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澱粉燒出的自來芡是個神馬東東?看似一般的小河蝦裡隱藏著什麼秘密?想學習一下上海寧燒粥的秘訣嗎?即日起至12月25日在上海老飯店用餐出示本微信,即可享受八八折優惠(僅限一次)。將上海老飯店的漢語拼音縮寫「sh+手機(號碼)」發送給我們,中獎者將獲得上海老飯店至尊金卡快遞到家(僅限五環內朋友參加)。把「sh+qq(號碼)」發送給我們,則將有機會獲得騰訊微博提供100元q幣充值。
風 味:本幫菜
拿手好菜:油爆河蝦 雪菜小黃魚 蘿蔔絲酥餅
人均消費:100元
停 車:用餐停車免費
尋香路徑:三裡河東路5號中商大廈18樓
綜合評定:★★★★
醬麻油海蜇、上海燻魚、醃菜毛豆……三四樣小涼菜擺在一個盤子裡,精緻而豐富。水晶蝦仁晶瑩剔透,Q彈筋道,本幫油爆蝦紅亮誘人,嫩而鮮香。蟹粉獅子頭,嫩糯香鮮,入口即化,湯汁很好。雪菜小黃魚,漂亮而別致,雪菜的鹹香與小黃魚的鮮香宛如大白菜與涮羊肉一樣的絕配,讓人回味不已,套句上海話就是:鮮得連眉毛都快掉下來了。生煎包和蘿蔔絲酥餅,正宗上海風味,好吃。
開在寫字樓的18層,趕上人來人往的尖峰時間,等電梯的時間頗長。擺盤還算講究,不過餐具很一般,大多是是普普通通的白磁碟,味道這麼好的菜偏偏是這麼老式的呈現方式,有點可惜了啊。麻油一定要少放才能出香味,海蜇很爽脆,就是麻油多了點,不但不出香味,反而有點淡淡的膩口。
上海老飯店的歷史還真夠老,開業於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至今140年了。據說如果真得追溯起來,老飯店的緣起能追到乾隆年間,不過多是口頭傳說。很多北京人都知道上海有個綠波廊,上海老飯店跟它都在豫園,是為數極少能跟綠波廊別別苗頭的資深名店。
上海老飯店前身是家夫妻檔——榮順館,隨著生意日漸紅火,老闆在店名前面加了個「老」字,但是食客嫌「老榮順館」叫起來麻煩,乾脆只取一個「老」字,把它叫作「老飯店」,日子一久,老闆也就索性把店名改為「老飯店」。
扣三絲、椒鹽排骨、生煸草頭、八寶辣醬、蝦子大烏參都是老飯店的拿手菜,馳名中外的八寶鴨,就是當年老飯店的廚師首創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葉帥壽宴,就是老飯店的名廚李伯榮親赴北京操持的。普京夫人等中外名人,都品嘗過這裡的佳餚。
自打2002年上海老飯店在三裡河開張,北京人不用打飛的也能品委正宗本幫上海美味了,這裡的很多食材,都是由上海空運過來的,原汁原味哦。
濃稠如膠、滑潤似漆、不捲不破、馥鬱香濃——這四句話是古代美食家對芡汁的描述。它由澱粉加水調製而成,可以更好的保留營養物質,還能保護胃黏膜。而在上海本幫菜的烹飪技法中,有一種神奇的「自來芡」,卻是不用澱粉燒出來的味汁。
要想燒出自來芡,必須使用河鰻、鮰魚等脂肪含量豐富(也就是所謂膠質多)的食材,而且十分烤校廚師的火功,講究「兩篤三燜,三次補油」。以鍋燒河鰻為例,一旦燒製成功,滷汁濃稠如芡,緊包鰻段,菜色紅潤光亮,鰻段鮮甜甘香,酥軟無比。在北京,能燒出美味的自來芡佳餚的酒樓可謂鳳毛麟角,上海老飯店恰恰是其中之一。
如果說水晶蝦仁白白胖胖像是無錫的胖阿福,油爆河蝦應該就是苗條的白骨精了。不過真解食中真諦的老吃客,對這河蝦的難得,心裡跟明鏡似的。
看似普通的河蝦,入口殼脆肉鮮,這可不僅僅是廚師的水平,更是食材的功勞。上海老飯店所用的可不是市場上的大路貨,而是每天從上海空運而來的產自江浙一級水體出產的上品河蝦,然後嚴格按照80頭/斤的標準進行分揀,所以下鍋之後不論火候還是入味,都很均勻。
上海寧燒粥,還是很有名堂的,那就是巧用開水。淘米時最後兩次用開水淘洗,注入開水後煮粥,不但速度快,而且粥汁黏香,當然,米要好
——上海老飯店北京店副總經理 金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