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發布自2018年以來,自治區檢察機關「全區河湖四亂清理」典型案例。其中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例7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例1起。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艾不蓋水源地地下水超採破壞生態環境案
艾不蓋河是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以下簡稱「達茂旗」)境內最大的內陸河,素有達茂旗「母親河」之稱。艾不蓋河的水源地保護區位於達茂旗明安鎮那仁寶力格嘎查西場,保護區內有多處天然自流泉眼。1989年12月,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供電段與達茂旗人民政府籤訂了引水協議,約定從艾不蓋河水源地保護區內掘井開採地下水供給白雲火車站的生產生活用水。近30年來,艾不蓋河水源地保護區內地下水超採,導致地下水位嚴重下降,部分支流甚至出現斷流現象。同時,地下水位下降,導致水源地保護區內多處自然泉眼乾涸,嚴重影響周邊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2019年4月,達茂旗檢察院與政協達茂旗委員會就從艾不蓋河水源地取水問題開展聯合調研。2019年6月3日,達茂旗檢察院向達茂旗水務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該局對艾不蓋河水源地地下水開採進行長遠規劃,科學論證合理限定地下水年開採量。達茂旗水務局採取多項措施進行整改,一是安裝遠程傳輸流量計量設備,加強對艾不蓋河水源地取水量及實時取水情況進行監督;二是委託水利部牧區水利科研機構,對艾不蓋河水源地進行水資源評估;三是根據水資源評估報告,限定包頭供電段在艾不蓋河水源地地下水年採用量為20萬立方米。
五原縣宏勝平原水庫岸線違法傾倒垃圾破壞生態環境案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五原縣銀定圖鎮宏勝平原水庫兩岸存在大量生活垃圾,不僅汙染水庫水質,而且嚴重破壞水庫周邊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2019年4月29日,五原縣人民檢察院向五原縣銀定圖鎮人民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該政府依法全面履行監管職責,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整治宏勝平原水庫汙染問題。收到檢察建議之後,銀定圖鎮人民政府積極組織相關政府部門開展聯合治理,明確責任主體,以聯合執法的形式進行集中整改。同時,銀定圖鎮人民政府採用了群眾自治的新型治理方式,通過與水庫周邊村民小組籤訂《禁止傾倒垃圾協議》,發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水庫治理活動之中。在庫區岸線汙染治理活動中,檢察機關共督促相關行政機關清理河道10公裡,清理各類垃圾25噸。五原縣人民檢察院以此為契機,促成中共五原縣委、五原縣政府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推動法治五原建設的意見》,為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赤峰市紅山區陰河流域違法排汙破壞生態環境系列案
陰河是遼河水系老哈河支流,發源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圍場縣」),流至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境內與錫伯河匯合,注入赤峰市三座店水庫,為赤峰市數百萬居民提供生產生活用水。赤峰市松山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陰河上遊圍場段水域周邊多家企業存在非法排汙現象,導致陰河水質逐年惡化,嚴重影響陰河下遊三座店水庫的供水安全。
2018年3月26日,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與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檢察院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2018年5月,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就陰河上遊非法排汙汙染下遊水質的問題,向河北省圍場縣檢察院發出《關於商請加大陰河流域環境執法檢察監督的函》。圍場縣檢察院收到商情函之後,兩地檢察機關積極聯動,在移交線索、調查取證、信息共享等方面展開協作。2018年7月18日,圍場縣檢察院向圍場縣環保局、圍場縣水務局及轄區的六個鄉鎮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上述行政機關積極治理陰河上遊企業非法排汙問題。收到檢察建議後,圍場縣政府高度重視,與赤峰市松山區政府積極商談接洽,兩地政府統一部署,積極調度相關行政機關及時治理陰河上遊的非法排汙問題。截止2018年9月20日,陰河上遊圍場段46家清洗胡蘿蔔企業全部安裝了水處理設施,2家澱粉企業完成了汙水淨化設施技術升級改良,共清理河道垃圾5.3萬餘立方米,清理了河道39公裡。
涼城縣岱海湖泊溼地自然保護區違法建設、非法種植破壞生態環境系列案
岱海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岱海湖泊溼地是自治區級湖泊溼地自然保護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較強的水源涵養功能,是保障內蒙古中部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生態屏障。1995年以來,岱海湖泊溼地被違法承包給66戶個體經營戶,進行違法開墾種植、違法建設房屋及養殖圈舍,造成岱海湖泊溼地4萬餘畝遭到嚴重破壞,嚴重影響岱海湖泊溼地的生態系統功能。
