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學被退學,父母無意義的焦慮,可能會毀了下一代!

2020-12-27 名校家長

文:家長慧,白光

疫情期間,女兒小花可高興了,終於不用去上學,也不必去學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父母也可以陪著她了。

可最近開學了,女兒一下子變得無精打採,整天悶悶不樂,看著孩子充滿憂鬱的眼神,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中,無法自拔。

回想剛剛懷上女兒的時候,去上胎教課,認識了許多準媽媽。

從此就開始了對小花的各種計劃,準媽媽群裡說:對於胎教,單單上胎教班是不夠的,還得上產前育兒課、產後育兒課、請月嫂等等。

我自認為還是很有想法的,不會輕易被別人所說動。

但聽多了,見多了,也對未出生的孩子寄予了厚望,自己要給這個孩子最好的,讓她還沒到世界上來時就給她各種知識,以免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我動搖了。

孩子出生後,就給小花了很好的託兒所,讓她早點識字,能在正式上學時,比別的孩子容易聽懂老師說的話。

後來又聽鄰居的建議,孩子從小開始學各種樂器,無論對性格、氣質、還是以後升學加分,都大有裨益。後來就咬咬牙,讓孩子學了鋼琴,一節課40分鐘,很貴。

雖然孩子一開始大哭大鬧,依舊狠下心來,硬逼著孩子學了。

偶爾,我也會在四下無人時問自己,這樣做對不對。

孩子正式上學了,又把房子調換了,換成學區房,只為選一個好的小學,讓孩子上學近一點。雖然為這事,和老公吵架,找親友借錢。

但自我安慰,一切為了孩子,讓孩子更好、更多、更便捷地學習,都值得,孩子以後沒有理由埋怨我的。

這個時代競爭太激烈了,太殘酷了,孩子,我不得不強迫你做許多事,哪怕你不願意。只願你以後掌握很多知識技能,能夠在世界上,活的滋潤,不用像爸爸媽媽一樣累死累活。

看到別的孩子學習這個、學習那個,我總怕對不住你孩子,怕你跟不上那些優秀孩子的腳步,怕你落後了、掉隊了。

因為我太清楚落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必須在別人的下面、意味著你必須少拿工資、意味著你必須過艱辛的生活。

但是,心中又常常被一個真實的故事所觸動。

在一個普通的三線城市,有一個家庭,母親對於自己的兒子從小就不鬆懈,天天上各種補習班,參加各種興趣班。

在上小學、初中的時候都還好,總是在年級前幾名。可是到高二的時候就不對勁了,孩子的成績直線下降,母親又急又氣。並且這個乖寶寶一下子變了,開始動不動就和父母吵架。

母親最後沒辦法,最終請了心理醫生,治療了一段時間,終於恢復了。

等到高三的時候,母親想讓孩子報考一所名牌大學,將來好找工作。而孩子只想報考一所離家很遠,並且是一所普通的藝術學校。

為此,母親和孩子火山爆發般地爭吵了多次。

孩子對母親說的最多的是:

媽,我有生以來,好想去學習藝術,媽你就允許我吧!我不想去名牌大學,那不是我喜歡的。

而孩子的母親說:

從小我就給你花了許多錢,上各種補習班,各種興趣班,就為了你上一所名牌大學,將來找一個好工作,結婚生子。你怎麼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孩子卻說:

我又沒有讓你給我報各種補習班,各種興趣班!是你們逼我的!

孩子的母親一下子急了,狠狠地打了孩子一巴掌。

孩子的母親又哭又鬧,最終以死相逼,兒子最終妥協了,去報考了母親心目中的名牌大學,還算幸運一次就考上了。

可是,這才是問題真正開始的時候。

上大一剛剛過了半年,孩子的母親就被叫到學校,校方對母親說:

你的兒子還是退學吧!上課的時候常常睡覺,考試全部不及格。並且經常三更半夜在學校裡走動,裝扮詭異,已經嚇壞很多學生,校方建議暫時休學!

