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布置與安裝:
⑴雨水鬥:
雨水鬥應滿足最大限度地迅速排除屋面雨雪水的要求,排洩雨水時最小限度的摻氣,並能攔截粗大雜質。分鑄鐵澆鑄的65型和鋼板焊制的79型兩種
曬臺、屋頂花園等供人們活動的屋面上,宜採用平篦式雨水鬥。
布置雨水鬥時,應以伸縮縫或沉降縫為排水分水線,否則應在該縫兩側各設一個雨水鬥。當兩個雨水鬥連接在同一根立管或懸吊管上時,應採用伸縮接頭,並保護密封。
在防火牆外設置雨水鬥時,應在防火牆的兩側各設一個雨水鬥。
在寒冷地區,雨水鬥應儘量布置在受室內溫度影響的屋面及雪水易融化的天溝範圍內,雨水立管應布置在室內。
雨水鬥的間距一般採用12~24m.天溝的坡度可採用0.003~0.006.
接入同一根立管的雨水鬥,其安裝高度應相同,當雨水立管的設計流量小於最大設計洩流量時,可將不同高度的雨水鬥接入同一立管或懸吊管內。
多鬥雨水排水系統宜對立管作對稱布置,並不得在立管頂端設置雨水鬥。雨水鬥與屋面連接處必須做好防水處理。雨水鬥的出水管管徑一般不小於100㎜.設在陽臺、窗井很小匯水面積處的雨水鬥可採用50㎜.
⑵連接管
連接管的管徑不得小於雨水鬥短管的管徑,連接管應牢固地固定在建築承重結構上。
多鬥雨水排水系統中排水連接管應接至懸吊管上,連接管宜採用斜三通與懸吊管相連。
變形縫兩側雨水鬥的連接管,如合併接入一根立管或懸吊管上時,應採用柔性接頭。
⑶懸吊管
當廠房內地下有大量機器設備基礎和各種管線或其他生產工藝要求不允許雨水檢查井冒水時,不能設置埋地橫管,必須採用懸吊在屋架下的雨水管,懸吊管可直接將雨水經立管輸送至室外的檢查井及排水管道。
當採有多鬥懸吊管時,一根懸吊管上設置的雨水鬥不得多於4個。其管徑不得小於其雨水鬥連接管管徑,與雨水立管連接的懸吊管,不宜多於兩根。
為滿足水力條件及便於經常的維修清通,需有不小於0.003的坡度;在懸吊管的端頭及長度超過15m的懸吊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帶法蘭盤的三通,檢查口間距不得大於20m,其位置應靠近牆柱。懸吊管一般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在可能受到振動和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時,可採用鋼管,焊接接口,外刷防腐漆。
⑷立管
立管接納懸吊管或雨水鬥的水流。埋設於地下的一段排出管將立管引來的雨水送到地下管道中去。管材一般採用給水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在管道可能受到振動或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時,應採用鋼管,接口要焊接。
沿牆、柱明裝或暗裝於牆槽或管井內,但要設檢查口,並在其處設檢修門。檢查口中心至地面的距離宜為1.0m.
立管的下端宜採用兩個45或大曲率半徑的90彎頭接入排出管。
當管連接兩根或兩根以上懸吊管時,其管徑不得小於最大一個懸吊管的管徑。
⑸排出管
排出管管徑不得小於立管的管徑。排出管管材宜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當排出管穿越地下室牆壁時,應採取防水措施。
⑹埋地管
埋地橫管與雨水立管或排出管的連接可用檢查井,也可用管道配件。檢查井的進出管道的連接應儘量使進出管之軸線成一直線,至少其交角不得小於135°;為改善水流狀態,在檢查井內還應設置高流槽。埋地橫管可採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管,或帶釉的陶土管。對於建築內部地面不允許設置檢查井的建築物,可採用懸吊管直接排出室外。
埋地管不得穿越設備基礎及可能受水而發生危害的地下構築物。其坡度按工業廢水管道坡度的規定執行,並且不應小於0.003.封閉系統的埋地管道,應保證嚴密、不漏水。敞開系統的埋地管道起點檢查井內,不宜接入生產廢水排水管。
埋地雨水管道可採用非金屬管,但立管至檢查井的管段宜採用鑄鐵管。雨水封閉系統埋地管在靠近立管處,應設水平檢查口。
⑺檢查井(口)
封閉系統埋地管道交叉處或長度超過30m時,應設水平檢查口,並應設檢查口井。
敞開系統埋地管道交叉、轉彎、坡度及管徑改變,以及長度超過30m處,均應設置檢查井。井內接管應採用管頂平接、水平轉角不得小於135°。敞開式系統的檢查井內,應做高流槽,槽應高出管頂200㎜.敞開式系統的排出管應先接入放氣井,然後再接入檢查井,以便穩定水流。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責任編輯:tracy