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筆記是為了強化學習,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確實不假,精華的筆記不僅僅能使學生在記筆記的時候再次內化知識,還能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
但是這個學習方法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一些學生在學習中,在聽課的時候,會集中精力的聽老師進行講課,將知識當堂進行消化,他們覺得如果將知識點一點點記下來,會影響聽課的效率,因此不會採用當堂記筆記的習慣,課後採用練習題來鞏固自己的知識。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因此針對於學習方法,適合學生自己才最重要,不能進行生搬硬套,需要進行靈活的運用。
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加深記憶,儲存知識。上課記筆記最直接最淺顯的作用就是能夠加深自己對知識的記憶,準確地把握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捕捉到課堂學習的精髓,同時把知識進行儲存,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備不時之需。
鍛鍊能力,養成習慣。記筆記是一種好習慣,通過書寫筆記,幫助自己構建知識的網絡,理清、理解、掌握、應用知識,鍛鍊自己歸納整合知識的能力
輔助學習,改進工作。記筆記是補充知識的重要輔助形式,也是課外知識的重要來源。課後,通過反覆閱讀筆記,查漏補缺,及時複習整理,能夠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融會貫通,高效學習。俗話說:熟能生巧。學生通過對筆記的整理歸納,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
抓住重點,有的放矢
以初中歷史為例,上課的內容不是要全記,而是要抓住重點。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的筆記密密麻麻,看著很努力,幾乎目不轉睛地聽課。但是每次測試,成績都不理想,甚至比較差。究其原因,是因為不會學習,不知道如何做筆記。
如何做好筆記,可以掌握一些技巧。首先是緊跟老師思維,知道哪些是本課的重點,哪些是次重點、非重點,把精力花在重點上,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聽課中,不要走神,認真聽老師講到,哪裡是要背誦的,哪裡是要熟讀的,哪裡知道就行。
其次是注意筆記的條理性。哪些筆記要記在書上,哪些筆記要記在專門的本子上,哪些筆記是不用記,只需要畫起來就行的。具體來說,書上的筆記要緊挨著這個知識點,寫在書本的知識點邊上,不要隨意胡寫,自己都找不到。如果是重要筆記,可以記在這一課的最上方,或者是本書的最醒目位置。
小編總結
筆記滿滿當當≠上課認真聽講。一是學科性質不同,有的需要做筆記方便加強記憶,有的需要抓住思路懂得原理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標準在於充分明白老師講了啥,而這個標準並不能從滿滿當當的筆記裡看出來,二者之間沒有相互推導關係。
上課「眼到手到和心到」就是認真聽講了!而不是那些滿滿當當的死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