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大學生都是「小孩心態」
記者 陳紅豔 實習生 何竹茵 通訊員 劉麗姝
昨日,中山大學博雅學院迎來2011級新生開學典禮,32名新生正式成為第三屆「博雅生」。博雅學院院長、中國通識教育之父甘陽在開學典禮上稱,博雅學院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歸大學本來的面貌——讀書,而不是辦大師班。儘管從誕生至今備受爭議,但至今博雅學院沒有任何一名學生換專業或退學。甘陽還批評當今大學生都是「小孩心態」,大家都想「扮小」,因為不想對自己負責任。
雖爭議不斷 但無人退學
博雅學院自誕生之日起,爭議不斷,有人還擔心博雅生「撐不住」,會中途換專業。甘陽介紹,博雅學院成立至今,除一人因家庭原因休學一年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轉專業,更沒有人退學。據悉,博雅學院第一年招收本科生32人,第二年27人,今年32人,加上研究生,博雅學院目前共有110名學生。
甘陽告訴新快報記者,中大新生中,每年報考博雅學院(進校後二次遴選)的學生相對穩定,都在100多人,來自全校各院系。今年的新生中,1/3來自理科,這與第一年的情況基本相同。
幹部無加分 掛科也表揚
在博雅學院,甘陽明確要求淡化學生幹部的身份,學生會主席、班長都沒有任何加分,所以博雅學生的績點相對「單純」,最優秀的學生績點也就是4.0~4.2,而有的學院學生可以達5.0。「我一直強調中山先生名言: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博雅學院功利性相對較淡,比如我們一個2009級學生在外發表很多文章,去年得了冰心文學獎,直到他請假去領獎,我們才知道這事。」
甘陽還說,「我曾公開表揚一個兩門掛科的學生,因為我仍然認為他是博雅學院最出色的學生,以後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我們應該把分數看得超然一些。」
不鑽「故紙堆」設自然學科
曾有質疑聲音認為,博雅學院以人文基礎學科為主,有鑽「故紙堆」之嫌,甘陽予以否認。他告訴記者,從二年級開始,學院社會科學類課程開始增加,如「主權課」,討論的就是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主權問題,三年級的必修課「社會理論」、選修課「聯邦黨人文集」,也屬社會科學。
甘陽坦言,博雅學院的另一不足,是自然科學課程相對較少,目前只有數學課,但未來會適當增加自然學科的課程。另外,博雅學生體育實在太差,今年體育一定要搞上去。我不希望你們成天呆在房子裡!」甘陽一席話,逗笑臺下所有學生。
博雅生未來去向何方?甘陽希望,1/3學生在本科畢業後工作,1/3學生讀研後工作,還有1/3畢業後從事學術研究。不過,因用人單位更喜歡研究生,故「三三開」的想法未必能實現,估計1/2的博雅本科生會選擇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