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STEAM教育,相信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這是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大力提倡的教育計劃,現在已經正式的進入到美國的教育體系當中,而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地方,也已經成為了從幼兒園到高中教學計劃的一部分了。
美國STEAM教育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表的《本科的科學、數學和工程教育》報告中。
其建議培養優質科技人才、科學家、數學家以及工程師,來提升國家的競爭力,而正是該報告開啟了美國STEAM教育的大門,並促成了此後數十年美國教育改革在政策與財力上的支持。
0672
STEAM的起源
STEAM取自於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和Mathematics(數學)的首字母。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STEAM的初衷只有STEM四個學科,這四種學科是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跨學科學習,提升科學實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孩子綜合的科學素質。
而在2016年,世界頂尖的羅德島設計學院的院長John Maeda提倡在STEM教育裡加入了藝術(Art),這裡面所說的藝術,不僅包括了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藝術(繪畫、舞蹈、音樂等),還包括了人文教育和設計思維,讓孩子們融合各學科的思維方式、開發創意。
而在中國,STEAM教育也被納入到了國家戰略發展政策。
在2016年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曾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
而在2017年時,教育部又印發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倡導跨學科學習方式(STEAM教育),並建議老師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嘗試STEAM教育。
那麼STEAM教育到底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培養孩子創新意識,引導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創造力其實藝術的本質就是創意。
曾有實踐證明:對於多學科的融合學習,更能實現藝術的創意表達。
相信大家都知道藝術家——米開朗基羅,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科學家和數學家。
米開朗基羅通過畫畫這種藝術的表達方式,展現了自己在科學、數學領域上的知識和能力,而正是因為他對於科學和數學概念的深度理解,從而促使了他創造出遠超當時那個年代的藝術傑作。
其實除了米開朗基羅,還有一位被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他也充分地體現出了其博學多識的一面,從而在繪畫、建築、數學、音樂、土木工程等領域的學識,成就了他的藝術人生。
而STEAM正是一種具有創意性的教育方式,以藝術(Art)為工具傳授孩子理工科科目的知識,讓孩子能夠在學習基礎理工科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力。
探索式學習,潛移默化的提升成績,從而助力學習STEAM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還能夠提升孩子的應試成績。
然而從具有遠見的國際組織教育來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明確提出:要實現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教育。
對於終身教育的實現,正是有賴於學習力的提升;而學習力的提升,有賴於對學習的興趣。
相比傳統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育方式,STEAM教育更加重視學習興趣,它是非常反對「知識傳授——知識理解——知識記憶——知識測考」的傳統途徑,而是強調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價值鏈中。
利用輔助遊戲教學培養孩子的興趣,全面系統地提升孩子的學習力,讓孩子邊觀察邊學習、邊學習邊操作、邊操作邊體驗、邊體驗邊探究、邊探究邊創設、邊創設邊提高。
培養團隊協作意識,提升孩子情商水平,提高生存力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人才,都是需要有團隊協作才能夠有更大的成就,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孩子有團隊協作能夠在探索中學會相互交流、良好的團隊關係、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支持,這也是優秀人才的重要學習過程。
而STEAM教育的行動邏輯正是基於團隊協作:要求孩子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同時,引導孩子與同伴交流或交換意見,尤其是在遇到問題時,需要發揮集體智慧,在動手的過程中力求解決問題,讓孩子嘗試著在小群體的寫作中體驗到創造的樂趣,獲得團隊的認同。
團隊協作強調的是合作能力,同時也是情商的表現,但情商的體現更是在解決問題的方面上。
STEAM教育不僅能夠從動手能力方面促進孩子左右腦均衡的發展,還能讓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智商的人才。
如何對孩子進行STEAM教育?
1、讓孩子看一些科普類的書籍
STEAM教育就是要求孩子動手動腦、注重實踐的能力,而基於創新意識下,結合動手實踐和探索才能真正喚醒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潛能。
我們都相信,一個擁有好奇心、勇於嘗試、充滿熱情、獨立思考的孩子,將會懂得如何在未來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並堅持下去,同時在面對複雜的世界時,能夠作為一個知情的決策者,成為一個能夠用科學方法整體處理事務的人。
2、陪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
想要給予孩子STEAM教育,父母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
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僅老師很少帶孩子做科學實驗,就連父母也很少會帶著孩子做科學實驗,有些父母並不是不想帶著孩子做,而是不會做,其實父母可以帶孩子看一看《遊戲中的科學》這套書。
其中包含了很多精心設計的可操作性很強的科學實驗,生動的展現了空氣、聲、光、水、電、磁、力、熱等化學、物理現象和生物、物質結構特徵,並通過讓孩子親手做實驗,學習隱藏在生活中的科學原理。
讓孩子既能夠在《遊戲中的科學》這套書中學到科學知識,又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科學的神奇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