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逃學、輟學的孩子,那種對自信、自尊的需求,轉到哪去了?

2020-07-31 大石頭丶

厭學、逃學、輟學的孩子,那種對自信、自尊的需求,轉到哪去了?

厭學、逃學、輟學的孩子,那種對自信、自尊的需求,轉到哪裡去了?

轉向談戀愛、轉向網遊、轉向動漫、轉向電視。

轉向一切可能給他關心、愛、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他在想盡一切辦法自我補償。這是孩子在掙扎,他還想要這些美好的東西。

但是很多人怎麼幹預孩子厭學?送去戒網、收手機、嚴格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然後,果不其然,越來越厭學了。

為啥?因為這些毛病,對他來說是功能性的,是有價值的,如果這些也沒有了,他就真的陷入無回應之地——絕境了。

為什麼近年來,青少年自殘自殺的案例這麼多,因為他不相信任何人能理解他,能幫他。

我們要看到這些問題的背後,孩子真正想要的東西,才能對他有所幫助。否則他根本不在乎你怎麼想,你想要什麼。

我們都渴望母慈子孝的美好局面,都希望孩子前程似錦。但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能給你什麼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

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為,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傷,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

反之,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總是針對他不好的行為,打壓他,羞辱他,那麼他所有的缺點都會因為你的聚焦而被放大,他敏感的心,就會對這些美好的東西,關閉上。

他可能窮其一生,都很難再燃起對自己的信心。

如此一來,他就要帶著童年的枷鎖,過一生。

天閃塑學能培優技術,培育塑造天才學習狀態,實現名校夢想,提升家庭和諧,共享美好生活",以引導家長、輔助教師、用最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導孩子健康成長為目標,提供實用有效的技術訓練師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產品,開發學生潛能教育培訓。


