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男孩」軍校畢業選擇重歸大山,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0-08-27 自主說

那位四年前拿到國防科大錄取通知書、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的「搬磚男孩」,今天面對畢業分配,主動寫下了赴疆申請書,從通渭大山再到新疆天山

這就是今天我要講述的主人公:「搬磚男孩」魏凱倫。

記得4年前,當時媒體報導他的高考勵志故事的時候,很多網友在評論區調侃,「四年前,山,山,我走出去了;四年後,山,山,我又回來了」

對於質疑的聲音,「搬磚男孩」是這樣回答的:「山還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縛,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對我而言,這不是『重回原點』,而是新的起點」。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一境界。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記得我在某訓練基地上看過一句勵志的話:「年輕時,青春是拿來奮鬥的;年老時,青春是用來懷念的。」

在大好青春不選擇到邊疆奉獻奮鬥,而選擇到大城市、大機關坐辦公室,喝茶水看報紙,這本身就是對軍人職業的一種褻瀆。

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抱著當官發財的想法來參軍,那如果將來真有一天戰爭爆發,你指望這些人能衝鋒殺敵嗎?

那麼,從通渭大山到國防科大再到新疆天山,四年後「搬磚男孩」軍校畢業選擇重歸大山,魏凱倫的事例,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一、物慾橫流的精緻利己主義潮流中,還存有甘於犧牲奉獻、懷抱星辰大海的理想主義火苗。

無論是軍轉警察出家當和尚的釋果成,還是從山裡辛苦考出來,又選擇重歸大山的「搬磚男孩」魏凱倫,他們做出的選擇本身沒有對與錯,只是旁人解讀起來就變了味。

在沒有理解這個人本身什麼想法的基礎上,就妄加質疑和指責,這種行為本身是極端錯誤的。

釋果成,本身家裡坐擁別墅,高檔轎車3輛,家庭條件優越,一出家就說是因為軍轉安置降級造成的?人家那麼有錢還在乎降級?

魏凱倫,雖說原生家庭條件不好,但個人一直在努力擺脫這種困境,軍校時也非常刻苦,最後以同屆第二名的成績,擁有優先選擇權,他可以選擇大城市,大機關和一些相對「舒服」的單位,但最終他的選擇是分配到新疆,去邊緣艱苦地區,這個在常人是難以理解的,好不容易考出來,為何又主動要求回去。

與其他的「小鎮做題家」「鳳凰男」不一樣,魏凱倫覺得大山才是他的歸宿,艱苦的環境更利於他磨練意志,而且他本身就出自艱苦的環境,再到艱苦的環境,他會非常適應。他想要的應該不是「舒服」、不是碌碌無為。而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要想有所作為,也只有能吃苦、敢吃苦這唯一的「捷徑」了。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極大的,他主動克服原生家庭的影響,當他像鳥一樣飛過你的山,他此時去的大山已經不是原來甘肅的那個窮山溝,而是可以大展拳腳,施展抱負的舞臺。

二、在軍旅人生選擇上,是否可以擺脫利己主義思想,真正獻身理想,實現抱負。

為什麼每次人生在做重大選擇時,都猶豫不決,不是因為選擇困難,而是因為我們的選擇面太廣了,給我們的選項太多了。這也是多選題,總比單選題要難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當兵考軍校,還是升職調動,和最後的退役方式,每個軍人從入伍那一天,就面臨著無數的選擇題,如何解答真是一門藝術,也是困擾每個人的枷鎖。

很多人考慮得非常全面,既要高薪、又要有點權力,還得能照顧家,工作最好還別太累。

這種工作崗位有嗎?有,但一個是少,再一個也不穩定。

大多數軍人,是要在崗位上犧牲奉獻的,意味著在很多方面都要有所犧牲,應該說,近些年,在改善軍人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上層已經想了很多辦法,也做了一些實事。

