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大媽 家裡不缺這點水吧
公園提醒:便民設備不是個人財物,希望大家共同維護
在公園的直飲設備處,常有「蹭水族」提桶裝水帶回家。
泉州網1月9日(記者 林福龍 莊麗祥 文/圖)公園的直飲水機前,有人竟然從家裡帶來3升或5升裝的水桶,公然接水大桶小桶直接提回家,把公共飲水機當成了自家的水龍頭……近日發生在市區東湖公園、刺桐公園的不文明行為,令人啼笑皆非。記者現場走訪調查發現,許多市民對此類不文明行為厭惡不已。公園管理方提醒,便民設備不是個人財物,希望大家共同來維護。
記者調查
直飲設施佔為私用 每天有人帶桶「蹭水」
昨天下午,記者根據讀者報料,前往東湖公園、刺桐公園等處走訪。
據悉,2017年7月,泉州首個公共直飲水機現身市區刺桐公園,這是為了方便市民,市公園管理中心特別推出的便民措施。目前,市區各公園陸續安放公共直飲水機,其中,東湖公園有2臺,芳草園、中山公園、刺桐公園各1臺。
在東湖公園東湖街健身器材區域入口處記者看到,前來運動的市民經過直飲水機時,大多會隨手裝水,以方便運動時飲用。「確實很方便,又乾淨。」一市民表示,飲水設施安裝兩年多來,給廣大市民提供便利,「但個別人將直飲水機當成自家的,隨意提水回家」。
公園管理方的監控視頻顯示,幾名上了年紀的大媽或大爺,提著幾隻大塑料桶,來到取水口裝水,動作十分熟練,「每天下午2點至3點這個時間段,他們都會前來提水,雷打不動。」
市民吐槽
公共財物豈能「霸佔」 不文明者應拒絕入園
「作為普通遊客,隨身帶個小水壺很正常,而像有些人那樣,一次提個三四大水桶來的,就有損公肥私之嫌了,甚至可以叫『水耗子』。」市民李先生質疑,難道這些人家中水都喝不起了嗎?
據悉,去年夏天兩個月時間,僅僅市區刺桐公園直飲水機的耗水量就達到37噸之多。由此可見,公園直飲水設備給大家提供便利之多。市民顏女士說,公園作為公共場所,管理部門特別設置的直飲水設備也屬於公共財物,竟然有人直接把它當成自家的水龍頭,「管理人員叫停,對方竟然稱『公園是大家的,我從這裡取點水,又怎麼了』,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她表示,對於這類不文明者,管理部門可以採取「盯梢」措施,拒絕他們入園,「為了佔點小便宜,損壞絕大多數人的便利,正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公園聲音
無執法權只能勸導 期待共同呵護公園
據公園管理中心人員、保安稱,提桶來裝水的,每天固定都是那幾個人,「我們公園方也已經多次跟其進行交涉,但是效果並不佳。」而管理人員並沒有執法權,只能採取勸阻形式,「對方直接揚言裝的是公家水,又不是你家的,照裝不誤。」
「這些人到直飲水機取水可能是希望得到免費的乾淨的衛生飲用水。」有關人員稱,其實,像他們這樣拿桶裝,通過引管等方式取水後,所獲得的水也已經受到汙染。「因其侵佔的公家財產部分微小,也無法報警,這個問題也令我們頗為頭疼。」
泉州市公園管理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要正確使用公共飲水機,一起保護公共資源。「今後,我們一旦發現仍會對這部分人進行勸阻,也希望通過曝光等手段喚醒部分不文明者的羞恥心,讓大家共同來呵護公園環境。」
首位向泉州晚報社96339報料的袁女士獲線索費60元
【編後】 惡小不為 做文明人
公園的直飲設備為市民免費提供飲用水,帶來不小的便利。但有些人在享受免費服務時,會有一種佔便宜的心態,甚至覺得不多佔點便宜自己便吃虧,於是乎,公園「蹭水族」出現了。這種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看似佔了便宜,其實丟的是自己的臉。別見到一點小便宜就奮不顧身,忍耐一下、克制一下,素質的提升就有了一點指望。向這種不文明行為說「不」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文明素質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