看著我做作業,一走神就批評我,因為這我都討厭做作業了。」聽了這事,我就對朋友說讓她以後不要一直盯著孩子,但朋友又怕自己不盯著孩子不認真。這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而類似於這種的矛盾就會使得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

一、孩子為什麼會厭學?


1、當眾批評對孩子自尊的傷害


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較強,比較要面子。但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忽略了對孩子自尊心的維護,就像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當著許多人的面去批評孩子的學習,這種看似沒什麼的舉動其實會傷害孩子的心。


很多時候孩子學習成績不優秀並不是因為不努力,但是這當眾的批評就瞬間抹殺了孩子所有的付出,否定了過往的全部,這就使得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2、家長的不信任


很多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不夠信任,總是懷疑孩子的能力。這種懷疑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導致他們本來想要去努力但是因為家長的態度就改變了心意,所以信任會給孩子帶來力量而懷疑就會使得孩子喪失鬥志。


一句懷疑就像一攤墨水,把原本澄澈的水源弄得汙濁,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信任自己的孩子。

3、家長過多的嘮叨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暴躁,想要穩住孩子的心神就需要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少一些約束。但很多家長又總是放心不下孩子,總是忍不住在孩子耳邊嘮叨,這種無休止的嘮叨會讓孩子變得衝動,變得不願意和父母對話。


又因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學業最重要的階段,所以父母又忍不住的想要督促和管理孩子的學習。這種情形就使得孩子也對學習產生厭惡,排斥與學習相關的事情。

二、厭學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成績


因為討厭學習,所以自然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如果孩子存在厭學的情緒,那麼自然孩子上課聽不下去老師的講解,課後也不會去認真完成作業。功課落下一點後再補上來就會很困難,而且不懂的知識也只會越積越多。所以說厭學這種情緒嚴重的影響學習,影響最後的成績。

2、影響未來發展


學習並不是學校裡書本的學習,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孩子學習。而厭學情緒的產生會使得孩子對一切新知識產生抗拒,這就會讓孩子比他人少收穫很多東西。這種差距是很難趕上的,這就會使得孩子的未來發展不如別人好。


3、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都會因為孩子的厭學而生氣,而去批評指責孩子。指責的過程中肯定會和孩子產生矛盾。越來越多的矛盾會把孩子推的和家長越來越遠。因為家長十分擔心孩子的學習所以難免會去吵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又會有些叛逆,這就會使得孩子偏要和家長對著幹。

三、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才能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1、私下教育


不要當著旁人的面去批評孩子,孩子長大了有自尊心了,這種批評會讓他們覺得丟臉。孩子犯錯了可以私下去教育去批評,私下的解決會更有效果。


2、好好溝通


孩子大了已經懂得道理了,所以只要好好溝通的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當雙方都處於怒火的時候往往會口不擇言,而且這種情形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不如冷靜下來後好好的溝通,通過溝通來解決問題。

3、多了解孩子想法


家長畢竟和孩子相差那麼大的年齡,難免會有代溝。很多時候家長是了解不了孩子的想法的,孩子也是理解不了家長的用心的。所以這時候家長不用以平等的態度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真正的知道孩子想要做的是什麼,不想學習的原因又是什麼。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後,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4、多關心孩子


孩子處於青春期的時候很容易走上彎路,很容易被外界誘惑。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去關心孩子,但這種關心並不是嘴上的嘮叨,而是多去了解孩子在做什麼、多去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5、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隱私


孩子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小秘密,就需要家長尊重他們的隱私。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所以家長要留給他們空間。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隱私,只有尊重才能讓孩子對家長敞開心扉。