但在面臨人生選擇上,更多人還是首先考慮自己,既然時代在發展,這種物質至上的思想成為主流,如何在部隊改變這種意識形態,光靠政治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從獎懲機制、薪酬待遇、保障方式等各方面進行區分對待。

比如說,職業化後的「非法定不得退役」,就非常好,可以讓一些不安心服役,想鬧復員的同志懸崖勒馬,更好的在本職崗位上發光發熱。

再比如,一直力推的輪崗輪換制度,要全面推開,大範圍的進行跨區域的工作調動,能更好的全面鍛鍊人才,實現一崗雙能,一專多用,也為將來退役後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都是個物種進化,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過程。部隊是個大熔爐,也是個大環境,如果適應不了這種工作節奏和環境,也要增加一些靈活的退出機制,讓真正安心本職工作,把一些能吃苦愛奉獻的人才留住。

三、選擇走上那條「少有人走的路」,就不要瞻前顧後,在選擇面前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從你所愛,莫聽蟬鳴。

為什麼每次人生在做重大選擇時,都猶豫不決,不是因為選擇困難,而是因為我們可以選擇的方向太多。人生就是一條路,雖然終點一樣,但過程真的不一樣,所以很多人才糾結,生怕自己選錯了路,走到死胡同裡去。

其實選擇的問題,一直是困擾軍旅生涯的難題,多年提升無望,是選擇轉業還是接著幹?轉業是選擇安置還是自主?自主後是自己創業還是給別人打工?計劃安置是進政府還是去街道?

反正總是有一堆堆的問號擺在我們面前,看似無法抉擇,其實是內心沒有熱愛,沒有方向,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條路,也只有你自己走上去,才知道好不好,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在這裡,我想對正在做人生選擇的年輕人說:「愛你所愛,行你所行,從你所愛,無問西東」。

作家豆豆的小說《天幕紅塵》裡提出了一個觀點「見路不走」,從字面理解上,是看到路就不走,那不就無法前進了嗎?

其實「見路不走」的意思是就是你不能跟著經驗、教條瞎跑,也不能跟著形式走,只看因果、本質,只按它的條件可能去說,至於跟別人一樣不一樣的不用去考慮。也許是一樣大,也許是不一樣的。

人最願意走捷徑的,比如誰誰的成功之路,他以為別人成功了,他照搬過來也會成功,那就危險了。唯經驗唯教條,這東西害人。

你比如說這個「搬磚男孩」魏凱倫,如果不是被道德和媒體綁架,那麼他的選擇就是實事求是的,就是「見路不走」,因為他心中知道哪裡才是他的主場,重回大山,希望山裡走出個金鳳凰,也衷心祝願他能夠在邊疆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相關焦點

