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陳永平(右)。
說起全國先進工作者,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感管處處長、主任醫師、教授陳永平,在溫州醫學界,有人稱呼他「硬漢」,也有人稱呼他「拼命三郎」。從業38年來,緊張、忙碌、充實是陳永平工作的真實寫照,他用自己高超的醫療技術和深厚的臨床經驗,堅守醫者初心,平凡鑄就偉大,時刻守護著城市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醫界「硬漢」
1959年出生的陳永平,濃眉大眼,身材高大,說話乾脆利落。
2003年,一位「非典」疑似病人從北京乘機來到溫州,陳永平迅速穿好防護服,第一時間衝進病房,他說:「當時已經顧不了這麼多,只有我進去診斷,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那一年,他奔走在各地區的感染病房,整整兩個月沒回過家。
時隔17年,新冠肺炎疫情讓陳永平再次踏上戰場,一樣的隔離病房,一樣具高傳染性高危險性的危重病患,一樣的大醫情懷。陳永平始終認為,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作為一名感染性疾病醫治工作者,是責無旁貸的。
「從白天到晚上,幾乎是還沒睡著就要起來上班,有時候就是眯半小時。迷迷糊糊睡著時,也會突然驚醒,生怕自己錯過重要電話。」自從溫州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以來,陳永平沒睡過一個好覺,幾乎忘記了哪天過年,忘記了哪天元宵,一直奔赴在戰疫第一線。在同事們眼中,陳永平就是一個白了頭的「拼命三郎」。每天早上6點起床,工作到次日凌晨,對他來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在這場硬仗中,作為溫州市疫情防控指揮的核心專家,陳永平還承擔著溫州全市及台州、寧波等周邊地區的患者實地或遠程會診、危重症轉運救治等工作,短短幾天,會診次數高達百餘次,每日各地請求指導救治的電話幾乎24小時不停,58天時間幾乎天天連軸轉,「這是一場硬仗,必須爭分奪秒。」陳永平說。
醫者仁心
溫州是此次疫情感染情況較嚴重地區,但防控措施及時有力,得到了外界的一致稱讚,這離不開陳永平的努力。
樂清一位危重患者姚師傅,自收治入院以來多次發生病情惡化,遠程會診、多次連夜趕赴樂清參與現場會診,經過陳永平和團隊的積極治療,一個月後,姚師傅康復出院。為感謝陳永平團隊的救命之恩,姚師傅特意來到醫院,向陳永平送上「醫者仁心」牌匾。
溫醫大附一院是省、市收治新冠肺炎重危病人定點醫院,這裡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中,年齡最大的81歲,最重的108公斤,陳永平和他的團隊肩負的壓力和考驗不言而喻。「81歲的危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他向我們揮揮手,感謝我們。這對醫生來說是多麼感動的事情。還有一個108公斤危重患者,救回來了,給我們做了OK的手勢。我們書記、院長、我們整個團隊,大家都很感動很開心。」陳永平說。
正是這樣的積累和努力,陳永平和他的團隊全力將多名危重症患者從死神手中搶回。由於連日的奔波,且睡眠不足、三餐不定,陳永平經常腰疼腿脹,連站也站不住。但他坦言,每次看到被搶救回來的危重患者向自己揮手道謝時,就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醫生的責任就是治病救人,沒什麼豪言壯語,這就是醫生的初心和使命。」陳永平說。
學科帶頭人
前不久,一位終末期患者的家屬找到陳永平,說在各個醫院輾轉住院一個多月,用盡各種方法,腹水遲遲不退,已經走投無路,希望能救救他。在家屬的信任下,陳永平帶領團隊開展了溫州市首例糞菌移植新技術,通過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逐級過濾後輸注至患者回盲部,重建患者腸道菌群,修復腸道屏障,減少內毒素血症。奇蹟發生了,僅治療第二天,這位患者腹水就明顯減少,患者和家屬激動道謝。「臨床發現問題,科研解決難題,是我們科研工作的方針。」陳永平說,將進一步推廣該項新技術,努力為老百姓解除病痛。
38年來,陳永平以第一導師身份培養了12名博士及100多名碩士。他潛心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寓多種教學手段於課堂授課及臨床實踐教學,積極探索現代化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傳染病學教學方法。出版《肝臟疾病》(人衛出版社)、《傳染病學》(國家級規劃教材)等著作8部,其中《肝臟疾病》由莊輝、李蘭娟、鄭樹森院士與翁心華教授作序並高度評價「該著作緊跟國際肝病診療形勢,對一線醫務人員的職業生涯與職業水平有不可估量的影響」。陳永平的辛勤耕耘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住培帶教老師」「省級優秀博士論文指導老師」「校教學名師」「校師德標兵」等稱號。其教研室連續10多年被評為「優秀帶教科室」,並獲評浙江省傳染病精品課程。
此外,陳永平作為學科負責人,帶領科室成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省重點實驗室、省傳染病重點專科。共承擔國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國家自然基金等重要課題十餘項,發表SCI論文200餘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3項,以第一完成人獲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科技創新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獎三等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三等獎、省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等十餘項重要科研獎勵,為推動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嘔心瀝血。
「如今,我獲得如此高殊榮,使我萬分激動、備受鼓舞,也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勞動者的自豪與榮光,選擇了醫生這份職業,就應該樹立起醫者的責任感,一切為了解除病人的苦痛,無怨無悔。」陳永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