2019年4月,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先後向縣林業和草原局、縣生態環境分局、轄區內四個蘇木鄉鎮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上述行政機關對岱海湖泊溼地內的違法養殖和違法種植現象進行整改。收到檢察建議後,被監督行政機關向涼城縣政府專項匯報,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專項整改實施方案,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將溼地內農業種植戶、畜牧養殖場全部清理完畢,並積極修復溼地生態環境。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在岱海湖泊溼地保護區設立了「岱海生態檢察室」,以專門機構促進專業化監督,並與七家行政機關會籤了《關於加強協作推進行政公益訴訟促進依法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意見》,建立岱海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錫林浩特市錫林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列案
2003年以來,錫林河臥龍泉段亂開發現象嚴重,有的未經許可在河道上私自截流蓄水,有的違法建設旅遊垂釣魚塘,有的違法經營餐飲服務場所。
2018年初,錫林浩特市人民檢察院開展「保護錫林河專項行動」,集中整治錫林河臥龍泉河道內「四亂」問題。2018年6月8日,錫林浩特市人民檢察院向錫林浩特市林業水利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該局積極治理錫林河臥龍泉段「四亂」問題,助力恢復錫林河水域生態環境。在檢察機關建議下,市林業水利局對整改問題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並聯合相關行政機關集中執法。對於整改活動,檢察機關強化溝通,及時跟進監督,確保整改效果。截止2019年初,檢察機關督促清理汙染和非法佔用河道5公裡,督促關停汙染企業2家,整改拆除違法建築780平方米,督促恢復治理水域面積550畝。
突泉縣縣域河道違法傾倒垃圾破壞生態環境系列案
突泉縣境內河流眾多,有蛟流河、大額木特河、小額木特河、那金河、旱河五條主要河流及其他若干支流。突泉縣轄區河道內不同程度存在亂推垃圾的問題,造成河流汙染,影響行洪安全。
2019年5月,突泉縣人民檢察院向轄區內九個鄉鎮人民政府先後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地方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河道垃圾亂堆問題。收到檢察建議後,九鄉鎮人民政府呈報縣河長制辦公室,縣河長制辦公室將轄區內河道垃圾亂堆問題全部列入河湖「四亂」問題清理整治臺帳,充分運用「一問題兩清單」工作機制,明確逐個「四亂」問題填報《問題整改認領清單》由責任河湖長籤字,問題整改後填報《問題銷號清單》由責任河湖長和檢察長「兩長」共同籤字確認方能銷號。截止2019年7月25日,檢察機關共督促清理非法佔用河道300餘公裡,督促清理垃圾500餘噸,保護了河道生態環境。
霍林郭勒市渾迪音河道違法亂堆、違法建設影響行洪安全案
渾迪音河是霍林河的一級支流,屬於嫩江水系。華興煤炭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將大量堆土違法堆放在渾迪音河道內,並違法建設臨時建築物,影響河流走向,威脅河道堤防安全。
2019年4月29日,霍林郭勒市人民檢察院向霍林郭勒市水務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該局及時整改渾迪音河河道內亂堆亂建問題。收到檢察建議後,市水務局及時向華興煤炭公司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同時處以5萬元罰款。2019年5月6日,市水務局、市自然資源局等行政機關組成聯動督導小組,進行現場督辦。2019年5月29日,華興煤炭公司徹底清除了堆土7萬立方米,全面拆除了違法建築物,清除河道防洪安全隱患,恢復了河道原狀。
滿洲裡市人民檢察院訴李某某等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呼倫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泊,漁業資源豐富。近年來,受非法利益驅動,在禁漁期內非法捕撈水產品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極為猖獗。2019年5月,李某某等三人在禁漁期內,到呼倫湖南岸烏都魯水域附近使用禁捕工具,非法捕撈野生鯉魚、鯽魚1096斤,價值7142元。經水產專家評估,李某某等三人的行為同時造成呼倫湖自然資源損害為20592元。
滿洲裡市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李某某等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中,同時對李某某等三人破壞漁業資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機關依據呼倫湖科研部門專家出具的意見,提出李某某等三人承擔自然資源損害賠償金20592元及專家評估費用3000元的訴訟請求,得到了人民法院的支持。2020年6月,檢察機關邀請呼倫湖漁業公司水產科研所的專業人員提供技術支持,購買合適魚苗,對待投放魚苗進行抽樣檢測,確保投放魚苗質量,最大限度保證魚苗成活率。2020年6月18日,在公安、檢察、法院、湖泊管理部門的共同見證下,80萬尾魚苗被投放到呼倫湖內,以恢復性司法的救濟方式,修復遭受損害的自然資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靜超)
【來源:正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