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生平簡歷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近衛文麿

(1891-1945年)日本首相,日本侵華禍首之一。1937年至1939年,1940年至1941年,兩次出任日本首相。首相任期內,積極擴大侵華戰爭,是《三國軸心協定》的籤訂人。曾向蔣介石提出向日本投降的苛刻條件,發表臭名昭著的「近衛聲明」。1945年日本投降後,畏罪自殺。

生平

在日本流傳著「近衛文麿是富士山」的說法。這個說法源於元老西園寺公望的秘書原田熊雄,是第二次近衛內閣時原田在其內弟有島生馬家中對近衛的評價。當時他感嘆道:「近衛這個人是個象富士山一樣的傢伙。」有島的女兒曉子問為什麼,他回答道:「從遠處望很漂亮,但到了近處看就全是巖石,粗糙不堪。」原田含著淚說:「西園寺先生看著這樣的人擔任首相,真是很心寒呀。」

對歷經三屆的近衛內閣的評價直今仍存在兩種不同看法,一種看法認為他沒能阻止日中戰爭擴大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缺乏領導能力,負有很大責任。一種看法認為在當時軍部的壓力和民眾的情緒支配下,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從受過法國自由主義薰陶、把和英美發展友好關係作為外交政策基礎的西園寺的角度來看,近衛內閣與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德國、義大利結盟對抗英美的外交政策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容忍的。

近衛在1919年跟隨西園寺出席了凡爾賽條約籤字儀式,有機會對英美自由主義進行感性認識,為什麼他還會與英美相比卻選擇與德、意兩國結盟呢?在前一年他發表在《日本與日本人》雜誌上的題為《排除英美本位和平主義》的論文中可以找到解開這個謎的關鍵答案。

他在論文中寫道:「英美和平主義實際上是利用維持現狀之便的得過且過主義,與什么正義人道毫無必然關係。我國的理論家們沉醉在他們宣傳的美麗辭藻之中,認為和平即是人道。目前我國的國際地位與德、意並無二異。在應打破現狀的日本卻高唱著英美和平主義,對國際聯盟象祈盼福音一樣渴盼仰止,實為卑躬屈膝,與正義人道相比實為蛇蠍而已。」

可以看出,近衛對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優秀論世界觀的反抗心理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這與活躍於明治時期政壇的其父近衛篤麿的影響分不開。篤麿當時看到清國遭到歐美列強的吞食非常憤慨,提出東亞保全論,主張結為日清同盟。1902年他主持開設東亞同文書院,反對歐美和俄國主導支配中國,希望推動亞洲主義。這種思想在近衛的論文中也有所體現。

「排除英美本位和平主義」論比其父的思想更加鮮明,奠定了近衛在組閣後即結成日德意三國同盟、提出大東亞共榮圈構想的理論基礎。近衛跟隨西園寺出席凡爾賽會議時途經上海,應孫中山請求進行了會談。孫文也是在上海英文報紙上讀到了他的論文才起了和他見面的念頭。

但是近衛又並不是一個堅定的亞洲主義者。凡爾賽會議結束回國後,他原本計劃到美國遊學(因親戚反對而未成行),說明他認識到如果將美國排除在外就不可能談論世界事務。而且在他生活的明治時代,貴族家庭日常生活中瀰漫著歐美氣息。可以想像,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近衛從小時候起就對歐美有著親近感。

近衛文磨出生於1891年,其家是「五攝政」 家中的第一家。他是其父篤麿的長子。根據華族令,篤麿被封為公爵,之後擔任了貴族院議長。文麿十四歲時其父亡故,他的母親早在他出生後八天就因產褥熱去世。篤麿又娶了文麿的姨母貞子續弦,而文磨一直將其姨母當成親生母親,直到長大後才知道真相。後來他感嘆道:「知道這件事後讓我覺得世間充滿謊言。」大概這就是他對任何事都執懷疑態度的根源所在。

近衛在京都大學就學時作為世襲議員進入貴族院,開始接觸政治。大學時代的近衛曾向後來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河上肇和哲學家西幾多郎求教,對革命性思辨理論十分傾倒。大學畢業後,他掛名在內務省,參加了貴族院內政友會的森恪組成「憲法研究會」,致力於貴族院改革。1932年,他就任其父也曾擔任過的貴族院議長,之後成為繼任首相的呼聲漸起,在國民中的威望不斷增高。

