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OLAB化學工業給水排水管道布置設計規範
一、給水排水管道的平面及豎向布置應根據工廠地形、廠區總平面圖、裝置(單元)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凍土深度、工程地質情況和管道材質確定。
二、生產和生活給水管網布置應滿足供水安全、經濟合理等要求,可採用枝狀給水管網、環狀給水管網或兩者結合的形式;消防給水管網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範》GB 50160和《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的有關規定。
三、廠區內生產、生活給水排水主幹管,宜靠近用水量及排水量較大的裝置(單元)布置。
四、室外給水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設;輸送易沉積介質、有毒害介質以及腐蝕性介質的管道不宜埋地敷設,當不能避免埋地時,應採取防腐、防滲措施。給水排水管道不應與輸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同管溝敷設。
五、給水排水管道不宜在車行道下縱向敷設,宜分別相對集中布置在道路一側或兩側人行道下和綠化帶下;含有可燃液體的生產汙水幹管不應縱向敷設於車行道下和工藝管廊下。
六、消防給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靠近道路布置。
七、室外埋地給水排水管道與其他管道、管線、建(構)築物的最小淨距應滿足管道施工、安裝、檢修的要求,並宜符合表1和表2的規定。
表1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管線、建(構)物的最小淨距(m)
表2排水管道與其他管道、管線、建(構)物的最小淨距(m)
註:1 表中d表示管道的公稱直徑,水平淨距指外壁淨距,垂直淨距指下面管道的外頂與上面管道(基礎)底間的淨距;
2 採取保護和隔離措施後,表中的間距可減小。
八、埋地管道接口法蘭、卡箍及緊固件應安裝在檢查井或管溝內,當直埋在土壤中時應做防腐處理。
九、生活給水管道與汙水管道或輸送有毒液體管道交叉敷設時,生活給水管道應敷設在上面,且在交叉處3m範圍內不得有管道接頭。當生活給水管道布置在下面時,應採取防汙染措施。
十、重力流管道由緩坡變為陡坡處,其管徑可根據水力計算減小,但不得超過2級,並不得小於相應介質的最小管徑。
十一、管道的埋設深度,應根據管材性能、外部荷載、冰凍情況和土壤性質、抗浮要求確定。給水管道應埋設在冰凍線以下,排水管道宜埋設在冰凍線以下,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機動車道下的金屬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於0.7m,非金屬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於0. 8m。
2 非機動車道下金屬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於0.5m,非金屬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於0. 6m。
3 循環水管道可不受凍土深度影響,但對於管徑較小和間斷使用循環冷卻水可能產生凍結的管道應敷設在冰凍線以下。
4 消防給水管道的管頂距土壤冰凍線不應小於0.15m。
5 管徑小於500mm的其他給水管道,管頂不宜高於土壤冰凍線;管徑大於或等於500mm時,其管底可敷設在土壤冰凍線以下0.5倍的管徑處。
6 生活汙水、生產汙水等重力流管道的幹管、支幹管管內底可敷設在土壤冰凍線以上0.15m處。
7 雨水管道敷設於冰凍線以上時,應有防止土壤凍脹破壞管道及接口的措施。
8 管道穿越廠區鐵路時,管頂距鐵路軌底不應小於1.2m,並應符合鐵路行業的有關規定。
9 管道穿越綠化帶時,管道最小覆土深度應滿足管道的冰凍要求。
十二、埋地敷設的給水排水管道不宜布置在堆放重物的地面之下。管道不得穿越生產設備基礎;特殊情況下穿越時,應採取保護措施。
十三、給水排水管道不得穿過建(構)築物柱基礎;不應穿越建(構)築物的伸縮縫、沉降縫。當不能避免時,應設置波紋管、橡膠短管和補償器等補償設施。
十四、管道穿過建(構)築物承重牆或基礎時,應預留孔洞,孔洞高度應保證管頂上部淨空不得小於建築物的沉降量,且不宜小於0.15m。
十五、室外明設的塑料管道,應採取安全保護措施。
十六、架空布置的給水管道的伸縮補償量應根據管道直線長度、管材的線脹係數、環境溫度、管內水溫的變化和管道節點的允許位移計算確定。
十七、室內給水排水管道不得敷設在煙道、風道、電梯井、排水溝內,不宜穿越防火牆和防爆牆,且不宜布置在環境溫度低於4℃或高於70℃的場所。
十八、室內給水排水管道不應從變配電室、控制室、電梯機房、通信機房、大中型計算機房、音像庫房等遇水會損壞設備和引發事故的房間內穿過;不宜從天平室、色譜室等房間內穿過;不得布置在遇水會引起燃燒、爆炸的場所或設備上面。
十九、室內架空排水管道不得敷設在對生產工藝、衛生有特殊要求的生產廠房或貴重物品倉庫內;排水管道不得穿越生活飲用水池的上方。
二十、給水排水管道在穿越屋面或樓板時,應採取防水措施;給水排水管道在穿越下列部位時應設置防水套管:
1 地下室或地下構築物的外牆。
2 水池池壁。
3 鋼筋混凝土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