孩子的母親沒辦法,就去把孩子接回家。見到孩子的時候,母親驚呆了,兒子披頭散髮,面黃肌瘦,兩眼無神。

之後,孩子的母親東奔西走,四處打聽,去找心理醫生。

這個故事的最後,聽說那個孩子退學了,去找了一個苦力活,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他的病也在慢慢好轉。

每次想到這個故事,我的心中就些許擔憂。這個事件給我很大的觸動,使我反思。

我對孩子做的到底對不對,我給的這些,孩子真的想要嗎?真的對她有益嗎?

我一直想不明白,並且我還發現一件事,自從有了孩子,我特別容易人云亦云,不再有自己的主見。

時常聽信別人:這個補習班好、這個興趣班好,大熱門,將來學出來有前途、這老師好,教出來的許多學生,考上了重點中學大學等等。

自己也開始隨大流,也時常捕風捉影,生怕慢了一步。

在上班的時候,基本很忙,只是偶爾有一點空閒,自己就會想,自己做的對不對,心中總有一些不對勁。

但由於上班,工作很忙,早就把別的想法拋諸腦後,只是隨著大多數的父母一步一步走,大多數的父母做法就一定對嗎?

但這一次疫情真的讓我停了下來,不再為工作拼命,開始思考比工作、掙錢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到底是該給孩子知識,還是給他一個去應對殘酷世界的工具。

有時候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看到別的同齡孩子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心中甚是著急,也想讓自己的孩子立馬學會。

可是並不現實,現實的是常常在和孩子的抗爭中,逼她學習各種樂器與上各種補習班。

這一段時間,真的想的很清楚。自己從孩子上幼兒園後,這是和孩子相處最長的一段時光。

在這期間,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許多,自己不曾留意的地方,有優點,也有缺點,最大的感觸是孩子一下子長大的感覺,可能是太久沒有和孩子心與心的相處。

開始反思,孩子身上的缺點和優點,是不是受了自己的影響。

或者,自己對於孩子的陪伴太少,只是給她物質的東西。不曾了解她的喜怒哀樂,只是強硬地讓她學習各種東西,不曾問她喜歡什麼!

這個最長的寒假,使我下定決心和孩子好好聊一聊。

問一問她喜歡做什麼,不喜歡什麼,父母哪裡做的不好,你想要父母給你什麼。也細細觀察孩子喜歡什麼!決定減少一半的課外補習班,每天安排出特定的時間,陪伴孩子。

願意有心而無痕地慢慢改變,去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發現孩子興趣所在,尊重孩子的想法,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

