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高校合併重組暢想,鄭州能否打造3所雙一流高校?
獨立設置成人高等學校10所,但是儘管高校很多,但由於歷史原因,河南省沒有一所985高校,211也只有一所鄭州大學,這顯然不利於河南高端人才的培養,也不利於河南自身的發展,所以我們可以針對河南省內的高校進行合併,從而提升學校實力,促進河南高等教育的發展。
-
安徽高校合併重組暢想,合肥再打造一所一流高校,成中部教育高地
安徽在古代即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湧現出了大量的文化名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程顥、程頤及集大成者朱熹,他們的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而到了現在,安徽的高等教育依然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19年末,安徽全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21個,普通高校112所。其中不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樣全國知名的頂級學府,另外還有合肥工業大學以及安徽大學這樣在某些領域實力不俗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武漢高校合併重組暢想:華師理工合併,再加一所醫學院
眾所周之,湖北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省,光武漢市就擁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數量中國第二,而武漢的眾多高校不僅數量多,質量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其中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作為985工程高校,不僅是全國頂尖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而剩下的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5所高校也入選211工程,在建國以前,尤其在建國以後,這七所高校為國家復興、民族富強和社會進步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可以說這七所大學正是代表了湖北最為頂尖的教育實力。
-
山東怎樣再造一所雙一流高校,比肩山東大學?山東高校合併暢想
山東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自然也不甘落後,截至2019年末,山東省有研究生培養機構34所,招生4.1萬人,在校生11.5萬人;普通高校146所,招生74.2萬人,在校生218.4萬人,而山東不僅高校數量多,高校的質量也可圈可點,其中濟南的山東大學、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再造兩所綜合性大學,比肩復旦,上海高校合併重組暢想
可以說上海不僅高校數量多,高校質量也十分優秀。而上海的高校之中,除了復旦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屬於綜合類高校外,上述其他學校基本都是專業類的學校,這顯然不利於上海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利於培養複合型人才,所以可以考慮將上海處於相同層次相近的學校進行合併,形成優勢互補。
-
鄭州的兩所高校合併暢想,成為河南第三所雙一流大學?你怎麼看?
河南省目前共有152所高校,今年就增加了10所高校,不過都是專科院校,對河南高三學子的影響並不大。在河南的高校中,鄭州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河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但是河南的高考人數眾多,連續兩年突破百萬,2020年更是達到了115.8萬人之多。
-
再造一所綜合類雙一流大學,福建高校合併重組暢想
而這其中廈門大學算是全國的知名高校,而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以及福建農林大學在各自的領域內也有著不錯的實力。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培養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的需要越來越緊迫,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程度也逐加深,發展綜合類高校是今後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
-
湖北省屬高校合併重組呼聲再起,三大方案待選擇
引子:湖北省現有高等學校129所,其中地方高校就達121所。15年前,湖北地方高校無院士、無「211」重點大學、無國家重點實驗室、無國家重點學科的「四無」現象,至今仍無根本改變。據各種大學排行榜,湖北省沒有一所地方高校進入全國100強,雙一流高校評選,湖北省屬高校依舊顆粒無收。
-
醫科大學中的一股清流:拒絕南開、天大的合併,躋身進入雙一流
要說高校合併、重組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國內高等教育的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高校的變革,全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大調學校整時期,大多數高校都進行了改制重組。;中南同濟大學醫學院併入武漢大學;河南醫科大學併入鄭州大學;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就連我們熟知的「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這些醫學領域的泰鬥,除了北協和,都與其他高校進行了合併
-
2020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出爐!廣東14所高校上榜!
6月29日,軟科發布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餘所高校榜上有名,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廣東共14所高校有169個學科上榜。
-
網友建議江西省屬高校合併衝刺「雙一流」,江西省教育廳回應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指出,目前江西省高校水平處於窪地,高考人才外流十分嚴重,而目前江西省高校眾多,應該考慮高校合併,做大做強省屬高校。江西省教育廳回應時介紹,作為「雙一流」建設的主體,省內各高校搶抓機遇投棋布子,「雙一流」建設正努力前行中。
-
浙大合併3所211打造超級大學,南大分出九校發展,哪種好?