四、總結


孩子厭學是家長最大的難題,但其實厭學並不可怕,只要找到孩子的癥結所在就能引導孩子走出厭學情緒。另外,孩子厭學背後的自尊家長一定要保護。


我是超人芭比,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厭學背後是被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積累
    孩子厭學背後是被忽視的心理 健康問題的積累 什麼是厭學?青少年厭學心理是指青少年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模式,主要表現為青少年心理上對待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心理是目前青少年學習上最為普遍的障礙之一,也是最讓家長及老師頭疼的問題之一。 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20%青少年正在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中國兒童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總人群大約有3000萬,而其中50%的青少年厭學行為和心理健康問題有關。
  • 王恆晉老師談心理:厭學的背後就是厭生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邀請到幫助眾多青少年與家庭回歸校園與生活、青少年心理專家、蒲蕊心理創始人王恆晉老師,恆晉老師今天為大家深度剖析青少年抑鬱與厭學背後的問題:恆晉老師:在我日常的諮詢與工作中,接觸的90%青少年來訪者都是厭學和抑鬱的情況
  • 厭學、逃學、輟學的孩子,那種對自信、自尊的需求,轉到哪去了?
    厭學、逃學、輟學的孩子,那種對自信、自尊的需求,轉到哪裡去了? 轉向談戀愛、轉向網遊、轉向動漫、轉向電視。 轉向一切可能給他關心、愛、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他在想盡一切辦法自我補償。這是孩子在掙扎,他還想要這些美好的東西。
  • 濟南大千教育:叛逆期孩子厭學怎麼辦,專治孩子厭學的機構
    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並在客觀上明顯表現出來厭學的行為。厭學是由於孩子沒有需求、動機錯誤、對學習不感興趣,使得孩子在學習上信念錯誤,動搖和歪曲。濟南大千教育心理諮詢老師指出,只有深入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緣由時,才可能理解孩子,只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與他們攜手走出困境。
  • 孩子厭學的原因,家長?網遊?孩子?
    01 ▼為什麼孩子會厭學?昨天我寫的那篇《廈門15歲少年因網課學習殺母傷父:如何當好青少年的父母?》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不愛學習的,也沒有哪一個孩子是不想被表揚,被肯定的,也沒有哪一個孩子是無緣無故「自甘墮落」的。每一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他們難以啟齒,無法言說的痛苦和無奈。所以,不要簡單粗暴地說一句:「別人都能學好,為什麼就你讀不好呢?「。捫心自問:你真的了解孩子嗎?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
  •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厭學,家長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所以青少年孩子對於學習而言,幾乎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壓力與負擔去學習,所以孩子變得非常的壓抑,最終會導致孩子的厭學情緒。,所以,孩子厭學問題是一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那麼孩子出現厭學情況後,家長該怎麼辦呢?
  • 「兒科名醫對話教師節特別節目」關注孩子厭學背後的心理
    根據我國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總人數大約有3000萬,其中50%的青少年厭學行為和心理健康問題有關,那麼孩子們為什麼會厭學呢?孩子出現厭學等問題時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
  • 孩子厭學家長做好這三步,幫孩子成功擺脫厭學情緒,家長無需頭疼
    學習是孩子成長階段較為重要,也耗時最長的一件事情。在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中,孩子難免會出現,倦怠、厭學的情緒。這是孩子,一種自我調節的正常現象。但有時,孩子的厭學,卻是被逼無奈下所出現的一種反應狀態,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 濟南大千教育:造成青少年厭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所以很多作者便會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在關注孩子的同時,不少家長可以發現,有些孩子極其容易出現青少年厭學現象,發現孩子出現此類運行現象時,家長自然十分苦惱,雖然也想要了解造成青少年厭學的主要原因。現在,好的濟南大千教育專家就簡要分析造成其厭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孩子厭學翹課很頭疼,3個方法教家長,讓孩子遠離綽學危害