「二?二六事件」後岡田內閣總辭職,天皇命近衛組閣,他以健康理由拒絕了。近衛之所以堅決拒絕組閣是因為他認為「即使有天皇命令,但陸軍內部沒有可以商量政策的人」。

相關焦點

  • 近衛文麿法西斯思想的發展
    近衛文麿自小學習成績優異。1909年,他從學習院中等學科畢業,通過考試進入第一高等學校[1]就學。 一高是當時非常難考的學校,近衛文麿學力之高也是可見一斑。近衛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同當時的一高校長新渡戶稻造關係甚大。新渡戶稻造曾前往學習院做演講,感動了當時的近衛,以至於入學之後,近衛還拜訪了他,聽其教誨。
  • 揍美國前,日本首相宣布辭職,坦言:付不起這責任
    1941年10月14日,對於時任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來說,是痛苦的一天,身為日本首相,全體日本國民的保護神的他,卻在日本高速駛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死。14日上午,近衛文麿召開了其最後一次內閣會議,他想藉此次會議,為避免「太平洋戰爭」做最後努力,勸導日本陸海軍中那些主張戰爭的「暴力份子」放棄戰爭,支持他從東南亞撤軍,換取美國「諒解」的提議。開會之前,為能減少分歧,近衛文麿特意單獨約見了強硬主戰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約見期間,近衛文麿非常直接的攤牌「從國力和民眾意願考慮,現今我們只能向美國屈服……」。
  • 汪精衛訪問日本照片:與東條英機座談,祭拜前首相犬養毅
    來看一組汪精衛投靠日寇當上了偽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長後,訪問日本的照片。這張照片為1941年6月14日,汪精衛一行人乘「八幡丸」號從淞滬港出發去訪日。八幡丸號原是民用郵輪,後被日軍海軍徵用,商船變成航母,更名「雲鷹」號。這張照片為1941年6月16日,汪精衛的車隊到達神戶,受到當地民眾熱烈歡迎。據周佛海在日記中記載:「當日歡迎群眾達十萬以上。許多人在沿途高呼口號。」
  • 扒一扒日本歷代首相都畢業於哪些大學
    近期日本的熱點啊,相信就是關於安倍辭職,菅義偉就任新首相的新聞。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日本的首相選舉,選舉首先是通過全國普選選出眾議院議員,眾議院議員最多的黨派的黨首出任為首相。那麼今天呢,就來和大家來聊聊日本歷代首相都畢業於哪些大學~歷數日本的99代首相的畢業院校,東京大學以絕對的優勢佔據榜首,大家比較熟知的比如說有:鳩山由紀夫、中曾根康弘、吉田茂等。
  • 「七七事變」是顆後悔藥:日本原不想擴大事變
    「七七事變」前一年升上大佐,來到中國。一到中國就來了一個「第二次豐臺事件」,時間是1936年9月18日,威逼宋哲元交出了豐臺。得了手,嘗到了甜頭,一發而不可收拾,第二年又發生了「盧溝橋事變」。不少日本人喜歡探討所謂「盧溝橋事變的真相」,研究是誰開的第一槍,除了日本人的嚴謹習性之外,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悔不當初」的感情。
  • 二戰日本的幻夢「大東亞共榮圈」
    1940年8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和外相松岡洋右正式宣布"大東亞共榮圈"計劃。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後,1932年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並開展對中國東北全面殖民計劃偽滿洲國紙幣。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我國大面積國土被日本侵佔,並扶植了南京國民政府(汪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傀儡政權關東軍中的俄國士兵。在這一背景下,「大東亞秩序」被日本軍國主義及民族主義者利用,進行大肆宣傳。
  • 日本:脫離亞洲還是主宰亞洲,日本為侵略戰爭都找了什麼藉口?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學生所作的反俄海報然而無論是「脫亞「還是「泛亞」,都將殊途同歸,他們都成為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擴張侵略的藉口日本非常渴望可以在和會上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共同瓜分勝利果實。代表日本出席會議的近衛文麿(二戰時期曾三任日本首相),就在與會前直呼巴黎和會不應該被歐美主導。為了消除當時西方社會的「黃禍」論調,日本代表在會上還提交了「人種差別撤廢提案」,認為日本人作為有色人種不應被西方歧視。然而日本人並沒有在巴黎和會上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 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究竟是何居心?若陰謀得逞,世界又會成什麼樣
    而你可曾了解,日本人口中的所謂建設日本東亞,南亞新秩序的圈子,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若侵華成功,世界會變成什麼樣。說起這個共榮圈,不得不提到他的始作俑者,那就是近衛文麿,這個傢伙當初提出這個構想以後,便積極活躍在日本政壇,竟然連續當了三屆的日本首相。假如他走了正路,也會是一代英明的領袖,但事與願違。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簡歷
    安倍晉三 (Shinzo Abe) 1954年9月21日生於日本山口縣,出身政治世家。其祖父是國會議員,外祖父是20世紀中期日本首相岸信介,父親安倍晉太郎生前曾任中曾根康弘內閣外相。安倍和首相小泉純一郎同屬自民黨森喜朗派,深得森和小泉的賞識,先後在森(喜朗)、小泉內閣中擔任內閣副官房長官、自民黨幹事長、幹事長代理和內閣官房長官等要職。安倍被稱為日本中生代政治家,保守色彩濃厚,曾在一些敏感的內外政策問題上發表過一些錯誤言論。2002年他作為內閣副官房長官說日本「可以擁有原子彈和洲際彈道飛彈」,「如果是最小限度地擁有小型戰術核武器未必違反憲法」。
