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從2007年工作至今,已經有了十二年的教學經驗了。其實我本身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做老師,更是對老師這個職業沒有一點自信,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還記得第一年工作的時候,我站在講臺上,聲音都在發抖,一節課下來也不知道自己說了啥。不自信的原因在於我雖是小學英語教師,但我的專業是小學教育,並不是英語專業畢業,所以一直對於英語非常自卑,覺得自己不會教。現在工作了已經十二年了,對於教學我也有了自己的方式。
在我的教學觀念中,我認為課堂是一個老師最重要的戰場,課上學生不認真聽,課後花再多的時間也是白搭,也會增加老師的負擔。學生上課聽,課後學生也有時間玩,但成績卻依然好,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我一直追求的。我認為在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一定要花時間讓學生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有人常說:「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最起碼要堅持21天」,所以在接手新班級時,最好用一個月時間讓孩子養成聽講的習慣。我就以小學英語課堂為例,來講講我是如何做的。
1.讓學生複述語法或知識點
我們都知道,在小學英語中,英語語法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光背上了單詞還不足以應付考試,必須要對語法熟記於心,才能取得高分。比如like doing sth. want to do sth.等等,這些都是考試的重點也是必考點。因此在課堂上,我不僅讓學生抄在書上,同時還反覆地朗讀,最後再反覆地強調。等我多次強調完,我會讓學生複述,like 後面的動詞要用什麼形式,如果這時候學生一問三不知,不知道答案,那可以確定是沒有上課聽講了。
那就對不起了,必須要讓該學生課後罰抄該知識點20遍,才能讓他記住教訓。做老師的都知道,時代不同,教育學生的方式也不同,現在不允許打學生,但我認為適當地懲罰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罰抄,只要罰抄的遍數要在學生可承受範圍內就沒有問題,千萬不能圖一時嘴快,讓學生罰抄個100遍或者更多遍,我想孩子不是長記性,估計要對老師心裡產生反感了。
2.隨時提問學生
很多孩子習慣開小差,因此在課堂上,我會習慣性地提問學生。老師剛才說的一句什麼重要的話?老師剛才講的什麼內容老師剛才講的是哪一頁的哪一大題的哪一小題,老師又是怎麼講這條題目的?如果學生又是一問三不知,繼續懲罰學生。這些問題看似很花費時間,但我覺得對於一個新接手的班級而言,這一過程必不可少。只要你堅持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課堂越來越輕鬆。因為學生都害怕老師突擊提問,這就要求學生上課注意力要集中,如果注意力分賽,肯定是回答不了老師的問題的。
3.讓學生講解題目
在講英語試卷或英語習題時,通常一些容易錯的題目或是比較難的題目,我都會重複講幾遍,就是為了等會隨機喊學生來講。同時我要求學生不一定複述我的話,只要你的意思到位就可以,能夠讓我和其他學生聽懂就可以。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學生認真聽講,還能鍛鍊學生做題目的思維能力。所以起初的時候,我講試卷總是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我認為是值得的。
課堂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場地,只要牢牢地抓好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大大提高。不僅孩子學得輕鬆,老師也教得輕鬆。當你發現整個課堂,學生基本上都能做到認真聽講時,你會覺得上課不再是一種煎熬。在孩子能認真聽講並遵守課堂紀律的基礎上,可以在課堂上適當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用一些幽默的話語調節課堂的氣氛,你會發現孩子會喜歡上你的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