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詞彙量不在數量而在其可支配性——人小鬼大的單詞之it

2020-12-12 說外語的熊貓

昨天在「天涯若比鄰」直播間,有人問我:「你覺得你的詞彙量有多大?」毫不猶豫地,我回答說:「如果你之前問我,我會煞有介事地告訴你幾萬單詞,但是現在,我對『詞彙量』的定義已經變了,因此我無法告訴你我的答案。」為什麼呢?因為我現在對於」詞彙量「的論調是:詞彙量不在於簡單的單詞數量,而在於面對一個普通常用的單詞,你能知道它的多少意義和用法以及面對一個普通的」門類「,你能知道多少它常用的單詞

首先讓我來退一步,咱們還是從」傳統「意義上的詞彙量來分析吧。我是考過GRE的,有人做過統計,英語六級的詞彙量是4157詞(」綠寶書「的數據),在此基礎上加上《星火六級2000高頻詞彙》的1845個單詞,那麼英語六級的詞彙量是6002詞,再加上《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的2139個單詞,那麼託福的詞彙量是8141詞,最後再加上《GRE核心詞彙考法精析:第2版》的3051個單詞,那麼GRE的詞彙量就是11192詞。由於我採取的不是生硬的「諧音」(比如Economy,用「依靠農民」來幫助記憶等)或者是「拼寫」記憶法(就是不停地來回拼寫一個單詞),所以我記得是相當牢固的。這樣保守估計,當時我的詞彙量應該在10萬多。那麼我對這10萬多的詞彙量的體會是什麼呢?

然並卵。

在與英語母語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愈來愈深切地認識到,浮皮潦草(尤其是只是記住單詞漢語意思的)記憶而得來的單詞算到「詞彙量」裡是很牽強的,因為這裡面真正「可支配單詞」的數量令人堪憂。這裡我借用了老本行經濟學裡「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說法,「disposable words」指的是你真正可以信手拈來隨心所欲使用的單詞,就好比「最後拿到手,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一樣。如果這個單詞即使是Native speaker都非常不常用,那就真的是「然並卵」了。比如avuncular這個單詞,下面是有道裡的解釋(如果你堅持用英漢詞典的話):

試想一下,除了參與GRE考試,「avuncular」在生活中被用到的機會有多大?所以,它是「不可支配性」單詞,這就好比你的豪宅一樣,雖然價值千萬,但是不能直接用來買生活必需品。

下面我來剖析一下我對「詞彙量」定義的第一個層面:

面對一個普通常用的單詞,你能知道它的多少意義和用法

就我多年的經驗,英語為母語的人交流時常用的單詞數量並不多,但是這些單詞都是「disposable words」,他們使用起來易如反掌,而這裡面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單詞「深不可測」,也就是說,一個小小的單詞,可能會有幾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意思(比如動詞在和不同的介詞搭配以後會被賦予更多的意思等),我把它們叫做「人小鬼大」的單詞。這些看似簡單的單詞,卻有讓人乍舌的多重意思,而掌握了這些意思則標誌著你英文水平的根本提升。」比如說「it」。

「人小鬼大」的單詞

「it」只有兩個字母,可以稱之為單詞裡的小baby了。談到「it」,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是中性代詞,也就是漢語的「它」。這裡的「it」可以做主格,也可以作為賓格,它的所有格是「its」(請注意和「it's」也就是「it is」的縮寫區分開來)。詞典裡一般把"it"的指代用法歸為以下幾類:

指代已知事物:之前提到的,將來要提到的,亦或上下文暗示的,比如:I live in Melbourne, it is a lovely city.

You can't tell a book by its cover.

2. 指代已知的人或動物:之前提到的或者將來要提到的,其性別未知或者不重要的,比如:

—Who is it? —Itis me.

3.指代已知群體:之前提到的或者將來要提到的,比如:

The judge told the jury itmust decide two issues.

4. 指代已知的或之前提到的定義或抽象概念,比如:

He has been taught to believe itall his life.

