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周,上海將有數百萬輛懸掛臨時牌照的電動自行車失去上路行駛的資格。
2014年3月1日,修訂後的《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實施,對上海數以百萬輛計的電動自行車實施系統、嚴格的號牌登記管理制度,只要在申城街頭行駛,電動自行車均須帶「牌」上路。當時出於人性化考慮,政府設置了緩衝期,規定2013年11月8日前購買的超標電動自行車(含外省市號牌)可申領臨時牌照,有效期3年,2017年3月1日正式失效。
如今「大限將至」,申城各大非機動車管理所都迎來了換車上牌的高峰。上海持臨時號牌的電動車究竟是一個多大的群體?短時間裡,數量龐大的換車族能否快速消化?超標車的騎行者們對政策是否知情?如果違法者眾,交警又有哪些應對措施?快遞、外賣等超標電動車集中使用行業該如何應對、轉身?超標電動車的源頭管理如何加強?一連串問題,等待答案。
大量超標
保守估計500萬輛
嘉定區公安路上的電動車上牌點這幾天一直大排長龍。據嘉定交警部門介紹,每天都有600多人趕來上牌,比平時翻了幾番。
據早前報導,2014年底,僅嘉定區就有超過35萬輛超標車,除去損耗,預計目前至少仍有20萬輛超標車。這個數字在全市範圍內更加龐大。據交警部門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發放320萬張電動自行車臨時號牌。而據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當時預測,全市的超標電動自行車至少有500萬輛。
超標電動車的3年緩衝期,也是快遞、外賣等行業蓬勃興起的時期,其中大多數從業人員依靠電動車工作。為了多拉快跑,這些車輛大多是功率高、速度快、改裝過的超標車,這些車輛的大量出現,使原來的超標車數字不降反增。據業內人士估計,500萬隻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上牌高峰
最多時一天200輛
昨天下午,虹口公安分局非機動車管理所內,辦理申領非機動車牌照的市民在窗口前排起了長隊。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每天受理的上牌數量約在160-170張左右,最多時一天要辦200輛。」
「我知道臨時號牌3月1日就到期了。」從江楊南路趕來的羅女士是一名電動車經營者。她承認,最近生意比之前好了很多,昨天她就是幫一位客戶前來辦理號牌的。相比羅女士這樣的「專業人員」,不少市民是從近期的新聞報導才回想起有這回事。虹口交警支隊民警周向安表示,實際上當年在超標車申領臨時號牌時,公安部門對每一位申領、補領者都已逐一告知:臨時號牌的有效期是3年。
在虹口公安分局非機動車管理所辦公室的檔案櫃裡,記者看到成捆的材料,全是3年前申領、補領非機動車臨時號牌的騎車人辦理的文書和書面承諾。「我們所的量不大,當時申領臨時號牌的約6萬多人。」
合法上路
大企業也在推動
昨天下午3時,蜂鳥配送四川北路支隊的張先生和同事帶著3輛嶄新的電動車來到窗口。經民警查驗,3輛車手續齊全,但坐墊、腳撐等部位仍不符合規定。「我們負責人說一切聽民警的。」張先生當場電話聯繫公司負責人後,表示將更換合規的新車後再來申領牌照。他表示,公司聽說3月1日起將非機動車臨時號牌將失效、超標電動車無法申領牌照後,決定更換一批新車,合法上路。「我們一個工作點大概有20多輛車,大部分需要申領牌照。」
記者從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餓了麼積極推動所有騎手購買合法、合規的車輛並按要求上牌,目前也升級了接單系統,後期騎手沒有登記電動車或摩託車牌照將不能接單。此外,餓了么正在積極推動騎手更換合規的車輛及辦理牌照,並出臺一系列的獎勵和處罰措施,每天都會有檢查人員上街巡檢車牌情況。
虹口公安分局非機動車管理所窗口民警徐向群告訴記者,目前公安部門正在排摸轄區上牌量較多的企業單位,公安部門將帶好相關材料上門為他們辦理號牌申領。
目前,各區的交警非機動車管理所都推出了類似的應對措施。普陀交警支隊車宣科負責人盛凱告訴記者,為應對上牌「大客流」,交警部門除了增派窗口警力,增設預約制度,還放棄雙休日休息,加班加點為市民上牌。
嚴格執法
有一輛處罰一輛
大限將近,「電動自行車臨牌將過期」的消息也在網上引起熱議。有車主在論壇裡表示,自己開慣了超標電動車,不相信會馬上罰款。「我覺得就是叫叫,雷聲大雨點小,抓幾天風頭就過去,大家拭目以待。」對此交警部門表示,3月1日開始,所有懸掛「臨時號牌」的電動自行車再上路將被視為違法,依法將處以50元罰款。屆時警方將結合道路交通大整治,嚴格執法,有一輛處罰一輛。而隨著3月25日《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一處罰的上限將進一步提高至200元。車輛來源不明的,還將扣車處理。
