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課程》簡介

2021-02-28 奇蹟課程中文網

一《奇蹟課程》的形成背景

1957年,比爾賽佛(WilliamThetford),接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會醫學中心心理學系主任。

 

1958年,海倫舒曼(Helen Schucman),診療心理學副教授,受聘為比爾主持心理實驗部門。

 

1965年,比爾目睹心理學學府內的權利傾軋,痛心地說出:「 一定還有更好的一條路可走」,得到海倫的支持,開啟了海倫一連串非比尋常的經歷。

 

1965年10月,海倫聽到聲音:「這是闡述奇蹟的課程,請你記錄下來」。海倫極力抗拒,最後在比爾的鼓勵下,開始了長達七年的筆錄「天音」的歷程。

 

1968年10月完成「正文」。

 

1969年5月至 1971年2月完成「學員練習手冊」。

 

1972年4月至7月完成「教師指南」。

 

1972年筆錄完成後,這份資料束之高閣,成為他們「不可告人之秘」。

 

1973年春天,肯尼斯(KennethWapnick) 閱讀了這份數據資料,隨即取消原有的修行計劃,與比爾、海倫一起研究,並與海倫進行文字校訂。

 

1974年校訂完畢。他們認定這部資料過於深奧且絕對化,非一般人所能領會,故以為此書只是為寥寥數人而設,再度束之高閣。

 

1975年,社交廣闊的茱麗 (Judy Whitson)出現,將這份資料以打字照相版複印了300冊,供不應求。

 

1976年,茱麗遵循內心的指示,改組原有的「心靈平安基金會」,正式出版《奇蹟課程》。海倫與比爾拒絕署名,力斥任何「主導」的角色,決定讓此書自行發展。

 

1977年,海倫在肯尼斯的鼓勵下,繼續筆錄「心理輔導」及「頌禱」等短篇資料。

 

1981年,海倫去世。

 

1983年,肯尼斯實現海倫的託付,成立「《奇蹟課程》基金會」,為讀者解說「課程」的要旨。

 

1988年,比爾去世。

 

二《奇蹟課程》的發展、影響

與在華文世界的發展

開新時代思潮之先聲。

激發西方自六十年代以來方興未艾的通靈熱潮。

與心理學結合,成為近代西方熱門的「心理工作坊」的靈感泉源。

坊間的心理課程為了迎合大眾心態,逐漸通俗化,扭曲了《奇蹟課程》原有的旨趣。

肯尼斯成立「奇蹟課程基金會」,力挽狂瀾,重申奇蹟與寬恕的真諦。

 

《告別娑婆》一書出現,再度點出這部「課程」的「一體」(non-dual) 以及「唯心」的形上基礎,與新時代思潮分道揚鑣。

華文譯者若水應「心靈平安基金會」與「奇蹟課程基金會」之請,以三階段的研習方式,將「奇蹟課程」介紹給華文讀者。

 

2010年若水集十年教學經驗,重譯《奇蹟課程》。

 

三 操練《奇蹟課程》的常見挑戰

人類經過數千年的宗教薰陶和心理治療,心靈慢慢成熟,等到一小部分的人足以明了世界的虛幻時,《奇蹟課程》來到人間。但不可否認的,這部「課程」的來臨還是「早了一步」,即使是修行多年的人,讀到書中處處有違「常理」的觀念,還是難以消化,開始自行詮釋,遷就自己舊有的信念,以致在短短的三十年間,百家爭鳴,莫衷一說。

 

小我的思維體系雖然瘋狂又虛幻,卻是十分邏輯的,不僅自成一家之言,還有「能力」營造出嘆為觀止的三千大千世界。靈性的思維體系則是針對小我的架構,見招拆招而成,故靈性的思維體系也是自成一家之言,只是與小我恰恰背道而馳,也有能力將我們帶回從未失落的天鄉。

 

幾千年以來,每個宗教都會迎合學徒的資質而提供各種方便法門,《奇蹟課程》則毫不妥協地把「真相」擺在我們的眼前,好似挑戰我們:take it or leave it。我們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因它「不是」唯一的道路,它只說,這個方法能幫我們省下多生多世的迂迴。