Itall started with Adam and Eve.

5.指代已知的行動或活動,之前提到的或者將來要提到的,比如:

Since you don't like it, you don't have to go skiing.

6.跟系動詞「搭配」,作為非人稱主語,特別指代時間,距離或者天氣,比如:

It is six o'clock.

Itis about nine minutes' walk from Queen Victoria's Market to Melbourne Central Station.

7.在談話中泛指某個行動,條件,事實,情況或情景,比如:

I'd still be in prison if itweren't for you, Mike.

突擊測驗:這裡的」it「指的是什麼?

除了上面的代詞用法,」it「還可以作為先行詞引導從句,此時它可做形式賓語也可作形式主語。」「it」還可以引導強調句。這些將在後期文章裡面詳細闡述,敬請關注。

下面就是突擊測驗時間了,你知道下圖裡「it」的具體含義嗎?

麥可傑克遜的「Beat It」

2. 三種不同的說「stop it」的場景(亮點在表情和語調)。

3. "got it"的兩種不同含義

4. 下面這個表情,用一個什麼樣的俚語來表達比較貼切(當然需要裡面有"it"的)?

答案會在以後的文章裡揭曉。與此同時,以後也將會有更多有關「it」的動圖和俚語教給大家,敬請關注。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和關注。每天寫一點,每天學一點,在學英語的同時學習英語國家文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相關焦點