近日,隨著期限臨近,已經有不少區交警部門開始「預熱」,加強了對非機動車無牌上路的執法力度。在查獲的車輛中,快遞、外賣等「職業型」違法尤為突出。
前天上午,徐匯交警在中山南二路、天鑰橋路路口針對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展開專項整治,一個小時就查處237起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當場處罰73人,暫扣無牌非機動車164輛,其中屬於快遞、外賣送餐車的達到了103輛。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快遞、外賣員工使用的電動自行車大多經過非法改裝,車身普遍存在「超長、超寬、超高」的現象,既威脅自身安全,也對其他正常通行的車輛造成影響。據交警介紹,此前上海就曾發生過快遞車輛超高超寬造成其他騎車人倒地骨折的案例。
除了外形超限,這些被查處的電動自行車普遍存在功率超標,按照規定都無法取得號牌,其中一輛被查扣的電動車竟配置了4個電瓶。根據本市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及相關規定,電動車電動機功率不超過240瓦、蓄電池電壓不大於48伏、時速低於20公裡的才能獲準申領正式號牌上路行駛。
普遍超標
10分鐘2輛翻倒
昨天上午9時,記者來到楊浦區鐵嶺路某知名快遞營業部,只見十幾名快遞員正忙碌地往自己的電動車裡塞快件,每個快遞員的電動車後座上,快件都堆成小山,必須用繩索才能固定,幾乎每個快遞員都知道電動車的合規標準是時速20公裡。「這意味著上海市所有快遞員的電動車都『超標』。」快遞站經理和快遞員的回答幾乎一致。
9時30分,風雨中經過控江路江浦路口的電動車車速普遍很快,在早高峰的人流和車流中「見縫插針」,造成路口多次險象環生。短短10分鐘,記者就看到2輛快遞電動車因為車速過快或避讓不及翻倒。
快遞員王濤在控江地區送了3年快遞,算是老資歷了。「幹快遞這行的,流動性太大,我因為手上積累了一些老客戶,才堅持了三年。」去年底,他在鞍山路蘇家屯路騎著電動車準備過紅綠燈時,被交警攔下,交警提醒他,他的電動車屬於超標電動車,上不了車牌,要查扣沒收。
「每臺電動車每天一次性可跑50公裡,平均可送70票快件,業務員每月工資5000元左右。如果換成符合標準的電動車,由於電池容量降低、車載量減小,業務員必須增加來回取貨的次數,送貨範圍也會相應縮小,每天可能只能送30票快件,工資可能減少一半,更留不住人。」王濤的電動車屬於「載重王」型號,最高車速、整車質量、電機功率、蓄電池電壓等參數均高於標準。
銷售黑幕
源頭管理尚缺位
交警的整治中,一些市民坦言自己的超標車是最近剛剛購買的。「才買沒幾天。」一名騎車人表示,自己不知道這樣的大功率車不能上馬路,因為商家告訴他「能掛牌」。
「既然這車不合法,為什麼還能生產、還在賣?我們買了不是在害我們嗎?」在整治中,有騎著無牌超標車的市民對此十分憤懣。一些市民建議,真正在道路上開展的道路交通管理已屬於「最末端」,良好的交通秩序更需要「源頭治理」:「質監、工商等市場監管部門如果能從生產、銷售環節就加大監管力度,對市民的安全更有保障。」
市民反映是否屬實?昨天下午,在長清路上一家電動車專賣店,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上下班代步用的,不建議買速度太快的,時速30公裡就足夠了。」據這位銷售人員介紹,他們這裡的電動車最快時速可以到五六十公裡,但上不了牌照。「馬上交警要查超標電動車,速度太快的上不了牌照,如果你就是買個代步工具,不建議買這種跑太快的,萬一被扣車就不好了。」
記者詢問現在電動車標準是時速低於20公裡,30公裡時速車輛是否屬於超標?銷售人員讓記者放心,說他這裡買的車輛肯定可以上牌。「現在的標準雖然是時速20公裡,但其實這個速度太慢了,一般不夠用,所以市面上的電動車都要比規定時速要快一些。」銷售人員表示,如果不放心,可以讓他們代上牌,但要拆掉一些零部件,上完牌後裝上去即可。「你可以把身份證帶來給我們代上,不能上牌就退錢。」
一位電動車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銷售人員的說法並非忽悠,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速度都可以調節,在驗車上牌時可以拆除加裝配件,讓車輛尺寸合規,然後將車速限定在合法範圍內,驗完車上好牌照,再把車速調回需要的速度即可。「國家規定電動車電動機的功率是240瓦,但銷量不佳,用戶嫌速度太慢,於是許多電動車生產企業在電動機外殼標註240瓦,但其實功率是350瓦,不進監測站光憑外觀是看不出的,因此即便是合法上牌車輛,稍微調節一下設備,就可以超速使用,當然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