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資助期刊特徵分析

2021-03-02 sciSpread

想了解更多關於科研工作、碩博生活、論文寫作和投稿技巧、最新科研政策解讀、學術出版趨勢、期刊解析等原創文章,請關注ISE學術前沿!

長按關注ISE學術前沿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決定聯合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以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發了《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提出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其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參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目錄確定。
什麼樣的期刊入選了「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這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有哪些內外部特徵?基於這樣的問題,我們展開了下面的研究。入選期刊包括領軍期刊22種、重點期刊29種、梯隊期刊199種(包括英文期刊99種、中文基礎研究類期刊68種、中文工程技術類期刊27種、中文科學普及類期刊5種)、高起點新刊30種。領軍期刊、重點期刊、高起點新刊均為英文期刊,梯隊期刊中的英文期刊佔比約一半。對比項目申報與資助比例,英文期刊的資助率要遠高於中文期刊。在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中,中國科學院主辦的期刊入選數量最多(20種)。在梯隊期刊中,學/協會主辦期刊入選數量最多(81種),中華醫學會表現最為突出(15種)。在高起點新刊中,高等院校主辦期刊入選數量最多。中國科學院、教育部、中國科協是入選期刊的三大主管單位。表1 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期刊主辦單位分布

在期刊學科類別統計中,大類學科參考了2019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的分類,小類學科參考了JCR的分類,並進行了適當調整。期刊的優先建設領域參見《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領軍期刊共涉及7個大類學科,包括自然科學綜合類期刊2種。重點期刊共涉及7個大類學科,與領軍期刊相比,沒有自然科學綜合、航空航天領域的期刊,增加了天文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安全科學類期刊。從大類學科來看,工業技術、醫藥衛生兩類期刊在入選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數量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以上兩個學科的科技期刊儲備數量充足,且已經培育出一批高水平學術期刊。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的選擇標準均聚焦於「期刊學科領域」,重點關注優先建設領域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是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涉及數量最多的優先建設領域,相比之下,以上3個領域更受重視且辦刊基礎更加堅實。但「優先建設領域」期刊並非入選的必要條件,只要努力提高辦刊水平,所有期刊都有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機會。對比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梯隊期刊的顯著特徵是資助期刊數量最多,各學科均有資助,領域覆蓋面廣,全方位帶動發展,是我國科技期刊邁向世界一流的後備軍。入選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分析主要依據中國知網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和《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年報》。
依據2019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14種領軍期刊處於Q1區,63.64%的領軍期刊在國內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依據2019年版《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年報》,22種領軍期刊均進入Q1區或Q2區,其中15種期刊處於Q1區,68.18%的領軍期刊具有高國際影響力。分析發現,高國際影響力並不是入選領軍期刊的必要條件,領軍期刊的資助更側重於具有高國際影響力的英文刊物。依據2019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7種重點期刊處於Q1區,24.14%的期刊在國內有高學術影響力。同等計算條件下,重點期刊的國內影響力要低於領軍期刊。依據2019年版《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年報》29種入選期刊中有27種有數據可查,有數據可查的期刊均進入了Q1區或Q2區。同等計算條件下,重點期刊的國際影響力要低於領軍期刊。重點期刊的資助側重於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英文刊物。依據2019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199種梯隊期刊中144種處於Q1區,72.36%的期刊在國內有較高學術影響力。從整體數據來看,梯隊期刊的國內影響力要高於領軍和重點期刊,這主要是因為梯隊期刊中約一半是中文期刊,這些中文期刊進入Q1區的比例高達90%,國內影響力較高。依據2019年版《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年報》,199種梯隊期刊中32種處於Q1區,16.08%的期刊具有高國際影響力。從整體數據來看,梯隊期刊的國際影響力遠低於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梯隊期刊與世界一流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有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梯隊期刊中的英文刊物進入Q1區的比例為12.12%,低於中文期刊的20%,說明部分中文期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指出,領軍期刊的申報條件包括被國際重要資料庫收錄且主要引證指標位於學科前50%,重點期刊需被國際重要資料庫收錄且主要引證指標位於學科前75%。
統計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的收錄情況與引證指標(JCR指標),分析發現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都已被SCI收錄。在領軍期刊中,由於《巖石力學與巖土工程學報(英文版)》被SCI收錄時間晚,沒有JCR(2018)數據。《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沒有躋身於學科前50%,影響因子百分位為49.69%。其他期刊均符合「位於學科前50%」的指標。在重點期刊中,除《自動化學報(英文版)》被收錄時間較晚,沒有JCR(2018)數據外,其他期刊均符合「位於學科前75%」的指標。表2 領軍、重點期刊JCR(2018)指標對比情況

對「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資助期刊的特徵進行分析,可以了解這些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特點,為其他有潛力的科技期刊發展提供參考。領軍期刊和重點期刊項目重點支持英文期刊;以域選刊,重點關注優先建設領域;所有期刊均被SCI收錄,主要引證指標表現優秀。梯隊期刊兼顧中、英文刊物;資助數量最多,覆蓋學科領域較廣;整體國際影響力不高,但其中的中文期刊具有較高的國內影響力;高起點新刊項目主要支持英文期刊,關注優先建設領域。楊睿,中國農業大學圖書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期刊評價王寶濟,中國農業大學情報研究中心/圖書館研究館員,研究生導師,《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執行主編。研究方向:期刊評價,情報研究與信息諮詢,信息技術應用註:本文改寫自「楊睿,王寶濟.「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資助期刊特徵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0,31(09):1101-1109. 」

