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過去了,那些選擇成為「丁克一族」的夫妻,現在過得怎樣了?

2020-12-18 芳芳育兒經

生兒育女,早已不是人生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節。

在過去的人看來,生兒育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我們才會常常聽到那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然而,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中,人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轉變,大家早就不再像過去那樣,過分重視生兒育女這件事了。

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了,生兒育女這件事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更是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當然,就算是現在的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了,但是,對於不生孩子這件事,人們還是持有著不同的看法的。

有的人認為,成為丁克,不生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有的人則是認為,成為丁克的這些人,遲早有一天會後悔。

那現在我國的第一批「丁克一族」選擇走上這條路也已經有30年了,曾經年輕的他們,現在也逐漸踏入晚年了,現在的他們,過得怎樣了呢?

李阿姨和老伴兒在一起已經有35年了,當初兩個人因為不喜歡孩子,所以選擇成為了「丁克」。雖然那時候周圍很多人都不支持他們,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到了現在。

現在的夫妻倆,雖然膝下無兒無女,可因為兩個人年輕的時候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掙錢上了,所以說,現在夫妻倆的經濟條件,還是非常不錯的。

兩個人不僅有一筆數目不小的存款,倆人還有退休金。雖然說平時夫妻倆沒有子女陪伴,但是因為兩個人的精神世界都很豐富,所以說兩口子現在的日子過得也非常有滋味。

問到夫妻倆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兩個人都表示不後悔,還慶幸說幸好自己當時沒有被他人所影響,做出生孩子的決定,不然兩個人很難過得這樣愜意。

而王奶奶一家和李阿姨家則是完全不同,當初王奶奶之所以不要孩子,是因為自己生不了,而且,夫妻倆就算能生也沒錢養。

於是,兩口子很無奈地選擇了成為「丁克」,還自我安慰說,有彼此的陪伴就足夠了。

但是,現在的兩個人看到身邊的同齡人都有子孫後代,就非常羨慕,常常為當初的決定後悔,稱自己應該無論怎樣都去試試,爭取要個孩子的。

雖然說我國那些第一批成為丁克族的人現在過得有好有壞,但這並不能說明丁克一族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確實,有的人在成為丁克以後後悔了,但是,也有人在成為丁克以後沒有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這樣的現象只能說明成為丁克需要我們慎重考慮,而不是說成為丁克是件不對的事情。

建議人們在選擇成為「丁克」之前,先考慮清楚這些:

首先,在成為丁克之前,我們要想清楚我們為什麼要成為丁克。

成為丁克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人是因為不喜歡孩子,有的人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有的人則是因為另一半不想要……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建議我們在成為丁克之前都先考慮清楚我們為什麼要成為丁克。如果是我們自己的本意的話,就還好;但是如果是因為別人的話,就很容易後悔。

特別是有些人會因為另一半的意見而選擇成為丁克,這樣的人將來後悔的機率相對而言是比較大的,建議謹慎做出決定。

其次,在成為丁克之前,我們要為將來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做好打算。

除了要考慮清楚我們為什麼要成為丁克以外,我們還要考慮清楚我們在成為丁克以後,需要面對的問題。

比方說,在成為丁克以後,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別人的流言蜚語,如果我們可以承受得住的話,我們還要考慮家人的承受能力。

而除了這些以外,我們還要為我們的晚年生活做好打算,畢竟就算養兒防老這套觀念在現在不再適用了,但是有兒女的話,我們在不能動的時候還是有人攙扶的。

可如果我們選擇成為了丁克,那我們就沒有這個機會了,我們一定要先考慮清楚我們將來能否照顧好我們自己。

最後,在成為丁克之前,我們要考慮家人的意見。

最後,我們在成為丁克之前,還需要考慮清楚家人的意見。雖然說很多人覺得成為丁克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家人反對,我們也很容易後悔。

比方說著名的主持人康輝,就因為成為丁克這件事後悔了。原因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覺得家人過世的時候沒有看到自己有子孫感到遺憾而後悔。

寄語:

