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的老師們在樓道中為學生整理行李。王晴 攝
北航的老師們在宿舍為學生打包行李,全程視頻連線。王晴 攝
中國日報7月7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本周日上午,北航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運送工作正式啟動。在學校新北區宿舍、南區宿舍、大運村宿舍,各個學院的老師們齊聚樓下,整裝待發,前往宿舍,為同學們打包行囊。很多學院的書記、院長等學院領導帶領老師們走進宿舍,同老師們一起為同學整理物品,打包裝箱。
高效、快速、準確,是每個學院在打包行李時的第一準則,老師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有的仔細整理著學生的物品,妥善歸整,嚴密封裝;有的細心地與學生「點對點」視頻連線溝通,逐一確認打包物品。學院輔導員們則更多的行走在每個宿舍內,一邊和快遞員確認寄送信息,一邊貼心地寫明學生信息和行李編碼,校對著寄送地址,確保每一個行李箱都能完好無損地送到學生手中。正是老師與同學們之間點對點的確認溝通,加上老師們之間的默契配合,打包工作進行的高效安全、細緻溫馨。
「張曉偉,希望你前程似錦,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常回家看看,我們都愛你!」來自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的書記和院長與學生視頻連線送出祝福,同時還為每名畢業生親手書寫了明信片,放進行李包裹中,將這份濃濃的愛意和關心,一同寄往學生的手中。
外國語學院在打包過程中,為了給大家保留最美好最完整的校園記憶,老師們竭盡所能地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為了合理分配行李箱同時保證箱內物品完好地到達學生手中,老師們一遍遍地包裹,一次次地嘗試各種擺放方式,每一件行李都凝結了老師們的細心、耐心與愛心。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前期多次專題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討論畢業生打包工作方案和相關事宜。輔導員提前全面整理需打包學生的細緻情況,通過一對一、集體會議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第一次溝通;打包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第二次溝通;打包當日教師與學生進行第三次最終確認溝通。
「只要是你們的物品,母校和老師們都會珍惜」,大件在下,小件在上;易碎品多層包裹;貴重物品單獨裝箱郵寄……學校決定為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的通知下達後,各個學院的教職工迅速積極報名參與,組成多支志願隊,「一人一策」精準做好相關工作。
打包過程中,很多老師的衣服早早被汗水浸透,手指被打包繩勒出了深深的痕跡;有些老師由於天氣悶熱加上長時間高強度持續作戰,出現了低血糖等身體不適;還有的老師家住的較遠,但依舊早早地趕到學校,加入打包行李的行列。畢業生行李打包寄送工作,承載了學校對畢業生的深深祝福,飽含了老師對同學們的濃厚情誼,學生們也紛紛對學校和老師表達了感謝。
「從不曾想過,2020的畢業季與老師們道別的場景不在課堂、不在校園、也不在畢業典禮上……而是在一次次的視頻連線中,在線上行李分揀與打包中,疫情阻隔的是距離,但阻攔不了師生間真實的情誼與惦念。」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畢業生楊星玥有感而發。
外國語學院畢業生柳婷婷在朋友圈中說道:「再一次感受到老師的溫柔體貼,我一心想著『不要了不要了,別麻煩老師了』,老師一心想著『能裝下能裝下,都給你寄回去』,太圓滿了!感恩!」畢業生陳茜幸說道:「我太幸運了,都是教過我的老師們幫我收拾行李,90度鞠躬。」化學學院畢業生王祖彬表示,「非常感謝院長親自幫我打包郵寄行李,從視頻裡看到老師彎腰收拾東西的背影,看到把我的白襯衣單獨疊好放到袋子裡,讓我特別感動,貼心、細心、暖心」。
「感受到了來自學校和學院滿滿地關懷!總共7個大紙箱2個編織袋,老師們事無巨細的包裝好給我展示,真的非常感謝」,來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畢業生夏守月在朋友圈發文,感恩所有為打包行李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們。
據悉,為確保4200餘名畢業生的行李物品順利打包、安全寄達,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按照「強化領導、確保底線、拉長周期、多樣選擇」的原則,細緻、溫馨、有序做好畢業生行李處置及退宿工作。為了順利完成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各學院組建了由輔導員、班主任、導師、青年教職工、在校學生等組成的行李打包志願服務隊,實行「一人一組」包幹,「一人一策」服務,根據學院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對打包郵寄工作進行細緻安排。
4200餘名學生,1000餘間宿舍,近2000名教師,500餘名後勤員工,上萬件行李……目前,部分畢業生的行李物品已經完成打包和郵寄,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北航為所有畢業生寄出了祝福,寄出了溫暖,願所有畢業生前程似錦,不負韶華。
(編輯:富文佳 許聃)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