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飯店本幫佳餚味道好 鮮得連眉毛都快掉下來了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不用澱粉燒出的自來芡是個神馬東東?看似一般的小河蝦裡隱藏著什麼秘密?想學習一下上海寧燒粥的秘訣嗎?即日起至12月25日在上海老飯店用餐出示本微信,即可享受八八折優惠(僅限一次)。將上海老飯店的漢語拼音縮寫「sh+手機(號碼)」發送給我們,中獎者將獲得上海老飯店至尊金卡快遞到家(僅限五環內朋友參加)。把「sh+qq(號碼)」發送給我們,則將有機會獲得騰訊微博提供100元q幣充值。

 

風  味:本幫菜

拿手好菜:油爆河蝦 雪菜小黃魚 蘿蔔絲酥餅

人均消費:100元

停  車:用餐停車免費

尋香路徑:三裡河東路5號中商大廈18樓

綜合評定:★★★★

咬味嚼舌

醬麻油海蜇、上海燻魚、醃菜毛豆……三四樣小涼菜擺在一個盤子裡,精緻而豐富。水晶蝦仁晶瑩剔透,Q彈筋道,本幫油爆蝦紅亮誘人,嫩而鮮香。蟹粉獅子頭,嫩糯香鮮,入口即化,湯汁很好。雪菜小黃魚,漂亮而別致,雪菜的鹹香與小黃魚的鮮香宛如大白菜與涮羊肉一樣的絕配,讓人回味不已,套句上海話就是:鮮得連眉毛都快掉下來了。生煎包和蘿蔔絲酥餅,正宗上海風味,好吃。

神吐槽

開在寫字樓的18層,趕上人來人往的尖峰時間,等電梯的時間頗長。擺盤還算講究,不過餐具很一般,大多是是普普通通的白磁碟,味道這麼好的菜偏偏是這麼老式的呈現方式,有點可惜了啊。麻油一定要少放才能出香味,海蜇很爽脆,就是麻油多了點,不但不出香味,反而有點淡淡的膩口。

唇邊傳說

上海老飯店的歷史還真夠老,開業於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至今140年了。據說如果真得追溯起來,老飯店的緣起能追到乾隆年間,不過多是口頭傳說。很多北京人都知道上海有個綠波廊,上海老飯店跟它都在豫園,是為數極少能跟綠波廊別別苗頭的資深名店。

上海老飯店前身是家夫妻檔——榮順館,隨著生意日漸紅火,老闆在店名前面加了個「老」字,但是食客嫌「老榮順館」叫起來麻煩,乾脆只取一個「老」字,把它叫作「老飯店」,日子一久,老闆也就索性把店名改為「老飯店」。

扣三絲、椒鹽排骨、生煸草頭、八寶辣醬、蝦子大烏參都是老飯店的拿手菜,馳名中外的八寶鴨,就是當年老飯店的廚師首創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葉帥壽宴,就是老飯店的名廚李伯榮親赴北京操持的。普京夫人等中外名人,都品嘗過這裡的佳餚。

自打2002年上海老飯店在三裡河開張,北京人不用打飛的也能品委正宗本幫上海美味了,這裡的很多食材,都是由上海空運過來的,原汁原味哦。

鎮店寶

濃稠如膠、滑潤似漆、不捲不破、馥鬱香濃——這四句話是古代美食家對芡汁的描述。它由澱粉加水調製而成,可以更好的保留營養物質,還能保護胃黏膜。而在上海本幫菜的烹飪技法中,有一種神奇的「自來芡」,卻是不用澱粉燒出來的味汁。

要想燒出自來芡,必須使用河鰻、鮰魚等脂肪含量豐富(也就是所謂膠質多)的食材,而且十分烤校廚師的火功,講究「兩篤三燜,三次補油」。以鍋燒河鰻為例,一旦燒製成功,滷汁濃稠如芡,緊包鰻段,菜色紅潤光亮,鰻段鮮甜甘香,酥軟無比。在北京,能燒出美味的自來芡佳餚的酒樓可謂鳳毛麟角,上海老飯店恰恰是其中之一。

食材揭秘

如果說水晶蝦仁白白胖胖像是無錫的胖阿福,油爆河蝦應該就是苗條的白骨精了。不過真解食中真諦的老吃客,對這河蝦的難得,心裡跟明鏡似的。

看似普通的河蝦,入口殼脆肉鮮,這可不僅僅是廚師的水平,更是食材的功勞。上海老飯店所用的可不是市場上的大路貨,而是每天從上海空運而來的產自江浙一級水體出產的上品河蝦,然後嚴格按照80頭/斤的標準進行分揀,所以下鍋之後不論火候還是入味,都很均勻。