 

《奇蹟課程》面臨的挑戰不在外頭的世界,而在我們的內心:

 

1.改良「課程」的衝動

但聰明的小我仍想辦法迴避這一選擇,試著在兩者之間打造模稜兩可的第三條路,故意「改善」這個課程,來迎合自己的需要。故《奇蹟課程》一再提醒的:不要把光明帶入黑暗中,而應將自己的黑暗帶入光明中。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心態。

 

要學習這一課程,你必須自願去反問自己所珍惜的每一個價值觀。只要有所隱瞞或掩飾,都會阻撓你的學習。沒有一個信念是中立的。每一個都有能力左右你所做的每項決定。因為任何決定,都是基於某種信念而做出來的結論。(T-24. Intr. 2:1-5)

 

2.理論化的傾向

奇蹟學員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文字過於難懂,而是這一訊息對小我的威脅太大。因此小我必須想盡辦法讓它「抽象化」、「理論化」,迴避「寬恕」的挑戰。

 

這一課程你不是完全相信,就是完全不信。因它不是徹底真實,就是徹底錯誤,你無法片面地只相信它的某一部分。你不是徹底由痛苦中解脫,就是完全沒有解脫。理性會告訴你,沒有一塊緩衝地帶供你徘徊,等你在天堂的喜樂與地獄的痛苦之間作一抉擇。(T-22. II.7:4-6)

 

3.斷章取義

我們若對全書的形上理念沒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很容易落入「層次混淆」的錯誤,難以看透小我隱晦的自衛機制,在練習寬恕時,不知這把慧劍究竟砍在哪一個節骨眼上。

 

這是鍛鍊心靈 (mind) 的課程。整個學習過程要求你以某種程度的專注去研讀。課程的後段十分倚賴前面這幾章的基礎,你必須仔細研讀。你需要它在前鋪路。缺乏這層準備,課程後段會使你望而生畏,而無法積極發揮其用。然而,在閱讀前面幾章之際,你會開始看見不少留待下文分解的伏筆。(T-1. VII.4)

 

由於《奇蹟課程》反覆由不同的層次來解釋形上與形下的問題,讀者常常陷入「層次性的混淆」而誤解了文意。故奇蹟研習特以圖表方式解析奇蹟理念的整套架構,給予讀者一個整體的透視,順便幫讀者稍微補修一點心理學分,讓學員由身體層次,穿越心理層次,而升至靈性層次。

