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小可
01
嫁到臺灣後,月如做起了幸福的全職太太。
在很多朋友的眼裡,她真是一個幸運的女人。雖然是二婚,但是丈夫體貼帥氣,是家大型電子公司的manager,年收入不菲。
月如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好一雙年幼的兒女,研究如何調製咖啡,把生活過成了精緻如詩般的日子。
某個秋日的黃昏,她在整理舊時的相冊,一張泛黃的相片掉到了地上。那上面是兩個小孩可愛的笑容,那麼熟悉卻又陌生。
當年潮水般的回憶突然鋪天蓋地地襲來,月如的眼眶開始慢慢溼潤起來。
十年,對於很多人來說無非就是臉上多了好多條皺紋,眼神變得更空洞。
可是這十年,煉獄般的經歷卻把她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變成了內心飽經滄桑嘗盡酸甜苦辣的女人。
誰是誰的過客?誰又是誰生命中的劫數?
02
廣東潮汕一直是出了名的重男輕女,月如不幸地生在了一個當地富商的家庭。
父親是一個非常大男子主義的人,愛財好色,身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騷女人圍繞。
母親嚴厲而冷漠,經常因為父親晚歸身上帶著各種酒氣口紅印還有香水兒吵架。
自打她懂事後,就每天在他們吵架的陰影中戰戰兢兢。
後來父親竟然公然帶女人回來過夜了,被母親當場抓著兩個人赤身裸體。他們離婚了。
她心裡恨父親,同樣也恨母親。
十幾歲本來是個美好的年齡,卻因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極端的自私,她感受不到半點的溫暖和關愛。
離婚後的父親更加肆無忌憚地帶女人回來了,母親則是一個人清苦地過著日子。
有一次父親帶的情人妖嬈嫵媚,還算計陷害她偷首飾,父親知道後暴怒一下子打了她一嘴巴。
她當場就哭成了淚人,把自己鎖在房間裡狠狠地哭了一晚上。
憤怒,失望,還是絕望?
月如想過離家出走,永遠擺脫這個噩夢般的家庭。一走了之,永遠也不要理他們,可是身上沒錢這是致命傷。
03
或許是少年時生活的不幸福吧,月如一直很渴望和幻想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
終於,在二十歲的那一年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文君。
他高高的,瘦瘦的,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話不多,就是看上去敦厚老實,平時在父親的廠裡做些雜活。
單純的她第一見見面就喜歡上文君了,戀愛的消息不久後就傳遍了整個鎮上。
父母壓根是不贊同他們在一起,一個是富商的女兒,一個廠裡的打工仔窮小子。
傻子都明白,兩個人身份地位相差懸殊太大,聽上去就是個笑話。
可是眾人越反對,她堅持要和文君在一起不管他有多窮不管他有多低微。
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觸碰到愛情,文君總是關心她生活的一切,給了她從來沒有的愛和感動。
終於她鼓起勇氣偷了了家裡的戶口本,火速地民政局領了結婚證。
文君說,以後我會好好照顧你的,相信我,會越來越好的。
她開心地點了點頭,幸福地依偎在他的懷裡。苦澀的生活仿佛第一次有了甜的感覺。
04
命運總是迫不及待地向人開玩笑,月如的婚姻生活好像是被詛咒了!
不諳世事的她開始體會到的菜米油鹽的瑣碎和家庭支出的昂貴,第一個孩子開始降臨的時候帶來了莫大的幸福,可是生活變得越來越拮据了!
