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圖示:終於明白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的區別了

2020-12-12 尚德自考本科助手

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討。

一、學生版

二、圈圈版

想像這個圓圈代表了人類的所有知識。

你小學畢業時,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

高中畢業時,了解了更多。

拿到本科學位後,你有了自己的專業。

碩士學位讓你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的鑽研。

繼續閱讀學術論文,你會逐漸抵達人類知識的邊界。

一旦抵達了邊界,你便專注於此。

你花幾年的時間試圖突破邊界。

終於有一天,你推動了它。

這個凸出來的部分,讓你獲得了博士學位。

當然,對你而言,這個世界看上去不一樣了。

但別忘了全局是長這樣的。

這是一組非常生動的圖畫,最後那張圖更是「意外結局」的典範。它讓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對於走在碩博道路上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為推動了一點邊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領域中,忘記了這個世界的遼闊和豐富。

三、兔子版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比喻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是:導師負責給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裡,並指導學生學會打兔子的本領。反之,研究生則是從導師那裡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並採用從導師那裡學到的打兔子本領擒獲一隻兔子(就是做完論文)。

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之區別的「兔子理論」:

本科生:學習撿「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學知識都是別人已經發現並經過了反覆驗證的知識,是固定、穩定的,屬於「死兔子」。此階段的學習訓練只是學會找到一條比較便捷的路徑把已經死在那裡的「兔子」拿回來。

碩士生:學習打一隻在視野中奔跑的活兔子。這隻兔子在哪裡?需要導師指給你,或者需要導師和學生一起來確定其位置。導師在「指兔子」的同時還應該告訴學生瞄準並射死兔子的本領。碩士生需要遵從自導師處學來的方法和技術,去把這隻尚在活動中的兔子打死,然後再通過以往已經具備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

博士生:學習打一隻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時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視野裡跑著,而是在樹林裡跑——導師可以確認一定有這隻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從樹林裡把這隻兔子攆出來,判斷是否值得去獵取,再用更高級的獵取技術去射擊並沿用原有方法將兔子取在手中。

博士後階段:此時,導師叫合作導師,他就要和博士後一起來確定究竟到哪裡去尋找兔子,此時面對的可能是不一樣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後確定是否需要在這裡佇足,並重複以上過程。

四、紅燒肉版

本科論文

第一章:紅燒肉的定義和類型;

第二章:各種紅燒肉區別和特點;

第三章:東坡紅燒肉的具體特點;

第四章:烹製東坡紅燒肉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結論:東坡紅燒肉可以更好吃。

碩士論文

第一章:關於豬肉做法的文獻綜述;

第二章:紅燒肉做法的歷史演變過程;

第三章:傳統紅燒肉製作和研究方式介紹和比較;

第四章: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對紅燒肉做法的啟示;

第五章:剩餘價值紅燒肉的具體做法;

第六章:剩餘價值紅燒肉的創新之處和進一步研究建議。

結論:紅燒肉很好吃,但是吃的過程中注意區分,剩餘價值理論指導下的紅燒肉做得會更符合社會主義實踐發展。

博士論文

序言:歷史中豬肉食譜的文獻綜述、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不足和問題;

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豬是怎樣養成的;

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豬的各個部分肉質的區分和作用;

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馬克思理論不同發展階段對紅燒肉發展的影響和啟示;

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紅燒肉製作的實證研究(變量選取、理論模型和計量分析)。

結論:紅燒肉是不是可以吃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總體來看,在滿足一定約束條件的情況下紅燒肉是不錯的營養、美容食品,但操作過程的障礙還需要通過真學、真懂、真用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有必要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理論創新和政策支持,使紅燒肉更好地實現增加營養、避免增肥和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五、專業分析版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較為全面的從學習、分析、研究方法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本、碩、博學習的區別,我們節選了部分內容:

1.本科學習與研究生學習的區別

本科是素質教育,是從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讓他們完成文明教育的過程。素質教育不在乎學什麼專業。例如,家長們對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個大學生,而不是要求找學某種專業的。家長們未必能解釋為什麼,但他們知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動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養做人的品格和修養的過程。

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質教育,是專業教育。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區別。這個區別決定了你們應注重學習什麼的問題。你們的學習帶有研究性質,這對你們畢業後的工作選擇與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畢業後終生從事其所學專業的人數比例原則上不會超過10%。這裡我說的不是上世紀50年代的本科畢業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後的本科畢業生。

碩士畢業生終生從事其碩士專業的比例會高一點,約15%。而博士畢業生以博士專業為終身職業的人數應不低於三分之二,低於這個標準則說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說明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質是專業教育。

2.碩士生學習與博士生學習的區別

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生的區別是專業水平差別,不是素質差別。兩類畢業生在為人的素質上沒有差別,其區別是研究技能。研士生教育培養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養的是學術技能。碩士生畢業後的工作主要是從事事務性的工作,做學術研究的很少。