    家長對新生命的到來表示欣喜,對育兒過程中的困難與磨難表示頭疼。從孩子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再到步入青春期長大成人,養育孩子的過程對於家長來說幸福且憂慮。幸福的事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作為家長有著強烈的歸屬感;憂慮的是作為家長要給孩子解決成長路上無數的問題,經歷無數的磨難。
  • 孩子厭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家長一定要知道!
    孩子厭學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常發的問題,孩子厭學依照嚴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解決辦法。今天,晨楓教育學校的青少年教育專家和大家來談談孩子厭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孩子厭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孩子厭學的幾個不同階段?
  • 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孩子產生了厭學心態。可是他們真的不想上學嗎?他們忍受著家長和學校老師、同學異樣的眼光,內心就不痛苦嗎?答案顯而易見:他們也想上學,可是他們很痛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心裡的苦,可是這個時候能傾聽他們、理解他們的家長又有多少呢?
  • 孩子厭學,不是天災,是人禍
    他媽媽每每說起孩子的現狀都泣不成聲。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住了。有一次生氣,她把孩子推到窗邊說:「你跳下去,我接著跳下去,我們都別活了。」因為孩子的問題,急白了一半的頭髮,很成長時間以淚洗面。親子關係劍拔弩張。孩子早就放棄了溝通,大人怎麼說都行,隨便。家長感覺一團力氣,打在棉花糖上,氣憤之下,言語越來越尖酸刻薄。
  • 濟南大千教育:處理孩子的厭學情緒,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孩子厭學一直是一個令父母頭疼的問題。厭學的主要表現為不願意學習,藉故逃避學習,上課無精打採,不做作業。談起電腦、電視劇、遊戲興致勃勃,一談學習情緒就低落,沉默寡言,他們把學習當做一件痛苦的事情。要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弄清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快樂學習。
  • 孩子的「厭學」情緒從何而起?如何補救?
    ,家長便會對孩子進行教育。,家長應該怎麼補救?,首先要確定自己和孩子約定的獎勵是否能實現,另外對孩子的獎勵也不是無節制的。厭學並非問題本身,只是一個表現。大多時候家長僅直接處理厭學問題,忽略背後可能的心理問題,我們便失去了理解孩子真正的困難和痛苦的機會,也錯失了幫助孩子成長的時機。家長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孩子厭學的問題,往往欲速則不達。
  • 睿智燈塔-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孩子厭學逃學,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十分頭疼的事情。每位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覺、勤奮的學習。但事實卻是自己家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整天不按時完成作業,考試成績也越來越差,甚至還從班主任口中聽到了孩子逃課的事情,這讓很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那麼,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
  • 孩子厭學,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孩子「厭學」是如今很多家長都很頭疼的問題,為此我們諮詢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老師。李老師接觸大量青少年疑難心理個案,在解決學生厭學等問題方面有豐富經驗。李老師表示,「在做心理諮詢的這些年,收到過很多家庭的諮詢,都是關於孩子厭學、網癮等問題。許多家長只看到這些問題的表面,沒有看到孩子的內心。
  • 孩子學琴「厭學」背後的真相,家長你知道嗎?
    我家女兒從5歲開始學古箏,到現在快兩年了,在學琴的過程中,練琴是一件最令人頭疼的事。很多時候為了練琴這件事,跟她吵過、鬧過無數次。剛開始學的時候,孩子都是興趣盎然的。上課積極,課後練琴也積極。慢慢地,隨著學的內容越來越難,課後就開始不太願意練琴了。
  • 北京飛越教育—孩子厭學其實是家長厭學
    …………類似這樣的聲音迴響在大多數的家庭當中,家長都會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不夠上進,有些孩子還逃避、抗拒學習,家長十分的苦惱,孩子也非常的痛苦。到底是什麼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呢?又該如何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
  • 【厭學專題】北京專業的厭學心理諮詢機構發提醒
    北京厭學心理諮詢機構有兩種,一種是指專注於青少年厭學領域心理諮詢的專業領域心理諮詢機構;另一種則是具有專業、全面、綜合的心理諮詢能力的專業心理諮詢機構。此次為我們的專題提供支持的心之愛心理諮詢機構即為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