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南|
發射357左輪手槍彈的半自動手槍
二戰戰地記者生還後用來慶祝的大桶香檳
世界著名的攝影圖片合作社
如果你去百度上找,經常會得到以上三種答案。而我們今天所講的是第三種,關於攝影的「世界著名攝影圖片合作社」。
目錄
1.最初創建
2.人物延伸
3.歷史發展
4.馬格南文化
5.現狀如何
6.如何加入
最初創建
馬格南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總是在中國攝影師心中「興風作浪」?馬格南是在二戰結束後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在巴黎成立的,如今已經成立70周年了。當時的發起人主要有卡蒂埃·布列松、羅伯特·卡帕,大衛·西蒙、喬治·羅結和比爾·范迪維爾。其中作為核心成員的布列松、卡帕等人的知名度直接決定了馬格南圖片社的名氣。
以布列松為例,在西方都有這樣一種說法:「當你剛學攝影的時候是ABC,等你出來的時候就是HCB了(HCB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的名字縮寫)」意思就是說作為初學者你要從攝影的ABC這樣的基礎知識學起,但是當你著迷以後你很難不被布列松的攝影理念所帶走。布列松作為一位身出名門具有深厚學養以及對幾何學研究很深的攝影師,總能帶著人文關懷的視角將紛繁複雜的世界簡化為具有幾何構圖樣式的影像經典。由於他的照片總是與現實相關聯並且具有可被大眾所接受的視覺審美。於是乎,以這種視覺樣本為主體的馬格南式照片也在那個紀實報導攝影的黃金年代逐漸成長起來。
人物延伸
卡蒂埃•布勒松是法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2004年去世。他於1948年8月至1949年4月跨越中國長江南北,所拍攝的作品生動地展現了中國政治交接的歷史時刻。整個四五十年代,布勒松的足跡遍及世界,印度、日本、美國以及歐洲、東南亞等地。1952年,布勒松出版了代表作《決定性瞬間》,為影像的美學提供了重要的理念。
羅伯特•卡帕是著名戰地攝影師,1913年生於布達佩斯,17歲時就立志要當攝影家。他的作品《西班牙戰士之死》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死亡的震撼與虛無,立刻震動了當時的攝影界,成為戰爭攝影的不朽之作,也成為卡帕的傳世之作。
喬治•羅傑是英國著名的攝影家之一,二戰期間拍攝了中緬邊境的公路建設,以及諾曼第登陸。
戴維•西摩是波蘭猶太人,1956年在加薩走廊拍攝,中彈而亡。
卡蒂埃•布勒松,《決定性瞬間》
歷史發展
當人類的歷史經由影像來記載以後,我們追述二戰以來當代世界的進程,大到民族國家獨立、東西方冷戰、天災人禍,小到時尚的發展,日常生活的變遷,都有馬格南攝影師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並以堅定的揭示真相的信念和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勇氣與韌勁,為世界不同角落、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們提供最動人、逼真的影像。這些攝影師,他們也來自不同的國家、民族,無論男女、老少,都遵守著馬格南的第一信條:「新聞攝影關心人類」。可以客觀地說,新聞攝影的標準是由馬格南創立的,他們還創立了新聞攝影的道德標準、自尊和莊嚴。
卡蒂埃•布勒松,《決定性瞬間》
馬格南文化
馬格南文化的基礎是自由。攝影師可以自由地選擇工作的項目,由他們自己選定工作的時間,沒有什麼截稿日期,也不受編輯的影響。所以,馬格南圖片社的攝影作品,通常會就一個社會現象或問題,攝影師進行廣泛調查後,深入拍攝。馬格南提供的圖片,少有社會瑣事,更專長深入報導。
Carolyn Drake,《文物》
現狀如何?
為了保持馬格南圖片社這種明星般的耀眼光環,這個由攝影師組建又由攝影師來管理的圖片社對於成員的遴選有著近乎變態的標準,每一位成員的加入都要全體成員的集體表決,而且新來者都要從簡單地實習生開始做起。這種保持高準入門檻的機制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由攝影師來進行管理和執行的時候卻總會遇到問題,這些天馬行空的攝影師們經常會特別隨性的改變原有的初衷與標準,甚至坊間流傳一個軼聞,風流倜儻的攝影師羅伯特·卡帕在認識一個美女模特沒多久就把她的名字加入到馬格南攝影師的名單中……
成立至今,馬格南共有近100名成員。作品下面在標上作者的名字之前還冠以「馬格南」三個字,意味著作為一名攝影師,你已把你的作品提交給了一個由最傑出的攝影師組成的裁判組,他們認為你的作品水準已達到了他們的要求,並接受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你不再是一名普通的攝影師,你已是一名「馬格南攝影師」。
Anthony Friedkin,美國攝影師,《The Hollywood Essay》
如何加入?
馬格南在每年六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召開為期兩天的會員大會討論有關圖片社的各項事宜,其中一天會被用來討論和審閱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入社申請及選送作品,之後由全體在場成員投票決定是否接納其中有資質的申請人成為潛在的新成員。申請成功的攝影師要先當三年見習會員——沒有任何權益、定期接受老會員的評估、最後還得交一組這三年內照片以證明自己價值——然後才能宣誓加入馬格南。如果您有意向申請馬格南圖片社攝影師,可登陸網站( http://www.magnumphotos.com )填寫申請表並上傳攝影作品。
Steve McCurry ,《戰爭彈藥儲備庫》
Paul Fusco,《車諾比的遺產》
Steve McCurry,《畫像》
Josef Koudelka,《布拉格之春》
Alex Majoli,《剛果》
Bruce Davidson,《布魯克林幫》
Cristina Garcia Rodero,《驢上的女孩》
Steve McCurry,《不同的童年》
Marc Riboud,《直覺的瞬間》
(更多作品可去官網觀看,可能需要代理)
在過去的70年中,馬格南的攝影師們總是在各種關鍵時刻出現在事件發生地,他們成為世界歷史的目擊者,記錄了災難、勝利和人類的種種愚蠢行為,創作了最有紀念意義的照片。他們的作品證明了攝影是我們這一時代最有說服力、最能使人信服的藝術形式之一。
攝影,本來就是以偏概全。攝影師能做就是儘量認清事實,無限接近事實。
(圖片來自:MAGNUMPHOTO.COM,編輯:vlieo)
今日推薦
馬格南街頭攝影大師
《Alex Webb: Istanbul》(伊斯坦堡)
亞歷克斯·韋伯
(長按二維碼,可進入購買頁面)
出版格式:硬皮精裝 影
尺寸:11.75″ X 9.875″ 久
頁數:136 Pages
出版商:Aperture Foundation (New York, 2007)
售價:350.00
相關連結:和馬格南街拍大師Alex Webb學攝影構圖
點擊文末左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光影流刑地書店
▼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光影流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