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三庚說果樹【原創】
古言曰」為人不得苦中苦,難取世上財」,這是至理名言,是做人之道,是為人必遵首事。這句話在亙古廣大勞動人民的嘴上不知說過多少春秋,鞭策了多少成人志士,教育出多少勤勞致富的楷模和典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巨商喬致庸是我們的學習榜樣,他是勤勞誠信清朝末年山西晉商的傑出一一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棄文從商接手生意。在他的「為人不得苦中苦,難取世上財」、「誠實守信,善於待人」的精神不斷努力下,生意日漸興隆,至清末,喬氏家族已經在中國各地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到數千萬兩白銀。在國弱民貧的清朝,晉商能夠走向全國,實屬不易。喬致庸棄筆經商,靠的是誠實守信,走的是勤勞致富的道路。
包頭的城裡的烏盟人,來到包頭家徒四壁,居無住所,靠的是打拼博弈,吃苦耐勞,鍥而不捨,不恥下賤,軟硬兼施,奮發努力的精神,胸懷「為人不得苦中苦,難取世上財」的精神理念,一大部分烏盟人在包頭淘得了第一桶金,站住了腳,已逐步從城鄉結合部轉移到都市安家落戶,成為包頭市鬧市街頭名副其實的致富典型。這就叫「家裕靠多勤,處事靠誠信」得來的豐富回報。烏盟人的精神值得可敬可謂,要比我們當地失地農民強的千倍百倍。當地失地農民,土生土長,條件優越,但好吃懶做,不思進取,靠的是吃佔地款,分徵地錢,種房種樹,套取國家拆遷補償。
前一句是「家裕靠多勤,處交靠誠信」,那後一句是什麼呢?廣大勤勞的農民群眾回答的便是「為人知苦甜,做事莫要嫌」。雖然這句話說起來字句不多,但意義恰如其分,是一句鼓勵人們勤勞致富,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好詩句。
一個本地人,一個烏盟人,但勤勞程度卻不相同,發展結果不同,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天壤之別,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就應驗了一句話「家裕靠多勤,成事靠誠信」。
以上,是小編今天談的「家裕靠多勤,做事靠誠信」的辯證學說,歡迎大家討論留言。
文‖圖片源於網絡‖版權屬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