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是一所學校的名片。
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校訓,用於表達立校的信仰或目的,或簡單概括學校的精神和文化。校訓甚至能夠影響學生決定他們選擇哪個大學。
所以,校訓對每個大學來說,都很重要。
但怕就怕在,每個學校都有那麼一批「有文化的熊孩子」,不管是在壓力大的時候、無聊的時候、淘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他們都喜歡惡搞自己的學校,而其中必須惡搞的一項就是:
校 訓!
比如「中槍」的芝加哥大學。
之前我們棕櫚的一位同學,本來想要申請芝加哥大學,但是家長聽說芝加哥大學校訓是「Where fun goes to die(讓快樂去死的地方)」……
瞬間不敢再讓孩子申請這所學校,說肯定壓力很大,不想讓孩子這麼累。
但芝加哥大學的真實校訓是什麼?
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 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 翻譯為:益智厚生。
多有格局,多麼讓人嚮往,一看就特別想去!
可惜……沒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今天為大家盤點那些校訓被惡搞的「可憐」大學,讓大家感受一下美國大學的「熊孩子們」有多皮!
史丹福大學
真實版校訓: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自由之風勁吹)
惡搞版校訓:Seeking front-end developer with at least five years of experience in Java, HTML, and Ruby (我們尋找的是具有至少五年Java、HTML和Ruby經驗的前端開發人員)
哈佛大學
真實版校訓:Veritas(真相)
惡搞版校訓:Just a university up in Cambridge, you may have heard of it (就是在劍橋的一所大學唄,你可能聽說過)
耶魯大學
真實版校訓:Lux et Veritas(光和真相)
惡搞版校訓:Harvard 2: Return of the Veritas(《哈佛2:真相的回歸》)
杜克大學
真實版校訓:Knowledge and Faith(知識與信仰)
惡搞版校訓:Smart kids who like Sports and Beer and more Sports(喜歡體育,啤酒,以及更多體育的小機靈鬼)
賓夕法尼亞大學
真實版校訓:Laws without morals are useless(沒有道德的法律,毫無用處)
惡搞版校訓:No, it’s not the same as Penn State(不,賓州州立是賓州州立)
麻省理工學院
真實版校訓:Mind and Hand(思想與手)
惡搞版校訓:Bio-engineered Mind and robotically-operated Hand(生物工程的思想和機器人的手)
普林斯頓大學
真實版校訓:Under the protection of God, she flourishes(在上帝的保護下,她蓬勃發展)
惡搞版校訓:Under the protection of God, white male privilege flourishes(在上帝的保護下,代表白人男性的特權階級蓬勃發展)
達特茅斯學院
真實版校訓:A voice crying out in the wilderness(空谷足音)
惡搞版校訓:A voice crying out in the wilderness(在曠野中哭泣的聲音)
布朗大學
真實版校訓:In Deo Speramus(我們信仰上帝)
惡搞版校訓: In Politico Correctus(我們信仰政客)
哥倫比亞大學
真實版校訓: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借汝之光,得見光明)
惡搞版校訓:If you wanted to screw around NYC for four years of college, you should have gone to NYU(如果你想在紐約混四年大學,去紐約大學吧。)
哥大和紐大都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所以難免會因為資源的分配問題而「互掐」,比如哥大經常吐槽紐大的綜合實力比不上自己,紐大就經常吐槽哥大的地理位置沒自己好。
所以,又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冤家」啊。
康奈爾大學
真實版校訓: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我會創建一個機構,讓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研究中得到指導)
惡搞版校訓:『Ithaca(伊薩卡,康奈爾大學所在的小鎮) can be tolerable during certain months of the year』(伊薩卡只有特定的某些月份可以忍受。)
喬治亞理工學院
真實版校訓:Progress and Service(進步與服務精神)
惡搞版校訓:To Know,To Do,To Be(土佬、土豆、土逼)
喬治亞理工學院其實原來的校訓就叫「To Know,To Do,To Be(去學習、去做,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後來改成現在的校訓,不少人都懷疑是忍受不了校訓一直被「熊孩子」們給音譯成「土佬,土豆,土逼」 …
卡耐基梅隆大學
真實版校訓:My heart is in the work(我一心只想工作)
惡搞版校訓: …the official motto seems about right(......官方的校訓似乎是正確的)
連真實的校訓都能如此「熱愛學習」,真的深深為將來進入CMU的小夥伴們擔憂……
以上, 就是美國的一些被「假」校訓「耽誤」的美國大學。給大家介紹這些,也是想讓同學和家長們在忙申請忙工作之餘,開心笑一笑。
而從學長學姐們對自己大學的吐槽,我們也能看出不同美國大學的風格以及它們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比如杜克大學就非常重視體育,學生也比較懂怎麼放鬆自己。是很明顯的work hard,play hard的大學。
又比如布朗大學,能從學生的吐槽中看出它的法律、政治相關專業好。
確實布朗大學也出過很多政界知名人士,比如美國甘迺迪總統的兒子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二世,美國國務卿、林肯總統私人秘書約翰·海伊,洛克菲勒家族第二代掌門人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首位女性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候任美聯儲主席馬文·古德弗蘭德等等。
所以多細心感受和發現,
我們會發現美國大學真的很有趣,
也能幫助我們更了解美國大學和美國教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