雖然說現在的人們對於丁克的接受程度比過去要強很多,但是,成為丁克也不是一個隨便的決定,我們還是要慎重考慮。

今日話題:你想成為「丁克」嗎?你身邊有「丁克」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30年過去了,首批丁克夫妻已到晚年,現在的他們過得怎麼樣?
    但是,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們想法都不一樣了,在現在的人看來,生孩子不是什麼必須的事情。所以說,在我們身邊也慢慢開始有了不少丁克,不生孩子,仿佛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普遍且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人會反對丁克,會批評丁克,說丁克自私,說丁克晚年的時候無人孝順,老了以後就會後悔。
  • 那些選擇「丁克」的夫妻,30年後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很現實
    而現在很多人發現沒有孩子的生活也很好,幸福指數會更高,所以有些人並不是因為無法生育而選擇做丁克,而是為了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過丁克一族受到了很多的非議,有些人認為丁克一族沒有責任心,等他們老了之後會後悔;也有些人認為這些人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令人敬佩,晚年會更幸福。
  • 李健與妻子同為清華學霸,卻選擇做丁克一族,說出的理由發人深省
    不過,李健早前接受一檔訪談節目時,曾經更加清楚地闡述過自己和妻子不要孩子真正的原因,他說自己不要孩子是因為「沒有做好成為一個父親的準備」。當年的李健因為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音樂上,所以擔心沒有時間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於是就放棄了要孩子,選擇成為了「丁克一族」。
  • 30年前的「丁克夫妻」,如今步入晚年過得怎樣?現狀令人唏噓
    時至今日,第一批不生孩子的人也就是「丁克」一族也已經邁入了中年。他們是怎麼看的呢?30年前的「丁克夫妻」,如今步入晚年現狀令人唏噓廣東的一對夫妻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非常自然地說自己沒有孩子的生活,和丈夫過的也挺好的,不覺得生活裡缺了什麼,而且老人也沒有怎麼反對,一家人的相處和關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融洽和諧的。
  • 那些當初選擇「丁克」的夫妻,現在生活的怎麼樣?過來人這麼說
    前言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丁克",也就是結婚後不生孩子,堅持過二人世界。其實"丁克"這一概念由來已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部分夫妻選擇丁克,一輩子沒有生育。一般來講,丁克家庭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主動自覺型,也就是夫妻雙方都有生育能力,但是因為思想上不想生育所以選擇丁克;另一種是被動消極型,指的是夫妻中有一方或兩方沒有生育能力,以至於不得不選擇丁克,這類夫妻仍具有較強的生育意願,只是由於硬性要求達不到所以被迫過二人生活。
  • 我國首批「丁克夫妻」已到晚年,沒有兒孫的生活過得怎樣?很現實
    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模式,那就是「丁克」。「丁克一族」從上個世紀80年代,在中國悄然出現,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0年,他們的隊伍也在逐漸壯大,目前已經超過了60萬人。或許很多人並不理解,他們明明具有生育能力,為什麼還要選擇「丁克」?
  • 國外丁克和國內丁克一族有什麼不同,步入老年後,結局不同
    孩子作為夫妻關係的潤滑劑,如果沒有愛情的結晶,這段愛情能走得長遠嗎?國內丁克和國外丁克又有什麼區別呢?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對丁克一族,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什麼是丁克一族?「丁克一族」是上個世紀80年代傳入亞洲的。作為一個生活態度類的名詞,很多的社會學家都對其進行了定義。
  • 30年前選擇丁克的夫妻,晚年過得怎麼樣?65歲老人的實話,很現實
    但是,也有少數的人,不認可這一做法,他們選擇當「丁克一族」。那麼,30年前選擇丁克的夫妻,晚年過得怎麼樣?我們來聽聽劉奶奶是怎麼說的吧。案例劉奶奶今年已經快65歲了,她沒有兒女,身邊只有老伴兒。但她平日裡總是笑呵呵地,並沒有覺得自己過得有什麼不好。
  • 3個堅持了30年丁克的家庭:曾經嚮往自由,現在有點後悔
    丁克這個概念是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的,到現在已經過去40多年了。到現在為止第一批加入丁克家族的人,現在已經步入中年,那麼對於他們當初的選擇,這些加入丁克家族的人後悔了嗎?一、 三個「丁克」家庭家庭A:不會覺得後悔,但覺得略有遺憾。小劉夫婦是一對比較恩愛而且家庭比較富裕,結婚30年。由於年輕時雙方的工作壓力大,導致沒決定要孩子,因此選擇了做丁克族。
  • 我國丁克一族超過60萬,那些一輩子不生娃的名人們,都咋樣了?
