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新聞網站2月17日報導,美軍一艘「俄亥俄」級潛艇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海岸附近發射了一枚「三叉戟-2」彈道飛彈。有分析認為,此次試驗是在為發射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做準備。美軍不僅高舉核大棒,而且還在力推核武器的實戰運用。人們不禁要問的是,美國已經擁有當今世界最強大的戰略核武器,為何還要大力發展低當量戰術核武器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三叉戟-2」潛射彈道飛彈是美國海軍唯一一款能夠攜載核裝藥的戰略武器,每一枚飛彈可攜帶47.5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由於該型飛彈的殺傷威力極大,一旦在衝突中使用將導致「世界末日」。於是,美國為型飛彈的基礎上研製了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W76-2型彈頭當量不低於10000噸,但也有專家估計為6500噸左右。按照美軍的計劃,W76-2將替換現役的部分較大當量的彈頭,但總體不會增加已部署潛射彈道飛彈的數量。
目前,美國潛射彈道飛彈使用的核彈頭主要包括,當量47.5萬噸的W-88,10萬噸的W76-1和1萬噸的W76-2。美軍宣稱,低當量核武器可增加針對不同強度攻擊的選項,以防止陷入,或自殺或投降困境,可大幅增強核威懾的可信性。而此次美軍試射「三叉戟-2」彈道飛彈無疑是在為實戰部署W76-2低當量核彈頭鋪路。但是,這也為對付大國邁出了危險一步。因為美軍要打擊小國,使用常規軍事力量就足夠了,而只有在對付大國時,才需要使用核武器。外界普遍擔憂,美軍低當量核彈頭的部署,極大降低了美國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增大了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
事實上,美國國內對於部署低當量核彈頭也存在不同看法。反對者指出,美國現役核彈頭爆炸威力覆蓋30-120萬噸範圍,已包括低當量選項。此外,由轟炸機攜帶的核炸彈當量也是可調的,最小可至300噸,故而不就不需要發展低當量的潛射核飛彈。但支持者則認為,面對敵方的防空系統,戰機的生存能力堪憂。相比較而言,攜帶低當量核彈頭的潛艇則在生存和突防能力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不過,國際輿論認為,相較於大當量戰略核武器,低當量戰術核武器所造成的附帶損失要小得多,在使用決策過程中的顧忌也會少很多。換言之,潛射低當量核彈頭的存在,客觀上使美軍更容易在衝突中使用,從而增大了美國與他國爆發核戰爭的風險。
有軍事專家表示,所有的核武器本質上都是戰略武器,而非戰術武器,即使低當量核彈頭也威力驚人,存在升級為大規模核戰爭的風險。況且同一種潛射彈道飛彈能夠搭載低當量和大當量核彈頭,將令對方很難辨別,出現誤判,做出過激反應將在所難免。而美國在一份「核態勢評估」的報告中也明確指出,美軍發展低當量潛射核飛彈,主要是為了應對俄羅斯等大國的軍事需求。對此,俄羅斯軍方表示,我們有能力對任何國家進行核反擊,儘管他們也有強大的核力量,但魚死網破又如何?其實,普京總統也曾直言,如果世界上沒有了俄羅斯,那地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言外之意就是,俄羅斯將會與敵人死拼到底,即便是同歸於盡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