  • 真正的詞彙量不在數量而在其可支配性——人小鬼大的單詞it(2)
    在昨日文章裡,我講到了「浮皮潦草(尤其是只是記住單詞漢語意思的)記憶而得來的單詞算到「詞彙量」裡是很牽強的,因為這裡面真正「可支配單詞」的數量令人堪憂。」如果學到的詞彙量不能自由運用,那麼即使再多也是然並卵。
  • 看看你的詞彙量是不是真的牛,數量完全不說明問題之chopper
    關於詞彙量,我已經翻來覆去地強調過多次了:真正牛牛的詞彙量不是你能背出多少單詞,而是面對一個普通常用的單詞,你能知道它的多少意義和用法——可支配性。基於這個論調,我已經寫了多篇文章,有趣的讀者可以一一讀來:真正牛的詞彙量不在於你背了多少單詞,而在於對變色龍單詞的掌握真正牛的詞彙量不在單詞數量,而在對變色龍單詞的掌握(中文)真正的詞彙量不在數量而在其可支配性——人小鬼大的單詞之
  • 竅門不是捷徑:提升「可支配」詞彙量,記單詞無捷徑但是有竅門
    感興趣的讀者請閱讀以下往期文章:真正的詞彙量不在數量而在其可支配性——人小鬼大的單詞之it真正的詞彙量不在數量而在其可支配性——人小鬼大的單詞it(2)那麼怎麼提高「可支配」單詞量呢?其實我在上面的兩期文章中已經用「baby」單詞「it」為例給出了一定的回答。真正總結起來的話,用英語就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用漢語就是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是的,記單詞沒有「捷徑」可言。
  • 真正牛的詞彙量不在單詞數量,而在對變色龍單詞的掌握(中文)
    本文是昨日文章「真正牛的詞彙量不在於你背了多少單詞,而在於對變色龍單詞的掌握」的中文版。希望小夥伴們把今天和昨天的兩篇文章對照閱讀,當作一個練習閱讀和寫作的好機會,今天我來用中文解釋為什麼詞彙量不在於單詞數量,而在於你知道一個單詞的多種用法。
  • 詞彙量!她是大胸女神,很少人知道她是扇貝詞彙量之王
    當你認識她後,竟然發現她就是那位扇貝詞典上打敗所有人的「詞彙量之王」-馮妥坨,她掌握了23000的英語詞彙量!!!(大部分學生詞彙量在3500~7000區間)她是怎麼背單詞的呢天生愛背單詞的人畢竟是極少數的,怎麼樣才能培養這種變態且雙一流的愛好呢?明人不說暗話,我起初開始背單詞也是源於逼迫自己。大二時我的詞彙量低到自己懷疑人生:四級低分過,六級夢裡過。六級考了兩次都是三百多,更別說進行與外國友人的交流或者閱讀英文文獻了。
  • 託福口語高分需要多大的詞彙量?3000單詞就夠了
    所以說,口語拼的不是你認識的詞彙量, 而是你能信手拈來地使用的詞彙量。認識一個單詞(big, would, just, own)並不代表可以信手拈來地使用它,而且往往越是看似簡單的詞,越難。因為他們變化多端。所以不要單純地追求詞彙量上的勝利, 因為如果都是被動詞彙, 沒用。如果,你目前的詞彙量有4000,請問其中的主動詞彙量有多少呢?
  • 如何增加英語詞彙量?
    相信有不少學生在學英語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一個難題:想大量閱讀,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然而無論讀什麼英語讀物,你們的眼前卻無一例外地橫著一片荊棘之地:單詞!想要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說來說去就會那麼幾個單詞,語言顯得空洞乏味;想要寫一篇作文,文章翻來覆去的都是那些單詞,根本拼湊不出精彩的句子,語言的表達顯得幼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學好英語,需要掌握多少詞彙量?
    1 按平均水平看,一個成年母語者的詞彙總量遠超非母語者,同時也遠超國內各大英語考試的詞彙量要求。差距之大,令人咂舌。我們不禁想問,我們苦學十數載到專業八級的詞彙水平,難道真的就只如一個英語國家的8歲小兒嗎?
  • 詞彙與閱讀|家長關心的詞彙量到底是什麼?
    在我們看來,基本上每個人在談及詞彙量時,都是自說自話,大家都用詞彙量這一個概念,但內涵不完全相同。——邁塔學習社區在和家長們溝通Star reading報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超過80%的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詞彙量有多少,但在報告中僅僅有一個vocabulary acquisition 詞彙習得的子項相對分數,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具體的詞彙數量這樣一個衡量指標
  • 怎樣高效地提升英語口語和聽力的詞彙量?
    在缺乏英語語言環境的情況下,這個辦法是我試過的最高效提高口語詞彙量的方法。提到詞彙,讓所有人耳朵起繭的概念便是被動詞彙和主動詞彙。我也不能免俗,但是會從一個比較新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就題主所關心的問題,被動詞彙和閱讀與聽力相關。被動詞彙是那些你認識,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的詞彙。被動詞彙量大的人,具有強的閱讀能力。
  • 如何可持續地提升英語詞彙量?
