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寫機構打擦邊球 論文中介為何風生水起?

2020-12-25 四川在線

近期,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了調查。9月16日,其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買家來自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山東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

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

這些機構,以翻譯公司、科技服務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之名,行論文買賣之實。從論文撰寫、選刊投稿、審稿改稿到最終發表,提供「一條龍」服務。

A

論文中介

怎麼就能做得風生水起?

「要是違法的話,我們能幹這麼久?」

2010年年初,《長江日報》刊發一則報導,披露了武漢大學瀋陽研究團隊的發現:買賣論文在我國已形成產業,2009年產值高達10億元人民幣。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

現在在百度上以「發論文」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排名靠前的幾家網站中,均有客服表示可以「代寫」「代投」。

更有門路的機構,則直接打入了科研人內部。汕頭大學醫學院教授李韻告訴記者,中介會混進學會的一些微信群,加科研人員為好友,在朋友圈裡推廣他們的業務。「我之前拉黑了好幾個。」

不久前,李韻又在朋友圈上發現了他們的小廣告:重磅重磅,SCI0-1,20年8月上線,9月檢索轉讓。

商品已經擺在這裡,就等著有心人詢價了。

幾年前,因為選題需要記者曾與某在京論文中介公司的客服辛科(化名)接觸。近日,記者再次登上許久不用的帳號時,發現辛科仍然「敬業」地每隔一段時間就發來問候:您好,請問現在有論文發表的需求嗎?

他稱自己所在的機構是一家研究院,和海內外科研團隊均有合作,出的論文全是「一手貨」。機構業務範圍廣泛,從著作教材、專著專利到課題申報,只要是職稱評審和畢業需要的,他們都能「保駕護航」。

得知需求,再匹配需求,這一套流程,辛科已經做得駕輕就熟。他定期在QQ空間貼出已經被雜誌接收的只需要小修的論文,如有客戶需要,交易後更換或者加上買家名字即可。「時間緊就用已經通過的論文,要是時間寬鬆,就拿還在走流程的論文,或者再找人給你寫。」

不僅是論文。書籍、專利,甚至課題,給錢,中介都許諾可以掛名。

記者表示,需要一篇影響因子不限的電子信息方向的SCI英文論文。辛科開出「底價」——7萬元。他表示,只要交了錢,買家什麼都不用管了,等著就行。

後來,科技日報記者又在網上聯繫了其他中介機構。

上海的一家「科技信息服務公司」,客服張瑩(化名)一上來就先打了一大段話:「與我們合作的客戶很多,每個月都是合作幾百篇文章的。SCI、EI、南大核心、北大核心,都有合作渠道,很多教授、博士都是由我們代為發表,代理的好處就是速度快,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是代理發表,不是您正常的投稿方式,我們是跟雜誌社合作編輯直接收稿,內部渠道,可以保證錄用發表。」

記者表示,想要兒科方面的英文論文。對方迅速為記者選定了目標期刊,代寫、代投,報價2.5萬元。這一費用包括文章修改潤色費、公關費、諮詢費、服務費、審核費、版面費等全流程費用。如果記者已有論文,只由公司代投,費用則為2.1萬元。

張瑩說,為保證買家權益,他們會籤訂正規合同。「要是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賠償您雙倍損失。」而且,由於記者是第一次和他們合作,可以給九折的新客優惠。「我們就是做口碑,您要是滿意了,可以介紹朋友同事來投稿發表。」

按照張瑩介紹的流程,確定「合作」以後,論文買家要填寫一份自己的基本資料和寫作要求,先交50%費用,用作代筆費和操作發表費。收到雜誌社的錄稿通知書後再付餘款。雜誌出刊後會快遞兩本樣刊、錄稿通知書及發票,方便買家報銷。

「題目可以您自己定,也可以我們安排老師給您擬定,根據您的方向寫作。我們合作的老師多是來自國內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碩士精英,專業代寫經驗豐富。」張瑩跟此前辛科的「套路」一致:公司都正規,團隊都是大牛,經驗都很豐富。