相關焦點

  • 孩子厭學,不是天災,是人禍
    一個孩子成績不好,會經常遭受人格層面的歧視。如此一來,很多學生備受摧殘,不僅是因為面臨繁重的學業壓力,更重要的是自信、自尊的剝奪。如同這個男孩,他就把這種外界的厭棄內化了:我爸媽不喜歡我——老師同學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我自己。
  • 孩子厭學現象案例分析,不是天災,是人禍
    所以有那麼多孩子厭學,也不足為奇了。因為學習讓他過得太悲慘了,他怎麼會喜歡呢?一個孩子成績不好,會經常遭受人格層面的歧視。如此一來,很多學生備受摧殘,不僅是因為面臨繁重的學業壓力,更重要的是自信、自尊的剝奪。
  • 孩子逃學厭學家長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05」
    孩子逃學厭學家長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05】面對孩子逃學厭學的行為,作為家長,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 1、是不是對孩子缺少關注關愛? 逃學的孩子都有一個僥倖心理,都有一個共同點,家長多數不在家,不在孩子身邊,孩子多由爺爺奶奶看管,偶爾逃學一次家長也不知道,逐漸養成了習慣,因此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
  • 睿智燈塔-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孩子厭學逃學,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十分頭疼的事情。每位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覺、勤奮的學習。但事實卻是自己家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整天不按時完成作業,考試成績也越來越差,甚至還從班主任口中聽到了孩子逃課的事情,這讓很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那麼,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
  • 孩子厭學逃學曠課怎麼辦?如何制止你的孩子逃學?
    孩子逃學曠課怎麼辦?如何制止你的孩子逃學?中學生叛逆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厭學逃學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只是為了看看他們能逃脫什麼懲罰。 逃學可能是他們挑戰規則和父母的一種方式。 在孩子上中學的某個時候,他們可能會試著逃學。更重要的是,逃學的青少年可能會受到吸菸、喝酒或使用其他違禁物品的誘惑,或者他們可能會因為破壞公物或偷竊而惹上麻煩。
  • 孩子寫作業磨蹭?出現厭學逃學,找準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孩子放假期間在家總是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好不容易開學了,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學習去覺得這下可以清淨了,但是孩子在家有煩惱,到學校了也有在學校的煩惱,開學不久就有家長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總是上課注意不集中,出現厭學現象,不想去學校,這時候家長們又該著急了,那麼就需要先找出厭學的原因是什麼,然後針對原因,具體找到解決的辦法,就是所謂的對症下藥。
  • 等到孩子厭學就晚了!如果孩子還沒哪一步,趕緊做好預防吧
    目前有很多的的孩子開始有厭學的念頭,實際上深究的話就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很多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沒有很大的理想,本來就和別的孩子落下了一部分,但是隨著老師的進一步的講解新內容,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遠,其中的負面影響就會越來越多,開始出現傷心苦惱和落淚等現象,嚴重的都不想去上學。
  • 鄭州思圖:14歲孩子逃學厭學怎麼辦
    現如今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就比如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孩子厭學問題,不少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消極的態度讓他們產生了厭學逃學的念頭。厭學不僅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還會對家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在面對孩子學生逃學厭學問題時,應該高度重視,想出有效解決的辦法才行,並且給予正確的引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有效引導孩子厭學問題的方法。1.培養學習興趣其實不少學生有著很聰明的天賦,學習起來效率很快,但是可能由於外在原因,比如貪玩、玩遊戲等,影響了本身思想,再加上沒有人挖掘導致厭學。
  • 長沙心博士心理諮詢:面對孩子厭學逃學問題該怎麼辦?
    面對孩子厭學逃學問題該怎麼辦?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以及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孩子厭學逃學的問題家庭教育中要重要關注,只有用理解和關懷的態度讓孩子逐漸改變厭學心理,這樣,厭學逃課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 孩子曠課、逃學怎麼辦
    孩子曠課、逃學是厭學、恐學的表現。  曠課、逃學的孩子,多數學習吃力。  這些孩子一聽學習就頭痛,曠課、逃學可以暫時躲避一時,心裡輕鬆一陣兒。有的在街上閒逛,有的去玩感興趣的東西(如遊戲機等),有的可能離家出走,有的想放棄學習出去打工。實際上,這些孩子的處境十分難受,既可氣,又可憐。
  • 總有孩子厭學或逃學,其背後根源是什麼?原來與家長脫不了關係
    首先,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有些孩子由於緊張的家庭關係之中,而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採用逃課逃學的方式來對抗。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渴望得到父母關愛與重視的,而當發生家庭矛盾時,個別孩子會採取逃課的形式引起家長的重視。
  • 青少年厭學很頭疼?孩子厭學背後的自尊,家長要記得保護
    1、當眾批評對孩子自尊的傷害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較強,比較要面子。但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忽略了對孩子自尊心的維護,就像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當著許多人的面去批評孩子的學習,這種看似沒什麼的舉動其實會傷害孩子的心。
  • 濟南大千教育:學生為何厭學——孩子厭學有哪些表現?
    學生厭學有哪些表現?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厭學症與一般的厭學情緒不同,其主要特徵是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把學習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經常逃學或曠課,嚴重的會導致輟學。所以在學生出現厭學的時候就要引起重視,並加以有效的應對策略,遏制其發展成為厭學症!那麼孩子厭學會有哪些表現呢?隨濟南大千教育專家來看看吧!
  • 孩子不去上學家長崩潰了
    伯爵書院_孩子不去上學家長崩潰了!在當下嚴峻激烈的教育競爭中,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甚至很多學生出現了厭學情緒。初中生的厭學情緒尤為突出,有的還伴隨抑鬱症、狂躁症、嚴重的逆反情緒等。那麼厭學情緒是什麼因素引起的呢?家長們又該如何挽救厭學症的孩子呢?
  • 孩子缺乏自信,了解「低自尊」,培養自信的孩子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幼年和童年時期的自尊心如果沒有得到積極的引導,孩子長大以後有可能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最終影響孩子的個性成長。 孩子缺乏自尊,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今天咘媽為大家分享什麼是「低自尊」,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的原因是什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
  • 馨香智慧:孩子逃學厭學,還想離家出走脫離父母?蔣長英教你2招
    馨香智慧:孩子逃學厭學,還想離家出走脫離父母?蔣長英教你2招現今有不少家長有如下的苦惱:孩子小時候還很乖,也很聽家長的話,但是越往後,家長管束不住了,跟家長對著幹,說東,a偏往西,各種反叛心理越發增多,一言不合就開始甩臉子,出現逃學、厭學的心理,還想擺脫父母的管束,甚至還跟父母大打出手等等。
  • 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
    厭學的兒童對學習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苦悶感,一提到學習就心煩意亂,焦躁不安,他們對教師或家長有牴觸情緒,學習成績不好,有的還兼有品德問題。兒童厭學情緒嚴重或受到一定誘因影響時,往往會發生曠課、逃學或輟學現象。兒童厭學症的病因大概有下列幾種: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這一點與在家庭中受到過分嬌慣有關,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缺乏興趣。
  • 如何幫女兒緩解壓力,避免逃學問題
    如何幫女兒緩解壓力,避免逃學問題逃學是處在學齡期的青少年學生在上學期間擅自離開學校的行為。逃學是厭學心理發展到較高階段的一種逃離學校生活環境的行為。學習原本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然而在今天,大人和社會的極端功利化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快樂。
  • 青少年厭學,需找到原因,對症使策
    厭學多表現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產生厭學的原因比較複雜,常常表現為,對所學功課都不以為然,儘管無所事事也不做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對老師的教育反感排斥甚至對著幹。在學校,這類學生被邊緣,在家庭,家長以為這孩子太令人失望,懶得繼續教育,大有隨他去吧的思想。
  • 「尊重孩子」是樹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的最好方法
    現在有些年輕父母由於自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需求認識得比較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尊重孩子。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父母雖說也知道一些尊重孩子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做不到。在他們眼裡,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子女必須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這樣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於完全依附於自己的境地,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