  • 還記得走出大山,考上軍校的搬磚男孩嗎?他做了一個了不起的決定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走出大山、考上軍校的搬磚男孩?近日在媒體的爆料下,他的現狀曝光,今年畢業的他,做了一個了不起的決定!刻苦努力的寒門學霸,定西人的驕傲這位男生叫魏凱倫,早在四年前便走紅網絡,當年他憑藉懂事的寒門學霸形象,感動了很多人。
  • 搬磚男孩走出大山,畢業後成共和國軍官:寒門貴子讀書能改變命運
    四年後,大山裡的搬磚男孩,從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的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成了一名軍官。 山裡的孩子,出路不多,要麼早早輟學出外打工掙苦錢,要麼努力讀書考上大學走出大山。 魏凱倫選擇了後者,因為他吃夠了山裡的苦。
  • 從工地考上軍校的搬磚男孩,終於又回到了大山
    四年前,魏凱倫還是一名工地搬磚補貼家庭的少年,當拿到國防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這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四年之後的今天,臨近畢業,魏凱倫主動寫下了赴邊申請書,重新回到了西部的大山裡。在很多人看來,考上大學,似乎人生的方向就應該朝向大城市和高大上的科研院所,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迎合「階級跨越」的社會心理。
  • 曾經的「搬磚男孩」,畢業成為軍官了
    四年過去了曾經的「搬磚男孩」已經成長為一名軍官如今他即將本科畢業奔赴新徵程接到通知書那天他還在搬磚一天掙50塊錢四年前甘肅通渭縣的魏凱倫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當天,他還在工地搬磚一天能掙50塊錢拿到通知書的他在村口激動地對著大山喊:「我走出去了!」
  • 曾經的工地搬磚男孩,畢業成為軍官了
    四年過去了曾經的搬磚男孩已經成長為一名軍官今年7月,他本科畢業他在村口激動地對著大山喊:「山,山!他一直嚮往國防科技大學「既然考軍校我為什麼不考最好的!」如今,魏凱倫已經成長為一名軍官標定了人生航向今年7月,他即將本科畢業
  • 四年前的搬磚男孩,要當軍官了
    四年前收到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山村少年魏凱倫正在工地搬磚四年過去了曾經的搬磚男孩已經成長為一名軍官今年7月他即將本科畢業奔赴新徵程接到通知書那天他還在搬磚>一天掙50塊四年前甘肅通渭縣的山村孩子魏凱倫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當天,他還在工地搬磚一天能掙50塊錢拿到通知書的他在村口激動地對著大山喊:
  • 「搬磚男孩」主動申請赴疆:從通渭大山到新疆天山
    前不久一則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媒體平臺這名男孩叫魏凱倫四年前收到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他還在工地搬磚補貼家用四年後面對畢業分配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和快節奏的生活魏凱倫一度難以適應他坦言:「一直覺得自己是大山裡出來的,能吃苦。
  • 工地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知識改變命運最好的例子
    近日,一則「工地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畢業了」的網上廣泛傳播,四年前他的一句話卻讓很多人為之動容。搬磚男孩說,「山,我走出去了!」四年後,搬磚男孩從青年學子成長為一名軍官!工地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畢業了!
  • 搬磚男孩畢業後申請赴疆:從大山到天山都是大好河山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甘肅「搬磚男孩」的故事。2016年,甘肅通渭縣的一個小山村裡,參加完高考沒多久的魏凱倫在搬磚補貼家用的時候,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以620分的優異成績走出大山的他,在提上行李前往學校的那一刻對著家鄉大喊:「山,山,我走出去了。」
  • 高考620分的搬磚男孩從國防科大畢業了!憑啥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每年的高考季,總會有一些讓人感動的事情出現,2020年的高考季也不例外,比如考了635分的盲人男孩昂子喻,考了623分的腦癱男孩姚俊鵬,這些分數和超強意志力表現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正確的價值導向和身殘志堅的精神,總是在鼓舞著很多還在磨難中摸索前行的人。而今天我要說的主人翁則是一位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貧困男孩,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從貧困的大山走向夢想的大學,寒門真的是再難出貴子了嗎?
  • 國科大搬磚男孩上熱搜,說讀書無用的可以閉嘴了
    前幾天,「工地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畢業了」登上熱搜,男孩魏凱倫又成為焦點。這個來自甘肅一個小山村的孩子,當年以620分考上國防科技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正在工地搬磚。這個夏天,魏凱倫大學畢業,即將以軍人的身份開始新的人生。