感謝

配音:大黃貓

長按並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加關注

ID:qjkc1314

歡迎轉發

投稿

請發郵件至:aciminchina@outlook.com

相關焦點

  • 奇蹟課程 | 正文 | 2.5:「奇蹟志工」的任務
    6 只要你內心還認為自己脆弱不堪的話,最好暫時放下行奇蹟的意願。  【奇蹟課程 T-2.V.3】 3. 我已經說過,奇蹟不過是「奇蹟心志」自然的呈現;所謂奇蹟心志,是指懷有正見心境(right-mindedness)。2 具有正見之人,既不會高估給出奇蹟的一方,也不會低估領受奇蹟的一方。
  • 貝立茲少兒課程簡介
    少兒英語課程簡介  貝立茲少年課程——讓學習輕鬆有趣  在貝立茲少年英語課程中,11歲以下的孩子們可以通過生動的教學,象學習母語一樣,來學會英語或者其他除母語以外的另一種語言。對於十幾歲的年輕人,課程會根據其年齡特點及背景而設計。無論他們處於何種年齡段,無論他們對哪們語言感興趣……貝立茲都將有適合他們的課程。  少兒英語——來自芝麻街英語的奇蹟——貝立茲最新開設  與在兒童教育娛樂界中最負盛名的芝麻街教育機構聯手,共同打造貝立茲少兒英語。
  • 一部奇書徹底轉化你的生命——《奇蹟課程》新手上路
    本課程的宗旨並非教你愛的真諦,因為那是無法傳授的。 它旨在清除使你感受不到愛的那些障礙;而愛是你與生俱來的稟賦。  奇蹟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當它匿跡不現時,表示你的生活出了問題。我們應把每一天都獻給奇蹟。奇蹟足以取代千百年的學習過程。人間不可能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神學理論的;然而,放諸四海皆準的經驗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須的。本課程的目標就是指向這一經驗。
  • 奇蹟課程入門學習指南
    文/若水1965年,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心理教授海倫舒曼接到內在的訊息,促請她筆錄下來所聽到的一切,約莫七年半的光景,終於完成了這本曠世巨著《奇蹟課程》 (A Course in Miracles)。      《奇蹟課程》 乃是一套天啟或秘傳的靈修材料,供現代人反省自修之用。
  • 《奇蹟課程》各種學習資料 | 收藏版
    官方出版品書目表https://mp.weixin.qq.com/s/jw_RvqRaBKHZr1F4EaoPQA(《奇蹟課程》新譯本及各種輔讀書目)紙質書購買方式官方購書聯繫人:泰運(微信號lty010128)APP蘋果用戶可在商店搜索「奇蹟課程」直接購買;
  • 奇蹟答客問:Q034 奇蹟課程會變成邪教嗎?
    不論你對這個組織有何看法或採取任何立場,it is totally irrelevant(與這一事件本身無關),反而強化了你心裡的恐懼與受害情結。這種「受害情結」正是人類陷入輪迴的主因,為此,奇蹟課程一再提醒我們,修行無須犧牲,犧牲反會讓我們陷於「受害者的惡夢」更深。如果天堂是鮮血換來的,那麼上帝豈不成了一個嗜血的魔王了?
  • 視頻發布 | 重新認識奇蹟課程:3.怎樣把形上理論落地?
    怎樣把《奇蹟課程》的形上理論落地?操練學員練習手冊的目的是什麼?「 一旦我們落入理論式的思辨的時候,我們會切斷跟內在指引的連接。」本視頻來自魏佳芳每周六線上課程,若想獲得最新訊息,歡迎點擊下方連結報名,可隨時加入:報名連結: 新一期「蛻變之旅」線上課程──開創全新的人生,
  • 從賽斯資料到奇蹟課程的學習心得
    奇蹟課程字裡行間所流露的愛和真理常常觸動我、撫慰我、啟發我,並將我過去所學做了一個統整。學習奇蹟課程,使我能分辨基督教的聖經中哪些話語出自耶穌、哪些內容是人為的扭曲;更能理解佛法、正確解讀佛經;也知道開悟與覺醒的差別、覺醒在哪個層次會傳達出什麼訊息。最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以及如何平實前行。這並不是因為我有多聰明,而是因為徹底覺醒的耶穌,清晰地傳達了完整的真理。
  • 幼兒日語課程簡介
    幼兒日語課程簡介。
  • 奇蹟課程深化班第七十九課
    我把自己關起來學習奇蹟課程,只應付基本的關係,能逃則逃,能躲則躲。現在都沒剩什麼關係了。所以你是說要主動建立關係嗎??答:交流是推恩,是創造。不會。只會失去孤獨的鎖鏈[調皮]。救恩在於關係裡。是的,具體可以聽聽我第一期的分享。 問:只是無所求的祈禱,我現在還不會。不懂要祈禱什麼。答:慢慢培養[擁抱]其實是培養對聖靈的信任和上主之愛的信賴。
