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說,寶寶生病,多為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而不少呼吸道疾病基本都是由消化道疾病演化而來的,而消化道疾病的根源就在於——積食。 寶寶一積食就會產生內熱,內熱散不出來,有內熱的寶寶出門玩受了涼,就很容易導致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即便不受涼,也會引發高燒等症狀。所以想要保護寶寶健康,重要的是讓寶寶遠離積食,其實積食是有信號的,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儘早發現積食徵兆,及時解決。這些寶寶積食的症狀,家長們要牢記。
寶寶積食有哪些徵狀?
症狀一:口臭
如果哪天家長發現,寶寶早起後嘴巴味道特別臭,那多半就是積食了。食物在胃裡未經過充分消化,會發出類似臭雞蛋的腐敗味道。
症狀二:舌苔厚
寶寶積食,會導致舌苔變厚。如果寶寶食量下降沒有食慾,家長可觀察下舌苔,看不是變厚了。家長要注意,觀察舌苔要在飯後一小時以後,若是早晨,也要起床半小時後再觀察。
症狀三:臉蛋發紅
常常見有的寶寶倆臉蛋紅紅的,像是兩片高原紅。很多家長覺得很多小寶寶都是這樣的,但其實寶寶臉蛋發紅可能是積食的徵兆。寶寶臉上出現紅血絲,兩腮發紅,這其實就是內熱表現。
症狀四:寶寶晚上睡不踏實,又是蹬被子又是磨牙
寶寶晚上睡不踏實,總是踢被子,不要只是以為寶寶是熱了,還有可能是寶寶積食引發的內熱。古語常說胃不和則臥不安,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寶寶體內有食物不消化,胃就會覺得不舒服,這樣就影響睡眠。家長若是遇到這種情況,想一想寶寶的晚飯是什麼,若是有肉,寶寶吃得還很多,又沒怎麼外出運動消食,那麼,多半是消化不良了。因此,家長要注意,晚飯不要讓寶寶吃得過多,因為夜間胃腸蠕動慢,食物消化不完全,就易生內熱。
寶寶積食怎麼辦?
1、糾正餵養方式
十個孩子九個積食,寶寶若是積食了,媽媽首先要糾正餵養方式,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為了讓寶寶的身體發育更加迅速,媽媽都會注意給他補充營養,但是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吃太多或者多食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都很容易讓他消化不良,因此寶寶的飲食一定要適量,還有就是少油膩,多清淡。寶媽也要注意給寶寶喝的奶粉要選好消化易吸收的,像我家寶寶就基本沒出現過積食,我一直給他喝的是優博瑞慕奶粉,營養均衡,含有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寶寶腸胃蠕動,利於消化,適合消化不良的寶寶。
再教家長們一個小方法,讓寶寶消化更快。焦山楂、焦麥芽和焦神曲各6克,配合炒雞內金6克,煮水給寶寶喝,不太嚴重的積食,喝兩三次就可以化掉。這些藥材屬於藥食同源,即使辯證不太對,偶爾給寶寶喝也沒關係。
2、給寶寶按摩
積食可能是由於寶寶腸胃消化功能較弱所導致,因此媽媽可以適當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也能夠輔助腸胃消化,能夠改善積食的情況。
積食不是一個小問題,如果自家寶寶出現了這種情況,媽媽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