    據悉,英語為母語環境下的孩子,5歲的時候,他的詞彙量是3000個;成年文盲的詞彙量並不比5歲的孩子多。一個能順利讀報的人,他的詞彙量大於2萬個;大學文化程度的人,詞彙量在5萬個左右;作家的詞彙量大都超過10萬個,莎士比亞的詞彙量多達2萬到3萬(一說1萬5到2萬4)。
  • 英語共有多少詞彙量--我們又需要掌握多少?
    據英國《衛報》估算,英國人2歲的單詞量約為300個,5歲時為5000個,到了12歲,詞彙量在12000個左右。《衛報》的研究認為大多數人之後的詞彙量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它還指出,12000詞彙量基本等同於流行報紙每天文章裡的詞彙量。但是大學畢業生的詞彙量大約是其2倍,約23000個。
  • 10個ACT背單詞的關鍵詞,成就10000+詞彙量
    這就需要用到理解,也就是學著用自己能聽懂的「人話」進一步解釋那個似乎有些生疏的釋義。只有當我們理解「妥協」意味著「做出讓步」「雙方各自放棄自己的部分主張以便達成協議」,我們才真正記住了這個單詞。這就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在紙上抄寫單詞,更不需要背單詞的時候默念其字母順序。我們只要記住它「大致的長相」就夠了。因此在翻單詞書的時候,翻頁稍微快一些也無妨。當一個單詞能夠被大致「認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對它做更精細的加工,以期更好地掌握它。比如說,用詞根詞綴理解這個詞為什麼是這個意思,或者結合例句看看這個詞在語境中如何應用。
  • 英語博士擁20詞彙量 讓學生1個月掌握1萬單詞
    英語博士擁20詞彙量 讓學生1個月掌握1萬單詞 2009-06-13 07:01: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英語詞彙量多少才算大呢?我們需要多少詞彙量?
    20歲普通美國人的英語詞彙量一種普遍的說法是20歲這個年齡段的美國人平均詞彙量達到42,000個,而這是個什麼水平呢,這個數據是否準確呢。作為一個社會學的語言控,我小小的研究了一下。也就是說,除去一些專有詞彙,詞組或者衍生詞,普通美國人大概在20歲前詞彙量水平能達到42000左右,這個數據基本是有一定說服力的。那麼成年人和小孩子有多大的差距呢?其實在小孩子成為大人的時候詞彙量水平並沒有增加太多。
  • 韓語入門需要的詞彙量有多少?該如何背單詞?
    ①複合詞,如:한국어(韓國語)、 재미있다 (有趣) ②派生詞,如:맏아들(大兒子)、 선생님(老師) 韓國語的詞彙,從其意義、形態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為名詞、代詞(代名詞)、數詞、冠詞(冠形詞)、副詞、感嘆詞、助詞、動詞、形容詞9大類; 從其來源講,大致可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外國詞四大類。
  • 詞彙量測試
    3、百詞斬APP也有測試詞彙量的功能,小朋友雖然測過但沒有做記錄,據說百詞斬測試的水比較大。因此不再推薦。小朋友在測試的時候,其中有一些詞彙他承認是通過排除法選出來的,而不是見到不認識的單詞就選擇「不認識」。所以網站二的測試結果容易摻水。關於詞彙量測試的感受:詞彙量測試畢竟是通過樣本推算整體的,還是存在偏差。
  • 讀英文小說感覺很多單詞不認識,需要去單獨背單詞提高詞彙量嗎?
    英文學習只狹窄到詞彙這個層次上來說,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重複就可以把單詞背牢,這個當然沒錯,但這個明顯忽略了另外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1,語音語感熟悉度;2,上下文情景聯繫從這兩個因素考慮,單詞表這種東西,能不碰,就儘量別碰,因為:1,在國內,對音感的不熟悉和語感不明,是制約大部分人單詞記憶的最主要因素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都懂,達不到的比較難形容
  • 學英語考雅思詞彙量不夠?學方法背單詞
    一 學英語最基礎就是詞彙量,沒有詞彙量看閱讀都是睜眼瞎,聽力都懵一圈,寫作更是半天憋不出來一個字。    背單詞記不住?記憶力不好?老寫錯單詞?混淆單詞?不知道單詞意思?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解決只會越積越多。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先說說我的情況,大學時剛過4級,英語基礎薄弱,詞彙量勉勉強強。所以我重點從單詞抓起。而且我有個壞毛病,老是懷疑我寫錯單詞,懷疑語句不對,這跟我缺乏自信有關,這是毛病得改。
  • 詞彙量兩萬是怎樣一種體驗?
    知乎上曾有人提了一道問題「詞彙量兩萬是怎樣一種體驗」。與很多人的想像不同,在詞彙量達到兩萬以後,我體會到的並不是滿滿的成就感,而是一種因為陷入瓶頸期而帶來的很不舒服的感覺。比如:為什麼我明明有兩萬詞彙量了,但一拿起外刊還有原版書,還是會遇到大量的生詞?為什麼我在寫作文時很多之前學過的單詞都想不起來,直到看了別人的範文時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做聽力很多單詞明明認識,但總是聽不出來?你會明顯感覺到詞彙量進一步增加帶來的並不是更多的成就感,而是越學到最後越發現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