文君工資不高勉強夠生活,現在有了孩子奶粉錢各種費用都來了。生了小兒子之後壓力更大了,文君就偶爾是錢莊賭博,希望偶爾可以碰下運氣。
剛開始還贏了一些錢,後來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了。再後來,回來的時候錢輸得光光,還帶著一身臭氣燻天的酒氣。
月如看著就火了,邊責備著邊幫他脫鞋。可是文君卻聽的不高興了,一來二回就吵起來了。
她說,「別賭了,我們就踏踏實實地掙錢吧。」
「不賭哪有錢來養你們?」!文君吼道。
「總會有辦法的吧」,她嘆了口氣。
「不要說了,我要睡了」
「這樣下去,我怕我們輸得精光!」
「你個女人,懂個屁啊?!」
他徹底生氣了,一個巴掌就拍在她的臉上,火辣辣的。
那麼觸不及防,打碎了她所有的幻想。她大哭起來,眼淚決堤般地流出來了。
清醒後,文君道歉了好久並發誓絕對不會這樣子了。可是家暴這樣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有下一次。
第三次她被揍地鼻青臉腫,身上紅一塊紫一塊。她不敢跟父母和朋友說,怕別人笑話她,那一次之後她東西都沒來得及收拾就衝出了家門。
05
小鎮很小,但她不敢回家,更不願意讓父母知道。
文君有好幾次來打聽她的消息,她只好躲了起來。
知道真相的閨蜜給她在潮州市介紹了一份工作,幫啤酒廠推銷啤酒,雖然工資很高,但當地人看不起覺得只有外來妹才願意做這樣的工作。
只有高中文憑的她,很難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為了賺錢和生存,她從一個滴酒不沾的女人變成了酒量超人的豪放女。
可是她不在乎,只要能為她爭取兩個孩子的撫養權,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當那一紙雙方籤名的離婚協議終於判下來的時候,她默默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外面的陽光很刺眼,可是關於未來的路好的奔走,她突然感覺好害怕和茫然。
離了婚的女人,面對現實的殘酷和冰冷本來就不易了,更何況還有兩個孩子!
想到自己不負責任的母親,她更難過了,如今自己的孩子也要經歷這樣的苦,為什麼這樣狗血的劇情總是發生在她的身上呢!
迫於無奈兩個孩子委託給母親照顧,每個月給她寄很多生活費。
那段艱難的時光,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是煎熬。她只能靠拼命地工作來麻痺自己,每天都是醉醺醺地被同事玉兒接回家。
業績越來越好了,她銀行卡上的數字越來越高了,還收穫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友情。
一個離婚的女人,身上有沉重的負擔,也許人在最落魄的時候遇到別人對自己的好都會特別記憶深刻而且永生難忘。
玉兒是個單身的女人,二十七八左右,姿色中等偏上。和男朋友談了六年戀愛剛分手,某種意義上同情她的遭遇,算是同病相連了吧!
都說患難見真情,可是閱歷尚淺的她,怎麼會知道有一天她們的友情也會有盡頭!
06
玉兒一本正經地告訴月如,她在香港有認識的朋友在經營一家大型的商場,在那邊薪水高又輕鬆。
對於生活在廣東的人來說,香港仿佛就是一個淘金的天堂。
月如聽的很心動,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並沒有多少機會可以選擇了,於是她打算跟著玉兒去試試看。
到香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璀璨的燈火照的月如眼神熠熠閃亮。
來到一條狹窄的巷子,玉兒嫻熟地爬上了樓梯。月如跟著到了六樓的門口,門口一個帶著金項鍊染著黃頭髮的男人操著一口港式粵語打了聲招呼就進去了。
本來說好是要來先簡單面試下的,月如沒有半點懷疑地就相信了。直到發現裡面有一個女人還有好幾個男人在邊抽菸,煙霧繚繞,神情猥瑣。
這時,玉兒說:到了,可以談價錢了!
聽到這句話時,月如隱隱約約感覺到了哪裡有點不對勁。
只見玉兒走到那個畫著誇張眼影的女人身邊竊竊私語了下,然後那女人就過來問月如,每接待一個客人,給你六成提成怎樣?
月如說,你說什麼?接待什麼客人?
女人輕蔑地笑了下,你難道不知道嗎?這裡是幹什麼的?過來做小姐賣就要懂行點!
月如一聽,猶如晴天霹靂般,心裡咯噔一下蒙住了,玉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玉兒超乎冷靜地說,她是我們這裡的媽咪,以後你要賺錢就要靠她了!
