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後物理老師最吃香?

2020-12-13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高考改革後,竟然是這些科目最缺教師

  新高考改革成為今年比較熱的話題,你或許會認為高考已經與你沒什麼關係了,但只要你真的想成為一名教師或者你正好是教育工作者,高考就與你息息相關,因為高考正在逐步改革,高考改革就意味著教師的需求會發生變化,浙江、上海是第一批實行高考改革考試的省份,教師的短缺(地理、物理緊缺)已經有所呈現。

  高考改革:大部分省份在2017-2019將完成改革,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考試不分文理科。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普通高校專業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確定。

  以北京為例:

  考慮到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政策的落實,常住人口生育意願有所增強,新生兒數量將顯著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首都人口和生源調控導致教師編制難以增加,師資培養供給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強,北京市中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在全國最高,但教育事業費中人員經費的比重在全國還處於較低的水平。遠郊區教師存在缺編人數多、結構性缺編、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尤其是鄉村學校普遍存在學科結構性極度短缺情況。

  新的中考招生模式和高考招生模式一旦開始循環,各個學科的教師也會出現結構性短缺現象。

  第一,是缺語文教師

  不是傳統意義上在課堂上逼迫學生背誦課文的語文教師。從小學階段一直到高中階段,基礎教育的語文教師不僅擔負傳統文言文教學,還要向學生傳授民俗、傳統節日等傳統文化的知識。意味未來語文教師尤得具備較高文言文修養,熟悉民俗、傳統節日等傳統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師會很缺的。因為這是新的中高考改革要求的。

  第二,是缺物理老師

  隨著高考招生不斷的改革,逐漸取消文理,考生自主選擇選考科目。但大學專業是有文理的,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會要求學生選考物理。由於未來走班制會成為高中階段主流,短時間內,缺物理教師會成為中學普遍的現象。

  第三,是缺英語教師

  都說英語科目考試逐步退出統一高考,由選拔性考試向水平考試過渡,實行一年多考。按說,英語不會出現短缺的。但英語口語計入總分,會導致各地,尤其是農村地區學校具備英語口語教學能力的教師急缺。

  第四,是缺藝體教師

  由於新的高校招生要求一定權重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各級各類學校,尤其農村地區的藝體教師處於奇缺狀態。

  高考改革後地理、生物等小學科老師吃香

  高中儲備地理、生物師資

  上實劍橋外國語中學招生物教師4名、育才中學招生物教師3名、建青實驗學校招生物老師2名、彭浦中學招生物和地理老師各2名……在招聘會現場,記者發現,雖然語數英仍是崗位大戶,但不少學校首次擴大了生物、地理科目老師的招聘。

  近日,上海某校的招聘負責人翻了一下收到的簡歷,「今天應聘生物老師的人已經有七八個了,地理少一點,兩三個。」

  該校此次招聘生物、地理老師各2名,與語文數學學科招聘人數相同,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作為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該校的師資儲備並不算緊缺,但隨著高考改革後,地理等級考高二舉行、未來地理、生物等學科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對相關師資儲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學校現在地理有4名教師,工作量基本飽和,連其中一名退休返聘教師都需要每周上十幾節課;而生物老師現在也有4名,但其中1名也是退休返聘,另1名接近退休年齡,所以人才儲備更顯急迫」。

  初中擴招地理、生物老師

  在近日一大型招聘會現場小編發現,擴大地理、生物老師招聘的不僅是高中,不少初中也增加了這方面的師資儲備。

  閘北區田家炳中學此次招初高中地理、生物老師各1名。現場負責人介紹,原先高考「3 1」模式時,該校很少有學生選考生物,而高考改革後,地理、生物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小學科重要性增加,原先的師資儲備出現缺口,此次招聘的生物、地理老師也即是為初高中同時儲備人才,「這次招聘的教師需要既能教初中也能教高中」。

  同樣,虹口實驗學校是一所9年制學校,此次也招聘生物、地理教師。校長胡培華在現場介紹說,高考改革後,地理、生物學科在初高中教學上將進一步聯通,初中也需要增加優秀教師的儲備,重視每一門學科的發展。