論文代寫代投,違法嗎?張瑩坦言:「打的是擦邊球。」辛科反問:「要是違法的話,我們能幹這麼久?」

B

「省時省力」

有人花10萬買兩篇論文

前兩年,為幫助在某985高校讀博士的前女友,劉洋(化名)決定幫她買論文。

他知道,這個市場「水深」。穩妥起見,劉洋找到大學時交好的老師,請他推薦論文代寫代投中介。

「核心期刊的主要客群還是在學校。通常,老師要評職稱,沒時間寫論文,就會買賣論文。一些老師已深諳其道。」劉洋向記者分析。

果然,熟人推薦的中介「靠譜」。劉洋和中介在微信上聊了幾個回合,很快談妥,交了2萬塊定金。「收到初稿,修改,然後又收到了回執和錄用證明,整個過程挺順利。」

劉洋買了兩篇論文,都是以金融為主題,每篇不超過4000字。一篇北大核心,一篇南大核心,代寫代投機構還送了一本書的副主編署名。

這一切,花了劉洋10萬元。劉洋自己並沒有從事科研相關工作,對科研誠信,他表現出的態度是無所謂。「花錢買論文,對一些人來說算是省時省力。你自己真心要做研究,文章寫得也特別好,那是不愁。要是完成不了,無法畢業,或是職稱晉升有阻礙,買論文還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他也知道,找槍手肯定不道德,但「違法不違法我不知道」。

其實,期刊編輯在工作中,也在和代寫代投機構「鬥智鬥勇」。

《中山大學學報》編輯劉清海曾撰文稱,在目前國內論文造假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科技期刊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心血用於防範學術不端文獻的發表。

劉清海總結了代寫代投論文的幾個特點:一般來說,論文作者數量較少;採編系統中所留作者信息量少;採編系統中只留手機,手機號碼所在地與作者單位所在地不符。具體到論文本身來說,學術不端文獻檢測能通過,但顯示「可能已經提前檢測」。劉清海分析,應該是代寫代投機構熟悉編輯部運作規律,因此,提前通過特殊途徑查重,剔除或修改重複文字後才投的稿。

C

專家建議

將論文代寫代投行為入罪

「這件事,說白了就是有需求就有市場。而且,需求長期存在。」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顧問、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印波向記者感慨,很多人都有發表論文的需求,但期刊本身又是稀缺資源,發核心期刊、發SCI的要求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稀缺性。

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對從事學術論文買賣、代寫代投以及偽造、虛構、篡改研究數據等違法違規活動的中介服務機構,市場監督管理、公安等部門應主動開展調查,嚴肅懲處。

據媒體報導,2017年中國科協相關領導曾公開表示,要共同商請中央網信辦、國家工商總局開展清網行動,打擊代寫代投論文「黑中介」。但到目前,此事未見後續進展報導。相關部門內部人士透露,對這類中介機構,確實缺乏有效監管,也缺乏監管的有力依據。

印波指出,在法律法規和國家管理層面,對買賣論文的社會中介組織、網站和個人,均只有概括性地規定由主管單位處理。其實,論文代寫代投事件的處罰主體,往往還只是購買、代寫的「體制內」主體——像學校的學生、老師、科研人員等,對於外部的經營者——尤其是第三方中介機構,依舊缺乏足夠的規制手段。

對於論文買賣協議本身的合法性,從過往判例來看,只要論文賣出方依照合同約定向購買方提供了論文代寫、代投服務,法院往往對此持較為寬鬆的態度,認定協議有效。只有在涉及職稱論文代寫代投個別情況下,法院才認為該協議違反公序良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認定合同無效。「再說,一般情況下,只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誰又會去告發中介機構呢?」

在印波看來,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仍無法有效地懲治買賣論文的行為,更不足以對第三方中介機構產生足夠的威懾力。他直言,對於這一擾亂科研秩序的行為,需要運用刑法予以規制。「刑罰應當成為打擊組織論文買賣、代寫的強有力手段。」印波研究過國外的一些做法。2018年,愛爾蘭立法禁止論文造假,為學生代寫論文或代人參加考試等成為犯罪行為,發布與這些服務相關廣告的人也構成犯罪。

不過,在刑事上,我國沒有直接針對論文代寫、代投犯罪的法律條文。除了在論文買賣過程中涉及非法經營罪、侵犯著作權罪、合同詐騙罪和詐騙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外,現實生活中眾多的論文代寫、代投行為均無法以刑事規制。「適用刑法條文規定的相關罪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障礙。」印波指出。