因此碩士生要注重學習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級交待下來的任何一項事務性工作,都需要進行調查了解基本情況,判斷問題的性質,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找到實施的方案和路徑。

這些解決問題的程序和學術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獻回顧、找到有意義的問題、提出假設、進行實證、做出結論。無論是研究具體的事務性問題還是研究學術性問題,都需要廣義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由於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不同,前者是事務性的,後者是學術性的,因此你們對於學術的態度不能一樣。博士生要有較強的批判精神,即發現錯誤的能力,因為發現現有知識的缺陷,才能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

碩士生如果有了這種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選擇畢業後讀博。否則,你到了工作單位,總是發現領導的決策有缺陷,你會不甘心情願地執行領導決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碩士的學習主要是學研究技能,學會如何將研究技能應用於自己的工作,培養成清華人的「能幹、出活」精神。我以為能達做到這一點,碩士教育就達到了目標。

博士教育重要的一點是尋求真理、發現規律、探索人類尚不知道的知識。要發現新知識不僅需要研究能力,還需要學術激情和學術奉獻精神。很多學術研究所發現的知識都沒有實際用處,不能轉化成為物質財富。

從經濟學的理性角度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屬於非理性的,因為從事這種研究的人得不到實質性的經濟收益。然而,人類的科學進步就是建立在發現了很多人們認為沒用的知識的基礎上的。

然而,發現新知識是有樂趣的事,於是很多博士選擇在低工資的大學就業而不選擇高工資的企業。家長們常說的,「這孩子讀傻了」,就是這個異化過程。社會上常說的「笨得像個博士,傻得像個教授」,就是異化的結果。當你領到博士學位證書時還沒被異化,你可能是個含金量不高的博士。

漲知識:

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碩士生:就是碩士研究生

學歷:大學學歷、研究生學歷

學位:學士(大學本科畢業),碩士(碩士研究生畢業),博士(博士研究生畢業)

注意:博士後不是學歷也不是學位,而是一種工作經歷。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啦!