科學文字社由中國雷射雜誌社倡導成立,旨在共同學習科技期刊政策趨勢,交流編輯工作心得經驗。

來源:科學文字社 微信公眾號整理

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多點'在看',多點文章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學報(英文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本站訊 (通訊員陳曦)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公布「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天津大學學報(英文版)》(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入選梯隊期刊類項目,項目周期5年,每年資助經費40萬元。
  • 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原標題: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發布《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 ,《分子植物》《工程》等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分獲資助。
  • 《應用數學和力學》(英文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本網訊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近日發布了「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    據了解,AMM1980年創辦,現為月刊,由上海大學和中國力學學會主辦。 自1997年開始被SCI收錄,1990年開始被EI全文收錄,是國內最早被SCI和EI收錄的應用數學和力學類期刊,也是中國高校中最早被SCI和EI收錄的期刊之一。
  • 關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
  • 專訪科技期刊《園藝研究(英文)》創刊主編程宗明:入選卓越行動計劃...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
  • 《藥物分析學報》(英文)、《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入選中國科技期刊...
    本網訊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近日發布了「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藥物分析學報》(英文)入選重點期刊類項目,《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入選梯隊期刊類項目。
  • 專訪科技期刊《分子植物(英文版)》常務副主編/編審崔曉峰:卓越...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分子植物(英文版)》常務副主編/編審崔曉峰分享了辦刊觀點。
  • 2020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擬入選項目
    經過項目申報、資格審查、答辯評審等一系列緊張有序的工作,2020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擬入選項目終於水落石出。 本次共計有126種新刊申報,擬批准30種,通過率為23.8%,能源與材料、智能與製造、環境與生態、醫學與健康等領域獲得通過的新刊相對較多。
  • 期刊洞見 | 寧筆:我國需要更多英文科技期刊
    2019年9月18日,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印發了《關於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科協發學字〔2019〕41號)[2],公布了《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
  • 《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喜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B類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六部委聯合發文通知,中國科協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第二期項目」,並以「科協學函刊字〔2016〕163號」文件公布了第二期項目資助名單
  • 科研界的聖經---「卓越期刊」 名錄
    《通知》提出,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以下簡稱「三類高質量論文」)。文件還提出了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的幾類情況。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今天卓越期刊解析我們來分析一下Cell Research。期刊信息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入選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類期刊
  • 專稿 | 我國需要更多英文科技期刊
    但要想成為全球第三,我們顯然需要出版更多的英文科技期刊。至於要不要「趕英超美」,那是另一個話題。從操作層面,建設1000種英文科技期刊可行嗎?大致的時間點?我們嘗試著分析如下:2.1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總量現狀據《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9》,截至2018年底我國出版英文科技期刊333種[5]。
  • 專稿|我國需要更多英文科技期刊
    但要想成為全球第三,我們顯然需要出版更多的英文科技期刊。至於要不要「趕英超美」,那是另一個話題。從操作層面,建設1000種英文科技期刊可行嗎?大致的時間點?我們嘗試著分析如下:2.1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總量現狀據《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9》,截至2018年底我國出版英文科技期刊333種[5]。
  • 清華主辦4種英文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
    清華主辦4種英文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  清華新聞網12月2日電(通訊員 王強)11月29日,中國科協在官方網站發出《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支持項目的通知》。  10月25日,本著客觀、公正、民主的原則,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專家委員會對200種符合申報條件的期刊進行了嚴格評審,專家委員會由包括兩院院士、「973」首席科學家等國內頂尖學者和期刊出版專家在內的63人組成。10月31日,評審結果在中國科協等聯合實施部門網站公示。
  • 中國英文科技期刊推介:Engineering
    「解釋世界」,那麼中國期刊《Engineering》就是「改變世界」。《Engineering》 是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於2015年共同主辦的中英雙語月刊,承載著中國工程院發揮最高學術機構學術引領作用的使命,從創刊開始就定位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綜合性工程類權威期刊。
  •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綜述—新聞—科學網
    科技期刊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成果交流傳播的重要載體,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園地,是爭奪國際科技創新智慧財產權的主要平臺,在記錄和傳播科技成果、引導學術建設、開展學術評價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事業、出版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期刊取得了卓越成效。
  • 新創辦英文科技期刊可繼續獲資助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日前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獲悉,根據《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規定,2017年度繼續組織D類項目新創辦英文科技期刊申報工作。    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採取「以獎代補、定額資助」的形式,支持創辦能夠代表我國前沿學科、優勢學科或填補國內學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導其建立科學規範的編輯出版運行機制,提升管理效能,儘快提升國際影響力,成為國際化科技期刊。每刊一次性支持50萬元,待期刊取得刊號後一次性撥付經費。
  • 中國需要約1000種英文期刊
    2.2  我國建設英文科技期刊的積極性高我國各種辦刊主體,對創辦新的英文期刊有著很高的積極性。整理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一期和二期每年以及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第一年的申請數量、資助數量如表3所示。
  • 中國科協年會研討科技期刊發展:向世界一流期刊看齊
    我國科技期刊如何提升競爭力?大數據時代,科技期刊發展有什麼趨勢?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科技期刊論壇上,與會專家就此進行了討論。專家表示,集群化、市場化是科技期刊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中國科技期刊想提高影響力,有必要走數位化、集約化、集團化、國際化之路。」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魏均民說。近年來,我國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但科技期刊發展相對滯後。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眾多優秀高水平論文選擇在國外期刊發表,高質量稿源不足。學科覆蓋面不足也是我國科技期刊存在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