  「小學科師資吃香,這對我們是個好消息。」來自江蘇一所師範院校化學系的研究生小趙現場已經向三四所中學提交了簡歷,「以往我們這個專業大多應聘化學老師,但今年生物老師招聘需求增加,作為相關專業,我們的機會也多了,而且生物學科的重要性提升了,感覺發展空間也大了。」

相關焦點

  • 高考改革後化學吃香嗎
    高考改革後化學吃香嗎 2019-04-28 13:19:59 來源:網絡資源 高考改革後化學吃香嗎現在的高考政策,不再像以前那樣,每位考生考的都是同樣的科目,新的高考改革政策,除語文、數學、英語之外,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 實行高考新模式後,哪些科目的老師比較吃香?想當老師的看一下
    最近國內有八個省份陸續公布了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這八個省份都是採取「3+1+2」模式。這個方案要求,語文、數學、外語這三科為必選科目,物理、歷史這兩個科目中必選擇一科,另外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四科中選擇兩科,一共出現了十二種選課組合。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從未來選專業的角度來看,老師給出了這樣的看法: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易吃虧!「新高考」為何選科?首先,我們來說說「新高考」為何要進行選科。高考改革已經是一項浩浩蕩蕩的大工程了,早在2014年有關部門就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為了推動綜合素質教育發展,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使得學生能有更好的發展,因人施教,「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變成了「3+3」的選科模式(3+3:語數英3科必考,考生從政史地、物化生6科中任選3科作為選考計入總成績),隨之帶來的是高達20種的選科組合
  • 高考改革後,4類老師將受益,報考師範專業有方向了
    但這次的高考改革同時也是對學生和老師的一種挑戰。經過這樣的改革,4類文化課的老師將會受益,這也無疑為那些想報考師範的學生們指明了報考專業的方向!排在首位的必然是物理,物理對於以往的理科生來說是與其他學生拉開差距的關鍵,即使現在高考制度發生了變化卻依舊佔領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許多大學的專業在招生時是看物理成績的,那麼選考物理的趨勢也已成為了現在的主流。物理老師同時也會受到更多的青睞,優秀的物理老師也將有更好的前景。
  • 新高考改革:物理科目為什麼會遭受冷落?
    今年高考中,新高考改革改革試點地區浙江、上海出現選考物理考生人數銳減的問題引起媒體廣泛關注。2014年9月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臺,浙江、上海成為首批試點。這是我們很多改革政策制定者難以預料的結果。會帶來什麼後果?怎麼解決?從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變成倒數第二,這樣的結果很快就引起了中學老師與物理科研工作者的擔憂,首先就是對物理學科以及關聯人才培養的擔憂。首先,我覺得不必太過緊張。
  • 部分新高考試點延遲啟動棄考物理仍是改革關鍵點
    「據說是因為浙江、上海試點新高考後,選考物理的學生太少。」一名合肥市的中學教師告訴記者。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10月26日撰文指出,高考綜合改革由試點進入推廣的關鍵階段。要穩步擴大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大力推廣改革試點形成的制度成果,紮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這項備受關注的改革平穩落地。
  • 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組合最吃香?考生可得牢記
    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這4個省份率先實行「新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除語數英這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報考。今後大多數省份都會推行「3+2+1」或「3+3」的新高考模式。
  • 2020新高考改革:選科選得好,名校不再是白日夢
    從新高考改革以來,不斷有省份進行新高考試點,而在不斷的試點試驗之中,現階段實行的就是"3+1+2"模式,也就是說,現在的高考,對於各個科目上,學生的選擇,已經比較多樣化了。而對於多門學科的組合,許多人也會問,面對現在的高考改革上面,到底是哪一個組合比較好考?
  • 新高考來了,開學後地理老師忙得不可開交,這是為何?
    今年的上半年,有8個省市確定金秋的高一學生將試行「3+1+2」的新高考方案。所謂的「3+1+2」方案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必考科目,物理和歷史選擇一門作為高考考試耳目,而後面的2是在餘下的4門中選擇兩門作為以後的考試科目。新的高考方案,物理和歷史作為2選1的科目,其地位有了大大提升。地位的提升,也使得物理和歷史老師逐漸走俏。
  •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現重大變化!物理/歷史成必選!