印波建議,可以以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增設新條文,將組織買賣、代寫論文罪列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類罪」中。另外,組織買賣、代寫論文罪的論文範疇建議限定在學位論文、職稱論文、期刊論文以及與國家級科學基金相關的申請書及結項報告等。在量刑方面,可以參照組織考試作弊罪,採取自由刑和罰金相結合的形式。

(據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選刊投稿發表一條龍 論文中介為何風生水起?
    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 這些機構,以翻譯公司、科技服務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之名,行論文買賣之實。從論文撰寫、選刊投稿、審稿改稿到最終發表,提供「一條龍」服務。 A、論文中介怎麼就能做得風生水起?
  • 【聚焦】 論文中介機構提供「一條龍」服務 買賣生意「風生水起」
    這些機構,以翻譯公司、科技服務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之名,行論文買賣之實。從論文撰寫、選刊投稿、審稿改稿到最終發表,提供「一條龍」服務。  論文中介,怎麼就能做得風生水起?發表論文,關係到評職稱和畢業,都是人生大事。」  後來,科技日報記者又在網上聯繫了其他中介機構。  上海的一家「科技信息服務公司」,客服張瑩(化名)一上來就先打了一大段話:「與我們合作的客戶很多,每個月都是合作幾百篇文章的。
  • 論文代寫代投機構,該拿什麼武器「消滅」
    》,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有專家指出,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仍無法有效地懲治買賣論文的行為,更不足以對第三方中介機構產生足夠的威懾力。
  • 論文買賣生意「風生水起」代寫代投機構卻成法外之地
    近期,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了調查。9月16日,其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買家來自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山東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
  • 論文買賣生意「風生水起」 代寫代投機構卻成法外之地
    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這些機構,以翻譯公司、科技服務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之名,行論文買賣之實。從論文撰寫、選刊投稿、審稿改稿到最終發表,提供「一條龍」服務。論文中介,怎麼就能做得風生水起?
  • 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 代寫代投機構打擦邊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代寫代投機構打擦邊球近期,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了調查。9月16日,其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
  • 論文代寫代投,中介公司違法嗎?為何他們能在核心期刊包發包過?
    其實,不僅僅是論文代寫代投機構在「鬥智鬥勇」,在國內論文造假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許多文獻、著作也在造假。2、論文代寫代投,違法嗎?由於現在刑事上我國沒有直接針對論文代寫、代投犯罪的法律條文,所以才會讓代寫論文的行為如此猖獗。
  • 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 代寫代投機構打擦邊球
    近期,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了調查。9月16日,其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買家來自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山東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
  • 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代寫代投機構打擦邊球
    近期,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了調查。9月16日,其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買家來自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山東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