自考君每天為你分享更多相關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文章。

相關焦點

  • 論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女青年為找男朋友,謊稱自己是本科學歷,最終因博士身份暴露而被甩。後來她終於與另一位碩士男朋友喜結連理,後因婚禮堵門時給新郎甩出一道偏微分方程,稱「解出方可進門」導致婚禮錯過吉時。這些段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本科、碩士、博士之間區別很大啊。
  • 學歷、文憑、學位三者的含義及區別是什麼?很多人還弄不明白
    很多人還弄不明白 學歷、文憑、學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詞彙,但三者的含義分別是什麼,在我們考大學的時候也沒多少人要去搞清楚三者的區別,但要對大家日常使用的這三個用語進行甄別和解釋的話,也很簡單,它們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道理,作為大學生和家長應該明白的道理。
  •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四者到底有何區別?
    但是你真的知道本科、碩士,博士,還有博士後這幾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 在很多大城市裡,有一個本科學歷是最基本的條件,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本科起步。 在大學四年裡,只要不逃課不掛科,基本上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這時候有些人覺得學歷低,就會選擇考研。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廣東共青團根植中國南方的青年價值敘事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終於有一天,你推動了它。本科教育是培養做人的品格和修養的過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質教育,是專業教育。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區別。這個區別決定了你們應注重學習什麼的問題。你們的學習帶有研究性質,這對你們畢業後的工作選擇與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畢業後終生從事其所學專業的人數比例原則上不會超過10%。
  • 事業單位裡本科是不是比大專學歷工資高?
    確實,對於初入事業單位的職工,本科學歷比大專學歷的工資是會更高一些的! 我國事業單位在編職工的工資收入的主要構成是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項。 崗位工資與學歷並沒有絕對關係。
  • 全日制最高學歷與函授本科第二學歷有啥區別?
    全日制最高學歷與函授本科第二學歷有啥區別?第一學歷多指受過的全日制的最高學歷教育,目前僅限大學本科及其以下學歷。第一學歷之外的學歷無論是否全日制,稱為第二學歷。最高學歷和第一學歷並不衝突,可能一致也可能高於第一學歷。
  • 只有博士學歷才能在大學教書?其實大學教師中碩士和本科學歷都有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學歷高是基礎,如果沒有學歷,那就不能成為大學教師,這是很多人的固有認知。許多優秀的博士畢業生可以留在學校直接教書,很少聽說有碩士學位的畢業生可以留在學校教書。高校教師分為輔導員、一線任課教學老師、二線教學老師、還有行政、後勤等等。
  • 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是什麼?
    高等教育學歷有:大專(無學位)、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學位有:學士、 碩士、 博士。1、學士學位(對應本科學歷)4至5年苦修學分,學分達到獲得學士學位。學歷:分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讀到那個階段,順利畢業,那麼就有該學歷!
  • 大專是什麼學歷?跟本科相比,有什麼區別?
    其實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比較片面,因為本科大學和更好的工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專科大學跟不好的工作也不能夠直接畫一個等號。但既然很多人都認為大專學歷不如本科學歷,所以在就業方面可能也比本科大學生差,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那麼大專是什麼學歷?跟本科相比,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大專是什麼學歷?大專其實就是專科學歷,也可以稱之為高等專科學歷。
  • 學歷提升業餘大專與函授有什麼區別?
    學歷提升業餘大專與函授有什麼區別?業餘大專與函授的區別在於學習時間和形式上的差異,業餘大專主要是利用學生周末或者工作日晚上到校學習,函授則是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面授,平時主要是自學或者網絡授課,不要求學生到校。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本科為主體,大專有機會!
    從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條件來看,均要求考生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以2020國考數據為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要求考生學歷大專及以上,其中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招錄人數和職位數所佔比例最大。本科生可以報考的職位有12286個、21586人,分別佔總職位數的88.7%,總人數的89.5%與去年相比,佔比略有上升,且近年來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說明本科學歷依然為招錄主體。從以上數據可以說明本科學歷依然為招錄主體,但是大專學歷的考生還是有不少機會的!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終極版)
    來源:百度學術(ID:baiduxueshu)綜合自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知乎、麥可思研究、學術志等 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我們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以期能和大家一同探討。
  • 高考志願:大專與本科學歷有什麼區別?哪個學歷高?其實你猜錯了
    高考志願:大專與本科學歷有什麼區別?哪個學歷高?其實你猜錯了!高考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人生的裡程碑。2018的高考早已落下了帷幕,有同學因為發揮失常,所以選擇復讀,而優秀成績的考生最近已經開始進入志願填報的環節了。
  •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專學歷有機會嗎?
    從以上數據可以說明本科學歷依然為招錄主體,但是大專學歷的考生還是有不少機會的!鴨弟弟提醒:非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其他國民教育形式(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夜大、電大等)畢業生取得畢業證後,符合職位要求的資格條件的,均可以報考。
  • 乾貨:公務員考試,大專學歷與本科學歷有什麼區別?
    在公務員考試中,學歷問題限制了很多崗位的報考。那麼,在報考時,崗位對大專學歷和本科的要求有什麼區別麼?一、崗位的性質不一樣分析歷年的報考情況,可能某鄉鎮招錄一百個崗位,符合大專學歷的崗位可能僅僅只有不到十個。並且,大專學歷的崗位,都偏向於基層、服務於基層,都是一些冷門的專業。就拿我們縣今年的崗位來說,符合大專崗位要求的,只有公安、特警、三支一扶、四項目大學生退役士兵、人武專乾等等。
  • 大專是什麼學歷 和本科有什麼區別
    學歷教育:             青島開放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提升。                              勞務派遣、出國勞務                       什麼是大學學位,您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了嗎?大學學位和本科學位之間有什麼區別?
  • 自考本科的學士學位證書終於拿到手了
    發現學位證比畢業證要漂亮,這也許就是學校發的證和教育部門發的證的區別吧。不得不吐槽一下學位網,一直提示驗證碼錯誤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這是通病。我們只明白學歷,卻對學位的概念比較模糊。我國的學歷從小學到高中,然後是大專,本科,研究生,很多人會把博士也並為學歷一欄。而學位又分為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博士後。相應的匹配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國外的大學是只分學位的,所以要想留學必須要拿到學位證,因為人家不承認畢業證,所以不管是在國外上大學的還是留學的畢業只有一個學位證。
  • 報考公務員的學歷:本科和大專有什麼區別
    寫在前面:公務員考試中,大專和本科都可以報考;學歷越高,報考公務員就越有優勢,低學歷的可以選擇通過其他途徑提升學歷。一般而言,地級市以上基本是要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縣和縣級市、區大部分是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只有鄉鎮政府或縣和縣級市、區的派出駐紮鄉鎮機構學歷要求可能低一些,要求最低專科學歷。而可供大專選擇的崗位,大多數是基層鄉鎮或者偏遠地區的崗位,這些崗位基本四不限,導致競爭非常大。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看完竟無言以對
    @QilanYuan   博士和碩士從能力培養上,我覺得是很不一樣的,他們適合的出路也大不相同。這裡僅說說我理解的工科博士和碩士的區別。   博士注重培養科研能力。   本科很少涉及科研工作,畢業設計和一些必須的科研活動通常只是碩博或者老師帶著打打雜,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少有深入的思考。碩士和博士都需要在導師框定課題範圍之後,獨立主導課題實現的全過程。碩士要解決從理論到應用的問題,方向上比本科時更進一步。博士則更多研究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所以博士的課題往往會更宏大,更底層,更具不確定性。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怎樣區別?
    大學本科畢業是否就是學士呢?普通人知道比本科更高的學歷是研究生。隨著大學生規模越來越大,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競爭力也越來越大強。很多大學生不再以就業為最終目標,而是以提高自己的學歷或者學位,來增強自身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力。在國內有不同層次的學歷或者學位,比如有本科、學士、研究生、碩士、博士等。下面做一個具體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