你不是說帶我來香港找工作的嗎?怎麼變卦了?!月如氣得大聲吼道。
你太天真了吧?有那麼容易賺的錢啊,做這一行你可以賺到錢,而且來錢快,想想你兩個孩子!
萬萬沒想到以為玉兒是一輩子可以交往的朋友,最後還不是無情地欺騙了她!
月如快崩潰了,她想快點逃離這裡,可是還沒挪動腳步,兩個彪形大漢就擋了她面前。
說時遲那時快,她挪到了打開的窗戶邊,尖叫道:你們,你們不要過來,再逼迫我就當場從這裡跳下去,死給你們看!你們也一定要不了干係的!
話語透露著恐懼和失望,卻也有著無比的堅定!
那個雞婆和幾個男人都被這架勢震懾到了,這些年有遇到無數女人的反抗,沒見到過她這個樣不要命的女人!
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無果,想到香港是法治社會,他們也不敢把事情鬧大,到時恐怕是真不好收場了!
後來一幫人終於走了,月如的臉色慘白,她的人生到如今遇到過很多過挫折,可是這一次她是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她想死,可是連死的決心和勇氣都沒有!玉兒有一句話說對了,她還有兩個幼小的孩子,這是她活下來唯一的動力!
07
生活有多殘酷和無情,就有多少絕望中的浴火涅槃。
月如再也不想回去潮州那個小鎮了,她要堅強地活下來,努力在香港活下來。
她找了很多工作,無論是超市收銀員、清潔阿姨、倉庫管理員,薪水都比內地高出好幾倍。後來認識了香港一些朋友說做拳手賺錢是是高薪的又合法的。
那段日子,她賺了一些錢,看著兩個孩子生活費和學費都有了著落,總算是有了些許的安慰和踏實了。
生活開始慢慢告別了艱難,可是她心裡那塊溫柔的角落卻是很難填滿的!
從二十五歲那年離婚到現在,她見過形形色色男人,可是能夠走進她內心深處的幾乎沒有。
他們都願意叫她寶貝,可是真正寶貝她的人始終沒出現。
不是不再相信男人,而是不相信自己,不太適合婚姻關係,何況還有帶著孩子世俗的辛苦和不被接納。
所以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深圳窗外的萬家燈火,也會流露出一點點渴望,很快又被現實掐滅了!
或許,這輩子她就這樣過下去了,一個人雖是無奈,但至少沒有任何煩惱和牽絆吧。
08
直到廉之的出現,愛情又一次地碰觸到她的心扉。
相遇的那一天,月如在銀行等待辦業務。當他微笑地用著一口臺灣腔向她尋求幫助的時候,月如抬頭看著廉之,冥冥之中感覺到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後來的後來,兩個人互加了微信,後來一次共同約去廈門旅行擦出了愛的火花。
這個斯斯文文的男人,帶著精緻的眼鏡,偶爾還會給她見幾個冷笑話。
兩個人戀愛很合拍,但是月如不敢奢望婚姻。一方面擔心廉之不能坦然接受她的過去,另一方面再也不敢輕易選擇婚姻。
在她三十五歲生日的當天,廉之為她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紅色的小盒子,包裝的很精美。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說,月如我們結婚吧!
她還沒反應過來,哽咽著幾分鐘說不出話來,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親愛的,答應嗎?廉之心疼地看著她。
月如哭著說:我願意!兩個人深情地相擁在一起。
原來這塵世間的姻緣是註定了的,無論你走過多少泥濘和坎坷,總有一天對的人會在對的時間,踏著七彩祥雲來娶你。
「叮咚」一聲響亮的門鈴聲打斷了她漫長的回憶,她打開門,只見廉之抱著一大捧嬌豔的玫瑰花,脈脈深情地說:親愛的,結婚紀念日快樂!我愛你!
作者:羅小可,一個嫁到臺灣的媽媽,寫關於臺灣的一切,執迷於歐美劇影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