詳細來說,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和上海分別擁有15和14所雙一流高校,僅次於北京。這讓人不由得好奇,作為經濟大省和歷史上狀元輩出的文人騷客之鄉,為何浙江只有一所211和3所雙一流呢?被拆分的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其實浙江和江蘇的這種差距並非在高等教育布局上的問題,而是因為兩地選擇了不同的發展路線。即浙江選擇了在省內打造一所超級大學,而江蘇則選擇在省內打造多所高水平大學。
-
985高校合併史
39所985高校,25所有過合併歷史 39所985高校裡有25所高校都有過合併歷史,有的合併了2所高校,有的合併了3所高校,還有的合併了4所,5所,6所,不過,最多的是7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併了7所高校或科研所。
-
唯一一所,以「人名」命名的985高校,入選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大學的命名非常有規律,除了歷史悠久、名字一直延續的高校以外,很多大學的命名方法都是地區名+大學類型,例如華東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也有城市名+大學類型,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以省的名字和城市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大學,例如河南大學、蘭州大學等,除此之外,還有以大學種類直接命名的大學
-
河南即將「崛起」一所新大學:三所高校合併,可衝擊世界一流大學
儘管河南的高校數量有所增多,但名校資源仍持續緊張,211工程院校僅有鄭州大學一所,而原本綜合實力相當強勁的河南大學,也在歷經無數拆分潮流後,如今只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實屬可惜。因此,河南各界呼籲將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新鄉醫學院三校合併,以壯大河南高校水平,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
廣東省教育廳宣布把這三所高校列為衝一流行列,號稱廣東三劍客
目前廣東省共有五所雙一流高校,目前中山大學的實力位居廣東第一名。除了這五所雙一流高校,廣東省還有很多實力非常不錯的雙非院校,例如:南方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等。並且廣東省教育廳和財政廳宣布將支持南方醫科大學,汕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外貿大學衝擊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上海兩財經高校計劃合併 反對者質疑並校合理性
政府與學校在進行合併決策時,也需要參考學生家長的意見。除了從學歷角度考慮,擔心合併會影響學校品牌聲譽外,反對者還應當從合併後學校的辦學質量及特色角度進行評價。」他說。上海高校布局調整上外貿與商學院的合併不是上海高教界的個例,合併重組一直是近幾年上海高校布局調整的主旋律。
-
意淫中科大人大合併、武大華科合併,超越清北不可能!
在合併潮中,合併數量最多的,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是一所由7所大學(包括科院院所)合併組建的年輕大學,一舉躍居為農林領域的一流大學,成為當時985工程大學之一。 合併後,變成巨無霸型的大學的有吉林大學、鄭州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
-
西安的高校重組勢在必行!
西安,古稱長安,為世界文明的十三朝古都!作為中國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高校林立,名校眾多。西安一直都是中國前幾的教育中心城市,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西安大有被東部某些城市超越的危機。為了應對高校間的激烈競爭,提高西安高校的競爭力,實現1+1>2的名校效應,減少本市高校間的內耗,為西安的崛起奠定基礎,高校重組勢在必行。可都是行業內的名校,如何重組合併,比較合理呢?首先列出西安的實力比較出眾的高校:1、西安交通大學—偏工科的全國知名綜合大學。
-
粵港澳大灣區將在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高校
記者從教育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新聞」板塊獲悉,《規劃》明確,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規劃》重點提出五大任務:突出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學校+」辦學模式,建設高等教育辦學創新試驗區;突出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體系,加強協同育人;突出創新引領,強化大灣區高校科研協同創新,服務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突出高端引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攜手建設世界一流師資隊伍引育高地;突出互學互鑑,打造高等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