給孩子工具,哪怕就一個趁手的工具,去應對世界的工具。願歲月靜好,陪你一起慢慢長大。

相關焦點

  • 高中為玩遊戲退學,到考上名牌大學,父母是怎樣讓孩子做到的?
    高考成績的放榜已經有段時間了,考上理想大學的孩子,喜悅不言而喻,而那些沒有考上理想大學的孩子,難道他們就會前途渺茫,輸在終點嗎?託德·羅斯曾是畢業成績不達標,差得不能再差的輟學生,高中退學七年後,考入哈佛大學,成為了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並引導了美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託德從小就是個淘氣包,每天都惹麻煩。
  • 考上985、名牌大學卻被退學?父母別再跟孩子說這4句話,坑娃不淺
    可是在前不久,出了一件事情:中國人民大學16名本科生被退學,原因是沒有在規定時間內修夠學分,很有可能是考試不及格科目太多。其實,這也不算是什麼新奇事件了,高校每年都有不少的本科生被退學,包括清華、浙大、復旦、交大等學校。
  • 女兒順利考上一本大學,半年後竟哭著要退學復讀,父母:早想啥了
    選擇一個好專業,要比選擇一個好大學還要重要。這句話很正確,若是學生們的專業沒有選擇好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不願學,或是想要退學的念頭,就比如下面這位學生一樣。
  • 女兒順利考上一本大學,半年後竟哭著要退學復讀,父母:早想啥了
    選擇一個好專業,要比選擇一個好大學還要重要。這句話很正確,若是學生們的專業沒有選擇好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不願學,或是想要退學的念頭,就比如下面這位學生一樣。女兒順利考上一本大學,半年後竟哭著要退學復讀鄰居家的孩子沐沐,在高考的時候便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一所一本大學,專業是臨床醫學專業。
  • 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慘被退學:獨立能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小歡喜》中童文潔的這句話說出了父母的所有期望與焦慮,同時也給了孩子無法承受之重。在1996年13歲時就考上了湘潭大學,大學畢業後更是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上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碩博連讀研究生。按照魏永康這樣的學習天賦與努力,前途將無可限量。不過,令人唏噓的是,3年後魏永康竟被中科院退學,最終並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 考上國防科技大學卻想退學?人生不能重來,但卻可以正確選擇
    今天,有網友問:我兒子去年上了國防科技大學,今年想退學?我們急得不得了,對孩子進行了諸般勸解,但他就是不聽。該怎麼辦?考上「軍中清華」——國防科技大學,卻想退學?很多人對此都無法理解,包括小編在內。但事實就是如此,從國防科技大學想退學的學生並非個例。小編同事的兒子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前就對父母說,只想報考國防科技大學,即使分數能夠著北大、清華也不去,讀軍校是其唯一的夢想。因此高考過後,一家人沒有任何糾結,就通過提前批填報了國防科大指揮系專業並且被順利錄取,那一年是2012年。
  • 7歲娃一個假期做376張卷子,傅首爾怒懟:孩子毀於父母的焦慮
    著名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焦慮遠不止是一種情緒,它根本上是一種你想實現自己生命意義的迫切感。成績一旦低於父母的期望,就是父母無休止的哭窮和罵孩子不夠努力。 要求孩子每天早上6點起床,周末也要不斷的刷題。他們會為孩子買來各種複習資料,天天都要和班主任溝通孩子的一切。 在他們的萬般逼迫下,孩子是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但是由於長期的壓抑,患上了重度抑鬱症,最終被迫退學。
  • 高中生考上軍校後,無正當理由勿輕言退學,須知退學後果有些嚴重
    然而,想要考上軍校不容易,各種審核和規定,只有少數人可以進入其中,令人羨慕。不過,有個別學子考上了軍校後,打起了退堂鼓,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想要退學。這樣的想法不可取!退學後果有點嚴重,需要三思!最後,被退學,在家鄉名聲什麼的,也不太好,本來考上軍校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退學卻讓其成為不太光彩的一面。
  • 好不容易考上了北京985大學,為什麼大二時卻想要退學復讀?
    有大二同學提問:目前北京985大學在讀,但想要退學復讀,可以嗎?北京的985大學一共只有8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 父母眼裡很有前途的專業,可能會「毀了」孩子
    可能在上一代人的眼裡,穩定和賺錢是最重要的,可是現在還有所謂的穩定工作嗎?我和老公心裡都很清楚,沒有工作能力,到哪都穩定不起來。他從小是班上的尖子生,因此高考也不負所望考上了某重點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但是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他父母打聽到計算機專業目前最賺錢,又給他交了三萬元學了一年,去做了一名程式設計師。