大廚傳招

上海寧燒粥,還是很有名堂的,那就是巧用開水。淘米時最後兩次用開水淘洗,注入開水後煮粥,不但速度快,而且粥汁黏香,當然,米要好
——上海老飯店北京店副總經理 金黎明

 

 

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鑑味人:程勝

相關焦點

  • 上海的味道,鮮得來知道!
    它們曾都是老字號美食的聚集地,但如今隨著吳江路的搬遷,雲南路的改造,那些記憶中的美食都在慢慢消失...... // 雲南路——老上海的味道 01· 雲南路——老上海的味道
  • 天冷來一鍋鹹肉魚湯,加點鮮筍,加點海蝦,鮮掉眉毛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鮮掉眉毛」是個什麼梗?為何極鮮的美味會鮮掉眉毛?一頭霧水探究了一下,原來原話是這樣說的:「鮮得味道都不對了」,這話得用上海話念,念著念著真的就成了「鮮掉眉毛」。既然是上海話,那麼這道「鮮掉眉毛」的菜就應該有江南的味道,「醃篤鮮」大夥都曉得吧?用鹹肉和鮮肉,還有鮮筍一起燉湯,杭幫菜本幫菜蘇幫菜都有此經典菜餚,味道如傳言一般,鮮掉眉毛。
  • 「老字號」上海老飯店浦東首店開業
    >   中新網上海新聞
  • 這樣做鮮掉眉毛的椰子雞,材料和做法都簡單,很多老廣都喜歡
    大家好,這裡是仙家美食筆記!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道美食就是椰子雞。椰子雞是一種海南家鄉菜,也是一種比較獨特的美食,用椰子和雞巧妙的結合,成就了獨特的口感和味道。而且椰子雞用椰汁去烹飪雞肉,讓這道美食的味道比較偏向於清甜爽口,一點也不會油膩,很多老廣都喜歡。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一」:上海的老味道,那些本幫菜的老字號菜館
    老派爺叔就開始介紹上海的那些久負盛名的老字號。前兩天看到好幾篇文章,都是講上海的老字號,但有的對這些老字號的來歷、故事或者特色,語焉不詳;有的連老字號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連只開了十多年的店家都稱為老字號,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老派爺叔就來寫寫上海的老字號。今天就先來說說老字號的本幫菜館。
  • 新店老味道,開業首日人氣旺!本幫非遺老字號入駐南翔印象城
    今天是元旦假期的第一天,中午11點,位於嘉定南翔印象城的上海老飯店新店正式開業了,這是這家已有145歲「高齡」的非遺老字號在上海的第三家門店。圖說:上海老飯店(南翔印象城店)始創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的上海老飯店,以本幫菜烹飪技藝見長,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的保護單位。
  • 海納百川的老上海美食--中國數字科技館
    ,供應百頁炒肉、鹹肉豆腐湯等家常菜,還有八寶鴨、八寶辣醬等本幫名菜,因店老又稱為「一些老吃客便稱之為「老飯店」。附近有一家百年老麵館——「施炳記」素麵菜館,那裡的素澆面做得實在味道好,素麵裡用的是北方張家口運來的野生口蘑
  • 薺菜豆腐羹,鮮得掉眉毛
    簡單的食材也能造就美味的菜餚,今天做了一個薺菜豆腐羹,兒子說好鮮啊,鮮的眉毛要掉下來了。2、在鍋內放少許水, 水燒開後將豆腐都放進鍋內,再放少許鹽。3、再次燒開後,將切碎的薺菜放進去,再放少許糖提鮮。4、再次燒開後,用澱粉勾芡。5、依據口味,可以淋上少許的麻油。我不太喜歡麻油味,所以就沒放。
  • 鮮得掉眉毛的湯,適合夏天喝,鮮美又補鈣,要常做給父母孩子喝!
    鮮得掉眉毛的湯,適合夏天喝,鮮美又補鈣,要常做給父母孩子喝!冬瓜海帶湯功效:冬瓜有良好的清熱解暑的功效,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促使體內澱粉和糖分轉換為熱能,而不變成脂肪,而海帶裡含有的大量碘能促進雌性激素的分泌,也是美容的原動力,西瓜皮也具有非常好的敗火去熱神奇功效。
  • 上海旅遊必吃本幫特色美食,不一樣的上海味道!
    特色美食 1.四大金剛:油條、大餅、鹹漿、粢飯糰(曹家渡點心店:長壽路1080號) 2.本幫菜:扣三絲、白斬雞、扣蹄肉、蒸三鮮、紅燒鯽魚、鹹肉、草頭圈子、奶油菜心、水晶蝦仁、八寶鴨等等。
  • 桂花肉,一道沒有桂花的老上海本幫的經典佳餚
    桂花肉,一道沒有桂花的老上海本幫的經典佳餚。秋季桂花飄香,香味四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做一道形似桂花的美味佳餚吧。作為本幫菜的傳統味道之一的桂花肉,一直深受各地食客們的熱烈喜愛。首先我們要為製做這道菜做一些必要的準備。