  • 搬磚男孩國防科大畢業後申請赴疆:山還是那座山,但不再是束縛
    四年前,魏凱倫還在工地搬磚補貼家用時,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在離開的那一刻,他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四年後畢業分配,魏凱倫主動寫下赴疆申請書。他說:「山還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縛,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
  • 的男孩畢業了,知識改變命運
    搬磚男孩已成為一名軍官,努力學習就能夠改變命運近些年來,社會上總是充斥著一些「讀書無用論」,認為讀書沒有真正的價值。有的人高中畢業輟學仍能夠年薪百萬,賺的盆滿缽滿;而有的人讀了大學仍舊是囊中羞澀,甚至連工作都找不到,出現這樣的結果,那讀書有什麼用呢?其實,這樣的案例只是少數而已。針對大部分人,都是能夠通過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的。所謂的寒門難出貴子,只是你努力的程度沒有別人多而已。
  • 搬磚男孩國防科大畢業,二本生考CPA逆襲進國企,知識改變命運
    在四年前,山村孩子魏凱倫以620分的成績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當他收到錄取通知書,激動地對著大山喊道:「山,我走出去了!」。當時這一幕激勵了很多人擺脫困境,走出大山。以前上學的時候,面對崎嶇的山路,自行車難以行進,所以魏凱倫不得不推著自行車走過一座山,走著走著,他覺得自己真的走夠了,於是在心裡決定: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學習,走出大山。魏凱倫一直有一個軍人夢,特別嚮往國防科技大學,他不斷激勵自己說:「既然要考軍校,那就一定要考最好的」。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他堅信只要學習好了,一切就會好起來。
  • 4年過去了,工地收到錄取通知書,報考軍校的搬磚男孩,現在如何
    工地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四年前,收到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時,魏凱倫正在工地搬磚貼補家用隨後,魏凱倫激動地對著大山喊:山,山,我走出去了!這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紛紛留言鼓勵:「加油吧,少年!」由於地處大山之中,為了讀書,經常推著自行車走山路,一座又一座,真的是太累了。從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將來走出大山,不用再推自行車走山路,穿上軍裝也一直都是他的夢想。
  • 「搬磚男孩」的英雄夢:勤學苦讀走出大山,大學畢業後志願去新疆
    然而,有這麼一個山裡的孩子,他來自山裡,出於貧困,學業有成卻放棄大好機會,最終還是選擇去了新疆。他就是曾經渴望走出大山,2016年以高考成績620分,考入國防科技大學的魏凱倫。就是這麼一個來自甘肅省通渭縣的一個小山村的山裡娃,小的時候就堅信努力學習,就能夠走出大山
  • 「搬磚男孩」畢業深山孩子經高考改變人生一線城市STEAM教育火熱
    一個大山的孩子如何走出大山,最為重要的一條路就是通過學校教育,參加高考進入大學。有學上有書讀是很多孩子的夢想。工地受通知書的男孩今年畢業了,他的人生轉變就是從接受教育而來,教育已經是無數深山學子改變人生軌跡的路徑。
  • 記得在「工地搬磚」的魏凱倫嗎?畢業當上軍官了,現在申請去邊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看法,認為成績好的孩子,都出自有錢家庭。農村子弟很難鯉魚躍龍門,早早輸在了起跑線。雖然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市場,但不是絕對的。在農村或貧困地區,依然有不少學子考入頂尖的學府,我們今天的主角魏凱倫,就是一位來自偏遠山區的農家子弟。
  • 工地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畢業了,知識確實能改變命運
    四年前,「搬磚男孩」魏凱倫在網絡上爆火,那時候的山村孩子魏凱倫正在工地上搬磚掙錢補貼家用,收到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後他激動地對著大山喊「我走出去了!」令不少人淚目。如今,工地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畢業了,魏凱倫從青年學子成長為一名軍官,標定了人生航向。
  • 4年過去了,當年工地上收到通知書的「搬磚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搬磚男孩」魏凱倫而在山裡的其他孩子大多數早早就輟學去工廠打工,但魏凱倫卻不甘於這樣的生活,他選擇高考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當軍人的夢想。走出大山,成為軍官但走出去的魏凱倫並不是小說中「開掛」的主角,他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付出巨大努力,剛進軍校的時候,他非常不適應裡面的生活節奏。他說到「一直覺得自己從大山裡出來,能吃苦是自己的強項,可到了科大才發現,自己連苦都吃不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