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孫照楠)7月7日至10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近90名教職工和機關志願者、後勤安穩有關人員密切配合,順利完成兩個校區、75個宿舍、400餘名畢業生及相關學生的畢業「寄」各項工作。
細緻安排,認真做好準備工作
打包前期,輔導員充分調研畢業生及相關學生的行李物品打包意願,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個性需求逐一確認、分類制定處置方案,並形成臺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學院仔細梳理,為每名學生採購配備了打包所需各類物品,為每名工作人員配備了各類打包工具,編制了學生打包信息表,宿舍成員、打包負責老師、行李去向、學生聯繫電話等一目了然。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學院提前編寫了行李打包郵寄工作說明,將打包人員所需工具及信息表分裝成袋、人手一份,根據學生宿舍分布在公寓就近設置了多處打包物資站,為每個宿舍配備了小推車。學院提前建群,讓老師先期與對接學生溝通互動,了解學生物品信息和個性需求。
傾情投入,用心上好師生情感交流「最後一課」
學院書記、院長親自動員,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從57歲的老教授,到剛入職不久的年輕教師,符合入校條件的近90名教職員工全員參加,傾情投入,為畢業生上這堂離校之前的師生情感交流「最後一課」,將愛打包進行囊,把祝福快遞給學生。
為了強化打包工作的細緻程度,學院為每個宿舍配備了兩名負責教師。有的老師頭一天晚上還胃絞痛,第二天稍有好轉顧不上休息就來打包,有的老師打包當天正好生日,用這樣特殊的方式,賦予自己生日別樣的意義。打包頭兩天氣溫高、陽光烈,老師們從樓上到樓下,從宿舍到北門,從公寓到教室,忙得渾身是汗;第三天大雨,老師們克服困難,搶雨小的間隙,把行李從宿舍運到教室二層暫存點、北門自取點,衣服淋溼,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為了確保不落下任何一件行李,有的老師不顧自己年齡偏大,爬到上鋪,弓著腰、頂著天花板舉著手機與學生視頻,一件一件核對,有的老師鑽到床底,一件一件掏出「塵封已久」、學生自己都已忘了的物件。一位班主任給學生打包行李時,興奮地向學院領導介紹,「這個宿舍7個學生,4個班委、3個黨員,5人去了國家電網,1人去了首都機場,1人去了北自所」,言語間滿是自豪和欣慰,更是對自己學生美好前景發自內心的欣喜。為了避免遺漏重要物品,在打包工作結束後,輔導員利用3天時間,對各個學生宿舍再次進行了清查。
學院還精心為畢業生準備了畢業禮物,書籤代表期望他們堅守學習的初心,指環代表他們圓滿完成學業,並期待畢業生與學院心意相連、情誼不斷。
一件物品、一個包裹,承載的是畢業生們的大學記憶,飽含的是老師們的真摯祝福,願「最不容易的一屆畢業生」健康、幸福、有成,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