  • 尋找美味:上海非常好料的本幫小館
    去現場吃並不一定吃得到哦~河鰻肥美鮮嫩,豐富的蛋白質,紅燒的醬汁調製得恰到好處,微微甜微微酸,一口下去就停不下來了。他家的蒜香用的特別好,登過報紙,還拿過金牌,更是得到了很多上海本地人的強烈推薦。白家秘制棒棒骨,所有棒骨的選材都非常好,肉非常多,搭配蒜香炸出來也是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 新店老味道,上海老飯店新店入駐南翔印象城
    因此,每每提起上海老飯店,許多人的腦海裡就會不禁浮現出許許多多的本幫味道:用超過8種食材製成的金牌八寶鴨,每年只有秋冬才能品嘗的「中國鵝肝」青魚禿肺,享有「天下第一參」美譽的蝦籽大烏參,脆到連殼都可以吃下去的油爆蝦,以及被《舌尖上的中國2》拍攝的「刀功巔峰」扣三絲……這些本幫菜餚不只是上海老飯店店裡的招牌,更是上海人餐桌上的「常客」。如今,這些本幫味道跨越20多公裡,從百年豫園來到了千年南翔。
  • 上海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味道,上海經典老字號風雲榜
    3、老正興菜館歷史:157年坐標:福州路556號(近浙江中路)「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今已有157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現有一套獨特的烹調技藝
  • 上海本幫菜泰鬥 「三林本幫菜館」,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
    在上海中洋融合、海納百川的味覺歷史中,有一種滋味,它出身低微,卻自成一派,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不因時代變遷而走味,這就是本幫菜。它是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是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
  • 8家老字號中餐館,一同追憶老上海的味道
    原創 小晴天 上海有腔調 收錄於話題#上海2#美食1#老字號1#中餐1#時光1認識一座城市的好方法,不只有穿梭於高樓大廈,在燈火璀璨的夜景中按動快門;還能走進一家老字號當地餐館,品嘗一道道特色佳餚,在舌尖上感知時光的變遷
  • 中國各地美食小吃盤點之上海,本幫菜裡的美味佳餚
    上海簡稱「滬」,上海菜又名滬菜,所謂本幫菜,本幫也就是本地,本幫菜也是上海菜的別稱。上海菜是中國的地方風味菜之一,在江南傳統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上海本地菜與外地菜長期共存,相互影響,便在原來本地菜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以上海和蘇錫風味為主體併兼有各地風味的上海風味菜體系。
  • 百年本幫經典,傳承幸福記憶!上海老飯店開啟連鎖發展
    作為上海老飯店直營連鎖首店,浦東店傳承了老飯店的百年本幫「基因」,與浦西的豫園旗艦店交相輝映,成為浦東地區品嘗本幫菜的美食新地標,續寫滬上餐飲老字號發展的又一全新篇章。 上海老飯店浦東新店的裝潢風格與豫園旗艦店一脈相承,寬闊的空間內以雍容大氣的中國紅為基調,配以金、灰、綠三色點綴,展示出品牌的格調與溫度的同時,更彰顯出了「百年榮順館」的豐厚底蘊與本幫氣派。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特色本幫燻魚幾乎桌桌必點,而且比較特色的是他家選用了鯧魚做原材料。,不同於常吃到的燻青魚。鯧魚是海鮮,而且小鯧魚多是野生的,味道比較好。雖然是煎出來的,但肉非常鮮嫩,沒有硬邦邦的感覺,表面可見很多汁水。特色手撕鹹雞也是一道非常精緻和頗費心思的菜。
  • 舌尖上的上海記憶,《上海老味道續集》新書首發
    8月4日下午,《上海老味道續集》新書首發式在豫園海上梨園舉行。發布會上,滬上知名作家、美食家、本書作者沈嘉祿先生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向讀者們介紹道自己創作的初心:「這是一次尋根,一次致敬,一次匯報。」沿襲前作的風格,《上海老味道續集》中選取了知名老上海風味小吃、平民菜餚、時令美食和本幫菜點進行梳理和總結,其中也包括了豫園的多家餐飲名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