  • 美利華SAP課堂第四單元課程簡介
    課程回顧美利華SAP課堂第一單元課程簡介美利華SAP課堂第二單元課程簡介美利華SAP課堂第三單元課程簡介【應用示範課程】真人真事,真實諮詢,詳細解析個中訣竅,美國心理學家關於阻抗:遇到阻抗的來訪者,用正向鼓勵和奇蹟問句的辦法來消除阻抗,建立諮訪關係。 理論講解課程:1.     教材:《整合式短程心理諮詢》,講師:張道龍教授,課時:2課程簡介:心理諮詢的流派有400多種,哪些才是重要的、易懂的、好學的、常用的、高效的?
  • 奇蹟課程 正文 第一章 奇蹟的真諦 壹 奇蹟原則
    奇蹟原則 T-1.I.1.奇蹟沒有難易之分。2 一個奇蹟不會比另一個奇蹟「更難」或「更大」。3 它們全是同一回事。4 全都表達了愛的極致。 T-1.I.2.奇蹟本身無足輕重。2 重要的是它的終極源頭,它的價值超乎人間的評估。 T-1.I.3.奇蹟是愛的自然流露。2 真正的奇蹟在於那能激發奇蹟的愛。3 為此之故,凡是出自愛的就是奇蹟。
  • 奇蹟課程深化班第九十九課
    在《奇蹟課程》中,這就是所謂的幸福美夢。在這幸福美夢中,沒錯你仍舊看似活在身體裡;沒錯,你仍舊看似活在時間中;沒錯,你仍舊看似行走在這個星球的表面;沒錯,你仍在分裂之境,但是你不會倍感壓力,你不會被迫無意識地參與妄造。 學員分享:曾經在蒙古草原上,因雨天路滑,車子來到谷裡上不來了,我順著來時的車轍獨自走在蒼茫大地上,去迎接救援車。
  • 【肯恩問答】《奇蹟課程》使用指南
    學習方法首先,就《奇蹟課程》的正確學法而言,不存在「至上」或「唯一」的方法,因為學員是在聖靈或耶穌的指引下學習《課程》的。故〈教師指南〉有言:《課程》的訓練「因應個人的需要而設」 (M.9.1:5; M.29.2:6)。
  • 【肯恩問答】《奇蹟課程》的「罪咎」是什麼意思?
    《奇蹟課程》採用了許多心理學詞彙,包括罪咎。但據我所知,精神分析學中的罪疚乃衍生於恐懼,恐懼的動能乃是罪疚的根源。然而,這個字眼在《課程》中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奇蹟課程》認為,是本體論層次的罪咎,孕育出所有的攻擊與恐懼;想毀滅,所以攻擊,想逃躲,所以恐懼。但「罪咎」本身又從何而來?分裂如何產生「罪咎」?這本體論層次的「罪咎」和精神分析學的罪疚有何關聯?
  • 清華大學直播課程表(直播時間+回放入口+課程簡介)
    教師簡介: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師、學生藝術團指導教師 張偉  課程簡介:以芭蕾基本動作為主線,是形體訓練入門課程,也可以是有基礎同學的強化課程。  直播時間:10:00  回放入口:點擊進入  《中國金融體系發展的若干重要問題》  教師簡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平  直播時間:20
  • 奇蹟課程|第一章,奇蹟的真諦1,奇蹟原則
    第一章,奇蹟的真諦壹.奇蹟原則1,   奇蹟沒有難易之分。2一個奇蹟不會比另一個奇蹟「更難」或「更大」。3它們全是同一回事。4全都表達了愛的極致。2.奇蹟本身無足輕重。2重要的是它的終極源頭,它的價值超乎人間的評估。3.奇蹟是愛的自然流露。
  • 《奇蹟課程》連載: 正文1-1(奇蹟凡例)
    奇蹟沒有難易之分。一個奇蹟並不會比另一個奇蹟"更難"或"更大"。它們全是同一回事。全都能表達出愛的極致。奇蹟本身並非關鍵。重要的是它的源頭,其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奇蹟是愛的自然流露。真正的奇蹟在於那激發奇蹟的愛。由此觀之,凡是出於愛的就是奇蹟。
  • 奇蹟課程第26周|看出兄弟神聖力量(上)
    那麼你想想看,一定是我們群裡面的人,我們學習奇蹟課程這種特質佔的比重會越來越多,你會發現有了這個特質,越來越喜歡跟自己相處,越來越覺得獨處更好,越來越不喜歡很浮躁的社會,越來越自己可以找到開心。無論風水流年大運,各種磁場的影響,白天說奇蹟課程跟晚上說感覺不一樣,晚上我覺得特別容易進入狀況,白天陽光太亮堂了。
  • 全球廣泛認可的IBDP課程簡介
    學制簡介IB課程設有小學到高中的課程,分為三個階段,PYP:1~5年級MYP:6~10年級IBDP:11~12年級其中,IBDP作為高中課程,同時也是被視作被全世界範圍認可的大學預科課程,每一門課程又分為普通課程(Standard Level)和高級課程(Higher 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