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體現在多個方面,不僅要求有穩健的經濟體系,還要求有科技創新能力等等。如今,科技創新能力被作為評判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而教育又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最主要的來源,因此,培養人才是根本。
從九年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對教育工作進行支持,足以證明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度。這其中,高等教育又是培養人才的主要環節,受到的扶持力度和社會關注度普遍較高。國家為給大眾吃一顆「定心丸」,便將教育部直屬的75所國內頂尖高校的年度預算、決算經費公布出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份名單的具體情況。
圖表顯示的是2020年各大學年度經費預算以及2019年經費排名。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一位的清華大學,全年總經費高達310.72億元,淨增長13.51億元,可以說是高到離譜,已經遠遠領先於其他的高校。總經費排在第二位的並不是大多數所以為的北京大學,而是浙江大學,達到216.2億元,北大191.08億,排名第三。
這些院校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國,所以說學校本身的實力和知名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能獲得的經費多少。雖然現在大家都建議削減清華北大的經費,但是國家似乎並沒有那麼做,也是讓人感到意外。
從整體情況來看,一共有十所高校的經費預算都在百億元以上。而且,從另一方面來看,學校的經費與當地經濟發展的水平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說中山大學的年度經費預算就達到186.95億元,這與廣東雄厚的財政支持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通大學、浙江大學等,也是同樣的情況。反觀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由於所處的省份經濟發展水平一般,所以經費預算在985高校裡面都是屬於墊底的存在。
有的人會認為985高校會比211高校的教育經費投入得更多,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教育經費大多花費在學校的科研工作,以及學科建設等方面,所以那些科研任務較多、學科有待建設,所處位置經濟比較發達的學校。像北京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大等學校雖然屬於211高校,但是比很多985高校的經費都高。
當然,國家和社會公眾也會十分關心經費帶來的實際效果。通過對這75所大學決算經費的觀察研究可以看到,經費的投入與產生的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環,經費投入的越多,學生能獲得的教學條件就會越好,創造出的成果就會更豐富,需要的資源就會越多,這又會促進更多的經費投入。
所以,我們平常說的「考一所好大學」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這裡,學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也能極大地促進國家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