    昨天小吳的朋友圈刷起了「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但後經求證,相關部門並未公布確切的方案
  • 新高考改革形式下,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目前就等待著高中的錄取通知書和高中開學的日期臨近,你們準備進入高中的學習生活新階段。這個空檔期建議你們能夠找一找左鄰右舍的高中生聊一聊,聽一聽師兄師姐的建議,提前做好進入高中學習生活的思想準備。當然,你也不必被嚇懵,辦法總比困難多,接下來呢,我將以個人的經驗出發給,你們介紹如何學好高中物理。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新高考改革形式下的高中物理課程有什麼特點。
  • 高考改革的趨勢應該是把物理列為必修,把英語改為選修!
    新高考實行「3+3」的模式,尊重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更加人文!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嚴重的「棄物理」現象,這與改革的 初衷是相背離的,所以又出現了」3+1+2「方案,這個方案雖然有利於扭轉」棄物理「現象,但是因為沒有實施,難免會遇到其他問題,也並非最完善的方案。
  • 新高考3+1+2模式,物理被成功救上岸,化學和歷史竟被推下水
    如今,部分地區近期將要改革中考和高考考試政策,中考將要把體育學科的50分提升到100分,有的地區還把美術加入到中考的考試項目中。而部分地區的改革則是原來的文理分科改成新高考模式的3+1+2,主要是將物理和歷史分為兩派,除了英語,語文,數學這3課不變,其餘學科學生們可以自由選取。
  • 高考不理想,2021年新高考改革後還能復讀嗎?
    2021年新高考改革後還能復讀嗎?現在就由小編結合專家意見以及湖南省考試院的相關政策一一為您解讀。2021年新高考可以復讀嗎?,新高考改革後允許往屆生、社會考生復讀高考嗎?故新高考改革後往屆生、社會考生可以選擇復讀參加2021年高考。2、往屆生參加2021年新高考有何優勢?答:受疫情的影響,2021屆應屆生有一學期沒有復學,線上教學的效果肯定不如課堂教學。
  • 新高考改革:如英語降選修,物理升主科,是否更有利國強民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全部專業均要求必選物理,哈爾濱工業大學有74%的專業要求必選物理,西安交通大學72.72%的專業要求必選物理、浙江大學72.2%的專業要求必選物理、清華大學60%的專業要求必選物理、上海交通大學的51.16%的專業要求必選物理,中國科學院大學76.92%的專業要求必選物理。
  • 物理降20分,歷史提30分,江西中考改革提前為新高考鋪路
    4.英語地位受到質疑物理、化學如此重要的科目,分值都可以降低,這使得很多人對英語學科提出質疑,從目前的中高考各種改革舉措來看,英語科目中考120分,高考150分的地位,一直巋然不動。而英語這門學科,對於很多家長與學生來說,畢業後實用性比較小,相比於大量時間與金錢的投入,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
  • 湖南高考改革,地理消失,物理也會讓人拋棄嗎
    湖南省公布《湖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新高考改革方案將改變過去「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文綜/理綜」的計分方式,使用「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總分仍為750分。各地的高考改革方案,總是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科設置,這關係到學生學什麼,也關係到高校如何錄取合適的考生,每次改革,都會帶來困擾。比如,這次湖南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地理這個學科就消失了。說起地理,真是一個處境尷尬的學科。在高考文理分科的時候,地理劃歸到文科,問題是,在各大學,很多時候,地理是屬於理科的。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2021這些新高考現象務必重視!新高考省份本科錄取分析
    隨著新高考改革進程推進,2021年將有8省市迎來新高考,其他省份試點也即將啟動。山東省作為第二批試點省份中使用全國卷的大省,是最具代表性的,給全國其他省份改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值得關注和重視。  本文全面分析山東省2020新高考選科、錄取情況,供參考。
  • 教育部:在「3+2+1」高考模式下,哪門學科,老師最受歡迎?
    限考1:物理。限考2:歷史。「2」:為選考科目,分明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選擇兩科。全新的高考模式推出,也就意味著以往的文理科將成為過去式。那麼,在「3+1+2」方案推出後,哪門學科最吃香呢?哪門老師最受歡迎呢?首先我們來看這個「3」,這三大主科就不過多介紹了,歷年以來,這都是必考的科目,其重要不用我說了吧。我們在來看這個「1」,選擇的科目分明為物理和歷史。而且是強制性必選科目,從這可以就可以看出,物理和歷史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僅此與三大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