  • 脫離亞洲還是主宰亞洲,日本為侵略戰爭都找了什麼藉口?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學生所作的反俄海報然而無論是「脫亞「還是「泛亞」,都將殊途同歸,他們都成為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擴張侵略的藉口。日本在甲午海戰中攫取了臺灣,在日俄戰爭中擴大了自己在東北亞影響,並在1910年將朝鮮半島併入自己的版圖。這種種侵略活動背後,既有「脫亞論」,亦有「泛亞主義」的影子。
  • 日本投降之後:東條英機、近衛文麿、天皇和老樵夫
    東條此時正坐在辦公室內一張大書桌前寫東西。室內正面掛著一幅這位前首相身穿軍禮服的全身像。另一面牆上掛著一張馬來亞某崇拜者送的虎皮。外邊的人越來越多,新聞記者們竟湧進花園。到下午3點前後,人聲鼎沸,花園裡幾乎水洩不通。東條叫他夫人帶著下女立刻離開家裡孩子們早就撤到九州去了。東條夫人不大願意離開。「多多關照自己,」她說,怕他會自殺,「請多多關照自己。」她又說一遍,鞠了一躬。
  •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有多麼可怕?若計劃成功,世界將變成兩個國家
    本文由昨天已是歷史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日本的大東亞共榮有多麼可怕?若計劃成功,世界將變成兩個國家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大東亞共榮,其實大家也只是聽說過,但是根本不了解這個大東亞共榮背後的野心,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看一下,當時日本人對於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如果大家不真正熟悉的話是非常可怕的,如果當時日本這個計劃真的能夠成功的話,那麼世界上將變成兩個國家。
  • 二戰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有多恐怖?如果計劃實現,全球只剩2國
    導語:二戰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有多恐怖?如果計劃實現,全球只剩2國在上個世紀的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野心膨脹大肆的侵略我國,給我們巨大的傷害和損失,日軍侵華的目的就是想要拿下我國之後實現自己接下來的統治計劃。
  • 如果「大東亞共榮圈」,真的「圈」起來,日本下步計劃更瘋狂
    在二戰中,日本方面認為對中國的侵略,並不是真正的侵略,反而讓小日本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想法,並且以此為藉口來侵略中國以及亞洲地區。大東亞共榮圈是在40年8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首次明確指出,以中國、朝鮮、日本、滿洲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印尼、紐幾內亞等大洋洲和澳洲、紐西蘭、印度以及西伯利亞等東部地區為「大東亞共榮圈」。
  •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病逝[圖]
    東方網7月1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1日報導,68歲的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當天病逝。  橋本於6月4日因腹痛住進東京國立國際醫療中心接受治療,經確診為腸道缺血。  橋本出身於政治世家,畢業於日本著名高等學府慶應大學。1963年,橋本當選日本眾議院議員,並於1970年出任厚生政務次官。橋本此後先後擔任厚生大臣、運輸大臣、自民黨幹事長、通商產業大臣、自民黨總裁、副首相等職務,1996年1月出任日本首相。1998年7月,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敗,橋本為承擔選舉失敗責任辭去首相職務。
  •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有意未來成為首相
    原標題: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有意未來成為首相  原標題: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有意未來成為首相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自民黨的復興政務官小泉進次郎30日在東京發表演講時表達了未來想要成為首相的意願。他說:「我不是想要當首相,而是想成為能被覺得『他要當上首相就好了』的政治家。」
  •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個人簡歷和政策主張
    據英國媒體9月1日報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1日晚間召開記者會,突然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這距離他擔任日本首相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福田康夫1936年7月16日生於日本群馬縣高崎市,出身政治世家。1959年3月從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專業畢業後進入石油公司。1977年福田成為首相秘書。1990年當選為眾議院議員。
  • 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有多恐怖?一旦成功,世界真正天翻地覆
    而日本侵略我國,也是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其中之一,只有成功侵略我國,才是施行之後的恐怖計劃,而這也觸犯了西方列強的利益,導致美國等國家幹預,蘇聯美國雙雙聯手,一起幫助中國抗擊日本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