    丁克的選擇是相似的,但理由各有不同說起康輝,我們都不陌生,作為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部的主任,今年48歲的康輝還有著「新聞聯播少帥」、「國臉」等著名標籤。此外,康輝還有一個惹人爭議的身份,丁克一族。康輝與妻子劉雅潔戀愛長跑8年,結婚20年,而在結婚後的第一天,康輝就選擇尊重妻子,決定做個丁克一族。這樣對於二人的事業也更有幫助。
  • 丁克一族到了中年,是選擇生孩子還是繼續堅持下去呢?
    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譯,意思是夫妻雙方雙收入,具有生育能力卻選擇不生育。丁克家庭的夫婦主張擺脫傳統婚姻生活中傳宗接代的觀念,更傾向於過有質量的、自由自在的「兩人世界」生活。
  • 結婚多年選擇丁克,現在突然想生孩子怎麼辦?還有後悔藥可吃嗎?
    這些年來沒有孩子的羈絆,他們忙完工作之餘便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過著富足和幸福的生活。現在過了十年,阿玲38歲了,已經是高齡產婦的年紀,怎麼會突然想結束丁克生孩子呢?阿玲解釋說:「說出來你別笑我,年輕時的確是決心要丁克一輩子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有了孩子,看著她們母慈子孝的畫面難免會心生羨慕。
  • 那些選擇「丁克」的夫妻,真的錯了嗎?看完沉默了
    前幾天在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一條很有意思的評論,是這樣寫的「眾所周知,現在孩子只是時尚辣媽的一個必備單品罷了」。這位網友以一種非常詼諧的方式展示出了現在大部分年輕夫妻的育兒觀。現在的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不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而是致力於怎樣將自己的身材恢復得跟生產前一樣,跟孩子的相處模式也像是朋友之間輕鬆的相處。甚至有很多家庭直接選擇跳過「要小孩」的這個環節,我們把這種家庭叫做「丁克家庭」。
  • 丁克一族,真的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
    作者:瓊笛01最近幾年有一個詞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那就是丁克。丁克意味著夫妻二人,終其一生都不生育小孩,如今這已經是很多婚姻的常態,也是很多夫妻共同的選擇。很多時候,子女對於父母而言,更像是一個有著深厚感情的載體,是他們對於未來的期望,也是夫妻兩人愛情的結晶。但是那些丁克一族,果真就是對人生的不負責任嗎?
  • 那些選擇丁克的家庭,如今咋樣了?過來人:難逃四種結局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丁克家庭一直是近幾年討論的熱門話題,畢竟在大多數人眼裡,傳宗接代本應該是人類繁衍的自然歷程,現在選擇丁克的夫妻卻越來越多,那麼那些丁克一族,最終結局會是什麼樣呢?
  • 丁克一族是心理下一種對愛情品質的執著堅守
    追溯「丁克家庭」的起源,他們始於歐美地區,並已逐漸成為當今西文社會中愛的結體的兩種「正常」表現形式。在大多數情況下,「丁克家庭」現象的出現是源於人這一個體,由於過度追求個性解放,並「相互配合」和逃避孤獨的結果。如果被動選擇不要孩子算丁克嗎?
  • 曾經堅持「丁克」的明星夫妻,卻在40歲意外懷孕,如今過得怎麼樣
    「丁克」這個詞在以前是肯定不敢想的,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加入丁克一族。其中選擇「丁克」的大部分人都是明星,因為他們需要到處拍戲或者主持節目,導致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曾經有一對明星夫妻選擇加入「丁克」陣營,無奈卻在40歲意外懷孕,如今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 我國首批「丁克夫婦」已經步入老年,沒有子孫的晚年過得怎麼樣?
    「丁克」就是指夫妻雙方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還有就是由於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的人群。這類人群於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悄然出現,到目前為止我國「丁克」家族規模不斷壯大,其人數已經超過60萬人。老李已經60多歲了,和老伴在一起生活了將近20年了。他說自從老兩口結婚的時候就共同約定不要孩子,這些年來他們想去哪裡遊玩就去那裡,想去看電影就去看,每天晚上過著簡單的二人世界,家務活很少,兩人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 二十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網友:後悔的要死
    丁克這個詞,大家都不算陌生,一般都是指那些不生孩子的夫妻,他們收入穩定,消費水平也比較高,但就是不要孩子,有一部分人在結婚之後能生卻選擇不生孩子,也有的是因為想過二人世界,你知道,二十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現在都過得怎麼樣嗎?
  • 選擇丁克到底一時爽?丁克家庭最終過的都怎樣了?
    記得在網上看到一對跟我們一樣的70後丁克夫妻。她們從相戀到現在20年,丁克也已14年。「我們沒後悔過,因為我倆是真不想帶孩子...」兩張笑起來沒有皺紋的臉,寫著滿滿的牽絆。「我們沒有互相說服,丁克是個一致的決定。」「我們戀愛時有聊過,問過老公會不會反感丁克理念,好在他並不反感,也很願意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後來,我們漸漸達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