  • 985男生退學復讀考上北航,卻迎來網友一片罵聲,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去年,一名考上985院校的男生因為對專業不滿意,選擇退學復讀。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一年的艱苦奮鬥後,今年,他最終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選擇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這件事曝光後,在有一部分網友為之送上祝賀的同時,卻也迎來了不少網友的一片罵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考上青海大學土木專業,某新生感慨心理落差太大,準備退學復讀
    一名外省考生考上了青海大學,土木工程專業,211大學,本來覺得還挺不錯,但入學後不久就萌生了退學復讀的想法,只因心理落差太大。如下便是該大學新生的感慨。如上兩個原因疊加,堅定了這名大學新生退學的想法。他很快便下了決定,迅速辦理退學手續,第二天連夜就飛回了老家,準備復讀。不得不說,是個「狠人」。一般的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這樣的決定。
  • 00後讀大學多任性?考上211非退學復讀!父親怒吼:逼瘋我吧
    00後讀大學多任性?考上211非退學復讀!父親怒吼:逼瘋我吧 一般來說,能夠考上985.211高校的學生,家長都會很滿意,學生也會很開心,讀書那麼多年,就是為了能夠考上一所自己喜歡的大學,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學生因為專業或者是院校不喜歡,即使是考上211也不開心!
  • 從清華退學後重讀考699分,你還知道哪些退學重考的任性學霸?
    為防止父母反對,他瞞著父母偷偷退學,深受打擊的父母最終也只能接受現狀。當然退學重考的學霸還有很多,但和王宇航的追求夢想不同,其他人的退學則包含著一絲無奈,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些「牛人」!兩入浙江大學的李貝爾29歲的李貝爾2007年考入浙江大學,可能高中學習太壓抑,上大學後便沉迷遊戲之中,最終只能無奈退學。復讀後的李貝爾再次考上了浙江大學,然而終究還是沒有經受住遊戲的誘惑,再次退學。
  • 農村小夥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為何中途退學?他靠什麼五年成為億萬富翁?
    現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是熱門話題,很多同學不是等到畢業後才創業,而是在讀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嘗試。最近,央視《致富經》欄目報導了一位這樣的人,他十八歲考上中國人民大學,二十歲退學創業,二十五歲就已經是億萬富翁。那麼他是怎樣做到的?他又經歷了什麼?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
  • 剛上重點大學一個多月,女兒忽然要退學復讀,父母難以接受
    學生們通過十二載的辛苦努力,終於在高考中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並成功的考上一所心目中的大學,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開心的的事情,但若是學生卻忽然反悔想要退學復讀的話,這可如何是好?然而剛上大學一個多月的時間,女兒就和父母訴苦,說想要退學復讀。原來是因為小雪大學的專業是臨床醫學,知識點晦澀難學還每天特別忙,讓小雪一時接受不了,便想要回去復讀。
  • 深圳大學讀研究生的孩子突然想退學,家長該怎麼辦?
    在深圳大學讀研究生,不想再讀下去了,想退學。確實很令人震驚。中國有多少孩子連個普通同三本都沒機會上,深圳大學雖然比不上清華北大,也算是名牌大學吧!只能說,有知識就是任性。這樣的孩子其實也不少,至少我身邊就有。故事一:我親侄子,前幾年北大畢業被保送上北大研究生,死活不上,非要先工作。
  • 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慘被退學:獨立能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文/小魚媽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轉載或分享】「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小歡喜》中童文潔的這句話說出了父母的所有期望與焦慮,同時也給了孩子無法承受之重。在1996年13歲時就考上了湘潭大學,大學畢業後更是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上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碩博連讀研究生。按照魏永康這樣的學習天賦與努力,前途將無可限量。不過,令人唏噓的是,3年後魏永康竟被中科院退學,最終並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 傳統家庭教育三大騙局,都無形毀了孩子的未來,很多父母還不自知
    家庭教育3種常見騙局不知從何時起,家長圈裡流行起釋放天性的口號,或許是長期棍棒教育高壓之下的反彈,被壓迫的一代成長起來後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不再對孩子有任何學歷要求,只需要孩子快樂成長,做一個平凡的人,然而這其中的3個騙局,卻是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坑娃教育。
  • 父母越焦慮,孩子越痛苦
    多少父母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變成了焦慮體質。總擔心為孩子做得太少, 他們將來就毀了。有人說,我們這代父母是最焦慮的一代原來,這對父母為了讓兒子考上一所知名幼兒園,他們不僅平常對孩子要求嚴格,更是在暑假直接給孩子報了5個培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