  • 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代寫代投機構打擦邊球
    在這些交易中,均出現了第三方論文代寫代投機構的身影。 這些機構,以翻譯公司、科技服務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之名,行論文買賣之實。從論文撰寫、選刊投稿、審稿改稿到最終發表,提供「一條龍」服務。 論文中介,怎麼就能做得風生水起?
  • 「代寫論文生意經」背後:寫手不少是在校學生,代寫機構催促先交定金事後拉黑
    近日,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了調查。9月16日,其通報了已完成調查處理的9起違規案件,其中7起涉及論文買賣。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學生論文「摻水造假」事件最近被頻繁爆出,背後的論文代寫產業鏈數度被媒體聚焦。教育部、科技部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部委也曾多次發文要求嚴查論文買賣等學術不端行為。
  • 為何莫名其妙就「被貸款」?揭秘打「擦邊球」的騙貸
    顧怡天與張建宇分屬兩個獨立案件,彼此沒有直接關聯,但初次閱卷後,檢察官發現被害單位都是A公司,且相似案件遠不止這兩起。同時,檢察官還注意到首批報案者並非被害公司,而是被辦理貸款的大學生和無業人士。他們大多在A公司簡訊催還甚至發函催告後才知曉自己在該公司辦理了貸款一事,不少人的徵信記錄都因此受損。  是什麼原因讓A公司成為不法分子的共同目標?
  • 副教授買論文涉抄襲被解聘 代寫機構卻逍遙法外
    新京報記者發現,論文代寫機構遍布,根據對方學歷、題目、刊登平臺等「開價」,有的千字收700元。且多家提供代寫代發一條龍服務。  在論文買賣中,多家論文代寫機構稱,保證原創。對此,專家表示,絕大多數代寫機構出產的論文都非原創。一旦被查出,購買者將面臨相關處罰,而代寫機構和個人卻難追責。
  • 大學生網購論文被騙 暗訪:代寫中介每篇論文明碼標價
    正值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準備畢業論文的繁忙時節,很多學生開始手忙腳亂起來。有的忙於找工作,沒時間;有的平時不好好學習,到了該交論文的時候臨時抱佛腳,肚子裡卻沒有料。於是,他們打算「走捷徑」。一個特殊行業迎合了這部分人的口味,正在逐漸「興盛」,這個行業就是論文代寫。找人代寫論文靠譜嗎?違法嗎?學校對此是什麼態度?
  • 「親,代寫論文需要嗎?」
    楊樂聯繫到發廣告的人,被拉進了論文代寫群。「群裡有『工作室』的人,其實就是中介,會給每個寫手備註擅長的寫作方向,然後把代寫訂單的要求和價格發在群裡。寫手根據自己的情況聯繫中介接單。」論文代寫群介紹。2019年10月,科技部等20個部門聯合發布《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對案件調查流程及處理措施作出明確規定,買賣、代寫論文被列入科研失信行為中。論文代寫產業鏈條為何仍難以斬斷?
  • 親,代寫論文需要嗎?
    「群裡有『工作室』的人,其實就是中介,會給每個寫手備註擅長的寫作方向,然後把代寫訂單的要求和價格發在群裡。寫手根據自己的情況聯繫中介接單。」論文代寫群介紹。受訪者供圖楊樂回憶,代寫內容一般包括課程作業、小論文類的「小單」和畢業論文類的「大單」,價格視字數和操作難度而定。
  • 大學生怎麼成了畢業論文代寫機構的搖錢樹了?
    ,而且大學生論文抄襲已經是常態了,但是現在論文代寫又催生了新的行業與利益。但是論文代寫真的像某寶的客服所說,真的可以百分之百包拿證嗎?真的能使大學生如願以償嗎?據小編了解,在某寶上搜索「代寫」就可以找到相當多的論文代寫機構,掛羊頭賣狗肉者不在少數,而且大都是某貓店與企業店鋪,從某個方面來說,一個某貓店鋪的前期成本最低也需要二三十萬,由此可知,這灰色收益市場還是很大的啊。
  • 斬斷論文代寫代發產業鏈
    近年來接連曝光多起學術不端行為背後,存在一條隱秘的論文交易產業鏈,一些第三方機構打著「潤色論文」的幌子,買賣論文、抄襲剽竊、弄虛作假。北京某高校博士研究生小趙的手機屏幕亮起,收到一封題為「回覆:投稿」的電子郵件,點進正文一看,卻是這樣的論文代寫代發廣告。  「這已經是我這個月收到的第三封了。」小趙給本報來信說,他經常收到類似的郵件。  論文代寫代發行為,違背科研誠信、腐蝕科研精神。如今,一些論文中介轉向網絡平臺。它們如何運作?為何屢禁不止?記者進行了調查。
  • 揭秘論文代寫中介產業鏈:從寫到發一條龍賺差價
    評職稱、拿獎學金、寫畢業論文,臨近六月,代寫論文的中介又開始活躍起來,有的甚至藏匿於各個QQ群裡,他們明碼標價,開出代寫論文的價格。    中介遊說代寫論文    李女士要評職稱,年初就開始張羅發表論文的事。有位自稱是某雜誌社的編輯主動給她打電話,說能夠在國內多家期刊上發表論文。    當時,李女士的論文還沒有寫好,在得知了這一情況後,這名編輯多次給李女士打電話,試圖遊說她找人代寫,價格是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500元。
  • 《中山大學學報》編輯:目前國內論文造假、論文買賣現象比較嚴重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論文買賣生意「風生水起」,代寫代投機構卻成法外之地》,大體意思如下:最近,科技部通報了已經調查處理的9個論文代寫、買賣、造假的違法案件,其中還涉及不少985、211名校,特別是一些有名的醫學院,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