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後化學吃香嗎
2019-04-28 13:19:59 來源:網絡資源
高考改革後化學吃香嗎
現在的高考政策,不再像以前那樣,每位考生考的都是同樣的科目,新的高考改革政策,除語文、數學、英語之外,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由於選擇比較自由,很多人肯定會選自己喜歡的科目,一些科目的重要性可能會降低,選擇的人會很少,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甚至一些老師都會下崗。
高考這次改革,化學這個科目,是變得更重要了,還是變得不重要了呢?
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對選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選考的科目比例如下圖所示:
從上面的比例可以看出,如果選擇物理、化學,以後考大學可以選擇的專業更多。
所以,高考改革,化學變得比以前更加重要,報考人數也會更多。
1.新高一學生需建立合理學習規劃。對於立志投身環境、製藥、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相關研究工作以及立志於報考理工科院校的學生而言,需從高一開始打好化學基礎,合理安排各科的時間,利用課餘時間參與課外輔導大量和超前學習化學知識。
2.以學校的課程為基礎,輔導和課外閱讀為核心。學校的化學課程在新的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將會變得較為基礎和簡單,對於6選3要選擇化學的學生而言,高一階段需學完高一和高二教材的主要內容,高二階段進行專題備考和複習,確保在高二的學業水平考試中就可以獲得相對理想的分數,以便在高三一年集中精力攻克語數外這三門絕對的主科。
3.三年的學習時間縮短到兩年。根據《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在今後的高中學習中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將極有可能會變得越發明顯,6選3中的3門學科變成學業水平考試後(先不談如何折算成高考分數的問題)每門考試的次數會增加,學生從高二開始到高三,最多可能經歷一門科目三次考試。一方面這將很可能增大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亦有可能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若學生在高一甚至初三就打好堅實的基礎,在第一次學業水平測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那麼高中學習將會成為學一門結一門的學習節奏。這無疑給一些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來逐一攻克每一門重要的科目,從而避免陷入多線作戰的窘境。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相比以往的衝刺階段僅在高三,新方案出臺後,真正的衝刺階段將極有可能大幅度地往前提至高一甚至初三階段。由此可見今後的高考將不再是僅僅考察臨場發揮或者解題能力,更加注重學生對自身學業的規劃能力以及學生超前學習的能力。
結論特別明顯:高考改革後,為了以後能上理想的大學、學習最喜歡專業知識和從事自己所愛的職業,就得先學好物理和化學,選擇的路會更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